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曲靖市民族中學強化民族教育,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素質,為培養曲靖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科技、教育、文化前進步伐作出了貢獻,探索出了一條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新路子,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從源頭抓起 開設民族班
由於自然、歷史等原因,曲靖市各少數民族存在發展不平衡、教育不均衡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加快曲靖市民族教育發展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的步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曲靖市教育、民宗等部門研究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年在曲靖市民族中學面向全市招收2個少數民族初中班,每屆100名學生。2019年,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學校開設了高中民族特色班,當年招生51人,2020年招生100人。入學採取縣(市、區)推薦和學生自主向學校自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報名,重點向農村貧困家庭少數民族學生傾斜,並對苗族、水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適當增加錄取名額。
截至2020年12月,曲靖民中的少數民族學生覆蓋了全市各縣(市、區)的世居少數民族和38個其他少數民族,全校少數民族學生共計937人,佔比24.12%,其中高中部少數民族學生佔比16.48%,初中部少數民族學生佔比33.33%。學校充分利用民族教育特點,挖掘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把少數民族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國家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5年,該校被評為「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18年該校被評為首批「雲南省民族團結教育示範學校」。
用愛育人 質量一流
曲靖市民族中學舉全校之力支持民族班的發展,配備最優的師資,單獨制定教學計劃和相關的評價方案。民族班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為確保學生安心就讀,學校每月給予學生一定的生活補助。任課教師貫徹落實學校「彰顯學生個性、培育多元人才」的辦學理念,充分尊重民族學生的風俗、行為習慣等,以尊重、理解、鼓勵為出發點,科學管理民族班,以多種方式讓各民族學生心理融合、思想融合。
徐春琳老師自2014年起一直擔任初中民族班的班主任,她既教書又育人,課後,孩子們都稱徐老師為——徐媽媽。「深入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多為他們著想,學生或許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帶給我驚喜。」這是徐春琳從教二十餘年的育人心得。徐老師班上有一個女孩子,名叫李芹,這個孩子身體較差,入學以後,多次出現頭暈、胸悶、痙攣、四肢無力等症狀,每次犯病,她都親自把孩子送到醫院去診治,並一直陪護在她身邊,讓她感受到母親般的愛。徐老師曾經勸說李芹休學一段時間,好好把病治好,但她卻說:「老師,我捨不得你,也捨不得我們班」。在時光的堆砌中,徐老師用心澆灌的桃李,漸漸地開出了花。2017年中考,她所帶班級56人參加中考,普高升學率達92.86%;2020年中考,她所帶班級56個學生參考,55個上普高線。 徐老師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把更多的少數民族孩子培養成才,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截至目前,曲靖市民族中學的初中民族班已畢業400名學生,有349名被各類普通高中學校錄取,普高上線率87.25%。2017至2020年,曲靖市民中少數民族學生高考一本率均超過了50%,其中,2020年高考,該校民族學生參考人數84人,上一本線47人,一本率達55.95%。
徐國龍 徐安富 柏柱生 陽兆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