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
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
伴隨一位交警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三歲幼童,
被急匆匆送進急診室……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驚險,幼童誤吞電池
12月12日14時許,正在太慈橋執勤的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民警王穎接到指揮中心通報,一輛灰色麵包車報警求助,車上有位幼兒誤吞電池急需送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進行醫治。
接警後,王穎駕駛警車僅5分鐘到達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幼兒父親洪先生了解到,幼兒今年3歲,當天在家裡和母親玩耍,一不留神就拿起了一塊「黃豆大小」的紐扣電池,突然將電池吞進了肚子裡。
通過醫院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已經進入小孩的大腸,之後將通過排便排出體外。
多彩妹再次提醒各位:
在孩子接觸物品的時候務必小心看護,
謹防誤食,造成意外。
哪些異物容易被孩子誤食?
家長注意,
請帶你的孩子遠離這些東西
↓↓↓
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
兒童吞入異物的情況一般分為三大類:氣道異物、食道異物和胃腸道異物,其中以氣道異物卡在喉管或支氣管處最危險。
請家長警惕這10種東西:花生、瓜子、硬幣、筆頭、筆帽、雞骨頭、魚刺、鈕扣、拉鏈、吊墜、電池、發卡。
吞進異物怎麼辦?
誤吞異物可致命,一旦發生大的氣管誤吞,家長要第一時間進行急救,不要浪費時間送醫,對於暫時不危及生命的疑似誤吞,則應儘快送醫。
如果孩子臉色青紫、喘不過氣來,則可能是大氣管阻塞,此時應馬上進行異物排出。對2歲以下的小寶寶,家長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將寶寶放在腿上,背部緊靠著家長的胸部。家長用手使勁向後、向上擠壓寶寶的上腹部(臍上區域),壓後放鬆,反覆數次。
嬰幼兒急救常識——誤食毒物
(1)撥打急救電話,聯繫醫生。
告訴醫生誤食毒物的種類、數量、時間,以及寶寶現在的情況等,然後聽醫生指示。因為有些藥品不宜催吐,不能任意處置。
(2)緊急催吐。
這些東西可以催吐:化妝水、染髮劑、樟腦球、藥、肥皂、酒精類、香菸、咖啡。催吐後,讓寶寶多喝水分以稀釋毒性,然後帶他去醫院。
催吐方法:家長可以用勺柄、筷子、手指等直接刺激寶寶的咽喉部,誘導寶寶出現嘔吐。催吐時間越快越好,嘔吐得越完全越好。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速率多為指數變化,早1秒催吐,就有可能截斷藥物的吸收高峰。
(3)儘快送往醫院洗胃。
如果吞入毒性較大的物品,應儘快送到最近的醫院洗胃。最好將寶寶誤食的毒物的包裝和說明書,以及嘔吐物(裝入塑膠袋)一併帶上,以便醫生做針對性的治療。
@家長朋友們,
帶孩子一定要謹慎,
不能有丁點兒大意!
這些容易被吞食的異物,
一定要「藏」好了!
另外,
在發現孩子誤食玩具後,
請家長立即送孩子就醫,
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
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多彩貴州網綜合自貴陽交警、微信公眾號「每日講健康」
編輯:趙野平
編審:安軼倫
審籤:王幸韜
往
期
推
薦
83年,不能忘!不敢忘!不會忘!
斷崖式降溫+冰雪套餐今晚到!貴州發布凝凍災害四級響應!多路段易凝凍!
包頭副市長王美斌墜亡,警方凌晨通報案情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驚險!貴陽一幼童誤吞電池,交警開道及時送醫,孩子誤食怎麼辦?這份指南請收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