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應對自己的嫉妒情緒?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今天的這本書,就帶你剖析這個常見的情緒——
《為什麼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作者:[美] 羅伯特·L·萊希
譯者:朱倩倩
出版:浙江大學出版社·藍獅子
1. 嫉妒這種情緒,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在心理學上,也專門對「嫉妒」下了定義:看到他人有突出優點或取得成就時,自己感到失落繼而抱有敵意的情緒。
2. 提到嫉妒,我們常會想到另一種相似的情緒——羨慕。但它們有本質區別:羨慕的核心是比較,嫉妒的核心是威脅。比如,你看到商業大佬事業有成,在和自身比較後,會希望自己以後也成為這樣的人,這是羨慕;但如果是公司同組的同事,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你擔心他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威脅,對他產生敵意,這就是嫉妒。
3. 你可能不知道,嫉妒其實是人的天性。實驗表明,當我們還是嬰兒時,就已經有了嫉妒情緒。當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只和其中一個嬰兒互動時,另一個嬰兒會表現出難過的樣子,試圖吸引母親的注意力。所以當你產生嫉妒情緒時,不要自責,這只是一個正常的情緒。
4. 既然嫉妒是天性,為啥有的人不容易嫉妒,有的人因為小事就引發嫉妒呢?主要有兩個原因。原因一:關係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如果在關係中,你確信對方會無條件接受自己,彼此信任,就很少會嫉妒,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愛;但如果雙方關係不夠牢固,你無法確定對方的想法,就容易因為其他人的出現產生嫉妒,比如剛戀愛的情侶。
5. 原因二:自身缺乏安全感。嫉妒情緒強的人,往往自我評價低,既擔心自己不夠好,比不過別人,會被拒絕或拋棄;也無法完全信任關係中的對方,容易起疑心。因此只要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就容易患得患失產生嫉妒。
6. 適度的嫉妒,其實對人的發展是有利的,也是促使人類走到今天的動力之一。因為人通過嫉妒,會感受到威脅,促使人在同類競爭中更努力,以獲取更多資源,來保障自身生殖和後代的存活。
7.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過度的嫉妒會給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帶來困擾。一方面,嫉妒容易導致自己胡思亂想,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嫉妒者可能對他人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比如質問、跟蹤、調查等,讓雙方關係變得緊張。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有這類情況,就需要調整過度嫉妒的心態。
8. 具體有哪些調整方法呢?你可以找人談談你的感受。當你覺得自己被嫉妒衝昏頭腦時,不妨找一個信任的人傾訴,他能提供一個客觀的視角,並給你支持。最好找不認識被嫉妒者的人聊,才能更好地保持客觀。
9. 觀察並質疑自己的想法。比如,當你嫉妒伴侶的異性朋友長得好看,擔心伴侶會因此離開自己時,不妨問問自己「他離開我有事實證據嗎」「我腦中的想法哪些是事實,哪些是猜測」「如果我任由嫉妒控制,事情會怎樣發展」。通過提問,能幫你分清事實、想法和偏見,知道哪些念頭在給你徒增煩惱。
10. 嘗試重複療法。如果你實在壓制不了腦中的念頭,不妨直接把這種想法釋放出來。比如,你可以重複說「我的伴侶可能會因為別人離開我」這句話100遍。最開始你可能會非常憤怒或者傷心,這時千萬不要想著發洩情緒,而是堅持重複這句話。重複的次數越多,你的應激反應會慢慢減小,最後心理脫敏,覺得這個念頭很無聊,無法再激起你的嫉妒。
11. 最後,嫉妒往往來源於誤解,你要做的是主動與對方溝通。給你一個「溝通三步法」:①冷靜向對方說明自己因為什麼而嫉妒,對方做的哪件事造成了你的困擾;②換位思考,你去試著理解對方的行為,也讓對方試著理解你的感受;③ 雙方協商解決。要注意,溝通時不要爭論對錯,也不要貼標籤,而要關注在「解決問題」本身。
讓我們對《為什麼嫉妒使你面目全非》的作者羅伯特·萊希,譯者朱倩倩,出版方浙江大學出版社·藍獅子,說一聲感謝!
最後與你分享金句,歡迎你轉發到朋友圈:
想了解更多內容,推薦閱讀《為什麼嫉妒使你面目全非》的電子書。
感謝出版方為我們用戶提供的特價:原價13.99元,特價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