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博主都開始秀眼鏡,這個行業發生了什麼?

2021-01-13 第一財經

眼鏡突然紅了。這可能是近幾年來奢侈品行業發生的一件大事。

一個證據是,你能夠從Instagram等社交應用上看到越來越多時尚博主分享佩戴不同框架眼鏡的照片。伴隨每天的服裝搭配不同的墨鏡款式早已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但光學眼鏡就不一樣了。

在全球的影視劇集裡,脫下框架眼鏡一直是女性變美、變自信、變氣質的關鍵一環。至少你幾乎不可能找到一個場景案例是講述女性在戴上框架光學眼鏡以後變漂亮的。找到一款適合自己臉型又能與穿著打扮不形成衝突的光學眼鏡,說明並印證著時尚博主判斷美和時髦的功力。然後這種新的時尚觀念會逐漸影響那些頻繁光顧社交網站的年輕人。

光學眼鏡跟墨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幾乎露出了整張臉頰,而不是像墨鏡一樣可以對臉型、氣色、神態進行遮擋,這意味著佩戴者需要更多的考慮妝容風格的搭配——既要讓佩戴眼鏡這件事看起來不那麼木訥呆板,又要讓臉部的視覺效果更精緻或富有個性。

時尚定義的改變讓奢侈品牌很快有了新的動作。例如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Kerings)在2016年從代理商霞飛諾(Safilo)手裡收回了Gucci的品牌授權,設立開雲眼鏡公司,全權接管從設計、研發、生產、營銷到渠道分銷等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因為原本20年的授權合約被提前兩年解除,開雲甚至不惜為此向霞飛諾支付9000萬歐元的賠償金。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奢侈品牌的決心,當然也進一步驗證了眼鏡這個產品品類愈發重要的時尚地位。

(Elie Saab 2017年高定時裝秀上展示眼鏡)

同樣是外包授權,眼鏡跟香水彩妝有什麼不一樣?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奢侈品牌旗下的香水、彩妝、護膚品及眼鏡業務都通過授權的方式開展經營。原因再簡單不過,這些品類的產品價格較低,屬於奢侈品牌的入門級產品,但對拉攏並積累那些潛在的消費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導收入水平尚且達不到購買皮具和成衣的消費者,通過僅僅幾百上千元的花銷就擁有一個印有Dior、Chanel、Gucci、D&G logo的產品。當你在洗手間從手袋裡掏出一支香奈兒的口紅補妝,然後戴上Gucci的墨鏡離開,所到之處留下經典的Dior真我香水的氣味,那種擁有奢侈品的欲望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點點滿足。它從心理上對外釋放出了你對時尚、品質以及品味的追求,而這一點點「滿足」會促使你在未來的某一天,花費一筆或幾筆更巨大的開銷,對奢侈品牌最核心的皮具及成衣業務發生購買。要知道財富的積累和階層的躍升,幾乎是伴隨著時間必然會發生的結果。一直以來,香水、彩妝和眼鏡就像是奢侈品牌們為這份「未來」上的一道保險。

把這些業務的設計、生產、分銷等工作全權授權出去,當然是因為這些品類的銷售額與利潤相比皮具和成衣實在不值一提。這些擁有百年歷史的奢侈品牌能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而存活下來必然掌握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業務及利潤的最佳分配方法,以及應對危機和市場變化的能力。不過,跟香水和化妝品比起來,眼鏡擁有一項顯著優勢——人們能夠從眼鏡框架上直觀地看到品牌logo,即便是那些logo設計得不太明顯的款式,一旦被時尚博主或明星佩戴而成為網紅款式,辨識度也會變得相當高。這種顯露品味和購買力的特徵在那些入門級消費者來說尤其奏效,這也是香水和化妝品所無法滿足的炫耀心理。

有一種說法是曾經熱衷於購買奢侈品牌大logo款式來彰顯身份和財富的中國消費者已經改變了。事實上從本質上來說消費者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從喜歡大logo到更偏好低調一些的款式,不過是炫耀的方式改變了而已。跟購買一款人盡皆知的經典手袋比起來,印有小logo的眼鏡要顯得不經意一些。更通俗的說法是,不是購買高級,而是營造高級感。

奢侈品牌始終堅持自營項鍊、腕錶等配飾產品,用來跟每一季的新品推出進行搭配。但同為配飾的眼鏡要比項鍊和腕錶更具實用性——腕錶讀取時間的實用功能早已被智慧型手機所取代。這基本上解釋了為什麼奢侈品牌把眼鏡授權收歸自有是必然的。

(霞飛諾旗下自有品牌Oxydo眼鏡款式)

什麼樣的眼鏡紅了?

