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誤吞異物,奶奶渾然不知,送去醫院時,醫生:幸虧來得早

2020-10-31 萌寶暢談

導語:現如今孩子都是家裡的寶,一家人都成天圍著孩子轉,但是一些疏忽大意發生的「意外」還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嬰幼兒,他們對外界事物沒有分辨能力,好奇心又十分重,如果家長稍不留神,孩子誤吞異物的情況就有可能發生。

案列:曾經在一個村子裡就發生過一起寶寶誤食異物差點釀成的悲劇。

據悉,一天上午,醫院接診了一個誤食異物的寶寶,當醫生到達現場時。發現寶寶的奶奶和爸爸已經泣不成聲,在場的急救醫生全力搶救,最終孩子還是搶救了過來。

急救過程中,醫護人員從寶寶喉嚨裡清理出一個塑料異物,後來詢問孩子的奶奶,異物是如何進入幼兒的嘴裡的,孩子的奶奶稱自己也不清楚,渾然不知。正是因為這枚塑料異物,導致孩子差點窒息。之後醫生還說:幸虧來得早。

類似的事件在全國時有發生,也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我們真的不願再看到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曾經在泉州兒童醫院開展過一次「童誤食異物展」,展覽的物品有什麼電池、繡花針、戒指、花生、硬幣、葡萄梗、瓜子、紐扣、玉米粒、雞骨頭等等。

這些可不是超市貨架的商品,而是從該醫院歷年接診的誤食異物的孩子食道裡取出來的各種異物!看得在場的家長心驚肉跳,不忍直視,想想每件展品的背後是多麼驚險的故事!

總結:那麼家長們該如何防止發生孩子誤吞異物的情況呢?下面,我將給你們幾點建議,請家長們一定要謹記,避免類似的悲劇再發生!

1.家裡有嬰幼兒的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別針、鑰匙、紐扣等放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如茶几、地上等,防止寶寶抓起來誤食!

2.零食不要放在低矮的地方,尤其是瓜子花生、胡豆豌豆、糖果等,千萬不要讓孩子觸碰!一旦誤食,很有可能會引起寶寶急性腹痛,一定得當心!

3.家裡儘量不要放置硬幣、扣子和電池,因為它們一旦進入食道,會導致胃腸道腐蝕,後果不堪設想!

4.不要把裝有驅蚊水、清潔劑、藥水一類的東西隨意擺放,一旦讓孩子誤食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同時,家長們可以多給孩子普及一些安全常識,可以通過遊戲或視頻的方式教孩子正確的認識哪些是危險的做法,幫他們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如果孩子真的不小心已經誤食了異物應該怎麼辦呢?家長們一定要保證冷靜,除了立馬撥打120急救電話儘快送醫外,還有一些應急處理方式十分關鍵,希望這些知識能得到傳播和普及。

1.誤食藥品——立馬讓孩子喝大量水,然後將孩子放在膝蓋處,頭向下拍其後背,這種方法可以催吐,然後及時送醫。

2.誤食液體,如花露水、洗手液等——這種情況也是讓孩子多喝水,及時就醫。(注意:如果誤食了毒性很大的液體,不要加水催吐,反而會灼傷胃腸咽喉!可以吃蛋清,牛奶保護腸胃)

