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舉行「雲聚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軌道交通」分論壇

2020-12-12 廣州白雲發布

華為、思愛普、軟通動力

ABB集團、廣州地鐵、中國中鐵

……

各大優質企業齊聚一堂

共同探討白雲發展

這是一次怎樣的「頭腦風暴」

跟著小白來看看大咖們都怎麼說的吧!

會議概要:

75 3月28日上午,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白雲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軌道交通」分論壇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次活動重點邀請了與白雲區有合作關係的信息技術及軌道交通產業的知名企業代表參加,包括華為、思愛普、軟通動力等信息技術類優質企業,也包括ABB集團、廣州地鐵、中國中鐵等軌道交通產業的龍頭企業。

除此之外,白雲區內的重點企業如歐派家居、白雲電氣以及重點合作企業如真彩集團、廣州基金也參加了此次盛會。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雙引擎」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白雲區全面確立了「1358」發展思路,明確了「強二優三」產業發展路徑,描繪了今後五年白雲發展的新藍圖,通過大力發展IAB、NEM和軌道交通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其中,白雲區將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軌道交通產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雙引擎」,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這兩大產業的發展已取得重大進展:

74 與華為公司建立了雲計算產業戰略合作關係,共建「三中心一平臺」,一批華為合作夥伴意向進駐,協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74攜手龍頭企業推進軌道交通產業布局,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和基金、廣州地鐵、廣州鐵投等一批優質企業、項目落戶,共同打造「總部+基地」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74 同時,由於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省機場集團、南航集團、歐派集團、白雲電氣、通達股份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總部企業紮根白雲、投資興業,共同推動形成以主導產業為引領、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產業生態環境為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分論壇上,各企業代表從企業自身的發展及白雲區的營商環境出發,圍繞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政府服務等方面各抒己見,對白雲區政府對產業、企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同時也對政府進一步完善各方面的服務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白雲區積極與企業交流,聽取企業建議,共商如何打造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軌道交通兩大白雲重點產業,並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形成產業生態圈,進而強化產業載體建設,推進產業集聚集約集成發展。

白雲區方面表示,

下階段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軟硬體」水平,全面加快八大產業園區等平臺載體建設,為企業發展和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本土企業三年培優計劃,精準服務企業,打好人才引進「組合拳」,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廣州市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當好排頭兵打造白雲品牌,作出白雲貢獻。

發布企業上雲扶持政策

助力產業信息化

在實施「強二優三」的產業發展路徑過程中

白雲區一直高度重視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致力於推動信息產業化

和產業信息化的有機融合

繼去年提出打造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產業園,推動IAB產業集聚發展後,此次分論壇現場白雲區還發布了企業上雲扶持政策,以加快智慧白雲建設,推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新技術、新模式在白雲落地。

根據制定的企業雲服務券實施辦法,白雲區企業雲服務券是由白雲區財政資金採用補助方式,向企業發放的用於購買「上雲用雲」雲計算和租賃服務的財政補貼憑證。而雲券發放對象則為白雲區登記註冊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

採取財政資金補助方式,向企業發放雲券,用於抵扣企業上雲用雲費用。

白雲區科工商信局方面表示,企業上雲扶持政策的發布與企業上雲服務券的發放,是貫徹白雲區「1358」發展思路,加快智慧白雲建設的具體舉措,對於促進區內企業上雲用雲,進一步降低信息化構建成本,扶持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助力實現白雲區信息產業的換道超車,撬動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

攜手華為搭建雲服務平臺

提供高效雲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白雲區華為城市產業雲平臺/軟體開發雲平臺也正式上線。依託該平臺,白雲區將引入華為全球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完整的雲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和集約式高效雲服務。

據了解,目前白雲區政務辦已將「智慧政務自助終端管理系統」部署在華為雲平臺上,大大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務水平。依託白雲區華為雲計算中心,政府、企業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便捷地使用雲基礎設施服務。

此次華為雲平臺的正式上線

標誌著白雲區和華為的合作邁入了新階段

未來,華為將積極攜手生態合作夥伴,與白雲區優勢互補,通過雙方全方位持續合作,未來共同打造千億級產值的產業集群,推動白雲區乃至廣州市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分論壇上,白雲區人民政府還就打造雲計算全球產業創新總部、集成電路及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基地、歐派創意展示中心、廣州白雲真彩新材料高精密研發製造產業園、以及成立廣州創科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發展基金、廣州創智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發展基金等項目,與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合作夥伴、真彩集團、歐派家居、廣州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發展基金籤訂了6個戰略合作意向協議。

據了解

這批項目涵蓋信息技術、先進位造業

軌道交通、現代金融以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新引進20多家企業聚集白雲

預計總投資額超715億元

項目達產後將達到年產值500億元的規模

未來的白雲發展大有可為

歡迎有識之士一起來助力白雲建設!

