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如今孩子都是家裡的寶,一家人都成天圍著孩子轉,但是一些疏忽大意發生的「意外」還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嬰幼兒,他們對外界事物沒有分辨能力,好奇心又十分重,如果家長稍不留神,孩子誤吞異物的情況就有可能發生。
案列:曾經在一個村子裡就發生過一起寶寶誤食異物差點釀成的悲劇。
據悉,一天上午,醫院接診了一個誤食異物的寶寶,當醫生到達現場時。發現寶寶的奶奶和爸爸已經泣不成聲,在場的急救醫生全力搶救,最終孩子還是搶救了過來。
急救過程中,醫護人員從寶寶喉嚨裡清理出一個塑料異物,後來詢問孩子的奶奶,異物是如何進入幼兒的嘴裡的,孩子的奶奶稱自己也不清楚,渾然不知。正是因為這枚塑料異物,導致孩子差點窒息。之後醫生還說:幸虧來得早。
類似的事件在全國時有發生,也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我們真的不願再看到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曾經在泉州兒童醫院開展過一次「童誤食異物展」,展覽的物品有什麼電池、繡花針、戒指、花生、硬幣、葡萄梗、瓜子、紐扣、玉米粒、雞骨頭等等。
這些可不是超市貨架的商品,而是從該醫院歷年接診的誤食異物的孩子食道裡取出來的各種異物!看得在場的家長心驚肉跳,不忍直視,想想每件展品的背後是多麼驚險的故事!
1.家裡有嬰幼兒的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別針、鑰匙、紐扣等放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如茶几、地上等,防止寶寶抓起來誤食!
2.零食不要放在低矮的地方,尤其是瓜子花生、胡豆豌豆、糖果等,千萬不要讓孩子觸碰!一旦誤食,很有可能會引起寶寶急性腹痛,一定得當心!
3.家裡儘量不要放置硬幣、扣子和電池,因為它們一旦進入食道,會導致胃腸道腐蝕,後果不堪設想!
4.不要把裝有驅蚊水、清潔劑、藥水一類的東西隨意擺放,一旦讓孩子誤食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同時,家長們可以多給孩子普及一些安全常識,可以通過遊戲或視頻的方式教孩子正確的認識哪些是危險的做法,幫他們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1.誤食藥品——立馬讓孩子喝大量水,然後將孩子放在膝蓋處,頭向下拍其後背,這種方法可以催吐,然後及時送醫。
2.誤食液體,如花露水、洗手液等——這種情況也是讓孩子多喝水,及時就醫。(注意:如果誤食了毒性很大的液體,不要加水催吐,反而會灼傷胃腸咽喉!可以吃蛋清,牛奶保護腸胃)
3.誤食尖銳物——切勿催吐,應立馬送醫,避免胃腸穿孔!注意事項:如果孩子突然腹痛,便血,就很有可能誤食了異物,請儘快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希望家長們做到防患於未然,給孩子一個健康平安的成長環境,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