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創始人許文龍談經營之道

2020-12-19 網易科技

原文:《今周刊》(2008/04/16)

永不止息築夢踏實,是對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最好的形容!《今周刊》獨家取得許文龍三月下旬與企管作家伍忠賢對談七小時實錄,暢談他80歲的新夢想、睿智人生觀、幸福價值觀,以及奇美集團的成功哲學。這位人人耳熟能詳的幸福企業家,與您一起分享他80歲生命的新體悟。

臺南府城舊市區的一條窄路上,80多平的三層樓裡,住著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

這棟舊樓,是他在四十歲買下的。許文龍發跡後,是美國《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但是他卻沒有住豪宅,現今仍住在這幢四十年前蓋的舊宅裡。

這的確不是你我想像中的豪宅,整棟房子除了樂器以及他收藏的畫作之外,沒有什麼奢華陳設,甚至他的董事長辦公室,也非常簡單樸實。

雖不住豪宅,但許文龍這幾年來卻熱心公益,推動奇美捐助新臺幣10億元以上在臺南都會公園蓋博物館。

從許文龍身上,我們看到他和股神巴菲特有許多相似之處。巴菲特雖然是全世界第二大富豪,但至今仍住在四十年前買的老房子裡。06年捐出370億美元給比爾蓋茲設立的基金會,回饋社會,不留太多錢給子孫。

對此,許文龍亦同。他認為,如果子女不懂得花錢,留太多錢給他們,會成為毒藥,因此,只要能照顧他們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好。這個想法,也讓他更捨得從事公益事業。

愜意放權  連郭臺銘都稱羨

許多人都知道,許文龍不愛去辦公室上班,一個禮拜只去公司兩個半天,其餘時間,主要的行程就是海釣。平日待在家裡,他也少有電話,真難得有人找,也是釣魚老友打來相招出海。

比起一票檯面上每天工作12小時的忙碌企業大老,深居簡出的許文龍,可說是有錢又有閒、老來得十全,連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都非常羨慕他的愜意生活,特地來請教他怎麼授權、怎麼做時間管理。

剛過八十歲生日,許文龍的一生,儼然是一部近代經濟發展的演進史。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雖然許文龍無為而治,但十倍速成長的奇美龐大集團,愈來愈讓人難以忽視!

對於八十歲的許文龍來說,2008年是特別的一年,他剛過八十大壽,六月奇美電子將舉辦十周年慶,後年則是奇美實業五十周年慶。現在的他,生活從包子到電子、壓克力板到面板、石化到西洋畫,從兩萬元創業資本到5000億元營業額,四名創業夥伴到40000名員工,許文龍旗下公司的經營學,一再被傳誦著。

這是自然睿智的許文龍!傳奇企業家。

八十歲的許文龍,生活過得自在輕鬆,企業又能不斷成長茁壯,他的經營管理哲學,一直是企業界努力學習的目標。

好幾位科技圈身價百億元大老闆向他請益時,總是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你的生活這麼優閒,我自己每天卻總是非常忙碌?」

「決不能想不開、放不下!」這是許文龍的標準回應。

「我覺得當董事長的人,應該花很多時間,深思公司的前途,不能忙於細節。」許文龍認為,這是領導人時間運用的問題,要放不放只在一念之間。

「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這是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金玉良言,許文龍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企業家之一。

舉例來說,奇美電很早就看準液晶電視市場,面板規格跟同業主流都不一樣,這樣的大決定,都是由奇美電的專業團隊來評估。一般公司都是老闆想做什麼,底下員工就做什麼,但是奇美很自由,同仁認為對公司好的東西就是對老闆好,所以老闆不用花太多時間。

也曾經有其他企業家好奇,許文龍在釣魚的時候,是不是都在想公事,運籌帷幄集團版圖?也曾經有人說,許文龍是不是從跟大魚搏鬥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不過,許文龍坦言,他在釣魚時,就是在休閒,從來不去想公司的事情!釣起大魚時的成就感,更是一點都不重要。

許文龍說,他就是喜歡看海,尤其是朝陽升起時的一片光暈,是最有美感的!所以他去釣魚,就是單純在享受。

許文龍自承,他自己經營事業,很少受人影響。這麼多年來,很多人都對他有意見,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路。「當然,我自己有看法、有主見,也是一個董事長應該的!」他微笑著說。