線條流暢光滑質感爆滿的一片式鏡片成為2017年的大熱款式,雙梁鏡架設計元素在各品牌中的應用率極高,復古調性的超大圓框眼鏡超受歡迎,一點點復古、一點點精緻、一點點文藝的超細邊框眼鏡也算是紅遍了社交網絡的半邊天。

但最重要的當然是,品牌標誌的重新露出。

根據霞飛諾全球創意總監Vladimiro Baldin的觀察,在過去的幾個季度中,眼鏡的設計專注於誇張的幾何形狀,負面空間(鏡片中有特殊剪裁或開放的空間)以及各種材料的混合。「但是現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像Dior和Givenchy等品牌的logo回歸或明顯的品牌標誌露出。品牌logo在90年代無處不在,但在經歷了『輕描淡寫』和『簡約主義』當道多年以後,又在2000年代掀起了新的浪潮。同時,閃亮的鏡面和獨特的形狀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這種元素與logo的作用相似——高度強調品牌辨識度。

這當然跟奢侈品牌近兩年在全球範圍內遭受廣泛的業績衝擊有關。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都在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下發生變化。

不過,如果從宏觀的角度解讀,近年來眼鏡大熱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來自於全球人口的老齡化趨勢,以及教育水平和識字率的提高。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達則讓眼鏡這個古老的產品前所未有擁有了高頻曝光率。自拍的流行也給眼鏡的細節和審美騰出了機會。「眼鏡還代表了醫療器械與時尚趨勢的完美融合。」Vladimiro Baldin向金字招牌Top Brands解釋說,「跟其他配飾比起來,眼鏡更好地給人們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它們突出了最能展現自我的兩個身體部位:臉部和眼睛。」

實際上,過去傳統電影裡脫下眼鏡就時髦變美的橋段也從側面印證的一個道理:眼鏡的佩戴能夠瞬間改變一個人的形象。而當前的潮流趨勢不過是對傳統印象的逆向操作——讓平凡或千篇一律的妝容因為眼鏡的佩戴而變得有趣起來。不是扔掉一件物品,而是購買。如果把關注點聚焦在一個人的臉部,有什麼比更換一副眼鏡更能快速改變風格和氣質的?比更換妝容更簡單方便,這也就代表了眼鏡所面臨的機遇。

這考驗設計師對時尚界的深度敏感和充分了解。「我們必須從每一個流行趨勢的初期就開始密切關注並緊跟它們的變化,從上升到峰值,下降,最終達到大眾都能廣泛接受的水平。」Vladimiro Baldin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品牌每一季系列產品的設計工作,因為品牌已經釋放出明確信號,即眼鏡產品必須獲得跟其他配飾同等的尊重,它們是時尚產業中一個完整的部分。

代理公司的生意還好嗎?

過去幾十年來,代理公司幾乎包攬了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奢侈品牌的所有眼鏡產品的設計開發和銷售工作。全球第一大奢侈品眼鏡代理公司義大利陸遜梯卡集團(Luxottica)擁有全球市場最龐大的眼鏡零售網絡,包攬寶格麗(Bvlgari)、巴寶莉(Burberry)、香奈兒(Chanel)、杜嘉班納(Dolce&Gabbana)、普拉達(Prada)、拉夫勞倫(Ralph Lauren)等大量奢侈品牌的授權業務。霞飛諾則是全球第二大眼鏡代理公司,其獲得的授權包括迪奧(Dior)、迪奧男裝(Dior Homme)、芬狄(Fendi)、紀梵希(Givenchy)、周仰傑(Jimmy Choo)、Juicy Couture、Kate Spade和Marc Jacobs等24個品牌。這些代理品牌在霞飛諾的整體業務結構中所佔比重高達80%,自有品牌只佔20%。

