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再獲雨果獎 《北京摺疊》獲中篇小說獎 "三體"英文譯者翻譯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繼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科幻小說《北京摺疊》再度獲得雨果獎,該小說同樣由《三體》譯者劉宇昆翻譯。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郝景芳在雨果獎頒獎禮上領獎

&nbsp&nbsp&nbsp&nbsp時光網訊2016年雨果獎頒獎典禮於20日晚在美國堪薩斯城會展中心舉行。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Folding Beijing)摘得中篇小說獎(7500~17500字)。這是繼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作家再度獲得這一殊榮。

&nbsp&nbsp&nbsp&nbsp科幻小說《北京摺疊》創造了一個極端的被架空的北京,時間背景大概在22世紀,不同的人佔據了三層不同的空間,他們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著每個48小時周期生活。這也是小說中最關鍵的科幻點,此外還加入了諸如機器人等科幻作品的標配內容。作者在充滿科幻設定的世界觀下,以平實而富有質感的筆觸,描繪出世間的人情悲暖。

&nbsp&nbsp&nbsp&nbsp《北京摺疊》作者郝景芳1984年生於天津,2006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6-2008 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現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在讀博士生。她曾於2002年獲得第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從大學時期便開始創作科幻小說,曾以《穀神的飛翔》獲2007年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徵文大賽一等獎,憑藉《祖母家的夏天》獲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說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出版過科幻長篇小說《流浪瑪厄斯》和《回到卡戎》。

&nbsp&nbsp&nbsp&nbsp《北京摺疊》2012年12月首次發表在清華大學學生論壇水木社區的科幻版上,2014年被《文藝風賞》、《小說月報》等文學刊物選中刊發。2015年,《三體》英文版譯者、科幻作家兼翻譯家劉宇昆把《北京摺疊》譯成英文,收錄於《看不見的星球:中國當代科幻小說選集》中,該書於2015年11月在美國上市。而中文原作目前還沒有出版,預計2016年下半年將收入郝景芳的小說合集再正式推出。

&nbsp&nbsp&nbsp&nbsp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摺疊》的英文版譯者劉宇昆正是《三體》的英文版譯者,這是他翻譯的作品第二次獲得雨果獎。

&nbsp&nbsp&nbsp&nbsp《北京摺疊》故事梗概: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北京摺疊》概念封面

&nbsp&nbsp&nbsp&nbsp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間,五百萬人口,生存時間是從清晨六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空間休眠,大地翻轉。翻轉後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第二空間生活著兩千五百萬人口,從次日清晨六點到夜晚十點,第三空間生活著五千萬人,從十點到清晨六點,然後回到第一空間。時間經過了精心規劃和最優分配,小心翼翼隔離,五百萬人享用二十四小時,七千五百萬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時。」在第三空間,垃圾工老刀一頓早飯要花一百塊,老刀一個月工資一萬塊,而他希望能讓自己撿來的孩子糖糖,上一月一萬五學費的幼兒園,為了這個花費,他寧願冒險去其他空間送信。

&nbsp&nbsp&nbsp&nbsp雨果獎小說部分完整獲獎名單:

