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孩子接受「不可以」

2020-08-28 久久軒楊

我是一個90後媽媽,我的寶寶已經2歲10個月。這是我的第一個寶寶,孩子出生到一歲三個月都是我和姥姥一起帶。所以寶寶特別粘我。從前的我可能還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突然變成了媽媽的角色,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轉變過來的,自然而然的就適應了這個角色。雖然沒有什麼經驗,但是帶孩子的過程讓我學到了許多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帶娃經驗。

現在的社會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重心,而且生活水平都很高,所以對孩子就是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每每都是有求必應,只要哭的撕心裂肺,父母立刻妥協。經常常見的就是帶孩子去超市,孩子看到自己想吃的想玩的,只要不給買。立刻坐在地上哭著打滾,此時此刻,父母就會擔心周圍人的眼光,擔心別人是以為自己買不起而不給孩子買,而且又心疼地上坐著的孩子,儘管家裡堆成山的玩具,儘管坐一次小火車就需要50元,父母依然妥協了。我家裡也出現過這樣的現象。有一次因為我家裡沒有洗面奶了,我帶著孩子跟姥姥去了屈臣氏買了洗面奶,在我挑選的時候,寶寶自己去東奔西跑,結果看上了貨架上的一輛小汽車,因為寶寶最喜歡車,家裡陽臺已經滿滿的小汽車,所以他拿起來就不再放下,我跟他說,咱們家有好多這樣的車,這個車不可以買。媽媽不會幫你去結帳,你就不可以拿出店裡。這時,他開始嚎啕大哭,沒完沒了,引來了周圍人的眼光。此時此刻我跟他說任何話他都聽不進去,我把玩具給他放回去了,抱起了他就往外走了,任他在我肩膀上哭著。姥姥說,要不你給他買一個算了,我說不可以。抱著他走了很久,他哭累了,不哭了。我開始跟他去講道理。我說寶貝,咱們家裡好多好多的玩具車,你都玩不過來了,而且那款小汽車你家裡也有類似的。這些車都是玩具車,一點都不好玩,以後咱們不買玩具了,可不可以攢錢買個能開走的大吉普車呢?當然這個買吉普車的事情是我跟他爸爸的奮鬥目標,準備換個大點的車。結果寶寶聽了,完全贊同,說好,我們攢錢買大車,不買玩具車了。從這以後不管去哪,即使遇到再喜歡的玩具,我家寶寶都不會張嘴跟我要了,也不會跟我哭鬧。有時候他會停下腳步,看看那些玩具,我就會提醒他,寶寶,你答應媽媽不能買玩具車了,我們要攢錢買大車。他說:媽媽,我就看看,我不要。我就會誇獎他,我的寶寶真懂事。就這樣買吉普車就成了我們一家三口的奮鬥目標。我家寶寶因為買東西哭的次數也有幾次,這是我聽姥姥說的,但是每次姥姥都會妥協,才造成了這個現象。不給買我就哭。但是我一次堅決的不可以就給他止住了。或許有人說我狠心,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呢?長大他就懂事了。我只能告訴你,長大他只會無條件的讓你給買更大價值更高的東西。我想大家都應該聽過這個新聞「孫子沉迷於網路遊戲,爺爺拒借2000元遭持刀威脅:不給,就要砍我!」我想孫子也應該是被溺愛長大的吧,十次可以,一次不可以,就造成了慘不忍睹的局面。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昨天姥姥買了一袋葡萄乾,寶寶看到姥姥吃非的也要吃,而且一吃就停不下來了,不管吃什麼,我的原則就是必須有度。然後我就看到姥姥把葡萄乾收了起來,不讓寶寶吃了,吃的正起勁突然就拿走了,寶寶的情緒一下就來了。哇哇的哭。嘴裡說著給我拿來,給我拿來!任爸爸跟姥姥怎麼說,寶寶根本就聽不進去。我這時候跟姥姥說,您先幫我拿過來一下,我抱著寶寶,一手拿著葡萄乾坐在沙發上,沒有給寶寶。我說你先停下來,別哭。媽媽給你吃。然後他就盯著我手裡的葡萄乾不哭了。我說媽媽只能再給你吃五粒,吃多了肚肚會疼。所以不可以多吃,這樣可不可以。寶寶高興的說行。然後我就當著寶寶的面數了五粒出來,給他了,他吃完了之後,我說不可以再要嘍,他說行。就這樣。事情解決了,他很高興的接受了我制定的規則,也去遵守了。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和不高興。我覺得孩子心理是很好理解的。沒有給他們任何告知就拿走他們正在喜歡的東西,他們肯定不能接受。還有一個搞笑的例子,就是吃柚子,寶寶跟我一起吃柚子,我包完了他就吃,結果我就看他還吃的沒完。我就跟他說這是最後一口了,你不可以吃了。他說行,然後吃完了他就看著我包,看著我吃。然後忍不住拿了一口剛剛放到了嘴中,還沒放下,我就跟他說,咦,寶寶,你剛才答應媽媽說是最後一口了,不可以吃了。他突然從嘴裡把要放進去的柚子拿了出來。放到了我的嘴裡。我真是哭笑不得。然後我誇獎了他一句,真是懂規則的乖寶寶。他還很高興。


從我帶孩子的經歷來講,如何讓孩子接受我們的「不可以」,我總結出了一點經驗。就是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我的做法就是先安撫孩子不哭,冷靜下來之後我再跟他講道理,談條件,制定規則。只要跟孩子有個約定,孩子很願意去遵守你制定的規則,當然,一定要合理。對於相同事情你可以跟他講上次的經歷,對他上次沒有無理取鬧進行表示誇獎。然後鼓勵他這次也要像上次一樣。對於不同的事情就要重新跟他制定規則。我相信每個寶寶都是一個懂規則的寶寶!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接受批評,將家長的話當耳旁風,可以試試欲揚先抑定律