這種業務結構意味著,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很容易對代理公司的業績表現造成衝擊。根據霞飛諾披露的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其銷售收入下跌2%至12.528億歐元。而其2017年至今股價暴跌超過20%,市值蒸發至僅剩4億歐元。

通常情況下,品牌與眼鏡製造商之間的利潤協議是7.5%。也就是代理商為品牌或該集團旗下所有授權品牌獲取的年銷售當中,有7.5%要被品牌方拿走。根據義大利投資銀行Mediobanca 對幾大奢侈品眼鏡產品銷量估算數據顯示,Gucci 眼鏡的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而Dior則是2億歐元,三年前從霞飛諾轉投陸遜梯卡的Armani也超過1億美元。在失去Armani後又失去Gucci這個強大的收入貢獻者,對霞飛諾的業務結構來說幾乎算是重創了。霞飛諾第一大客戶、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也在今年宣布以5000萬歐元收購義大利眼鏡製造商Marcolin 10%的股權,計劃通過深度合作謀求高端眼鏡行業的自主權。

奢侈品牌的所有決策均來自於消費市場正在不斷發生的變化和新機會。在很大程度上,這意味著原來的眼鏡產業已經來到了新的拐點。過去重度依賴品牌授權業務的眼鏡製造商不得不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比如讓業務更龐大來對抗行業變化——陸遜梯卡於今年1月中旬與法國依視路集團以460億歐元交易規模達成合併協議,組建成為收入規模高達160億歐元的全球最大眼鏡生產商;或者提升自有品牌在業務結構中的所佔比重以降低授權業務被回收的威脅——霞飛諾的近期目標是使自有品牌的佔比達到40%,並在2020年實現16至17億歐元的年收入。尋找新的具備增長潛力的市場也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霞飛諾全球CEOLuisa Delgado近期指出會更多的把重心放在需求旺盛且尚未被滿足的亞洲市場。

霞飛諾顯然已經開始就強化旗下自由品牌品牌形象展開新的嘗試。例如在2016年底,霞飛諾就對外釋放出正在研發外形類似傳統眼鏡,但具備情緒檢測功能的智能眼鏡。這種眼鏡能夠檢測佩戴者的腦電波,智能評估佩戴者的情緒,然後幫助人們冥想和放鬆,並將很快在今年夏天面市。

「全球有63%的人口都需要視力矯正,其中有25億人的糾正方法並不得當。這意味著眼鏡仍然擁有很大的機會和市場。拿中國來說,2012年這裡有5億人需要矯正視力,到2020年大概會達到7.5億。這個數字是美國人口的兩倍。」霞飛諾大中華區商務負責人Miguel Negrao告訴金字招牌Top Brands。

事情確實沒有看起來那麼糟糕。整個眼鏡品類日益受到時尚產業的重視仍舊有新的奢侈品牌與代理公司展開授權合作。除了近年大熱的奢侈潮牌Moschino已經籤署授權協議以外,高級定製品牌Elie Saab和OXYDO也已經正式宣布要與霞飛諾共同成立高定眼鏡工作室。Jimmy Choo和Max Mara 則也在不久前分別提前提出要續約至2023年。

奢侈品牌回收代理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最關鍵的一環在於奢侈品牌歷來不具備成熟的眼鏡製造工藝。這也是為什麼在收回授權後,開雲仍舊跟霞飛諾籤署了一個長達4年的額外協議,來輔助開雲的眼鏡產業走上正軌。

