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2020-11-05 朱文彥

李玫瑾是我國一位公安大學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相信不少父母都知道她,李玫瑾教授不僅鑽研青少年兒童心理學,近幾年也總在網絡上無私地分享自己的育兒方法,不少寶媽都得到過李玫瑾教授的啟發。

因為李玫瑾在分析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往往能一針見血,有一次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表示:「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大多數正處在幼年期的孩子,尤其是智力高的孩子,在生活當中往往會表現出一些壞毛病,而這些壞毛病正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智商在迅速發育,父母不要急著幫孩子改正,更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能夠順利的發育。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1、喜歡頂嘴

大多數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心智就會開始成熟,這時候的孩子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平時面對父母的管教和命令,會產生排斥心理,所以會下意識的頂嘴。

另外孩子能夠頂嘴和大腦發育快,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想將自己的心情,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只有大腦細胞飛速運轉到一良好的孩子才能夠做到。

一個從小就能跟你頂嘴的孩子,長大後肯定能說會道,這樣的孩子往往情商會更高,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更委婉圓滑,所以家長不要認為跟你頂嘴就是壞習慣,其實這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

2、喜歡拆東西

有這樣一類孩子讓父母們很苦惱,剛買的新玩具,在他手裡待上兩天,就被拆成了亂七八糟的零件,更讓父母們無語的是,拆開了竟然還能重新組裝起來。

但其實孩子這種表現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能夠將玩具拆解開來,並且拼裝上說明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強,並且記憶力很強,他們能夠清楚的記住自己怎麼拆開的,然後按照步驟拼上。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在學習方面會很有成就,這類孩子就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缺乏專注力,若是家長能夠將他的專注力也培養好,那麼他將會成為一個全能的學霸。