    你說這孩子不接受批評吧,我說他的時候小腦袋點的好著呢,可是就是不見改,而且這種錯誤我也批評他好幾回了,怎麼就記不住呢?家長回到家也多督促督促孩子吧。晚上寫完作業,媽媽幫助明明檢查時發現,有一道題明明沒寫對,媽媽指著那道答錯的題,對明明說,「這道題不對,你再算一下,看看是不是太馬虎算錯了!」明明聽完卻很生氣,將作業本丟到一邊,對著媽媽叫起來,「你又不是我們老師,你才馬虎了呢!」媽媽也很生氣,「沒寫對改過來就行了,你這個孩子又鬧什麼啊!怎麼就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呢?」
  • 子隨母姓,你可以接受嗎?
    二胎時代的來到也給每個家庭帶來了一個分歧那就是,孩子應該跟誰姓,有的人覺得,這還用問了,這不是理所當然的跟爸爸嗎,遵循老祖宗的規律;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覺得為什麼不可以跟媽媽的姓呢?根據我國的婚姻法規定,子女可隨父姓,同時也可隨母姓;也就是說孩子跟誰父姓只是傳統的規定而已,並不是法律法定。
  • 上了高中後,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優秀嗎?
    01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優秀嗎?很多父母嘴上說能接受,行動上卻很誠實。終於,擺在大多數家庭面前的問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敢不敢接受,又要如何面對孩子歸於平凡的現實?我們可以期待最好的結果,但也要先想想,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我們能接受嗎?
  • 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
    導讀: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終於接受,我的孩子終將平凡,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批評孩子時要注意什麼?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道:「我們可沒有慣著孩子,他一有什麼錯誤,我們都會批評他,告訴他一定要改正,可是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或者說:「他倒是當時不吭聲,可下回還是犯同樣的錯誤,他怎麼就是不長記性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種時候父母往往會批評孩子,可是有的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反而越批評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可能與父母的批評方式有關,所以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
  • 孩子玻璃心,不接受批評?問題不在抗挫力,而在你開口的第一句話
    於是,我對她說:「你整個拼圖拼得特別好,只有這兩塊,我看著覺得怪怪的,你看看是不是這樣?」所以說,批評孩子不是不可以,不願意接受批評,並不是因為抗挫力差,或者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而是怕因此影響自己在大人心中的形象。
  • 孩子玩遊戲時接受不了失敗,怎麼辦?
    1、孩子不肯認錯玩的時候接受不了失敗還老哭鼻子,遇見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如果我們發現這件事情是不可以這樣做的,它會影響到別人,那麼我們就要告訴孩子規則是什麼,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那麼一次錯誤我們就可以吃一塹長一智。另外,如果孩子是好心,結果幫了倒忙,我們更要從他們的感受和需求出發,去看見他的那份好心。
  • 如果你無法接受自己,怎能讓孩子去接受你?
    「首先接受自己父母的平凡,接著接受自己平凡,當自己為人父母時要學會接受自己子女的平凡。」中國有很大一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並且有一部分家長並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有一部分家長可能是將自己未完成的夢附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替自己完成未完成的夢,在這個過程當中,雙方都會非常辛苦,家長何不試著去接受孩子也接受自己。
  • 幼兒英語學習方法,教你如何讓孩子更快接受英語!
