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般把校名中有「中國」兩個字的高校稱為「國字頭」院校。現階段,全國數千所高校中,「國字頭」院校有二十多所,它們有的是中央管理的重點大學;有的是部屬或地方管理的藝術院校;有的只是普通地方大學。但不管它們是什麼身份,校名中有了「中國」二字,顏值就瞬間高了很多,也更容易吸引優秀學生的加盟。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國字頭」院校的實力水平和整體認可度,筆者整理了國內22所「國字頭」院校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三個大學排名中的排名數據,製作了「22所『國字頭』院校三榜2020大學排名表」,以供大家參考。
表單中的22所「國字頭」大學,有16所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有6所是「非雙」高校(非「雙一流」建設高校)。這1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包含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4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等1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6所「非雙」高校基本都是地方管理院校,但也有例外,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該校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一所水平很高的人文社科類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排名在三個榜單中均穩居榜首位置,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國內高校第7位,是唯一一所排名進入國內前十的「國字頭」院校;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3位,也是該榜中唯一一所排名進入國內前十的「國字頭」院校;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國內高校第8位,比排國內第9位的中國人民大學高1位。
從整體表現看,除4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外,有幾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很不錯。比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三個大學排名中的名次均為國內前100位。
我們發現,部分院校在三個大學排名中的位次差距很大。像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排國內高校第71位,但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僅列國內高校第141位;中國醫科大學,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排國內高校第59位,但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僅列國內高校第145位。
仔細觀察,我們還發現有三所「國字頭」院校在三個榜單中均沒有排名,它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當然,「榜上無名」不代表它們實力不夠強。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戲曲學院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學府,特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這兩所大學聲望很高,頗受高分考生歡迎。
2019年北京高考,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674分,錄取線排名僅次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列本一批次高校第5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理工類的投檔線雖然比中國科學院大學低些,卻也達到驚人的643分。
2019年山東高考,理工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投檔最低分為673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投檔最低分為631分。
2019年遼寧高考,理工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投檔最低分為669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投檔最低分為641分;文史類,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投檔最低分為629分。
在一些地區,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非雙」高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則是公認的人文社科領域實力最為頂尖的少數院校之一,它們在大學排名榜上沒有位次,可能與其本科辦學年限不長有關,也可能與其學校的辦學體制有一定的關係。以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例,該校實力堪比清華北大,不過它是一所「科教融合」辦學模式的高校,部分排名機構認為它是研究機構,不把它歸為高校序列,自然就沒辦法參與大學排名。
也就是說,從排名上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穩居「國字頭」院校榜首,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實力和聲望不在中國科學大學之下,這兩所均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知名學府,在綜合水平上難分高下。
事實上,我們不應該以綜合實力判定學校的強弱,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王牌,它們在某些領域有著很高的口碑和軟實力,所以考生選擇高校應該重點參考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而不要太注重面上的規模和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