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騫說:
2014年我有了女兒早早,身為人母,我開始關注她的教育與成長。
宏大的課題,都有簡單的拆解方法,教育也不例外。
我始終認為,化繁為簡,選對方法和路徑,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塑造出內心豐盈富足、人格健全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願望。
那麼,怎麼教、拿什麼教,就成為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人格培養的基礎竟然是它
寓言是古今中外口耳相傳的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讀庫》主編、著名作家張立憲先生說過:
故事有什麼魅力?我們看那麼多故事,圖的是什麼?正如一部偉大的戰爭電影,首先,它一定是反戰的;其次,它是告訴人們在生死之際,一個體面人會怎麼做。
我們在別人的故事中傾灑自己的笑與淚,就是要看看在某種極端情況下,體面人是怎麼做的,以及警醒自己不體面的行為是什麼。
當面臨類似情況時,內心可以調用一種行為模式或情感反應,或者說,人格養成就在其中。
從早早兩歲起,我開始給她講睡前故事。
其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這種又有趣,又好理解,又蘊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早早非常喜歡。
她幾乎每天都要求聽新故事,我就從眾多故事中挑選了一批講給她聽。
有一天,早早面對著一盤洗好的草莓,用胖胖的小手指著,稚嫩的聲音說道:
「媽媽吃,我不學樹葉。」
這句話讓我驚喜,因為前一天晚上才給她講過《樹葉和樹根》。
故事說的就是樹葉看不到別人對自己的好,眼中只能看到自己,不懂感恩。
還有一次,早早在家裡搭積木,已經搭了快一小時了,我讓她休息一會兒,但是她堅持繼續搭,並輕聲對我說:
「媽媽,你還記得紀昌嗎?」
原來,前幾天我給她講過的《紀昌學箭》的故事,講的是堅持。
她理解了!
小小的她真的從故事當中理解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至少,她在寓言故事中找到了可效仿的人,可參照的行為。
自此,我明白,寓言故事能夠滲透到早早的人格培養中。
於是我開始著手挑選更多的故事,想要在孩子成長的初期就開始自我塑造出良好的品格。
《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
既是成長必讀,也是教育必備
然而,在挑選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市面上的寓言書多如牛毛,寫作水平參差不齊。
有些我們小時候讀過的作品,長大後看來,部分情節的演繹略顯荒誕,甚至不合邏輯。
如此雜亂的作品,又怎麼能講給孩子聽?畢竟,我們希望孩子從寓言中汲取的是精華,而非糟粕。
並且,隨著我的短視頻帳號擁有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粉絲之後,我收到了成百上千父母的留言:
「我的孩子讀什麼故事好?」
「我應該給他買哪一類的書?」
「為什麼我給孩子講故事,孩子都不愛聽?是故事選錯了嗎?」……
在這些問題裡無一例外的,都是對孩子在選故事、閱讀上的擔憂。
於是,我開始甄別寓言故事,而這本書就是我在研讀了成百上千個寓言故事後,獻給家長、孩子的終極答案。
這些故事,既有外國著名寓言故事,又有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很多故事,現在我們成年人讀起來都滋滋有味。
寓言真正的魅力,不是講道理,而是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學會選擇,得到自己的答案。
我在這些故事裡,為孩子們加入了富有發散思維的問題,引導孩子們成長的啟示。
同時,將這些故事按照7個優秀品質——誠信、感恩、謙遜、自信、堅毅、勇敢、合作,以及5個核心能力——思辨力、認知力、社交力、決策力、行動力,進行了12類劃分,希望將這些美好的品格和能力通過故事深植於孩子的成長基因中。
所以,這本《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既是成長必讀,也是教育必備。
你會發現,孩子看到的是小狗小貓、灰狼獅子,但其實是在傾注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當你打開這本《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一字一句念給孩子,抑或讓孩子自主閱讀,都會發現,孩子在一天天成長中給你帶來的驚喜。
藉助讓孩子易於親近的故事,幫你擺脫無效,甚至起到反效果的說教、批評甚至打罵,輕鬆搞定讓你頭疼的養育難題。
最後,希望這本書能陪伴每一個孩子,帶給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富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