這也是為什麼新成立不久的開雲眼鏡在開雲集團內部更像是一家創業公司。開雲集團官方將此解讀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宣布Gucci與霞飛諾解約的同一年,開雲直接從後者挖來了其執行長Roberto Vedovotto 和和創意總監Massimo Zuccarelli。開雲眼鏡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把員工規模從最初的 4 名員工擴展至 340 名,成立不到一年就推出 9 個全新的眼鏡系列。接下來,開雲旗下Yves Saint Laurent、Alexander McQueen以及Stella McCartney 的眼鏡均將由 開雲眼鏡公司生產銷售。「Kering Eyewear 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眼鏡品類在開雲成為一個重要品類。」Roberto Vedovotto指出。

但規模的擴大不能從本質上說明問題。到目前為止,開雲自營的產品中還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爆款。用Negrao的話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市場。

儘管眼鏡作為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時尚配飾品類正在被賦予更高的期望值,但是它就像奢侈品牌的任何一個業務條線一樣,沒有固定的套路可循。「如果有,你就可以永遠的做出爆款。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Miguel Negrao解釋說,「你可以看到那些市面上成為爆款的眼鏡,它們之間幾乎不存在共同點。」

這對奢侈品牌來說必然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根據Negrao的說法,一個奢侈品眼鏡的生產周期往往需要20多天,而從設計開始的所有工作通常會在眼鏡上架的12至18個月之間就開始。即便是霞飛諾這樣的全球第二大眼鏡生產商,也只擁有5個主要的眼鏡工作室在有限的時間裡能夠手工製作這些奢侈品。某種程度上,這就跟奢侈品牌能夠把皮具和成衣的故事講得很動聽,但是對腕錶就差點意思一樣。要知道奢侈品牌最關鍵的營銷手段,就是講故事。

