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學者回國任教:徐冰君已是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2020-12-25 澎湃新聞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官網資料顯示,此前在美國德拉瓦大學任教的徐冰君已出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徐冰君,本碩均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就讀,哈佛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理學博士。2011年至2013年,徐冰君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工系做博士後,其後擔任美國德拉瓦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2019年起任德拉瓦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Centennial Development講席副教授。徐冰君還擔任Science Advances 副主編,物化學報副主編,Scientific Reports 編委等學術兼職。

他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與綠色化學中的熱、電催化劑的設計;氣固、液固界面催化反應中的原位表徵與機理研究;發展高時間與空間分辨的原位界面表徵技術。

北京大學化學系肇始於1910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是國立大學中最早設立的化學系,1994年更名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化學學院)。北京大學化學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在歷次教育部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高校化學院(系)的相關學科評估與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化學學院目前下設有無機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研究所和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等5個研究所,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和化學生物學系等3個系,以及化學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澎湃新聞早前報導提到,今年已有多名學術大咖選擇加盟國內高校,引發國內高教界高度關注。例如,全球著名計算機視覺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系與計算機系教授朱松純受聘擔任北大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知名教授歸國,全職加盟北大!這位餘高校友,你認識嗎?
    今天,我們已無法準確描繪每一位餘高學子的青春剪影,也無法完全搜尋到他們在人海中的具體坐標。但是,他們的身影早已深深鐫刻在學校永恆的記憶之中……近日,一位餘高校友歸國的消息引發了學術圈的熱議。Science Advances副主編、美國德拉瓦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副教授徐冰君全職歸國,加盟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48位CChO金牌獲得者走進藥明×北大化學極客青年營
    ▲ 同學們近距離參觀實驗室  青年學者&學長學姐  分享成長的感悟  化學極客青年營除了傳道授業,更為大家解惑,邀請2位青年學者——李昂研究員、劉志博研究員,3位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優秀畢業生代表
  • 海歸學者回國任教:靠「認證」還是靠「推薦信」
    即將到來的9月,不僅是新生開學季,也是一些年輕學者走上大學講臺的「開工季」。  眼下,國際化成為諸多大學的辦學方向,新進教師的海歸比例也逐年攀升。在一些滬上名校,「海外名牌大學博士學位」幾乎已經成為獲得教職的「敲門磚」。
  • Science Advances副主編回國,全職加盟北京大學
    近日,Science Advances副主編、美國德拉瓦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副教授徐冰君全職歸國,加盟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其後朱松純先後在布朗大學、史丹福大學工作和任教。於2002年開始,便加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拿到終身教職,至今長達18年之久。擔任UCLA統計系與計算機系教授、計算機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機器人中心主任。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師從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國際數學家協會前主席大衛·曼福德教授。其後朱松純先後在布朗大學、史丹福大學工作和任教。於2002年開始,便加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拿到終身教職,至今長達18年之久。
  • 北大教授李彥:在北大,還有這樣一些「愚」人—新聞—科學網
    和以往採訪過的「大腕兒」不同,儘管已逾不惑、已經是長江學者、已經是「傑青」、已經是北大的博導、已經是國際上頗有名氣的學者,李彥身上還是有著這個年齡與身份並不常見的「稚氣」,或者說是一股「愚勁兒」。 採訪,本是為成果一樁。
  • 【實驗室巡展】「乘風破浪的造物者」之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他一邊走,一邊思考著和合作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北大化學學院)教授馬丁、劉海超正在進行的有關生物質的綠色化學研究。兩個課題組緊密合作的10多年裡,韓布興無數次穿過這條小巷,像走親戚一樣來到北京大學中關新園「串門」。他們所在的「大家庭」,便是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在這一「國字頭」平臺的支持下,化學家們齊心協力,在分子科學的世界裡「乘風破浪」。
  • 遇見新工科 | 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病毒與人
    雲講座由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王林格教授主講,主題為「病毒與人」。王林格教授首先結合近期社會熱點,介紹了近現代對人類社會影響危害比較大的10種傳染病。接著以大量科學圖文數據和視頻動畫演示,從科學且趣味的角度帶領大家逐步了解病毒的結構、傳播方式,以及如何治療和如何做好自我防控。
  • UCLA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曾創辦湖北蓮花山研究院,李飛飛...
    近日,現任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統計系與計算機系教授,UCLA 計算機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機器人中心主任的朱松純,被曝即將回國入職清華大學任教。據清華大學《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公示消息顯示,朱松純將入職的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為教研系列教授。
  • 北大教授要來中學帶徒弟 學生要帶自己的課題
    原標題:北大教授要來中學帶徒弟 學生要帶自己的課題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5月27日訊杭州二中教育集團日前聯合北大三大理科學院(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睿達培訓,籤約成立理科理論與實踐創新實驗中心。
  • 舒紅兵回國任教時,在北大是教授,但在美國是副教授,職稱有差異
    具備海外留學背景的精英學者,歸國任教之時,通常都能在國內頂尖大學擔任重要的教育職務,比如從美國西北大學歸國任教的饒毅,直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從普林斯頓大學歸國任教的施一公,直接成為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
  • 被譽為「離諾獎最近的華人」: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56歲的謝曉亮將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此時,距離他第一次離開北大已33年。1985年,23歲的謝曉亮在北大本科畢業做了一年碩士研究生後,離開北大奔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 計算機泰鬥級學者-朱松純,繼饒毅回國之後又一頂級學者回歸?
    近日,經過知乎、各大媒體認證,現任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統計系與計算機系教授,UCLA 計算機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機器人中心主任的朱松純,受邀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這則好消息瞬間引爆了各大學術圈子,科學家們紛紛叫好。據清華大學《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公示消息顯示,朱松純將入職的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為教研系列教授。
  • 頂級AI華人學者!曾三次問鼎馬爾獎,朱松純回國任教清華
    頂級AI華人學者朱松純加入清華自動化系近日,一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朱松純教授將歸國併入職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擔任教研系列教授」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據來自最近清華大學《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的公示消息,朱松純將入職的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為教研系列教授。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在哈佛接受冰桶挑戰的謝曉亮 哈佛大學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是世界第一高校,能在哈佛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夢想,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1998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是獲得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