這是許文龍智慧的深度。

拒絕併購 只因奇美不裁員

前兩年,面板景氣最差的時候,不少人建議奇美電子,應該採取購併其他面板小廠,在面板出貨規模上,取得躋身世界第一的入場券。事實上,當時也有人主動提議,推動購併。不過,許文龍拒絕的原因,卻讓眾人萬萬想不到。

「我真的想買,但是沒辦法用這麼多人!」許文龍強調,公司之間彼此購併,目的除了要擴大營運規模之外,最重要的是刪減成本,也就是要裁員,但是大家都知道,奇美不喜歡裁員,所以就沒有繼續下去了。

因為裁員會造成很多基層同仁,還有同仁家庭的困擾,影響層面極廣,甚至會造成社會問題,奇美無法下這個手。

七年前,奇美電收購日本IBM旗下的國際顯示器公司(IDT),雖然只是一座老的三代廠,但重點是取得了人員與技術。他們都知道哪些地方該不該弄。

許文龍說,雖然這個案子的缺點是在硬體上多花了錢,付出了很高代價取得技術,但是總的來說,真的值得!

許文龍對於能夠夠通過併購成功擴大營運規模的公司,一向抱持高度敬意。以友達來說,兩次合併讓友達快速成長,現在已是世界第一大了,許文龍就非常讚賞。

謀略經營 展現智慧

許文龍的智慧光芒,不是到老年才漸漸展露出來的,而是數十年來逐步鍛鍊而成。他從年輕時期,經營壓克力與ABS產業,就很有大策略。

日本公司早年在做壓克力時,在兩片玻璃中灌注壓克力,成型後花很多人力把玻璃洗乾淨,但是也因為這樣的作法,導致人工成本很高,但是奇美省掉這個清洗的步驟,所生產的壓克力在市場上是次級品,但是做廣告招牌的壓克力掛在空中,沒有人看得見小瑕疵,如此一來,奇美就把生產成本降下來了。

一級品壓克力用在檯燈燈罩上,是人眼看得到的地方,但是奇美卻開拓出本來不存在的次級品市場,因而大獲全勝。

常有人不了解奇美的壓克力技術來源,事實上是許文龍當年向三菱用高價買產品,原本一斤只要0.6元,奇美付了超過2元,三菱也願意派技師來指導。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若沒錢一次買下技術,可以透過加價買原料的方式,去取得技術,對三菱來說,它們一方面賺到了價差,一方面也穩固了奇美穩定的大單。

壓克力的大放異彩,是觀念與策略得宜,至於奇美ABS(塑膠粒)能夠做到世界第一,也是一個觀念的成功!

奇美沒有把ABS視為工程塑膠類,而是一個泛用的材料,許文龍認為,這就好像是開自助餐廳,如果別家公司可以做一百道菜,個個都是普通型產品,但是量做不大,成本降不下來,不容易成功。

但是奇美正好相反,只做三道菜,走生產導向,因為量大、成本降得下來,所以極具競爭力。許文龍比喻說,這就像人們點日式定食,主要的日本料理精華就統統包含在內了。

另外,再加上公開的一價制,客戶都知道產品的價錢,所以奇美就可以不需要業務人員,讓交易過程變得更為簡單、更為直接。

1987年12月,奇美與美國阿科公司籤訂十年的SM供貨契約,公開生產成本結構,售價直接依不同時期的成本來加碼。因為兩邊都很講信用,所以籤約後,雙方就不用再議價,都省下業務人員的費用,以及來回談判價格等多餘事項。

