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大消息!原基金公司女老總,或履新首家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
中國基金報記者 若暉 陳墨
近期市場又傳出重磅級人事變動消息,又有行業高管加盟銀行理財子公司。
據基金君獲悉,公募基金行業女高管包愛麗或將加盟東方匯理和中銀理財合資籌建的首家合資銀行子理財公司(批覆函顯示是匯華理財)。不過暫時未見相關公告。
近兩年,伴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先後有戴京焦、付強等基金行業人士加盟,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還在招兵買馬,可能未來還將有基金行業資深人士加盟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大資管時代,各大機構都在尋找「競爭與合作」之路。
重磅級人士加盟銀行理財子公司
基金君從行業獲悉,公募基金行業女高管包愛麗或將加盟東方匯理和中銀理財合資籌建的首家合資銀行子理財公司(批覆函顯示是匯華理財)。而據知情人士表示,她或許是出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包愛麗曾是基金行業為數不多的女老總。從公開資料顯示,她在國內外知名機構都工作過,履歷豐富豐富,她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在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先後擔任研究員、經理、業務負責人職務;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在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戰略發展部負責人;2006年6月至2016年2月,在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產品發展團隊負責人,總經理助理,督察長,副總經理職務。2016年7月19日起擔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一職,而在今年2月份,她因個人原因離職。
而包愛麗加盟的是首家獲批籌建的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控股的理財公司,這家公司是中國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中銀理財與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資管合作籌建。在2019年12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公告稱,批准這家公司(當時名字為匯華理財有限公司)籌建。
根據當時公告顯示,同意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在上海市籌建匯華理財有限公司(暫定名),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出資比例為55%,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比例為45%。而當時時間的是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工作完成後,應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保監會提出開業申請。
當時有報導稱,這家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初定為10億元人民幣。合資公司的業務範圍包含專業領域內的理財產品以及投資管理、財務諮詢和合資公司允許提供的其他服務等。
而近期基金君從東方匯理了解到,目前這家公司籌備已有不少進展,2020年上半年已經確定了相關合約和商業協議等,包括執行長,首席信息官,營運長等管理團隊已經到位。據悉,這家公司最終批准預計將在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因此第一批產品或在2020年底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目前雙方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增長前景充滿期待。
銀行理財子公司繼續招兵買馬
已有部分公募基金人士加盟
近期,多家已經獲準籌建或是進入開業期不久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繼續在公開市場上廣撒「英雄帖」,招募包括投資、產品研發、風控、運營等多個崗位人才。
8月中旬獲批籌建的浦銀理財對外發布招聘公告,涉及多資產配置部、固收投資部、權益投資部、信用研究部、集中交易部等13個部門中的28個崗位,招聘人數為若干人。
光大理財目前公開招聘的職位包括創新資產部投資經理崗、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崗等6個職位,其中創新資產部投資經理的職務是,負責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以標準化證券化產品、私募資產證券化產品及其他固收類品種投資為主。崗位基本要求需具有銀行或資管行業相關從業資格,3年及以上金融行業工作經驗。
招銀理財也於近期公開招攬信用評級人才,崗位職責涵蓋:負責理財資金出資業務相關主體的信用評級及跟蹤,撰寫主體信用分析報告,跟蹤主體信用資質,確保主體評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穩定性;搭建行業信用分析框架,撰寫行業信用分析報告,對行業主體信用資質進行排序等內容。
部分公募基金人士「轉戰」銀行理財子公司,去年8月20日,平安基金髮布公告稱,因工作調動原因,該公司副總經理付強已於8月19日離任。據悉,付強已加入平安理財,擔任副總職務。
興銀理財多資產投資團隊旗下部分投資經理也來自基金行業。興銀理財多資產投資團隊主管葉予璋此前擔任浙商基金總經理助理兼專戶投資委員會主席、固收總監,在加入浙商基金之前,他是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匯率利率及債券交易處負責人,此次跳槽可謂從基金回歸銀行。
興銀理財多資產投資團隊投資經理姜錫峰也有多年公募基金投研經驗,他此前歷任浦銀安盛基金基金經理助理、長信基金基金經理,自2016年7月起,陸續管理過長信利率債、長信富全純債等多隻基金,今年3月從長信基金離職。更早之前,嘉實旗下金貝塔網絡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戴京焦出任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首席投資官。
「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淨值化轉型過程中確實會需要相對成熟的人才去開拓市場,從傳統的公募基金或券商資管挖掘人才,是個必然的趨勢。但相比公募基金或券商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市場化程度相對不高,這兩類機構人才的進入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內部機制文化及投研理念上的磨合。」一位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分析。
「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職位缺口不多,更多是由原銀行資管部領導直接出任。而除去高管之外的其他中層崗位,從目前的情況看,基金公司或券商資管市場部或中後臺崗位的人才跳槽過去的多一些,投研跳槽相對較少。」上海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也稱,銀行理財子公司剛起步,市場化程度偏低,儘管目前已有部分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加入銀行理財子公司,但若是離開公募基金,特別優秀的基金經理還是更願意去做私募,而不是去銀行理財子公司。
1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獲準開業
合計備案產品達1846隻
據基金君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6家銀行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及理財孫公司,包括6家國有行、10家股份行、17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其中,包括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行在內1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獲準開業,還有包括浦銀理財在內4家獲批籌建。
2019年可謂銀行理財子公司元年,包括建信理財、工銀理財在內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2019年相繼開業。
4月24日,徽商銀行宣告,旗下徽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銀保監會批准開業,徽銀理財是今年首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後,信銀理財、渝農商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等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在年內相繼開業。
2月中旬,青島銀行旗下青銀理財也獲準籌建,青銀理財是今年首家獲批籌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後,華夏理財、廣銀理財、浦銀理財也相繼在今年拿到籌建資格。
中國理財網顯示,截止9月6日,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合計備案產品1846隻,其中,權益類產品共有3隻,固收類產品1411隻,混合類產品432隻,暫無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
近期披露的銀行中報顯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營數據的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年內全部實現盈利,其中,招銀理財以15億元淨利潤居首,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交銀理財淨利潤也超過3億元。
截止6月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總規模達2.38萬億元,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規模突破萬億大關;建信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規模達2238.23億元;中銀理財產品規模為4239億元;交銀理財上半年理財產品餘額2,703.8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34%;興銀理財的理財產品餘額2603.82億元,按募集方式劃分,公募理財產品2520.15 億元,私募理財產品83.67億元。
編輯: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