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獎長篇小說獎空缺 科幻電影何時再出爆款?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10月29日電(記者 上官雲)早前,一部《流浪地球》,仿佛點燃了人們對科幻電影的熱情。與之關係密切的科幻文學,也頻頻被推到臺前。

日前,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發,但其重磅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卻缺席了。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科幻題材作品的關注:當IP的熱潮掀起,什麼樣的故事才耐看?何時才能再出現類似《流浪地球》的爆款?

空缺的最佳長篇小說獎

日前頒發的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受到了廣泛關注。該獎項由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最早設立於1985年,是公認的中國科幻最高獎。

資料圖:本次銀河獎頒獎典禮現場。 安源 攝

在這次頒獎典禮上,共頒發了包括最佳中篇小說、最佳短篇小說、最受歡迎外國科幻作家、最佳新人等大獎,但「銀河獎」的重磅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卻出現了空缺。

對此,《科幻世界》主編拉茲回應稱,主要是終審評委意見無法達成一致。「目前國內長篇出版數量相對有限,存在明顯的『大小年』。2019年算是科幻長篇的『小年』。」

拉茲解釋,入圍作品雖然各有特色,但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些不足,評委之間也有較大的爭議。最後本著對銀河獎負責的態度,最終決定該獎項空缺。

科幻?有好的故事才耐看

今年的銀河獎如此受關注並不奇怪: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爆,確實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科幻題材作品。

「因為《流浪地球》的成功,科幻題材一下熱起來。」科幻作家灰狐感到了一個明顯變化,之前國內許多科幻作者的作品,故事背景往往設置在國外,人物名字也比較「西化」,但現在,故事發生地點設置在中國的科幻作品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接地氣。

他強調,小說在創作的時候還是要以小說的方式來寫,著重故事。

拉茲簡單估算了一下,「當前,科幻文學的社會接受度越來越高,創作者數量也在快速增長。新一代作家成長很快,創作風格也更加與國際同步,中國科幻文學的基礎正在不斷夯實。」

資料圖:圖為《流浪地球》官方宣傳海報之一。 鍾欣 攝

「很多其他領域的創作者,現在也開始嘗試科幻寫作。」本屆銀河獎獲獎者之一、科幻作家陳楸帆認為,對電影而言,優秀的電影作品大多有一部優秀的原著。

「或者說,編劇分兩種,一種做改編,一種要有原創的能力,這都離不開好的文學功底、講故事的能力。」陳楸帆坦率地說,尊重創作規律和故事本身,是發展中國科幻影視的關鍵。

科幻文學IP的「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影視作品與文學作品在形態上有很大不同,但卻又存在密切聯繫。一部好的影視劇,確實離不開好的故事。

此前,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意見還提出,要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

作家喬華曾是一名編劇,其科幻小說《犼先生:錦繡離人》也自有一種符合影視化需求的特質。在他看來,影視化改編某種意義上是科幻文學走向大眾的一個窗口,但從作者自身角度而言,不管是不是影視化,小說都必須有一個好故事,對得起讀者。

「作為作者,當然希望科幻作品的影視轉化率高一些,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科幻作品IP的各方面中來,一起做大蛋糕。」灰狐說。

拉茲則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必然會開始快速發展:很多懂科幻的科幻迷已進入各行各業,科幻電影工業會把其中相關從業人員聚集到一起,通過項目磨合出中國的科幻影視人才群體。

資料圖:展出的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服裝道具「地表防護服」吸引觀眾。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爆款」科幻電影何時再出現?

那麼,類似《流浪地球》那樣的爆款電影,何時會再出現?

「現象級的作品都有一些不可複製的因素。但我們可以踏踏實實去做,讓科幻電影達到一定的水平線。這對產業來說是一個最良性的推動。」陳楸帆說,所謂精品傑作,往往熱潮退去之後才是大浪淘沙的時刻,好的東西也會沉澱下來。

