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新路子——曲靖市民族中學民族教育工作紀實

2020-12-27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多年來,曲靖市民族中學強化民族教育,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素質,為培養曲靖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科技、教育、文化前進步伐作出了貢獻,探索出了一條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新路子,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從源頭抓起 開設民族班

由於自然、歷史等原因,曲靖市各少數民族存在發展不平衡、教育不均衡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加快曲靖市民族教育發展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的步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曲靖市教育、民宗等部門研究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年在曲靖市民族中學面向全市招收2個少數民族初中班,每屆100名學生。2019年,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學校開設了高中民族特色班,當年招生51人,2020年招生100人。入學採取縣(市、區)推薦和學生自主向學校自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報名,重點向農村貧困家庭少數民族學生傾斜,並對苗族、水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適當增加錄取名額。

截至2020年12月,曲靖民中的少數民族學生覆蓋了全市各縣(市、區)的世居少數民族和38個其他少數民族,全校少數民族學生共計937人,佔比24.12%,其中高中部少數民族學生佔比16.48%,初中部少數民族學生佔比33.33%。學校充分利用民族教育特點,挖掘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把少數民族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國家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5年,該校被評為「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18年該校被評為首批「雲南省民族團結教育示範學校」。

用愛育人 質量一流

曲靖市民族中學舉全校之力支持民族班的發展,配備最優的師資,單獨制定教學計劃和相關的評價方案。民族班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為確保學生安心就讀,學校每月給予學生一定的生活補助。任課教師貫徹落實學校「彰顯學生個性、培育多元人才」的辦學理念,充分尊重民族學生的風俗、行為習慣等,以尊重、理解、鼓勵為出發點,科學管理民族班,以多種方式讓各民族學生心理融合、思想融合。

徐春琳老師自2014年起一直擔任初中民族班的班主任,她既教書又育人,課後,孩子們都稱徐老師為——徐媽媽。「深入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多為他們著想,學生或許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帶給我驚喜。」這是徐春琳從教二十餘年的育人心得。徐老師班上有一個女孩子,名叫李芹,這個孩子身體較差,入學以後,多次出現頭暈、胸悶、痙攣、四肢無力等症狀,每次犯病,她都親自把孩子送到醫院去診治,並一直陪護在她身邊,讓她感受到母親般的愛。徐老師曾經勸說李芹休學一段時間,好好把病治好,但她卻說:「老師,我捨不得你,也捨不得我們班」。在時光的堆砌中,徐老師用心澆灌的桃李,漸漸地開出了花。2017年中考,她所帶班級56人參加中考,普高升學率達92.86%;2020年中考,她所帶班級56個學生參考,55個上普高線。 徐老師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把更多的少數民族孩子培養成才,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截至目前,曲靖市民族中學的初中民族班已畢業400名學生,有349名被各類普通高中學校錄取,普高上線率87.25%。2017至2020年,曲靖市民中少數民族學生高考一本率均超過了50%,其中,2020年高考,該校民族學生參考人數84人,上一本線47人,一本率達55.95%。

徐國龍 徐安富 柏柱生 陽兆衛

相關焦點

  •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最新!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最新!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出爐 近日 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發布了
  • 全面提升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素養和水平
    為了推動和促進北京市中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廣泛開展,由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北京市民宗委民族一處共同組織,由北京市昌平區教委、昌平區第二中學承辦的北京市第五屆「民族杯」中學教師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課堂教學大賽於近日落下帷幕。據了解,本次大賽歷時兩個多月,參賽學校37所,參賽教師178人,比賽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民勤縣教育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述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團結花開香滿園——涼州區東關小學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紀實
    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勵志、自信、篤學、創新」的校訓,深入實施「金種子」工程,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構建了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示範創建新格局。同時,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民族團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校的每個角落都充盈著濃濃的民族文化氣息。
  •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我認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重視教材改革,實施科學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要從小抓起。讓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成為國民教育的必修課已成為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此,應儘快推動教材編寫工作。
  • 各民族攜手奮進譜新篇——昭通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紀實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馮琴昭通是典型的散雜居民族地區,全市有19個民族鄉、145個民族村、2150個民族自然村。過去,昭通各族人民艱苦奮戰,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昭通各族人民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的工作實踐中,立足本地實際,不斷探索創新。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原創」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雲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成績顯著雲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自創建以來,承擔著為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培養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和民族幹部的重任近年來,雲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在長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民族職業教育工作新經驗、新做法,在民族文化繁榮、民族教育振興、民族幹部培養、民族關係的和諧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 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為高校文化特色——營口市民宗局在高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來,營口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目的,多措並舉,全面推進高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現已取得一定成效。 拓寬渠道,開展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 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都蘭縣香日德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為了更好地讓村民了解民族宗教政策,紮實開展創建工作,曲加太經常與群眾溝通交流,入戶宣講已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田間地頭幹活、鄰家喜事宴請賓客、節假日聚會等期間,都能看見他在人群中宣講政策、傳播黨的惠農政策、解決群眾的困難,講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意義,宣傳基層組織及群眾在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中的職責和應發揮的作用,使宗教信仰與沙珠玉村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進一步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 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 事業抓緊抓好」。總書記深刻總結了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重點,這也是新時代民族教育工作和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基本遵循。
  • 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出爐
    按照《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示範單位命名管理辦法》,經各地推薦、實地考察、綜合評審等程序,近日,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發布了第二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據悉,此次共公布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擬命名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等260個單位為第二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 市蒙古族中學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
    始建於1952年的烏蘭察布市蒙古族中學,是自治區首批全日制重點中學,是全市唯一一所完全民族中學,是全市民族教育的龍頭學校,也是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典範。「多年來,烏蘭察布市蒙古族中學十分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把民族團結列入德育和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全力打造了文明、包容、和諧的育人環境,增強了師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在校園播撒下了民族團結的『金色種子』。」校長布仁說。
  • 覃塘區:以「教育」為統領 助推民族團結髮展
    □本報通訊員 陳雄偉  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目的就是促進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從而提高民族的認同感,鑄強各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近年來,貴港市覃塘區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育」為抓手,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 傳承冼夫人文化 促民族團結進步——高州市長坡中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側記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取得顯著成效長坡中學在校就讀的少數民族學生有來自海南的黎族、四川的彝族、貴州的土家族和廣西的壯族等20多人。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學校傳統文化氛圍濃鬱,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明顯,各項建設已具規模和取得顯著成效。
  • 西南交通大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案例又獲新榮譽
    近日,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指導下,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長安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統戰工作研究分會、陝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築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質量」學術論壇在西安舉行。
  • 「攀枝花」米易縣民族中學「四抓四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
    近年來,學校從強化機制保障、宣傳氛圍、示範引領、共同體意識入手,切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各民族學生在學校和睦相處,健康成長,民族團結教育之花在校園綻放出多彩的風姿,為學校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提供了示範。
  • 貴港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她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貴港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部署要求,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
  • 【民族團結看僑鄉】開平市金山中學: 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進學生...
    近幾年,金山中學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把民族傳統藝術教育融入素質教育當中,通過傳承民族文化,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進學生心中,形成了「德藝教育」的辦學特色,真正做到了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正是因為如此,該校曾被評選為「江門市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示範單位」。
  • 大理南澗縣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暨「雙語教學」培訓班
    12月3日,大理州南澗縣2020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暨「雙語教學」培訓班在南澗鎮中學開班。培訓班邀請省民語委辦公室專家和南澗縣民宗局負責人作專題講座,讓學員了解雙語教育的科學內涵及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政策法規和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了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州、示範縣的基本內涵以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各學校的職責等。學員還前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實地參觀考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特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