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建立了虛擬市政廳,而桑德斯則開啟直播「爐邊談話」和「數字集會」。新冠疫情不期而至,迫使志在入主白宮的兩位古稀老人打破年齡壁壘,不斷試水各類新潮的政治傳播工具。至於川普,《紐約客》認為他「在一個理性的世界沒有機會連任」。在虛擬和現實交織的政治世界裡,一場投票拉鋸戰正在上演。
受疫情影響,此次美國大選的競選活動、投票方式、大選辯論、資金、廣告等各個方面皆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公共危機處理也上升為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截至本月16日,根據「美國選舉項目(The United States Election Project)」提供的數據,已投票的州中,民主黨初選投票率(只計算有投票資格的人口)比2016年高3個百分點,但比2008年低2個百分點。這一結果與《大西洋月刊》去年六月份預測的「2020大選投票率將達到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以來的頂峰」相差甚遠。當時弗羅裡達大學專門研究「投票行為」的政治學家麥可·麥當勞(Michael McDonald)甚至認為2020大選將見證「投票率的世紀風暴」。
「雲投票」平臺用戶量增長200%
3月15日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和桑德斯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現場辯論。原本熱熱鬧鬧、座無虛席的辯論場變成只有主持人和兩位主角的錄影演播室。為避免接觸,開場時二人互碰手肘示意,且辯論全程始終保持著6英尺的安全距離。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新冠病毒正在重塑美國大選這場四年一度的重量級盛事。
圖源:CNN
美國大選最常見的拉票模式就是競選集會、電話籌款和問卷調查。然而,新冠疫情爆發後,很多地區半封城,大部分民眾都在家自我隔離,傳統模式的效果受到顯著影響。驢象兩黨的競爭賽局已然轉向了線上。
更「麻煩「的是,參選人既不能直接與選民進行集會互動,也不能挨家挨戶敲門遊說選票。目前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伊利諾州和康乃狄克州四州頒布了「居家令」,影響到7500萬人的生活,選民們被告知「儘量不要出門以及參加10人以上的集會」「同人接觸時保持一定距離」。因而,一些此前在競選中發揮輔助的線上競選方式反而成為了競選主力。
拜登通過視頻電話與支持者進行交流 圖源:VOA
RumbleUp是一家政治簡訊平臺,競選志願者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簡訊給選民。RumbleUp創始人兼CEO彼得斯(Thomas Peters)表示,「在過去4天,註冊的人數增加了200%。」
為新澤西州共和黨競選團隊提供諮詢的公司Checkmate Strategies創始人羅塞爾(Chris Russell)也表示:「在過去的幾天中,簡訊是我們同選舉人團交流的唯一方式,我們通過簡訊通知他們規則和程序的變化。「
選民收到的簡訊內容,圖源:第一財經
3月17日,桑德斯競選團隊稱他們的網絡節目已經被播放500多萬次,競選經理Faiz Shakir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擁有無與倫比的電子基建設備,在這個充滿恐懼和不確定的時刻,我們對於能夠和美國同胞進行直接的對話感到很自豪」。另一陣營,拜登的競選團隊計劃舉行虛擬的募捐活動,候選人將與捐贈者在線互動。除此以外,電視廣告迅速鋪天蓋地,競選志願者們也通過電話和簡訊的方式與選民溝通。
有些州採用了事後補救的措施,而佛羅裡達州則未雨綢繆,預料到了疫情可能會對現場投票造成的衝擊。幾近一半的佛羅裡達州選民——近110萬人——參加了提前投票或郵寄投票,比2016年增加了20%。
鑑於此,民主黨主席湯姆·佩雷斯敦促各州通過郵寄投票,不得以缺席投票為藉口,並延長投票時間,以防止在初選日程上出現更多延誤。截至目前,包括科羅拉多、夏威夷、俄勒岡、加利福尼亞以及亞利桑那州在內的大部分州允許選民採用郵寄投票或不參與現場投票。但仍有部分東部和南部州對於缺席現場投票有嚴格限制。
圖源:Daily Kos Elections
有專家認為,兩黨之間,民主黨更傾向於通過郵寄甚至網絡的方式投票,因為它確實有利於提高收入相對較低的工薪階層的投票率,無需去投票站排隊。
公關衛生成為首要競選話題
蓋洛普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在16個議題中,35%的選民將醫療看作是最為關心的議題。
圖源:蓋洛普研究中心
重經濟,輕公共健康,新冠病毒大蔓延讓川普政府廢除全民醫保、主張個人商業保險的做法正中大眾批評的靶心。「逢奧必反」是川普的一貫作風。2017年上臺以來,他就極力叫停歐巴馬政府引以為傲的「Obamacare」(平價醫療法案),並試圖將國家衛生支出削減150億美元。即使在新冠疫情出現後,川普在2020年1月13日還堅持稱,政府將繼續在法庭上主張全面廢除該法案,並在2月還提議削減聯邦衛生部所管轄醫院預備項目預算1800萬美元。
圖源:視覺中國
不久之後,總統就被專業人士打臉。