『往期精彩』

編輯 | 四木

來源 | 區投促辦

攝影 | 賴宇軒

投稿郵箱 | baiyunfabu@163.com

(本文由「廣州白雲發布」整理髮布,歡迎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軌道交通裝備技術高層論壇」在大連交通大學舉行
    中新網遼寧新聞12月5日電 (記者楊毅)12月4日,大連交通大學和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軌道交通裝備技術高層論壇在大連交通大學沙河口校區圖書館舉行。本次論壇以「自主創新裝備先行·趁勢而上開啟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六位院士出席,企業高層、院校學者、行業專家共聚一堂,為引領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遼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 騰訊雲亮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雲展會,展示人工智慧的...
    11月11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論壇以「新基建 新發展 新標準」為主題,圍繞「新基建」相關技術領域、發展趨勢及標準化熱點展開研討。同時,論壇還設立了雲展臺,騰訊將自身在標準化領域的成果做了集中展示,騰訊公司騰訊雲副總裁趙建春也重點介紹了騰訊雲在人工智慧領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成果。
  • 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 遲煦 發表於 2020-12-16 09:20:15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劉烈宏在致辭中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產業數位化轉型紅利持續釋放,以5G、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蓬勃發展,信息通信業呈現廣泛融合、智能演進、加速創新的發展趨勢。
  • 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峰會醫療健康分論壇舉行
    人民網南昌10月20日電(時雨)作為2020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峰會分論壇之一的醫療健康分論壇20日在南昌舉行。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員翁冬冬介紹,此次分論壇將有效促進國內5G 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促進國內學者與國際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以及與本地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共同研製相關產品,攻克技術難題,共創「智慧 醫療」新未來。
  • 廣州市白雲區兩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製造基地揭牌 民科園迎來首批落地...
    12月8日,廣州朗進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研發製造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市白雲區民科園廣州市軌道交通裝備創新園舉行,成為首批在民科園落地生產的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當天,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同步為廣州朗進、廣州博得進行了會員授牌。
  • 民科園新添「軌道力量」,兩大軌道交通研發製造基地落地投產
    大洋網訊 廣州民營科技園迎來首批落地生產的軌道交通裝備企業!12月8日,廣州朗進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研發製造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市軌道交通裝備創新園舉行。兩家公司的研發製造基地正式落地投產,將有力促進白雲區軌道交通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加速成為軌道交通產業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發製造基地揭牌儀式。
  • 賽為智能亮相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維與通信技術高峰論壇
    日前,由深圳地鐵、智匯軌道交通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維與通信技術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來自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設備與服務供應商的12家單位、200餘位軌道交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軌交發展。
  • 2019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製造產業博覽會·株洲論壇舉辦
    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組委會供圖)央廣網株洲10月19日消息(記者堯遙)2019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製造產業博覽會·株洲論壇10月18日舉辦。國家部委、省、市領導以及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權威院士專家、國內軌道交通重點城市市長、軌道交通重點企業代表200餘人參加活動,論壇為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集產、學、研、用於一體的多元化交流平臺,有力推進了軌道交通產業在科技與經貿領域的協同發展。開幕式上,株洲國聯軌道交通產業服務中心、湖南國基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和湖南省「雙創」示範基地揭牌。
  • 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與瑞士SGS集團攜手 助推中國高速列車...
    1月10日,2020中國國際軌道交通進出口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瑞士SGS集團旗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將與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共同設立中國軌道交通車輛出口服務基地及全球軌道交通車輛檢測認證中心,助推中國高速列車「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 廣州白雲區牽手華為打造千億級雲計算產業
