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區:以「教育」為統領 助推民族團結髮展

2021-01-14 華聲晨報網

□本報通訊員 陳雄偉

  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目的就是促進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從而提高民族的認同感,鑄強各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近年來,貴港市覃塘區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育」為抓手,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重視民族工作
  覃塘區委、區政府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加強民族文化研究。開展壯漢雙語教學研究,撰寫教學論文,編寫壯漢雙語鄉土教材。發表16篇教育教學論文、100多篇學生文章,80多篇教學論文獲得市級和縣(區)級獎勵,申報市、自治區級課題研究共6個。開展主題研學實踐活動,參觀了解地方民族文化、風土人情以及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成果。同時,編寫壯戲劇本和山歌等傳承民族文化。通過這些措施,增強對民族的感情,促進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凝聚民族團結。
  創建三個示範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深入開展
  以創建教育示範區為契機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首先,以課堂為主線,抓好民族教育。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各中小學課堂教學,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學和學生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團結的教育。其次,以教育均衡發展為突破口,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實施學校項目建設243個,投入資金1.24億元。2016年,覃塘區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同時,積極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信息化進壯鄉學校,實現教育信息「校校通」「班班通」。積極抓好「安教」工程。按照「給個窩、做個媒、給塊地、再培訓」的中小學教師「安教工程」要求,為鄉村教師建2422套公租房,促成100多對教師成家,給每個住校教師分一小地種菜,選派2萬多人次參加由教育部實施的「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等教師培訓。落實好給每個鄉村教師每月300元生活補助。招聘中小學教師369人,90%以上安排到民族鄉村地區任教。大力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幹部成為了民族教育工作的骨幹力量。目前,城區小學到高中的學校領導中少數民族佔一半以上,少數民族教師在轄區整個教師隊伍中佔比接近一半。2020年,蒙公鎮民族初級中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校園」稱號,該校被評為第三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
  以創建壯漢雙語教育教學示範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目前,覃塘區有7所村完小和1所初中開設壯漢雙語教學點,在校生3145人,其中學前班372人,小學1857人,初中916人,形成了從學前到初中的壯漢雙語文教學教育體系。累計投入經費800多萬元,主要用於工程建設、壯漢雙語教研等開支,助推民族雙語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配備專職壯文教研員,錄用定向培養14名小學壯文教師,並安排到雙語教學點。舉辦12期壯文基礎培訓班,累計培訓700人次雙語教師。胡榜航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成為了自治區級著名的壯文專家。建立完善壯漢雙語教學管理制度,抓好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與考查等教學常規工作。
  以創建民族文化教育示範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覃塘區將民族文化與學校教學結合起來,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系列教育活動,促進民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普及民族傳統文化知識。開展民族文化教育,通過唱山歌、舉辦「壯族三月三」節慶等民族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了解民族歷史和風俗人情。突出孝廉文化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孝道覃塘」,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特色文化、鄉村文化元素,形成了如覃塘鎮一中「墨香茶韻」校園文化、覃塘三中黨建紅色文化、蒙公鎮民族初級中學「壯族農耕文化」、蒙公鎮古山小學「壯藥文化」的「一校一特色」新格局。通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增進民族團結。
  實行全民民族團結教育
  舉辦大型「壯族三月三」文化藝術節、壯話山歌培訓,民間文化交流、文化展示,國情教育,民間藝術品展,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通過組織節慶活動,特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互相尊重民族習慣,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團結,培育愛民族愛國家情懷。