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雷德菲爾德3月10日表示,美國「醫療保健系統確實沒有很大的彈性」。3月15日,美國聯邦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承認,美國儲備的13000臺呼吸機可能不夠,而且醫院重症護理床位供應不足。
圖源: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凱撒家庭基金會)
上圖展示了美國所有縣城ICU病床的分布情況,藍色代表有,黃色代表無,灰色代表沒有醫院。在美國縣城中,平均每1300個老人只有一張ICU病床。
2019年11月,美國商務部聯合人口普查局發布了一份報告,美國總人口3.27億,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僅為5772萬,82.2%的人不能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險的福利。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經由CDC進行的核酸檢測不收取費用,但是核酸檢測之前,以及確診後所有治療費用就只能患者自掏腰包了。下圖展示了此次新冠疫情監測平均花銷,包括了血液檢測、流感檢測、門診和急診,各州政策以及民眾投保情況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圖源:Business Insider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沒有建立全民醫保體系的發達國家,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嚴重的社會結構性問題。此次大選,兩位民主黨候選人都針對川普的醫保法案發動了猛烈抨擊和質詢。作為歐巴馬總統的左膀右臂,拜登自然會對歐巴馬醫療改革留下的政策遺產念念不忘,主張恢復歐巴馬醫保,擴大基本醫療保險的範圍,減輕中下層人民的費用負擔。而桑德斯則傾向於通過企業納稅的方式來彌補資金不足,推出新的全民醫保體系,國家統一負責。根據美國無黨派智庫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一項民調,43%的選民支持桑德斯的全民醫保計劃和拜登的公共選擇方案。在疫情面前,這兩種主張政府承擔更多主體責任的醫保方式,確比川普政府「醫療市場的自由選擇」更具理論上的優勢。
圖源: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凱撒家庭基金會)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表示,不能完全斷言疫情對於川普競選連任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果能夠將搖擺州的疫情處理得當,川普甚至能夠扭虧為盈,順勢反轉。
黨內初選紛紛推遲
競選節奏已然被打亂。依照慣例,大部分州的黨內初選都需要選民親自前往投票站投票。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當下,如果各州堅持原定的日程安排,聚集性的投票極大程度上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對此,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採取了激進的防範措施:將原定的初選日期4月4日推遲至6月。隨後,俄亥俄州也因公眾衛生風險過高,幾經周折,最後還是決定於17日叫停初選,預計將初選日期推遲至6月2日。當地時間17日,馬裡蘭州也宣布將總統初選推遲至6月2日。在已確定推遲初選的7個州中,至少有4個州將初選日期定在6月2日。這將是民主黨初選季中最火熱的夜晚之一。目前確認將有589名代表選舉人參加競選,代表人數僅次於「超級星期二」(3月3日)。
截止至21日,受疫情影響推遲初選日程的還有馬裡蘭州、康乃狄克州、印第安納州和密西西比州。據ABC News預測,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州加入推遲初選的行列中。波多黎各批准將其初選日期推遲至四月下旬,並出臺一項應急措施,允許民主黨主席和波多黎各選舉委員會主席在必要時候可以再次更改初選日期。據悉,該法案正在等待州長的籤字。
路透社分析此舉可能會給民主黨帶來不利影響。一直以來,民主黨要求所有初選要在6月初舉行,否則可能會失去7月參加黨代表大會的黨代表票。而一些州推遲初選日期這一舉措則明顯打亂了民主黨的競選節奏。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當地時間21日13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飆升至兩萬,「富人先測」的程序引發了新一輪輿論狂潮。疫情」拐點「遲遲未見蹤影,競選手段、日程不斷變更,民眾恐慌情緒蔓延到股市,2020的美國大選越來越撲朔迷離。
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究竟會對2020美國大選產生多大的影響,還有待11月大選日才得以見分曉。無論川普總統如何在推特振臂高呼、亦或是總統大選將激烈地展開。擺在美國和世界人民面前的第一難題無疑是腳踏實地防疫、治病、救人。畢竟,生命超越一切政治訴求,也是自由民主存在的根本基礎。
(文/魏文聰、王童童、李馥瓊、毛丹、陳蕾、張佳琳,圖/網絡,DAILY MEDIA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