對這個問題,灰狐很樂觀,「大家對科幻電影有很大的期望,從上到下有很多人在積極的參與進來。但是中國科幻電影軟硬體方面都還在成長,我們得保持耐心。」

「流浪地球那樣的爆款肯定還會有,我希望中國科幻電影產業成熟之後,每年有一到兩部《流浪地球》那個級別的電影,這個期望不過分。」他說。

拉茲同樣持有類似觀點:近年來,每年其實都有不少國產科幻電影,而且類型豐富,但並不是很多人期待的那種太空宇宙故事,直到《流浪地球》出現,才引爆輿論。我們的人才、技術、市場已經開始儲備,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他預計,在《流浪地球》的帶動下,中國科幻影視會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出現快速爆發式增長,其中會有口碑和票房都不錯的作品。(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揭曉,最佳長篇小說獎首次空缺
    在頒獎典禮上,共計宣布了包括最佳中篇小說獎、最佳短篇小說獎、最佳網絡文學獎、最受歡迎外國科幻作家獎、最佳新人獎、最佳原創圖書獎等諸多獎項,但最終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未能頒出。其中,寶樹的《我們的科幻世界》、陳虹羽的《永劫之境》、七月的《雙旋》獲得最佳中篇小說獎,慕明的《塗色世界》、鈦藝的《火花Hibana》等五部作品獲得最佳短篇小說獎,火中物的《千年回溯》獲得最佳網絡文學獎。
  • 銀河獎時隔16年重回北京 劉慈欣等百名科幻作家到場
    本次活動由科幻世界雜誌社與微像文化共同主辦,京東圖書協辦,時隔十六年後,被譽為中國科幻最高獎的銀河獎第二次來到北京,。張冉、寶樹、吳巖、桂公梓、陳梓鈞、索何夫等人分獲銀河獎最佳中、短篇獎及科幻新人獎。在國內擁有超高人氣的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繼去年首獲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之後,今年再度以最高票將此獎收入囊中。
  • 第七屆全球華語星雲獎落幕《銀河之心》獲金獎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 《銀河之心》入圍科幻電影創意獎作為華語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及國際性的華語科幻文學專業獎項,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已舉辦七屆,與歷屆相比,本屆星雲獎更加國際化,更貼近科幻市場需求,體現了科幻產業的發展與突破。
  • 《瘋狂的外星人》問鼎最佳科幻永生獎,《群星》榮獲最佳長篇科幻小說永生獎
    《瘋狂的外星人》問鼎最佳科幻永生獎,《群星》榮獲最佳長篇科幻小說永生獎「永生獎」科幻創作創新創業大賽於2019年10月26日正式開始徵集作品,截止作品徵集結束共收到文學、影視、評論、音樂、美術作品共454部作品。
  • 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銀河之心3》獲長篇小說金獎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 9月11日晚,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盛典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中國著名科幻更新代作家旗手江波憑《銀河之心3-追光逐影》獲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據了解,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七屆,與歷屆相比,本屆星雲獎更加國際化,更貼近科幻市場需求,體現了科幻產業的發展與突破。
  • ...星雲」獎得主凌晨新著《創意寫作七堂課》教你寫好科幻小說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05近日,中國科幻「銀河」「星雲」雙獎得主、中國科普科幻創作大賽組委會專家、「水滴獎」「大白鯨」等多個獎項評委凌晨的《創意寫作七堂課——你也能寫好一篇科幻小說》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 十部科幻作品獲首屆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
    新華社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吳燕霞、谷訓)首屆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頒獎典禮26日在重慶舉行,張笑帆的沉浸式飛行影院劇本《三體-地球往事》、韓松的《逃出憂山》、劉洋的《火星孤兒》等十部作品獲獎。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由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頒發,獲獎作品是從三百多部參賽作品中評選出的,最有希望雕琢成科幻電影的科幻電影劇本和科幻小說。
  • 《人物專欄》中國科幻人物博覽
    他的科幻代表作《珊瑚島上的死光》,獲中國優秀小說獎,獲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以來最受讀者歡迎的十部科普圖書之一,並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攝成電影,是我國大陸第一部科幻電影。童恩正的另一部長篇小說《西遊新記》,是中國大陸奇幻小說的先驅作品。
  • 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青少年作品獎獲獎名單揭曉
    近日,由新華網、時光幻象和壹天文化主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宋慶齡青少年活動中心未來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及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海外地區的科幻作家、科幻產業相關人士、科幻愛好者等近千人參加了盛會。
  • 第33屆金雞獎落幕 「最佳電影音樂獎」為何空缺
