汽車上按鍵,採用的是英文字母標誌、簡單點說就是英文字母縮寫,並不是用的英文單詞,這一點請區分清楚;真要寫英文全拼,英文單詞也挺佔地方,比如常見的ESP,全稱為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了,截取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ESP是可以的,也比較合理;而ESP的中文名稱叫做車輛穩定控制系統,這該如何去進行縮寫?難不成縮寫成(車穩控系)麼?不縮寫按鍵得有多大?
所以很多朋友認為,汽車按鍵用英文,實際上用的僅僅是英文單詞的縮寫,不縮寫甚至連英文單詞也根本寫不下,英文單詞可以憑藉拆字母組成縮寫,咱們漢字怎麼拆?那不成把漢字拆個偏旁組成縮寫麼?語種的不同,決定了方式的不同,至少在物理按鍵層面上、實現全中文按鍵是麻煩的!不過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是數位化、數碼化的,未來的車子一定會取消物理按鍵,而轉變為虛擬按鍵,到了這個時候做一套漢字界面即可!就和手機一樣,過去的手機都是物理按鍵,也沒中文的,現在手機支持上百個國家的語言,況且虛擬界面、不牽扯模具成本!
英文成為主流的歷史慣性
實際上不僅僅是汽車,其它領域的機械、設備大多是都是採用英文按鍵、英文界面,這其實與英文的流通度高有很大的關係,其實不只是咱們國內的汽車用英文,甚至德國、法國本土造的車子也會用到英文;道理很簡單,德國造的汽車不僅僅在國內銷售吧?還不是要賣到全世界?都用德文按鍵,誰看得懂?既然車子要賣到全世界,就得找到一門大家都了解、或可能了解的語言,就目前而言、只有英語符合這個條件;舉一個簡單例子,英文版的遊戲鄙人能對付著玩,若德文版的遊戲、寸步難行,所以這就是用英文按鍵的原因!
這就不是考慮本位的問題,咱們國內汽車用英文按鍵怎麼了?難道咱們中國汽車就不能賣到全世界,我們的自主車早晚也是會賣到全世界的,給人家弄個中文按鍵、人家也看不懂!所以一門語言的流通性最重要!英國早在幾百年前開始瘋狂擴張、發展殖民地,所以英語傳播到了幾大洲,所以才讓英語的流通性這麼的強大,所以英語才會被定義成國際通用語言,所以我們高考時才會有英語這一項!當然,主機廠在對我們輸出汽車之前,也會進行長時間的調研,假如我們沒有一絲一毫關於英文方面的教育,沒準也就會適當改良;結果一調研,發現九年義務教育中有英語、甚至小孩子3、4歲就開始補習英語(不怕把孩子累著?),既然這麼重視英語、那麼人家為什麼不用英文按鍵呢?主機廠不用英文做按鍵,都對不起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
有的時候想法與實際不符
當汽車按鍵全是英文時,很多朋友都會有為什麼不用中文的疑惑,而真正到手車輛是中文按鍵時,又會產生諸多不習慣,這就是一個心理問題,我們已經習慣了英文按鍵!就像好多年前謳歌剛進口時,為了佔領咱們國內的汽車市場,很貼心、很主動地採用中文按鍵,後來市場反饋並不好、說給車子帶來違和感,當車輛完成國產後、也就又改變成英文按鍵了,所以想法就是想法,和實際存在不同!我們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但真到手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那麼美好!
所以汽車用英文按鍵是正常現象,畢竟英語目前屬於世界通用語言,這方面中文目前是達不到的,未來也存在一定難度、因為中文實在是太難了,不在咱們這個環境生活、天天接觸這門語言,想把中文學明白、學透不可能;所以但凡這類按鍵的設置,就必須採用一門最通用的語言,而目前符合標準的、其實只有英語而已;所以全世界範圍哪的主流汽車設計,都是會採用英文,況且英文好縮寫、抽字母縮寫即可,咱們漢字縮寫起來困難、差一個字意思也就完全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