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平時最常用到的兩種排名方式,一種的是使用 rank() 函數進行排名,另一種則是我們俗稱的 「中國式」排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兩種排名方式的具體操作
兩種排名方式對比
如上圖我們分別用rank()函數以及「中國式」排名對銷售額進行排名,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略有差異:
rank()函數排名:排名的名次會出現「斷層」的情況,如上圖我們有兩個銷售額相同的情況下,其名次均為第6名,但其後緊接著便為第8名。
「中國式」排名:排名的名次為連續的數值,不會出現「斷層」情況,如上圖我們有兩個銷售額相同的情況下,其名次均為第6名,但其後緊接著便為第7名。
Rank() 函數排名介紹
語法:RANK( number,ref,[order] )
參數 number 表示要排名的數據;參數 ref 表示參加排名的區域;參數 order 的值可以忽略,或者設置為0、1,設置為0或者忽略時則表示降序排名,設置為1時則表示升序排名。說明:降序排名表示最大的數值為第一名,最小的數值為最後一名;升序排名則表示最大的數值為最後一名,最小的數值為第一名。=SUMPRODUCT(($B$2:$B$9>=B2)/COUNTIF($B$2:$B$9,$B$2:$B$9))
($B$2:$B$9>=B2)用來判斷B2單元格至B9單元格區域中哪些單元格中的數值比B2單元格的數值大,大的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在計算過程中邏輯值true對應數值1,false對應數值0COUNTIF($B$2:$B$9,$B$2:$B$9)用來對B2至B9單元格中的數值進行計數,前面的參數$B$2:$B$9表示統計範圍在B2至B9單元格區域中,後面的參數$B$2:$B$9表示統計條件,即在B2至B9單元格區域中先後以B2、B3、... 、B9單元格的數值作為統計條件進行統計($B$2:$B$9>=B2)/COUNTIF($B$2:$B$9,$B$2:$B$9)表示邏輯值與對應位置上的統計數值相除最後由SUMPRODUCT函數進行求和得到最終的 「中國式」排名 結果,當然這裡SUMPRODUCT函數也可用SUM函數代替,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最後是計算一個數組中數值的和,所以需要按組合快捷鍵Ctrl+Shift+Enter得到計算結果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如果覺得此文對你有所幫助,請點擊右下角「 在看 」,你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實用EXCEL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