相關焦點

  • 貴港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她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貴港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部署要求,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中國民族》 為講好民族團結髮展故事而生
    封面上是身著民族服飾的彝族、布依族等青年代表簇擁在毛主席身邊,內文包括郭沫若、沈從文等大家名家的作品。雖然只有薄薄的32頁,分量卻是沉甸甸的。  為更好地了解《中國民族》雜誌的60年,記者走進民族團結雜誌社,採訪了民族團結雜誌社黨委書記、社長魏國雄。
  • 【民族團結看僑鄉】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播撒民族團結「種子」
    承辦內地新疆班16年來,該校將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新疆班學生歷年來重點和本科上線率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從該校新疆班走出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大部分回到新疆工作,為新疆的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民族團結演講稿: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團結合作價更高,團結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團結。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民勤縣教育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述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以民族團結教育滋養童心
    近年來,哈拉沁福和希望小學堅持把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將一顆顆民族團結進步的根植在青少年心田。踏入校門,便能感受到濃濃的民族團結氛圍,走在校園,每到一處都能看到學校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的獨具匠心。
  • 冉勝:把民族團結的種子 播撒進學生心中
    民族文化風採長廊、民族陶藝工作坊、農耕文化藝術館……走進校園,各種民族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民族文化氛圍十分濃厚。「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決定從一年級開始,就實施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鳳棲小學校長冉勝介紹。
  •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我認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重視教材改革,實施科學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要從小抓起。讓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成為國民教育的必修課已成為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此,應儘快推動教材編寫工作。
  • 【民族團結】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44.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45.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月」是幾月?每年的5月月是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月」。46.我國民族關係中的「三個離不開」是指: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 校園盛開民族團結教育之花
    興慶區第二十三小學教育集團共有學生3300多人,55%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主要來自寧夏、甘肅、河南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年來,學校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通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個性、自主發展,著力打造辦學文化和品牌,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茁壯成長。
  • 香格裡拉市民族小學:以民族團結教育滋養童心
    香格裡拉市民族小學是一所省定全日制寄宿小學,主要招收、培養香格裡拉市邊遠貧困的各少數民族學生。一直以來,該校堅持發展民族教育、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把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到課堂教學、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將一顆顆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播進青少年心田。
  • 吉日嘎郎吐鎮:多措並舉落實雙語教育,助力民族團結
    吉日嘎郎吐鎮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落實雙語教育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重點工作來抓,成立工作組,建立臺帳,多方宣傳,有效助推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吉日嘎郎吐鎮巴仁倉嘎查,鎮村幹部入戶為蒙古族群眾孟根套特高講解少數民族群眾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好處,孟根套特高非常認同。巴仁倉嘎查村民孟根套特高:我孩子在開魯蒙中學習,雙語方面我贊成,就業也好,考大學也好,就業、創業對孩子都有好處。
  • 芒市新聞 | 夯實黨建促團結,民族文化結碩果
    、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雲南省第五屆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說課競賽」在雲南省民族中學舉行,共有來自全省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從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教學的186名優秀選手同臺競技。
  • 校園裡盛開的「石榴花」——記全省民族團結「示範學校」積石山縣民族中學
    近年來,該校緊緊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校園、助推教育發展」為根本任務,以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為重點,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校廣大師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持續增強。
  • 【涼山】西昌民族幼專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
    近年來,為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團結、穩定、和諧的良好氛圍,西昌民族幼專深入將民族團結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等相融合,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 ...做好民族團結「大文章」 西昌民族幼專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工作思路學校做好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有利於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價值實現,對於國家穩定與民族團結,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長遠發展與我國地區之間的平衡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對口支援高校選派17位掛職、支教人員,各項工作正按既定時間表、路徑圖穩步推進,為學校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的有力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主要成效(一)夯實民族團結進步根基。
  • 探索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新路子——曲靖市民族中學民族教育工作紀實
    多年來,曲靖市民族中學強化民族教育,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素質,為培養曲靖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科技、教育、文化前進步伐作出了貢獻,探索出了一條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新路子,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 民族團結演講稿: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創新疆新面貌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係。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王莊小學開展暑假民族團結教育實踐活動
    2020年清鎮市將迎接國家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工作檢查驗收,王莊小學是清鎮市民族團結項目學校之一,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對黨和國家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與宣傳教育,使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規家喻戶曉,深入人心,2020年暑假期間,王莊小學以完成驗收工作為契機,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留守兒童民族團結教育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