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的寶寶出生已經一個多月了。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小美奶水不夠,就採用了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餵養的方式,白天基本母乳,晚上就瓶餵奶粉。
誰知道最近寶寶白天開始出現不肯吃母乳的情況了。小美眼看懷裡的寶寶餓得哇哇地哭,自己的乳房也漲得疼痛,孩子卻不肯再含住乳頭吸奶,心急如焚的她給我發來了私信。
小美:「我原本信心滿滿,想要堅持母乳餵養,可是現在寶寶更願意用奶瓶吃奶,不願意吮吸我的乳頭。這可怎麼辦是好啊?」
小美遇到的這種哺乳狀況,不少媽媽們也可能曾經遇到過。寶寶明明就很餓,但是卻不願意吮吸媽媽的乳頭或者剛吸一兩口就不願意再吸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寶寶銜乳姿勢正確,本身又沒有舌帶過短,那麼孩子有可能是乳頭混淆了。如果不及時糾正的話,缺少寶寶吮吸的刺激,媽媽的母乳分泌可能越來越少。
奶水越少,寶寶越不愛吃。寶寶越不吃,奶水就越少,陷入惡性循環,直接影響母乳餵養質量。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該如何糾正寶寶的乳頭混淆?
一、什麼是乳頭混淆?
乳頭混淆,指新生兒因為吸吮母親乳頭之前先吸吮了奶瓶,或者頻繁使用奶瓶,而不會吸吮或不願吸吮母乳的現象。
之所以叫「混淆」,是吸吮母乳和吸吮奶瓶的動作和技術是不同的,嬰兒習慣了奶瓶的吸吮方式之後,在吸吮母乳時就產生了技術上的混淆。
二、為什麼寶寶吃了奶瓶就不願意吃乳房?
對寶寶來說吸吮奶嘴只要嘴巴輕輕一吸,奶瓶裡的奶水就因為嘴巴裡的負壓而流出了。
而吸吮母乳需要嬰兒用舌頭和下顎配合擠壓乳暈位置,需要更大力氣,而且泌乳反射是一陣一陣的,在泌乳反射來臨之前和兩次泌乳反射之間寶寶需要等待。
相比之下,寶寶當然會愛上了更容易吸吮,奶水更持續充足的奶嘴。
三、該如何糾正乳頭混淆?
要嘗試親喂,就得讓寶寶一含上乳房就覺得吸起來容易,並且能連續吞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
1、多增加孩子與媽媽乳房接觸的機會
媽媽多和寶寶進行肌膚接觸,餵完奶後可以讓孩子在乳房上睡覺。多嘗試將乳頭塞到的孩子嘴裡,讓寶寶熟悉媽媽的乳房與味道。
2、找到合適的哺乳姿勢,調整正確的銜乳姿勢
多嘗試不同的姿勢迎合寶寶含接乳頭,以便達到有效吮吸。
在吃奶前給寶寶做壓舌練習 ,可以鼓勵寶寶正確銜乳與吮吸。
吃奶過程中,也隨時觀察寶寶是否含住了大部分乳暈,下嘴唇是否外翻,以及下巴是否緊貼乳房。
3、先刺激出奶陣,再試著母乳餵養
可以用吸奶器或者手先按摩乳房,刺激出奶陣,再讓寶寶吮吸,最起碼要有一定的奶量,寶寶能連續吞咽一會兒,才會覺得乳房是個吃飯的地方,下回才願意再吃。
4、選擇合適的時機
在寶寶不餓、情緒穩定的時候嘗試親喂,這樣寶寶會更有耐心多嘗試一會兒。
在寶寶吸吮媽媽乳房時,可以用滴管或注射器在孩子嘴角邊滴入幾滴奶水,刺激鼓勵寶寶更強的吮吸。
5、停止使用奶瓶
避免再使用奶瓶。可以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餵養,或者用餵奶輔助器來輔助親喂。
很多媽媽不捨得看到寶寶煩躁哭泣,一旦寶寶哭鬧起來就又拿出奶瓶了。
這樣的方式教給寶寶的是:必須哭鬧才會得到奶瓶,而且只要堅持哭鬧,堅持不吃母乳,媽媽一定會給奶瓶的。——這是人為延長寶寶的混淆,讓寶寶受更多的折騰。
最後,糾正寶寶奶頭混淆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媽媽一定要堅持有信心,同時家人也要給予寶媽相應的心理支持。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讚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