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19-11-21 08:4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重點,尤其是第一、二學段的重中之重。各地小學語文科目筆試中也常以教學設計或者案例分析的題型來考查識字與寫字教學方法。
另外,小學語文面試中的說課和試講環節也避開不識字與寫字教學,尤其是試講環節,如果模擬第一課時的話,需要重點體現識字與寫字教法。
因此,本文主要探討識字與寫字教學策略,以供考生參考。
一、過程的趣味性
第一、二學段的孩子基本在6至10歲左右,這一時期孩子活潑好動,容易分心,難以安靜下來做一件事,識字寫字本來是偏枯燥的事情,所以老師要藉助多種教具或者採用具有趣味性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比如猜字謎、多媒體課件展示、卡片教學等。
另外,這一時期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所以教師在字義教學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號代表的意義,用直觀演示法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以便於學生記憶。對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數量詞等,可用實物、插圖、板畫、模型、投影等來直觀說明;對動詞、形容詞和方位詞等可用手勢、動作、表情來演示。
二、方式的多樣性
這是要求識字與寫字教學過程中儘量不要採用一種教法貫穿到底,而是根據情況採用多種方式靈活教授。下面例舉了X種教法:
(一)猜字謎
中國古代盛行猜燈謎活動,其中很多都是字謎。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也精心打造了電視益智節目《中國謎語大會》,其中也有許多字謎,考生可以從中學習、積累並運用到考試和以後的教學活動中。
例如:(1)厲——有個字真特別,誰看都是一萬撇;(2)毋——看看像母,叫叫像父,越看越像母,越叫越像父,其實不;(3)口——唐虞有,堯舜有,商周有,湯武無;(4)姿——二小姐;(5)汁——一字十三點,難在如何點。
(二)編口訣、兒歌
用拆字法將漢字轉化為字字謎,不但增加趣味性,而且化繁為簡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結構,同時也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漢字中除去獨體字,都可以拆分為幾部分,這時候可以編成順口的口訣或兒歌幫助學生記憶。
例如:(1)應——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三個人擠一床;(2)督——有位叔叔一隻眼,大事小事都愛管;(3)郭——一點一橫長,口子在中央,子字來勸架,耳朵拉很長;(4)戴——土字頭,田字腰,共產黨扛大刀;(5)傑——四個人搬木頭;(5)告——一口吃掉牛尾巴;
(三)講故事
即通過聯想編故事或者講傳說、典故等方式,教授生字。
如「碧」字可以聯想編故事:「王子和白雪工作一起坐在石頭上看碧海藍天」。
再如「合」字,可以說到楊修與曹操的故事:有一次,塞北進貢來一盒酥餅,曹操寫了「一合酥」三字於盒上,放在臺上,楊修看見了,就和眾人分食了,曹操問為何這樣?楊修說:你明明寫了「一人一口酥」,我們不敢違背你的命令。
還如「闊」字,依然是楊修與曹操的故事:曹操曾建一花園,竣工後曹操來參觀,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不解,只有楊修明白了,說曹操認為園門建得闊了。修建者立即改門。曹操看後大喜。
(四)串字遊戲
即將漢字增筆畫或減筆畫,可以得到一些新字,。可由老師給出一個基本字,讓學生聯想加幾筆或減幾筆得出哪些字。這樣串聯漢字可以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散他們的思維,也鞏固所學漢字。
如由「日」字加一筆可串聯出「白」「田」「舊」「旦」「申」「目」「電」等字;再如,由「人」加一筆可串聯出「大」「個」「及」「億」「夕」「乞」等字。
(五)對比記憶
漢字中有許多都是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因此,由一個聲旁搭配不同的義符可以表示不同的含義,因此形聲字中許多也都是形近字。這時在教一個生字時可以將一組常用形近字放在一起進行講解。
例如:辨、辯、辮、瓣,其中「辨別」從「心」,「爭辯」從「言」,「辮子」從「絲」,「花瓣」從「瓜」。
再如:茱、蛛、株、珠,「茱萸」是植物,從「艹」;「蜘蛛」是蟲,從「蟲」;「株」是樹根,從「木」;「珍珠」從「王」(「王」表「玉石」)
(六)組詞造句法
這是幫助低年級學生了解字義常用的簡便方法。如教「認」的時候,可以先聯想解釋為「兩個人開口說話就認識了」,隨後組詞「認識」,再造句子:我在學校裡認識了小紅。
(七)聯繫實際法
聯繫課文或生活實際,將生字詞融入具體語境或運用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如:「打」字,老師啟發學生聯想生活中見到的指示牌「請撥打電話『XXXXX』」「小草在睡覺,請不要打擾」等。
再如:老師在教《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將「更」字放到課文中啟發理解。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植物傳播種子的3種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風來傳播,蒼耳要靠動物來傳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陽一曬就能傳播。同學們比比看,誰的辦法最好,最容易?
生:豌豆的傳播方法最好。
師:書上是用哪個字來說明豌豆的辦法比其它兩種好的呢?
生:更。
師:對呀,「更」就是越發,愈加突出的意思,所以我們讀「更」字時,要突出它,讀重音。
三、臨寫環節
無論在筆試片段設計還是試講環節,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體現臨寫環節。臨寫時可以以老師黑板範寫,學生隨堂臨寫;也可以課件展示動態寫字過程,學生臨寫。臨寫時要注意「橫平豎直」等用筆特徵、筆順、間架結構等。
文章來源於教師招聘網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