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不自信的孩子家庭環境相似,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2020-10-04 媽媽想一想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Terman通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發現那些長大後消極自卑的孩子,他們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由不合理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Terman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

合理的家庭教育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教育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現代家庭都越來越注重家庭教育,但是許多父母的疑問仍然沒有解決:

我家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總先說做不好,不會做,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呢?

我家孩子喜歡跳舞,但是不敢上臺表演。每逢遇到集體表演,孩子都是緊張得不知所措,怎麼辦呢?

孩子和同學或者鄰居一起玩,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味得討好順從,回到家卻崩潰大哭,該怎麼辦呢?

孩子成績不錯,但班裡有很多優秀的孩子,現在孩子越來越不自信了,很多討論和比賽都不敢參與,也越來越不愛上學了,該怎麼辦呢?

關於孩子不自信的問題還有很多,成為了讓父母倍感頭疼的重要問題之一。

但是父母可曾仔細想想,孩子的不自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在孩子最脆弱、最敏感的時候,父母是否做過某些無心之舉或用過不恰當的方法,導致孩子性格變自卑懦弱呢?

下面五種不恰當的做法,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這麼做:

一、將孩子面對的困難輕描淡寫

當孩子不會騎自行車的時候,不少父母隨口一說:「這有什麼難的?三歲孩子都會。」

當孩子不會做手工的時候,父母總說不要五分鐘你就會學會,只要這樣折幾下就行了。

但是對孩子而言,他們面對的困難是真實的,具體的。父母輕描淡寫、一言概之,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否認,而且後面即使經過努力成功了,他們也沒有成就感。

因此,父母長期把孩子的困難輕描淡寫,孩子會逐漸沒有嘗試的欲望,覺得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從中獲得他們渴望的「小驕傲」。

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孩子完成一件作品,做完一張試卷,學習一件樂器等,最重要的是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但是不少父母卻盯著結果,而完全不看孩子整個努力的過程。

如果孩子沒達到目標,這些父母容易將他的進步、努力和付出一筆勾銷。久而久之,孩子會背負比較大的壓力,過程中的困難和牴觸都無法向父母傾訴,也容易喪失持續付出和努力的信心和動力。

三、經常給孩子布置超越孩子能力水平的任務

孩子的自信來自多次成功的經驗。如果孩子常常接受超越能力範圍的任務,孩子會認為做什麼都失敗,對他的自信心是巨大的打擊。

比如要求孩子在一天內學會騎自行車、一天內認識二十六個字母等等。如果父母不懂得分解任務,不懂得逐漸增加任務難度,那麼孩子將很難獲得成功的體驗,無法積累信心。

四、經常批評和諷刺孩子

自信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如果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忍不住對孩子能力、性格、智力進行批評和諷刺,孩子會由於憤怒或羞愧,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例如孩子背誦很久都背不出古詩,父母在一旁絮絮叨叨說:「你性格太急躁了,沒耐心背古詩。」或者說:「你記憶力太差了,笨得要命。」

這些負面的批評和諷刺,都讓孩子無法生出自信心,而是不斷產生自我懷疑。

五、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與別人長處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如果父母經常把自己的孩子的不足之處,與別人孩子的長處比較,這樣對孩子不公平,對孩子的信心也是巨大的打擊。

「你看,哥哥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會自己穿衣服了。」

「你看鄰居家的豆豆,每天都能堅持練習一小時小提琴,你十分鐘都堅持不了。」

這些比較,讓孩子不懂得欣賞別人,也不懂得欣賞自己,而是在內心中憎恨那個比他優秀的孩子。

這五種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行為,父母可以儘量避免。當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鼓勵後,孩子會越來越自信。自信的孩子有下面特點:

1、喜歡嘗試挑戰性任務,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各種挑戰。

當遇到挫折時,他不會貶低自己,而是認為自己不夠努力或方法不對,只要再努力一些或改進方法,就會成功。

2、有積極的自我評價,全身心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自信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是正面的、積極的。他們不需要通過周圍人的評價來證明自己,也不會太在意他人的評價。一旦認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會更投入、更努力去爭取。

3、對他人表示更多的寬容和尊重

自信的孩子不會輕易否定自己,也不會輕易否認他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自信的孩子不會捕風捉影、疑神疑鬼,不會給自己或他人設定過多的標準和限制。