    第33界金雞獎獲獎名單揭曉11月28日晚,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創建於1981年的中國電影金雞獎,一直以來遵循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評獎標準,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專家獎」。此外,從今年開始,金雞獎將恢復「一年一評」。
  • ...女作家再獲雨果獎 《北京摺疊》獲中篇小說獎 "三體"英文譯者翻譯
    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Folding Beijing)摘得中篇小說獎(7500~17500字)。這是繼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作家再度獲得這一殊榮。&nbsp&nbsp&nbsp&nbsp科幻小說《北京摺疊》創造了一個極端的被架空的北京,時間背景大概在22世紀,不同的人佔據了三層不同的空間,他們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著每個48小時周期生活。
  • 北大校友餘澤民榮獲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翻譯獎
    2017年12月28日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的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上,北大校友、旅匈作家、翻譯家餘澤民翻譯的《燭燼》榮獲「翻譯長篇小說獎」,原創穫獎作品為劉慶邦的《黑白男女》、呂新的《下弦月》、陳彥的《裝臺》和曹文軒的《蜻蜓眼》。
  • 一等獎3萬元 第八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文啟事
    ®獎」創辦於2012年,前身為「高校幻想類社團聯合徵文」,是國內在續最早的原創科幻徵文獎項之一。旨在發現和培養優秀原創幻想類作者、作品,孵化優秀幻想類IP,並以頒獎典禮為核心組織科幻展覽及嘉年華活動,實現與文化全產業的對接。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已成為覆蓋新人培養、版權開發、活動組織的綜合幻想文創品牌。經過7年的發展,「未來科幻大師獎」累積投稿量超過兩千篇,同時湧現出阿缺、灰狐、胡紹晏、念語等一批活躍在科幻文學創作一線的科幻作家。
  • 科幻作家王晉康「做客」河北文學館讀書薈
    記者獲悉,8月11日,讀書薈特邀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主講《文學是人學—但人是什麼?》王晉康,1948年生,石油系統高級工程師,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協會員暨副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名譽會長。迄今已發表短篇小說90篇,出版長篇小說《生死平衡》《生命之歌》《時間之河》《天父地母》《宇宙晶卵》及短篇結集50餘本(含再版),共計550餘萬字。
  •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
    《毒液:致命守護者》是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騰訊影業、漫威影業聯合出品,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的科幻電影,由魯本·弗雷斯徹執導,湯姆·哈迪、米歇爾·威廉士、裡茲·阿邁德等人主演。 影片改編自漫威漫畫,講述了埃迪·布洛克受到不明外星物質共生體的入侵與控制,成為亦正亦邪的另類超級英雄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11月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2018年中國科幻大會南科大分會場日程官宣!
    其中《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曾獲第一屆科幻小說「星河獎」,第四屆「光年獎」一等獎,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等。王晉康:科幻作家著名科幻作家,代表作:《西奈噩夢》《七重外殼》《養蜂人》《水星播種》,長篇小說《類人》等。迄今為止,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15次。
  • 電影《緝魂》在京首映:演員們「該拿一個集體表演獎」
    本文有輕微劇透,不影響觀影1月7日,科幻懸疑電影《緝魂》在京舉行「逼近真相」首映禮。導演程偉豪、主演張震線上連線,三位女主演張鈞甯、孫安可、張柏嘉則親臨現場,同觀眾互動交流。不少業內嘉賓觀影后,紛紛給出高度評價。
  • 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公布
    根據章程規定,科幻短片獎與科幻電影創意獎經以沙錦飛為主席、由11名電影界專業人士組成的科幻電影類獎項評委會的專業評審,決出了科幻短片獎3名入圍者,並從49部科幻電影劇本大綱和科幻小說中優中選優,遴選出5部作品入圍科幻電影創意獎。最後,名單徵求了組委會正副主任意見,由主任吳巖最後批准,確定了十二大獎項入圍名單,現予以公布。此後,六屆科幻星雲獎進入了金銀獎評議階段。
  • 評:魯獎空缺的不是翻譯獎,是對劣質翻譯的問責
    自從辦過六屆的「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於前年被停辦之後,全國性的文學翻譯評獎,只剩下「魯迅文學獎」當中的「文學翻譯獎」了。這個獎項總共只有五個獲獎名額,已經夠「可憐」了,哪知近日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揭曉,其中「文學翻譯獎」更是空缺。
  • 南京作家獲夏衍杯電影劇本獎
    南京作家獲夏衍杯電影劇本獎宋世明:期待文字想像轉為大屏幕影像南報網訊 (記者 王峰)11月16日,2019「夏衍杯」電影文學劇本獎評選結果在杭州揭曉,南京作家宋世明憑藉電影劇本《狗到成功》獲得潛力電影劇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