    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白雲區委書記趙軍明、區長蘇小澎等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企業雲業務部總裁楊瑞凱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籤約儀式。打造千億級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華為公司一直以來都將雲計算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之一重點投入,今年,華為完成了對其雲計算業務的戰略升級,並將持續加大對雲計算產業的戰略投入力度。
  • 如何打造新一代廣電媒體?超高清視聽技術產業發展論壇在蓉舉行
    10月31日,在2019(第十五屆)四川電視節進行之時,作為電視節重要論壇的《超高清視聽技術產業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會議由央視技術製作中心副主任崔建偉先生主持,四川廣播電視臺總工程師柳耀輝先生致辭。論壇有來自中央廣播電視臺以及上海廣播電視臺、廣東廣播電視臺的專家發言。同時,草谷、索尼、松下、索貝、騰訊、新奧特等公司的專業人士紛紛提出對超高清視聽技術產業的相關實踐和思考。
  • 全國交通大學校友西部「高鐵+」軌道交通論壇銀川舉辦
    央廣網銀川9月20日消息(記者廉軍)全國交通大學校友「一帶一路」西部「高鐵+」軌道交通論壇19日在銀川召開,全國各鐵路局集團公司代表、高鐵軌道交通領域內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200多人參會。本次論壇在國家鐵路局、蘭州鐵路監督管理局的指導支持,由華東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八所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聯合主辦,寧夏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寧夏交通學校承辦。
  • 數字經濟成變革發展新動能,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
    當下,智能產業異軍突起。12月12日,「智能協同雲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2020湖北武漢」在武漢市拉開帷幕。論壇發布全自主創新、具備智能協同雲特徵的通用基礎雲平臺——航天智雲3.0及其一站式應用方案。
  • 2017中國(湖南)國際軌道交通產業博覽會在長舉辦系列主題活動
    本屆「軌博會」將有30多個國家,近百名國外官員和商人參會,包括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CILT)副會長、愛爾蘭分會會長法鉑·克利(Finbarr Cleary),巴黎地鐵交通發展亞洲有限公司亞洲區業務發展總監帕布羅(Pablo Romero),德國聯邦鐵路全球業務總監米迪特等,他們將與國內軌道交通行業的專家和代表相互交流,互通信息和成果,促進中國軌道交通產業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
  •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在廣東舉行
    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珠海10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科記協)「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10月24日在珠海舉行,為期兩天。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是2020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由廣東省科技協會和廣東省科技廳共同主辦。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
  • 江蘇省港口集團參展第四屆交通信息化論壇暨智慧交通產品技術博覽會
    9月21日,第四屆交通信息化論壇暨智慧交通產品技術博覽會在蘇州開幕。大會以「跨界融合——5G應用與智能交通」為主題,來自全國交通行業主管部門、高校及科研設計機構、終端用戶和社會團體等參加展覽。江蘇省港口集團作為大會論壇主要承辦單位參展。
  • 江蘇省新興產業與技術發展論壇在淮陰工學院舉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10月13日,江蘇省新興產業與技術發展論壇在淮陰工學院舉行。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壇·2020」開幕
    ·2020」開幕,論壇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指導,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都市快軌交通》雜誌社共同主辦,主題為「區域軌道交通智慧創新發展」。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壇·2020」開幕。孫一凡攝  開幕式由中國城軌協會專家學術委秘書長韓寶明主持,中國城軌協會專家學術委專家委員、特邀嘉賓、《都市快軌交通》理事單位代表、軌道交通期刊聯盟成員、各規劃發展軌道交通城市政府代表、協辦及支持單位代表、其他專業人士等近700人參會,觀摩體驗技術創新成果,共論區域軌道和智慧城軌建設的融合發展之道。
  • 11月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首次聚焦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
    上海2019年7月17日 /美通社/ -- 2019年11月12日,貫徹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首個聚焦「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的主題論壇將在滬召開,同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 (Rail+Metro China 2019) 」。
  • 北京交通大學服務軌道交通技術「走出去」
    培養軌道交通國際化特色人才。加強公共基礎課英語教學平臺建設,編制了1800餘門課程的中英文教學大綱,開設全英文課程、雙語課程200門,一半以上學院在1個本科或1個碩士專業方向實現全英文授課。以軌道交通、通信、新能源等特色學科為重點,鼓勵和支持教師赴國外進行中長期研修交流,提升英文授課能力和人才培養國際化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