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募MOM來啦!這三類投資者可「上車」

2020-12-23 天天基金網

  近日,首批上報公募MOM的基金公司收到了評審會答辯通知。自4月7日開始,陸續有基金公司進行了答辯。這意味著公募MOM這一創新類型產品即將問世。

  基金公司積極布局

  當前,市場中組合基金投資形式的公募產品已有公募FOF、公募養老FOF,以及私募FOF、私募類MOM產品,隨著未來MOM產品正式獲批,也意味著組合基金又將增加新的產品形式。

  從海外的發展經驗來看,美國公募MOM基金市場規模從2000年底的3298.47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19年三季度的22005億美元,已成為主流的資產管理模式。在大資管時代背景下,MOM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建信基金表示,建信基金高度重視MOM業務的發展,公募MOM業務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又一類資產配置新選擇,MOM業務一方面有利於充分發揮各機構投資優勢,管理多種資產,實現多元配置;另一方面MOM業務在實現資產分散的同時,也有利於提升投資收益。

  招商基金表示,目前,公司在團隊建設、資產配置、策略評價和系統建設等方面都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MOM產品對公募基金而言是一種很好的開放融合、取長補短的嘗試,通過合作共贏,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產品選擇。

  創金合信基金也表示,應當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公募MOM產品的發展趨勢,目前正在積極布局公募MOM產品。而公募MOM產品的面世對中小投資者意義重大,中小投資者能享受到更好的資產管理服務,切實收穫金融產品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消費升級紅利。

  MOM是什麼?與FOF有何區別?

  MoM (Manager of Managers) 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模式,也被稱為精選多元管理人,通過優中選優的方法,篩選基金管理人或資產管理人,讓這些最頂尖的專業人士來管理資產,而自身則通過動態地跟蹤、監督、管理他們,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來收穫利益。

  區別:

  1、產品模式和組合對象不同:

  FOF篩選和組合的是優質基金產品;MOM組合挑選的是優質的基金管理人,將一部分基金資產委託給這些機構來管理。

  也就是說,FOF中的兩個F,都是基金產品,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第一個F,間接投資於第二個F,也可以直接去購買第二個F產品。

  而MOM中,第一個M是資管產品,而第二個M並非以產品形態出現,其具體負責幫助第一個M提供投資建議或下達投資指令,對投資者來說,只能在市場上購買到第一個F產品。

  2、收費不同:

  FOF投資現有市場的基金產品,易出現雙重收費,即標的基金收費一次,FOF再收費一次;

  協會為了減少FOF雙重收費,防範利益輸送的問題,針對公募FOF中自有管理產品部分(沒有辦法約束非自身管理的產品)收費問題作出了特別規定:

  一是基金管理人不得對FOF財產中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的管理費;

  二是基金託管人不得對FOF財產中持有的自身託管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的託管費;

  三是基金管理人運用FOF財產申購自身管理的基金(ETF除外),應當通過直銷渠道申購,且不得收取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等銷售費用。

  MOM則由主產品層面面向投資者單一收費。

  公募類MOM,受託的子管理人服務費用由母管理人與子管理人約定,從母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中列支。(財富號)

  三類投資者可「上車」

  濟安金信基金黃一馳表示,基金公司要做好MOM產品,關鍵在於三個方面:一是有資產配置方面的專業人才和能力,要理解底層資產,對各類資產比較熟悉;二是對管理人有深度理解,對被投資的底層產品和基金經理有可量化的考核和評價體系;三是有完善的風控制度,能防範內部利益輸送事件的發生。

  基於產品屬性,黃一馳認為,MOM更適合三類投資者:

  第一類是銀行等機構投資者。由於資管新規要求禁止產品多層嵌套,目前的FOF模式無法接續銀行理財產品,而MOM產品只佔用了一個產品層級,所以適合銀行理財資金的投資。

  第二類是專注於長期投資的個人投資者。原因是MOM模式能提高產品的策略豐富度,如果策略之間相關性較低,長期來看,穿越牛熊獲取較高收益的可能性較高。

  第三類是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由於MOM產品投資的分散化及策略的多樣化,因此能承接較大體量的資金。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公募重大創新首批MOM正式獲批!最全解讀來了
    2020年最後一天,公募基金行業迎來 「新年大禮包」,一類重要的創新產品正式 「落地」。基金君獲悉,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產品今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這類基金後繼有望儘快投入發行工作,2021年投資者很快就迎來一類新的基金產品。
  •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基金投資品種更豐富
    在MOM基金相關操作指引發布1周年之際,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日前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工具。建信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募MOM主要具備三大優勢:一是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化。MOM基金能夠甄選不同領域投資顧問,匯集股票、債券等多類資產投資優勢;二是有利於投資策略風格更多元。MOM基金能夠根據基金的具體情況,從多個機構精選合適的投資顧問組成投資團隊;三是分散配置,風險更可控。MOM基金多元化的投資顧問和資產類別,使得投資的決策風險和單一資產類別的系統風險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分散。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 基金公司火速解讀投資機會
    本報記者 王思文 12月31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公募處獲悉,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已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投資工具。
  • 首批兩隻公募MOM上報,管理人能力成關注點
    記者從證監會官方網站了解到,招商基金和創金合信基金均上報了公募MOM,當前審批進度顯示已接收材料。據了解,MOM投資的核心在於大類資產配置、行業風格輪動以及投資顧問的篩選方面,不僅對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資產配置等具有重要意義,使中小投資者能夠享受到過去專屬於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服務。
  • 首批5隻公募MOM終獲「準生證」 有望成長為萬億元級細分市場
    直到年末收官,公募MOM才塵埃落定。2020年12月31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公募基金處獲悉,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時隔一年後,2020年12月31日,國內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拿到「準生證」,為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再添一個新的投資工具。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
    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正式落地,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投資者將在2021年迎來一類新的基金產品。公募MOM終塵埃落定2019年底公募MOM產品指引推出,基金公司積極響應,招商、創金合信、鵬華、華夏、建信等多家基金公司自當年12月25日起陸續上報了MOM產品。
  • MOM:公募新寵偏愛「混搭」
    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基金市場又迎來新品種加盟,首批5隻公募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集體獲批。MOM基金是海外市場發展非常成熟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管理人將部分或全部資產委託給不同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或由其提供投資建議。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落地資產配置迎來新工具
    2020年最後一天,公募基金行業迎來 「新年大禮包」。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正式落地,華夏、招商、鵬華、建信、創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獲批,這也是國內首批公募MOM產品。
  • 正確理解公募MOM產品的投資價值
    羅青山/文這是裸眼看財經的第 110篇文章1800字 | 全文閱讀需12分鐘太遺憾了,首批公募MOM產品的宣傳熱度就這麼斷檔了。這得數落一下MOM產品獲批的時間,剛好趕在了2020年12月31日下午,此時的金融民工正翹首以待元旦假期的到來。
  • 公募基金可「入市」新三板 個人投資者參與門檻降低
    來源:廣州日報公募基金可「入市」新三板!自1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記者從證監會官網獲悉,《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下稱《指引》)自17日起施行。記者注意到,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投資範圍僅限於精選層股票,可參與投資的基金類型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及證監會認定的其他基金,可投資新三板的基金範圍更加寬泛,對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也更加細化,且未規定設置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比例,未設置參與此類基金申購門檻。
  • 全市場首批公募MOM箭在弦上!首批7隻產品已上報,組合構建和動態...
    全市場首批公募MOM產品箭在弦上。繼創金合信基金與招商基金於2019年12月25日率先申報MOM產品後,平安基金、華夏基金與建信基金也相繼上報MOM產品材料。截至目前,全市場共有7隻公募MOM上報待批。這些產品大多設計為一年持有期,這體現了MOM產品更加強調長期價值投資,適當拉長投資周期,是貫徹長期價值投資的一種方式。
  • 公募MOM箭在弦上,它的表現會比FOF更好嗎?
    記者 黃慧玲公募MOM,這種創新產品很快就能與投資者見面了。12月25日,證監會接收了兩家公司遞交的公募MOM產品申報材料。目前尚無關於產品的更多資料,但從名字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創金合信基金申請的是創金合信群星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管理人中管理人證券投資基金(MOM),招商基金申請的是招商惠潤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管理人中管理人證券投資基金(MOM)。
  • 全國近50個項目參與申報,首批公募REITs落地在即
    文| 財聯社 王海春境內首批公募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項目漸行漸近。近日,上交所一位工作人員在國順論壇•2020復旦不動產金融高峰研討會上表示,「此前全國共有約50個左右項目進行了申報,但申報項目並非最終結果,還要經過評估、答辯等諸多環節進行篩選,目前留下約30個項目。」
  • MOM基金要來了
    投資者越來越需要在不同的產品中進行選擇和配置,由此催生出MOM產品管理人的龐大需求。而隨著《指引》的落地,這一全新的投資工具也呼之欲出――個人投資水平不高,但熟悉基金產品,了解基金經理。這樣的投資者怎麼投資?MOM(管理人的管理人)模式的出現,給這些對人和產品更熟悉的投資者提供了全新的投資工具。
  • 安碩信息首批索賠已立案 機構投資者也可參與
    安碩信息(300380)信披被罰索賠案已於本周向法院遞交了索賠材料,據維權律師介紹,這是全國首批起訴安碩信息的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 《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最大亮點的是,證監會認定了安碩信息披露的信息對機構投資者產生了嚴重的誤導,因此,機構投資者有望依據處罰決定參與索賠。
  • 新三板將迎公募基金入市 降低投資者門檻提升流動性
    諸海濱表示,公募基金入市對新三板市場的影響程度不亞於投資者門檻下調,這一做法相當於豐富了新三板市場中的投資者種類,同時引入大批量長期資金入市。值得注意的是,允許公募基金入市提升流動性的同時,監管層對於風險的把控並未放鬆。流動性風險作為公募基金最為關注的核心風險點,《指引》中要求基金管理人選擇流動性良好的精選層股票,並審慎確定投資比例,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 「答辯完成」首批公募REITs有望明年初落地,該怎樣投資呢?
    目前首批REITs試點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包括申報、評審、答辯等流程逐步進行中。根據媒體最新消息,日前,首批公募REITs項目答辯工作已經完成,共有少於30個項目參與答辯,目前各家機構在等待通知階段,有望明年初正式落地。
  • 重磅進展來了:基金公司全力衝刺萬億級公募REITs「大蛋糕」
    作為公募REITs的網下詢價主體,機構投資者也密切關注這一創新品種的進展,公募REITs未來如何估值、上市後的流動性等方面均備受機構投資者關注。機構投資者翹首以盼首批項目「落地」根據《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中的相關要求,基礎設施基金份額認購價格應當通過向網下投資者詢價的方式確定,網下投資者為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合格境外投資者、符合規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銀行理財子公司、社保基金
  • MOM是什麼?
    據金融界基金獲悉,首批MOM分別來自招商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建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五家公司。業內人士對金融界基金分析,本次公募MOM產品的獲批,對於彌補金融市場產品線、豐富投資品種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萬億級市場打開大門
    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規模18.75萬億元,按照MOM規模佔比6%來計算,未來MOM規模可達1.13萬億元,而我國MOM仍在起步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可觀。MOM的投資核心和產品特點那麼,MOM是怎麼進行投資的呢?和其他基金相比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