3.誤食尖銳物——切勿催吐,應立馬送醫,避免胃腸穿孔!注意事項:如果孩子突然腹痛,便血,就很有可能誤食了異物,請儘快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希望家長們做到防患於未然,給孩子一個健康平安的成長環境,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煙臺1歲半兒童誤吞異物險釀大禍
    2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一歲半孩童誤食硬紙貼畫,卡在食道內,險些釀成大禍。據介紹,近日,1歲半的馨馨(化名)將一枚圓形硬質貼畫吞了下去,貼畫卡在了食道內,引發局部黏膜缺血,形成糜爛、潰瘍。幸虧煙臺山醫院通過兒童無痛電子胃鏡及時將它取出,避免了引發食管穿孔的危險。
  • 小男孩誤吞電池,奶奶讓孩子拼命吃東西,醫生斥責老人家無知
    孩子誤吞異物是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如果寶寶吞的東西是電池,這是有可能依附到孩子的食管上的,電池一旦洩漏就會灼傷食管,導致食道穿孔,嚴重的話可能會致死,下面這個孩子就誤吞一塊電池,他的奶奶為了讓電池儘快的排出,竟讓孩子吃很多的食物,孩子的狀況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更嚴重了。
  • 當寶寶有這種表現時,警惕誤吞異物
    春節是寶寶們的歡樂節日,小孩子聚在一起玩,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隨著孩子玩具種類越來越豐富,患兒誤食的異物也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像硬幣、紐扣、戒指、電池、發卡等已經屢見不鮮,更是消化急診的家常便飯。據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魏緒霞介紹,孩子誤吞異物後如果在胃內,大多是無症狀的,而食管異物往往表現明顯。 「食管異物嵌頓症狀,誤吞後多表現為哭吵、拒食、唾液分泌增加、吞咽時不適或疼痛,可出現進食後嘔吐,直徑較大的異物還有可能會影響呼吸。」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撿起來之後,她看瓶身外壁無肉眼可識別裂痕,就讓孩子用吸管把酸奶喝了。然而,當孩子吸到最後時,竟然從吸管中啜出一塊玻璃碴兒!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女子剔牙時打瞌睡誤吞牙籤 落肚兩月以為是魚刺
    原標題:圖文:女子剔牙時打瞌睡誤吞牙籤 一根木質牙籤在人體內可以呆多久?兩個月!一根牙籤在體內有多危險?刺穿腸子險些奪命! 日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看著醫生從自己肚子裡取出來的3.8cm長的牙籤,52歲的市民張萍(化名)恍然大悟,原來讓她腹痛了兩月之久的病因是這根小小的牙籤。
  • 女童誤吞1元硬 誤吞異物怎麼辦
    女童誤吞1元硬幣,醫生提醒小孩誤吞硬幣要及時就醫,「硬幣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危險。」徐凱醫生說,「一元硬幣比較大,過不了幽門,硬幣若長時間停留在胃部,會釋放有毒的物質,另外長期壓迫胃黏膜的話,容易導致胃黏膜缺血壞死,造成糜爛或潰瘍。」近日,家住松江的6歲女童佳佳(化名)誤吞下一枚一元硬幣,一天後仍未自行排出。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陶倩「醫生,我孩子兩天前吃進去一枚一元的硬幣,沒拉出來。」 「兒子不小心咽進去一個杏核,奶奶說等等看,要等幾天?」「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
  • 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2010年1月31日下午兩點多,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帶著年僅五歲的孩子,匆匆來到青島市立醫院兒科門診,據王女士講述,孩子誤吞了一枚「鑽戒」。兒科主治醫生趙一明接診後,經腹部X線片檢查發現孩子胃中有一枚爪鑲的戒指,從戒面到指環直徑達2.5釐米,與一元硬幣大小相似。
  • 誤吞異物、兒童腹痛怎麼辦?聽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怎麼說
    這位小朋友在吃雞肉時不小心把雞骨頭咽了下去,做CT發現卡了一根兩端比較尖銳的骨頭。兒童由於年齡小,誤吞異物很常見,消化道異物也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其中6個月到6歲為高發年齡段。」濱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副主任 、主治醫師劉玉芹說,尖銳的異物進入食管後很容易兩端刺入食管壁發生嵌頓,短時間內即可造成黏膜損傷、出血、局部化膿性感染等併發症。
  • 七旬老人誤吞魚刺 醫生巧手成功取出
    盧傑夫主任醫師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本報通訊員黃華麗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通訊員何勝)吃魚時最要注意的就是魚刺,一不小心吞下去了怎麼辦?近日,74歲的張奶奶因誤吞魚刺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時的胃鏡取異物術,最終成功把魚刺取出。   近日,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於是立即至市一醫院住院治療,行CT檢查發現: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時間:2017-06-28 19: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懷疑寶寶吞了桌上硬幣 孩子誤吞硬幣你該怎麼辦? 近日,一名一歲半女童躺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將一枚五角硬幣吞進了喉嚨的。
  • 一歲寶寶咬碎小金豬,吞下肚!帶娃不能大意!誤吞異物學會3招
    近年來,寶寶吞異物的事情頻出不窮。有的把硬幣吞下肚,有的把紐扣吞下肚。各位寶寶所吞之物是五花八門。卻不知這類物品戴著不舒服,還有安全隱患。異物卡住氣管,導致無法呼吸,孩子小,不會表達,急的滿臉通紅。10多分鐘後,奶奶發現小貝大口喘氣,發現不對。立即找人求助,鄰居立馬打急救電話。等醫生趕到,一切已經晚了。小貝缺氧大腦受損嚴重…父母含淚同意放棄治療,孩子走了…小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幾個月到7、8歲都有可能吞進異物。那如果寶寶不小心吞進異物了該怎麼辦?一、禁止飲食!
  • 1歲誤吞石蠟6歲才能好好吃飯 家長應警惕防幼兒誤吞異物
    「謝謝醫生,孩子終於能好好吃飯了。」近日,泉州一家長帶著6周歲兒子小東(化名)向醫生致謝。小東在1周歲8個月時誤吞食石蠟導致腐蝕性食管炎,之後吞食困難只能吃流食,經過四年半的規範治療,如今食道功能恢復,原來骨瘦如柴的小東也開始長壯了。醫生提醒,暑期兒童吸入、吞食異物的情況頻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讓兒童接觸誤食。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前幾天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採訪,在與該院小兒消化內科主任王玉梅聊天時,我們說到了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我加班99%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件事。」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胃鏡|吸管|症狀_網易親子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
  • 寶寶吞硬幣卡喉 寶寶不小心吞食異物怎麼辦
    近日,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薩家灣院區的兒童門急診,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孩子從救護車上跑了進來,直接衝到搶救室說道:「醫生,我家孩子吞了硬幣,卡住了,現在總是喊難受!」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醫生檢查和評估後,決定嘗試用一種創傷小、不麻醉的辦法取出異物。該中心董娜醫生用前端帶有隱形氣囊的體腔引流管,塗上石蠟油,將管子插入未被異物完全阻塞的食道,隱形氣囊越過異物後,向氣囊內注入空氣,使其擴張充滿食管腔,向上拉時順利將硬幣帶出。
  • 媽媽,我吞了一枚螺絲釘:孩子誤吞異物多數家長都用錯了外理方法
    在聽到兒子說他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把螺絲釘放到嘴裡含著玩,然後不小心吞進肚子裡去時,我氣得想揍他一頓。我明明經常有跟他說不能把異物放到嘴時,既不衛生又容易誤吞進肚子裡,一旦吞進肚子裡就會很危險。而且每次看到小孩誤吞異物而發現危險的新聞事件時,我都會讓他看一下,以提醒警示他,可這臭孩子都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