表現在企業經營上,許文龍有放權的大智慧,但他鮮為人知積極的另一面,是展露在社會責任與公益上...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鎮江市委書記張敬華會見臺灣奇美創始人許文龍
    張敬華、張慶生、李衛平等市領導一行奔赴臺南市,登門拜訪了臺灣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   張敬華在會見中表示,奇美是鎮江引進的第一個大型臺企,也是鎮江繳納稅收排在第一的臺企,他赴鎮江任職後接待的第一場公務活動——即使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展開展儀式,也是十八大之後鎮江第一場外出活動選在臺灣,而第一站就是到奇美。
  • 大陸經濟制裁"綠皮臺企"奇美,許文龍自吞苦果
    「對不起,關於鎮江奇美的資料我們不能給你,因為這件事最近太敏感了。」鎮江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一位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謹慎地表示。此前消息人士透露,鎮江當地的銀行已經停止對鎮江奇美貸款,並按月從其利潤中收回,涉及金額每年應在上千萬之數,而奇美集團在寧波的投資建廠計劃已被國務院臺辦叫停。
  • 許文龍+郭臺銘搶面板龍頭 群創併購奇美電
    許文龍
  • 周鐵農會見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一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13日晚在北京會見了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及奇美集團董事長廖錦祥一行。  周鐵農說,奇美集團是聞名兩岸的著名企業。多年來,奇美在許文龍先生和廖錦祥董事長的帶領下,取得驕人業績,對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良多。許文龍先生由於事業上的成功,不僅在臺灣有很大的影響,在大陸的名氣也很大,同時許先生又用很大的愛心,用自己的影響,用自己事業上的成功,用自己所積累的財富來回報社會。此次,許先生親自帶奇美愛樂管弦樂團赴大陸演出,就是回報社會的一個重要表現。
  • 江蘇副省長許津榮會見臺灣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一行
    中國臺灣網4月17日鎮江消息 日前,江蘇副省長許津榮在江蘇省鎮江市喜來登酒店親切會見了出席「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鎮江展」開展儀式的臺灣奇美許文龍先生一行。  許津榮首先對許文龍一行來鎮江參加此次活動表示熱烈歡迎並高度讚賞許文龍先生為推進兩岸文化交流所做的貢獻。
  • 楊雲高:許文龍正在退出大陸
    >奇美寧波液晶模塊項目叫停的背後 6月10日,記者向寧波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柴利達了解臺灣奇美電子投資液晶後段模塊項目,柴一聽及奇美非常警覺,斷然稱與奇美「沒有關係」,隨後掛斷電話。
  • 大陸不歡迎"綠色"臺商 奇美支持"臺獨"受譴責
    大陸市場使奇美集團的規模不斷擴大  談起「綠色」臺商,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許文龍。他的奇美集團在大陸發了大財,但同時他又是臺灣企業界公認的「獨派大佬」。在2000年和2004年的臺灣「大選」中,他不遺餘力地公開支持陳水扁。在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04年全球10億美元富豪榜上,臺灣有10人上榜,許文龍排在第六。目前,奇美集團主要經營的領域有兩個:石化和電子。
  • 臺灣奇美董事長廖錦祥:兩岸要保持和平穩健發展
    臺灣奇美董事長廖錦祥:兩岸要保持和平穩健發展 2012-01-05 09: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臺灣網1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企業家許文龍最倚重的老臣、奇美實業董事長廖錦祥,4日主動邀約《中國時報》記者,抱病談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 臺灣奇美集團人事大改組 兩大事業體展世代交替
    中新網3月25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導,臺灣奇美集團大改組,兩大事業體奇美實、奇美電的總經理同時換人,分別由趙令瑜、王志超升任,兩人展開奇美集團的世代交替。  趙令瑜現任奇美實業副總經理,王志超是奇美電副總經理,訂今天董事會通過人事案後,4月1日生效。
  • 被大陸點名 臺灣奇美電子實業董事長換人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人民網消息,臺灣奇美被大陸點名為不受歡迎的「綠色企業」,該公司十五日召開股東會,許文龍刻意不出席,為了減低公司「綠色」色彩,繼上個月請辭奇美實業董事長之後,再度請辭奇美電子董事長,不過仍保留董事職務。新任奇美電子董事長為廖錦祥。奇美並再次澄清,奇美絕非「綠色企業」,許文龍言論不能代表公司立場。
  • 面板巨頭深陷虧損 奇美董事長身心交瘁請辭