3、不遵守規矩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發現孩子沒有規矩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覺得這樣的孩子以後肯定沒出息,畢竟家長和老師都喜歡守規矩的孩子,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那些遵守規矩老老實實的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相反,那些調皮搗蛋總是跳出規矩的孩子,將來有出息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為他們會走自己的路,不會隨波逐流。所以孩子不守規矩也並非是一件壞事,只要家長能夠將他引向正道,那他一定會比你想像的更有出息。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認為:一些孩子看似有臭毛病,但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以免破壞孩子的內心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這讓很多家長都很好奇,怎麼孩子的臭毛病和智商還有關係呢?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智商高。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身邊總會出現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小時候出現許多「臭毛病」的小夥伴,在長大後往往都會更有出息一些,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智力、智商」高於很多人,而小時候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就是「智力高」的表現。
  • 李玫瑾:娃有這3種臭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智商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高考學校;智商決定孩子的工作崗位、人事關係;智商可以讓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成功企業家或許有很多缺點,但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高智商」。
  • 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娃可能是天才
    當了父母以後就會常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對比,總是羨慕別人的娃聰明可愛顏值高,雖然家長們都喜歡口頭上嫌棄自己的娃,但是內心也是非常疼愛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就會糾正孩子,希望他們能夠表現「正常」。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呢,但是就是有很多家長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有些「特殊」,而去糾正孩子,導致孩子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泯然眾人」。尤其是孩子的這3種表現,其實預示著孩子可能是個「高智商」,但卻經常被家長認為是臭毛病,還逼著孩子改掉。
  • 娃有這3種「臭毛病」,李玫瑾:是「雙商高」的表現,別盲目糾正
    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無論在什麼方面,智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職場上,智商高的人往往能以最快的速度,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優勢,然而「智商」也是分為6種,看看你家的孩子哪類智商會比較高:語言智商、運動智商、空間智商、音樂智商、社交智商、數理邏輯智商。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在《開講了》節目中提出:身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情商、智商)較高"的孩子,總是會出現一些壞毛病,而這些"壞毛病"僅是孩子大腦發育速度較快,更加完整的表現之一。李玫瑾: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1、孩子愛拆東西許多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愛拆東西,拆遙控器、拆玩具等。比如今天剛給孩子買的玩具,第二天就會被孩子拆的亂七八糟。但是,孩子在最後還會把這些玩具組裝起來。
  • 李玫瑾:娃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生活當中,帶娃就是一門學問。有句俗話說得好:「母親的偉大,不僅僅體現在了忍受分娩的痛苦上面,還有照顧孩子的韌性。」而這句俗話也得到了廣大家庭的支持,而這個觀點,作為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專家,對於育兒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的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3個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 兒科專家坦言:孩子有以下「毛病」是高智商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學習上就算不是學霸,也不用父母過多操心。日常生活中,學什麼都很快,出門還被人誇聰明機靈。總之,孩子智商高,父母都高興。但是,有些孩子,卻並不符合父母的預期,尤其是有一些普通孩子沒有的「小毛病」,讓父母看了很發愁。其實,對於一些「小毛病」,經常聽育兒講座的人會發現,育兒專家坦言,那些大多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可別盲目糾正。
  •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相信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真是一天一個變化,小臉經常說變就變。特別是3歲左右的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最難帶的,很多媽媽都表示帶3歲左右的寶寶,有時候比幹農活還要累。
  • 寶寶身上有這3個臭毛病,家長不必著急糾正,先聽聽李玫瑾咋說的
    文/麗麗育兒達人孩子在成長中一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臭毛病。但並不是所有的臭毛病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反而這3種臭毛病會給娃帶來不小的好處。當你家的寶寶身上有這3個臭毛病時,家長不必著急糾正,加以引導會更好。
  • 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專注力好」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身邊總是會出現這樣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小時候「臭毛病」多的人,長大後一般都很有出息。不僅是因為他們智商高,專注力也強於很多人。孩子的專注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在學習上表現一般,跟不上老師講的內容,學習成績也拿不了高分。
  • 李玫瑾:娃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所李玫瑾教授也說過,孩子的壞毛病,家長可別慣著,該打就得打為此李玫瑾教授還特意舉了個例子:孩子3、4歲的時候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上打滾,但是等孩子14歲之後,孩子可能就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呢?其實,當你發現孩子有這種表現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狠狠的教訓,而不是順著孩子,否則,孩子以後肯定是變本加厲。
  • 娃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商不會低,父母可別當做壞毛病制止
    導讀:娃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商不會低,父母可別當做壞毛病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有這4個表現,說明智商不會低,父母可別當做壞毛病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這3種「怪癖」,其實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夠發現孩子的一些「怪癖」,對此家長總是氣憤不已,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這類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有出息,其實這主要是我們總以承認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怪癖」、臭毛病等等都是「雙商」高的表現,而家長因為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往往會選擇盲目制止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在現在大多數的父母們看來,培養孩子的智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其實孩子的情商培養,遠遠要比智商更重要了。很多的名人都談論過關於「情商和智商」的事情,其中馬雲、白巖松、李玫瑾教授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都有說過情商的重要性。
  • 孩子有這幾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但孩子有些「臭毛病」恰恰體現了他的「高雙商」。北京師範大學梁文華教授提出: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較高的孩子」會呈現出一些「壞毛病」這些「壞毛病」僅僅是寶寶大腦發育較快、較為完整的表現之一。孩子3歲左右好奇心會非常強烈,對事物的組成和變化有很強的探究心理。像撕紙、拆東西、到處亂翻等行為是孩子積極探索,想要弄清楚其中原理的表現。通過這種方式,滿足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時,家長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組裝類的玩具,將危險的物品藏起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他的好奇心。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有這些「煩人」的表現,說明智商很高,家長可別盲目糾正
    不過,老一輩人常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大數據的調查發現,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調皮,但是長大之後往往更有出息,所以,你家孩子有「煩人」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正確引導孩子長大多半會有出息。等到聰聰上學了之後,他表現出了超強的專注力,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由此可見,如果是小孩有這些「煩人」表現,說明孩子可能智商高,家長千萬不要通過打罵來教育孩子。
  • 有這三種「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會更高,父母別盲目糾正
    有這三種「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會更高,父母別盲目糾正對於一些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英語奧數手到擒來,有招人喜歡的性格,有非凡的記憶力,聰敏機智。回頭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貪玩,好動,完全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