相關焦點

  • 做了這麼多年時尚博主,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不止是這次受康泰納仕的邀請做分享演講,其實這些年來,也一直都有許多行業外,或是想要進入時尚行業的人,出於好奇地想知道時尚博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職業? 以及,成為一名成功的時尚博主又需要做什麼?
  • 咪蒙也來做時尚博主了,都想著帶貨,哪裡有什麼時尚
    梅根在還沒有和哈裡王子結婚前,也有一個自己的生活方式博客 The Tig,和粉絲們分享生活方式,穿搭技巧,算是想往時尚博主方面發展,之後這個網站因為梅根嫁入王室而關閉。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有句話: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 15 分鐘,這句話用來形容如今的時尚博主行業,簡直太合適。
  • 這些服企老闆化身時尚博主
    如今,許多服裝品牌的老闆、創始人反倒成為最受粉絲追捧的品牌代言人、最霸氣的時尚博主。1 品牌老總兼任時尚博主翻開雪歌服飾品牌創始人、現任U/TI藝術總監陳迷麗的朋友圈,滿滿的都是她身著品牌U/TI的各種大片。這位我們曾經非常熟悉、溫州女裝界的元老級大咖,如今,已化身時尚博主,成為U/TI品牌最佳形象代言人。
  • 上遊時尚|時尚博主Yuyuzhangzou,穿「自己的衣服」Be Yourself
    Yuyuzhangzou張鄒雨薇是一名時尚博主,她被評為全球「最有潛力時尚博主」,是首位在國際上得到認可的中國博主,也是Dior、Louis Vuitton、Gucci、Fendi、YSL、Balenciaga、Salvatore Ferragamo、Moschino這些一線大牌青睞的時尚寵兒。
  • 從路人到「400W時尚博主」,究竟需要「燒」多少錢?
    Savi剛入行的那個年頭,可是連「自媒體」這個詞兒都沒有,絕對稱的上是「國內初代博主」。 有著超前敏銳度的她,早在起初就佔領了市場先機,如今已在時博圈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
  • 閉著眼賺錢的時代過去了 時尚博主泡沫顯現
    時尚博主經濟的泡沫正在開始破滅,品牌正對此提高警惕,圖為備受時尚界歡迎的美國著名星二代Luka Sabbat  越來越多品牌意識到,在時尚博主營銷這潭深水中行進需要更加謹慎。  據時尚商業快訊報導,在Instagram上有147萬粉絲的美國著名星二代、20歲時尚博主Luka Sabbat 因未按照合同盡到推廣責任而被公關公司起訴。該公司在訴訟信中表示,與Luka Sabbat的交易包括為Snapchat最新推出的具有錄像功能的Spectacle太陽眼鏡在米蘭或紐約時裝周的相關活動中,於Instagram發布一個帖子和三條快拍並在公共場合佩戴。
  • 美圖T9手機頻頻現身時裝周 為什麼時尚博主都熱衷將它做私有潮品
    每年的時裝周都是一本時尚教科書,也預示了今年的買買買潮流趨勢!每一場秀除了目不暇接的好看衣服和美好肉體外,小編發現今年米蘭時裝周上居然出現了來自中國「最辣的女人」老乾媽聯名「衛衣」,還成了潮人在街拍裡最喜歡的單品——就是下面這件。
  • 眼鏡行業沉浮路
    帶了近十年眼鏡的李曜突然發現,班級裡同學的眼鏡換得勤快起來了,甚至有的還戴上了「假眼鏡」(沒有鏡片,只有鏡框的眼鏡)。「不懂,浪費錢,不戴眼鏡的感覺多好。」這是當時李曜對於同學的看法。「那個時候沒想到,眼鏡還能成為一種時尚。」在大學畢業後,李曜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帥就是要360度無死角。」他對筆者說到。
  • 難以理解的時尚!用氣球當衣服、在秀場上玩疊疊樂、戴三副眼鏡?
    時尚有時真的讓人難以理解,特別是在秀場,設計師的腦洞大開,各種奇葩造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想不到氣球也能當衣服,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今日舉行了畢業時裝秀,其中的氣球造型讓人們大開眼界。模特一開始待在一個大氣球裡,然後放氣,最後就變成了一件橡膠衣!不得不佩服這個男生的創意但是這種衣服確定穿著舒服嗎,像極了一個一個形狀奇怪的果凍人。網友紛紛表示:讓人窒息的時尚。有的更是直接在模特的臉上佩戴了三副眼鏡,鼻子、嘴巴、眼睛都不能少,公平起見全都能戴。頭上像嘴唇似的造型還可以理解,這三副眼鏡一起戴著應該也有一種窒息感吧,整張臉都成了眼睛的天下,真的不會影響模特走秀嗎?
  • 老字號眼鏡店謀新定位 杭州眼鏡行業開始洗牌
    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大牌的進入,行業競爭加劇,不少眼鏡店面臨生存壓力。杭州市眼鏡商會相關負責人預計,杭州的眼鏡行業,將面臨一段較長時間的洗牌過程。  百年眼鏡店尋求改制重組  對杭州人來說,毛源昌眼鏡店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成立於1862年的老字號企業,最早開設於杭州太平坊(中山中路),前店後坊,至今已有149年的歷史。
  • 2019盤點:10大時尚博主,詮釋了才華與美貌並存
