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累計申請專利超過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
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曹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方式,引導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促進科研團隊走進企業,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真正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他告訴記者,截至2020年6月,微電子所本部及其支持建設的地方創新創業平臺已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貨幣投入等形式參與企業158家,吸引各類社會投資超過45億元,初步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中科微至就是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中科微至董事長李功燕表示,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等支持下,中科微至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通過對核心算法、系統軟體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高端智能物流整機裝備的自主研製,打破國外廠商對國內市場的長期壟斷。
目前,中科微至承擔的中科院弘光專項「支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核心智能裝備系統產業化」項目,已完成第一階段大件包裹自動分揀系統、經濟型動態秤系統、重載機器人型貨物分揀系統等研製,並在我國快遞、電商領域進行推廣應用。
李功燕說,今年「雙十一」期間,中科微至在全國分揀和輸送的包裹數量近20億件,其中一家快遞公司無錫分揀中心日均分揀量近200萬件,效率比人工分揀提高2-3倍。
據曹立強透露,中科院微電子所目前孵化企業中有超過30家估值過億元,其中,7家公司估值逾10億元,2家公司併入市值超千億的上市公司。同時,該所孵化的多家科創企業已成為所在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其中兩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在申報科創板上市。
他告訴記者,中科院微電子所還要繼續探索合理的技術轉移轉化激勵機制,賦予科研團隊更多的自主權,提高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對於部分成熟科技創新企業,我們採用市場化手段推動重組整合,鼓勵其做大做強,構建更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對於經營發展遇到困難的,秉承容忍科技創新失敗的態度,積極幫助其解決歷史問題,讓科研人員無後顧之憂,大膽地開展創新創業。」曹立強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