    在連續5季巨虧的陰影下,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3481.TW)最終爆發人事大地震。12月2日,奇美電子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廖錦祥因個人健康原因,辭去董事長和奇美實業(奇美電子大股東)指派的法人董事職務;與此同時,奇美電子副董事長段行建也請辭副董事長一職,但仍擔任奇美電子董事和CEO職務。
  • 臺民眾發起拒買奇美食品運動(02.26)
    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因為一番慰安婦的言論引發婦運團體發起拒賣奇美食品運動,不過各超商並沒有立即將奇美商品下架,還在觀望。包括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以及萊爾富等島內各大超商業者的熱食區,今天還是可以看到熱熱的奇美商品。婦運團體發起超商拒賣奇美食品的活動,業者還在觀望,他們希望政治與商業不要混為一談。但已經有部分消費者,響應拒買運動。
  • 好品味——奇美博物館紀念品
    位於臺南的奇美博物館是座私人博物館,內設四個常設展廳和數個特展廳。博物館是由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創立,是臺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展出藝術、樂器、兵器與自然史四大領域。兵器領域,展示亞洲最完整之各國珍貴古兵器,透過戰爭兵器呈現歷史與科技演進史。自然史領域,擁有亞洲最大動物標本收藏,範圍涵蓋五大洲哺乳類及鳥類。奇美博物館裡總共有3個地方可以買到紀念品,分別為:博物館1F北側的奇美博物館禮品店,3F出口處右手邊的買了就走紀念品攤,3F充滿童趣的兒童禮品店 ,另外就是1F南側的特展禮品店。
  • 鄭立中出席「臺灣奇美博物館珍品展」(2012.04.17)
    4月17日上午,由江蘇省鎮江市政府、財團法人臺灣臺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奇美博物館珍藏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國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副省長許津榮,江蘇省臺辦主任王榮平,臺灣奇美集團創辦人、奇美文化基金會法人許文龍,市委書記張敬華,代市長朱曉明共同為開展儀式剪彩。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2009年11月初,時任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總處長陳立宜辭職。  陳立宜為奇美集團最重要的職業經理人之一,他從2003年加入奇美,經歷了5代、5.5代、6代一直到7.5代線的建設和銷售,對TFT-LCD面板的技術和客戶都有掌握。接近奇美的人士說,陳立宜辭職,乃是因為奇美在過去四個季度中連續虧損,而期間陳的職位由奇美電子創始人許文龍的弟弟許春華接替。
  • 前奇美員工被裁 割破食指寫血書陳情許文龍
    東南網9月2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原奇美集團的奇力光電公司本月裁員,被裁的林姓設備工程師不滿,27日凌晨割破食指寫了「出人命、不救命」的血書,放在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臺南市家中的信箱,但希望「老董事長知道公司的現況」。
  • 臺奇美醫院前院長首度還原319槍案當天經歷(圖)
    當時詹啟賢稍微鬆了一口氣後,放心地再回去理髮,沒想到,媒體竟在此時傳出有「奇美小護士」爆料,質疑奇美配合執政黨造假等不實傳聞。  那時,詹啟賢相當氣憤,也認為事態嚴重,必須立刻澄清。    讓詹啟賢最痛心的是,當「奇美小護士」傳聞曝光後,奇美企業總裁許文龍當晚竟也打電話給他,劈頭就不客氣地質疑,「你是不是有什麼立場?」詹也不滿地反問許,「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我會有什麼立場!」說完,他立即用力將電話掛斷,對醫療專業立場遭許文龍質疑,表達強烈抗議。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 液晶面板業大地震
    奇美電子副董事長何昭陽指出:「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若臺灣廠商再不有所動作,現在既有的與大陸合作的優勢恐怕很快會拱手讓人。」來不及等待臺灣地區新的政策出臺,企業自主的聯合已經緊鑼密鼓地上演。11月14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僅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談好與奇美換股的大交易。至此,該公司旗下原本只能生產5代線的群創,一躍成為擁有8代線的TFT-LCD大廠。
  • 臺灣奇美博物館搬移兵器 警力護送(圖)
    臺灣奇美博物館搬移兵器 警力護送(圖)     日本第一代仿葡萄牙製造的火繩槍(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奇美博物館兵器藏2200件,4月8日分批搬遷至新館,清代武官身穿的甲冑慎重被工作人員安置在箱內,準備送往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