    兒童學習英語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社會現象,父母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的。但是對孩子們來說,教他們英語知識並不容易。
  • 你能接受孩子平庸嗎?家長學會接受,就是孩子不平凡的開始
    可能很多人身上都有些「討好型人格」的影子,你的身邊一定有一個便利貼女孩,像《命中注定我愛你》裡的陳欣怡,《三十而已》裡的鐘曉芹……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被佔了便宜也不敢說;也從來不會向他人提要求,怕成為別人的負擔。沒有家長希望孩子成為這種人。
  • 「話題」如何讓不肯承認有抑鬱症的孩子,接受治療?
    經常有家屬問我「如何讓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去治療呢」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很複雜也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的清楚的,因為他們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應該以實際情況去著手進行處理。有的時候很明顯,孩子沒有太多問題,而是因為父母太著急,導致他們盲目判斷來定義孩子,認為孩子就是有問題。
  • 你接納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會接受你的建議
    感覺指的就是通過感觀接受到信息,而感受則是通過接受到的信息產生的體驗。感受是從內向外散發的,一個人的情緒。在生活中,父母要學會去接納孩子的感受,因為只有接納了孩子的感受,オ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內心的愉悅,也只有這樣オ會讓孩子接受你的建議。
  • 高考過後,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家長們不管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如何,都希望這次高考成績越高越好,但偏偏有些孩子,平時成績不錯,每逢考試卻總是發揮不出來可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你總希望事情盡善盡美,卻常常事與願違,唯有放寬心態,接受不完美,也許會成就另一種完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沒錯,這6本書可以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挑戰
    當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如何應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讓自己可以做一個從容淡定、平和式的父母?今天,就推薦給你以下6本書籍,來更好的幫助我們應對這些挑戰。你將收穫: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
  • 離婚之初,如何讓孩子適應並且接受這一事實?
    每個離婚的結局都是由破裂的婚姻造成的,就像人不可能同時踏入一條河,世上沒有兩段婚姻是相同的一樣,每段婚姻的結束也不同。婚姻之前,只有彼此。離婚之時,還有孩子。父母的婚姻影響孩子們的成長,他們所形成的關注,主導的情感,以及照料自我的行為。誠然婚姻失敗的方式有很多,對於自身來說,重要的是去理解你的婚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因為過往的經歷會在離婚的初期製造壓力,你和你的孩子必須開始調整。
  • 【親密育兒法】—— 教你如何向孩子說「不」
    教育高需求孩子是個挑戰,因為他們極富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性格經常讓父母陷入麻煩。熱情和好奇心強的孩子在學習上具有優勢,但這些特點也能使他們變得衝動和倦怠。堅持不懈、意志頑強這些特性,讓高需求孩子在信心和決斷力方面表現突出,但如果缺乏引導,這些特點就會轉變成不服從和反抗。教育高需求孩子需要平衡技巧。
  • 孩子只接受讚揚不接受批評,是「讚賞教育」出了問題?父母這樣做
    可是奶奶認為孩子在家裡,家人可以多稱讚多鼓勵,可是現在孩子大了,到外面去到學校去,免不了做錯事情是要受批評的,這樣接受不了批評,跟別人相處是會出問題的。其實,媽媽和奶奶的想法都不錯,但是又都過於片面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單純依靠單一的教育方法是很難達到效果的,家長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調整教育方式,找到更合適地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
  • 為了孩子可以上個好的幼兒園,媽媽自願接受「潛規則」?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畫紙,這張紙上會出現一個什麼畫面,是優美的畫卷,還是隨意的塗鴉,都掌握在孩子父母手裡,如果你教會他如何用畫筆作畫,他會還你一副美麗的畫卷,如果你只教會他隨心所欲的塗鴉,那麼,很有可能,這張紙會被浪費,甚至被孩子直接撕碎丟入了垃圾桶。5一個媽媽為了孩子可以卑微到什麼程度?
  •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評
    李女士一看到就急了,怒火壓抑不住的往上衝,當場就開始責罵孩子:「你天天能不能安靜一會兒,就沒有一天不惹禍的,我怎麼生了你這樣一個討債鬼?」聽到媽媽的責罵,兒子眼神暗淡了一瞬,轉眼就恢復了無所謂的狀態。仿佛沒有聽到媽媽的吼叫一樣,自顧自的跑去一邊玩起了玩具汽車。
  • 如果你的孩子選擇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你能接受嗎?
    半年過去了,佳佳心情好起來,不再說什麼出家的話,和我家閨女也成了閨蜜,我還把侄兒介紹給佳佳,因為佳佳是我們看著長大的,把侄兒介紹給她,我也是經過一番思量的,佳佳是個好孩子,不應該因為一個渣男,葬送自己的一生幸福。佳佳竟然拒絕了,她說阿姨,我暫時還不想談戀愛,等一段時間再考慮這個問題。我也不好勉強,就說,好啊,佳佳,你的真命天子在等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