    有這麼一群人,在KOL的名稱之前被冠以時尚二字,透過他們的行為,可以更深刻體現出KOL這個詞彙在時尚圈的含義。時尚KOL獨具藝術感的穿搭功力演繹出變化不同的時尚風格。他們用生活的色彩營造出不同的情緒展現,在冷暖之中用豐富多彩的服飾描繪人生如畫。
  • 閉著眼賺錢的時代過去了,時尚博主泡沫引起業界警惕
    時尚博主經濟的泡沫正在開始破滅,品牌正對此提高警惕,圖為備受時尚界歡迎的美國著名星二代Luka Sabbat據時尚商業快訊報導,在Instagram上有147萬粉絲的美國著名星二代、20歲時尚博主Luka Sabbat 因未按照合同盡到推廣責任而被公關公司起訴。
  • 眼鏡行業的掙扎、新生和破壁
    「那個時候沒想到,眼鏡還能成為一種時尚。」在大學畢業後,李曜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帥就是要360度無死角。」他對筆者說到。大型的商場裡,總能發現幾個裝修風格極具特色的眼鏡店,並且他們的產品時尚,價格也相對親民。時尚的設計、開放的購物環境和較便宜的價格,往往能夠吸引年輕人試戴和購買。在中國剛剛盛行的快時尚,給了眼鏡行業新的靈感。
  • 大家都想開暴利的眼鏡店,那麼這個行業前景如何?
    眼鏡店行業還是暴利行業嗎,眼鏡店前景如何,如今的眼鏡店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暴利」。在如今這個近視眼遍地的時代,眼鏡店相信沒有幾個人是陌生的。但我們往往能注意到一個情況,那就是,明明看著平時都沒啥顧客的眼鏡店,為什麼總感覺不差錢一樣,店面長期屹立不倒。難道真的如某些人所說,半月不開張,開張吃半月?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那就是眼鏡店暴利沒錯,但你要說靠著總價也就幾百的東西「開張吃半月」那是不太現實的。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眼鏡店主要不是賣眼鏡的,而是隱形眼鏡!
  • 我是教育界的時尚博主,時尚界的教育博主
    後來在許多城市都工作和生活過,包括波士頓,北京,新加坡,瑞士,香港,最後回到自己長大的城市,從事教育創業到今天。我深深地熱愛自己的工作,也熱愛這個美好的世界,希望給身邊的人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所以我來到了頭條,開通了自己的帳號。
  • 越來越多人開始想買小眾眼鏡品牌
    商品的質量和真實性一直是消費者最重視的方面之一,對於時尚產業更是如此。而在2018年初,這種追求品質和專業性的趨勢開始滲透到了眼鏡行業。有光學專家稱,他們的業務越來越注重消費者對質量的敏感度。擁有14家獨立門店以及40家代理銷售店面的眼鏡品牌Morgenthal Frederics也注意到了這一轉變。該公司的創意總監Jeff Press表示「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們更多的是購買一些注重品質、有獨特風格的商品,而大眾化的商品像Ray-Ban等並不像以前那樣有著「壟斷」消費者的優勢。這在我看來,是眼鏡行業一個非常大的轉變。」
  • 2016全球時尚博主20強排行榜
    如今的時尚博主們紛紛受邀出席各大時裝秀,與明星一起坐在秀場前排,或出席一些廣告商的商業活動,有些博主還甚至自主創業,打造了價值數千萬美元的企業,讓其名字家喻戶曉。 以下是美國時尚媒體Fashionista推出的全球時尚博主影響力排行榜,評分標準包括:Instagram,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Pinterest的關注人數和參與度,以及網站的瀏覽量。通過這些數據可以了解這些博主的日均關注與互動數量。品牌延伸。推出自己的產品系列和/或與品牌合作的時尚博主。
  • 時尚品牌人言可畏
    Tavi為整個行業提供的價值是「穿得有趣」。她喜歡裙裝、古著衣,逛二手店,喜歡絢麗的頭飾,混合了日本街頭、古著、搖滾等風格。在時尚業,通過個人媒體而獲得巨大商業影響力的絕不止Tavi一人。2009年,Gucci曾邀請Stylebubble和Fashion is Spinach兩個著名博客的作者參加其紐約秀,其設計總監說這為品牌如何利用博主上了「重要一課」。
  • 2015廈門國際時尚周今日「開秀」 CK時裝新品已亮相
    作為時尚單品的太陽鏡,一直深受各路明星與時尚達人的喜愛。你知道嗎,廈門是全球最重要的眼鏡生產基地之一。其中,太陽鏡行業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國內知名的保聖、派麗蒙、藍色沸點、海倫凱勒、暴龍、陌森等品牌太陽鏡都是廈門造,且廈門生產的太陽鏡在中高檔太陽鏡產品上更佔據了全球60%的份額。
  • 世界眼鏡之都,橫崗眼鏡時尚e城等你來打卡
    5月17日上午,橫崗眼鏡時尚e城文博會分會場隆重開幕。   此屆文博會,橫崗眼鏡時尚e城代表橫崗街道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眼鏡文化的魅力,將有效聚焦眼鏡產業熱點,,匯集政府、行業、科研等資源,推進眼鏡與文化、科技、時尚等深度融合,展現龍崗區優勢傳統產業在新常態下煥發出來的產業文化創新亮點,同時助推眼鏡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