他們確信自己的能力,不會把他人的不同意見當成對自己的否定,所以與他人相處會表達出更多的寬容和尊重。

我相信大家都希望培養這樣自信的孩子,這就需要父母更注重科學的育兒方法,運用自己的忍耐、智慧與方法,及時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教授: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Terman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 史丹福大學: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家庭?
    天智心理諮詢 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通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發現那些長大後消極自卑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教育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點,孩子們長大後的悲劇往往是從小不合理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家庭的父母性格非常強勢,這也體現在對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上,不準孩子做這,不準孩子做那,如果孩子一旦做錯了,就會招來非常嚴厲的懲罰,從不與孩子溝通,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之下也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 濟南大千教育: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受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自信、有人緣。
  • 不要讓家庭環境「汙染」孩子的心理環境
    家庭教育不僅需要父母的言傳和身教,更需要家庭環境的薰陶和塑造。孩子是家庭的縮影,其身上帶有家庭的烙印,有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在不同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在認知、性格、道德、價值觀、為人處事、人際交往、行為習慣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不同。簡而言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要言傳,又要身教,更要境教。
  • 孩子的自信的開關,在父母手裡,千萬不要按錯了!
    孩子不自信,是困擾很多父母的一個心病。這就需要父母要花時間,耐心的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點,尋找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前提是父母首先有自信,一個跪著的老師是教不會站起來的學生。這句話很有道理。要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除了多陪伴,還要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讚美,肯定。就是孩子做錯事,也不要直接批評,特別是當著其他人的面。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自尊的需要。讓孩子沒有面子,就會膽小怕事,在最信任的父母面前都不能得到肯定,就會產生自卑。
  • 「百樹雲課堂」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也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家長們不能及時發現對孩子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史丹福大學教授總結的4種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家庭教育,各位家長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中招」的。
  • 斯坦福教授:這4種行為會影響孩子大腦,誘發抑鬱,父母需注意
    史丹福大學心理教授曾說過:孩子以後的性格、成就,都和家庭因素是分不開的。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的未來起到決定性的因素,因此父母一定要主要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錯誤的表揚斯坦福Carol Dweck教授此前曾做過一次,「讚美方式與思維模式發展」的實驗,最後得到的結果是: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孩子,會覺得努力和困難都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很笨;反觀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卻認為努力和困難可以讓自己得到提升。
  • 斯坦福教授:不要誇孩子「你真棒」,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導讀:斯坦福教授:不要誇孩子「你真棒」,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斯坦福教授:不要誇孩子「你真棒」,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為人父母不該吝嗇給予孩子鼓勵教育,當孩子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注與讚賞,他才能成長為充滿陽光自信的孩子。知名主持人楊迪,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父母為了顧及自身臉面,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強迫孩子表演,只會讓原本內向的孩子變得更自卑,原本自信的孩子變得更敏感。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孩子長大後自卑或是自信,都取決於童年受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有著怎樣的性格,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
  • 父母看過來:自卑和自信的孩子,一般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文:名校資訊,小墨有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也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會培養積極樂觀,內心溫暖,自信自立自強的孩子;反之,糟糕的家庭會讓孩子情緒低落,沒主見,內心沒有安全,容易產生自卑消極的心理。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是家庭,第一任老師是父母。
  • 自信的孩子有多幸福,父母這樣做,孩子越來越自信
    自信的孩子有多幸福,父母這樣做,孩子越來越自信一位哲人說的好:&34;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是促使孩子充滿去面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的。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1.上課注意力渙散2.上課時不敢或者很少發言,舉手少,不敢在集體面前講話。3.不敢主動要求參加集體活動4.過於聽話,性格順從,做事負責,聽話,守紀律,自制力強,有強烈自尊心。
  • 家庭環境使孩子不一樣,父母應該知道
    作為父母肯定知道對於孩子來說性格是多麼的重要,因為一個孩子的性格就很有可能決定了這個人未來的走向。那麼一個人的性格是在童年的時候培養出來的,這就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環境特別的重要。相信很多家長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讓孩子早點成才,不管對孩子的財富方面還是孩子的時間方面都是抱著不惜一切代價想讓孩成才,但是孩子的性格如果不夠自信的話,相信在未來社會上面社交也會有很大的問題。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
    導讀: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家長一定要好好讀讀)
    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也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 李玫瑾: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善於鼓勵孩子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13 歲少年張瀟藝跳樓自殺,留下一紙遺書: 我是個垃圾,真正的垃圾,什麼都幹不好的垃圾。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的,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都缺乏自信。自信對於孩子是有很多好處,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呢?我們先來看看自信對孩子有哪些好處呢?在不斷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會學習到更多為人處世的方法,人際關係也會得到擴展。能夠促進自己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3、自信的孩子勇於面對困難  很多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會猶豫不決,不敢去做。而有自信的孩子做事的時候表現的更加勇敢,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也不畏懼。能夠更好的將自己展示出來。
  •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我家兒子得到最多的誇獎就是 "你真棒!" 可是我漸漸發現,他做計算題只用心算,不願動筆,記生字、英語單詞也是看幾眼,不肯動手寫。前段時間的英語考試,他錯很多,為了鼓勵他,我說:"你這麼聰明,多背幾遍就會了。"
  • 誇孩子不要總誇「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10種語境表揚他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讚美和鼓勵,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壓力和信心都要具備,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會做的很出色,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表揚孩子,但是不要總是誇孩子很棒,斯坦福教授教您用以下10種語境表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