&nbsp&nbsp&nbsp&nbsp最佳小說(40000字以上):《The Fifth Season》N.K. Jemisin

&nbsp&nbsp&nbsp&nbsp最佳中長篇(17500~40000字)《Binti》Nnedi Okorafor

&nbsp&nbsp&nbsp&nbsp最佳中篇(7500~17500字):《Folding Beijing》Hao Jingfang,翻譯Ken Liu

&nbsp&nbsp&nbsp&nbsp最佳短篇(7500字以下):《Cat Pictures Please》Naomi Kritzer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之後中國80後女作家再獲雨果獎
    郝景芳在雨果獎頒獎禮上領獎  時光網訊 2016年雨果獎頒獎典禮於20日晚在美國堪薩斯城會展中心舉行。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Folding Beijing)摘得中篇小說獎(7500~17500字)。這是繼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作家再度獲得這一殊榮。  科幻小說《北京摺疊》創造了一個極端的被架空的北京,時間背景大概在22世紀,不同的人佔據了三層不同的空間,他們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著每個48小時周期生活。
  • 《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盤點世界各國文學獎
    中國網新聞8月31日訊 (記者慄衛斌 實習記者高翎家)近日,中國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中短篇小說獎,引起網友普遍關注。  雨果獎被稱為「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亞洲首次獲此殊榮的作家是《三體》的作者劉慈欣。除了雨果獎以外,世界各國都有其帶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傳播使命的文學獎。
  • 劉慈欣惜敗雨果獎,黑人女作家傑米辛蟬聯
    N.K.傑米辛當地時間8月11日晚十時許,第75屆雨果獎在赫爾辛基正式揭曉,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的作品《方尖碑之門》(The Obelisk Gate)蟬聯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備受關注的劉慈欣的長篇小說《三體Ⅲ·死神永生》則未能獲獎。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獲美國「星雲獎」提名
    在提名名單中,獲長篇小說獎提名的共有6部作品,除原著來自中國的《三體》英文版外,主要是分布於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等地的科幻作品。    「星雲獎」與「雨果獎」並稱為國際幻想小說領域的「雙獎」,在科幻界具有重要影響。根據作品長度,「星雲獎」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短篇故事等獎項。
  • 中老年男人劉慈欣「背後的男人」,英文版《三體》中的神翻譯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揭曉。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作為世界科幻領域的最高榮譽,這是雨果獎第一次將獎項搬給亞洲人,也是該獎歷史上第一次搬給翻譯作品。劉慈欣由此成為中國科幻的第一人。
  • 再次提名雨果獎 為何《三體》這麼受外國人歡迎?
    【中華網文化頻道綜合】當地時間4月4日,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公布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入圍。這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
  • 哈佛精英華裔劉宇昆 拿雨果獎比劉慈欣還早
    劉宇昆與劉慈欣是他翻譯了劉慈欣的《三體》是他翻譯了郝景芳的《北京摺疊》近一兩年,隨著劉慈欣不過,熟悉中國文學的讀者都知道,中文作品要被其他語種的讀者接受、喜愛,翻譯的作用至關重要,功勞不能小覷。《三體》的出版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曾經就在多種場合中提到,他在與日本等亞洲科幻界人士交流時,對方多次跟他表達對華語科幻作家的羨慕,「羨慕我們的科幻圈有了一個劉慈欣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英文譯者劉宇昆。」
  • 劉宇昆推首部科幻長篇 翻譯《三體》等獲雨果獎
    劉宇昆推出首部科幻長篇  科幻界素有「大劉小劉」的說法,「大劉」指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抬高到世界高度的科幻國民作家劉慈欣;而小劉,正是接連將《三體》《北京摺疊》翻譯介紹到西方的華裔作家劉宇昆。除眾所周知的譯者身份,劉宇昆也是個舉足輕重的科幻作家。
  • 2019年雨果獎,這項科幻界的大獎,無疑將由女作家繼續包攬!
    中長篇小說入圍6部,有5位是女作家:瑪莎·威爾斯、肖恩·麥奎爾、尼狄·奧考拉夫、凱莉·羅布森、Aliette de Bodard,僅有P·迪傑裡·克拉克(P. Djèlí Clark)為男性作家,憑藉其第一部中篇小說《The Black God’s Drums》入圍。
  • 評《三體》獲雨果獎:中國科幻文學路還長
    當《三體》英文版的譯者劉宇昆代表作者劉慈欣接過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時,中國科幻創造了歷史,更揭開了新的篇章。  創立於1953年的雨果獎,與星雲獎並列為全球科幻界最重要的兩個大獎,主要針對以英語發表出版的科幻小說和科幻戲劇。雨果獎創立之時,正是美國科幻的黃金時代,伴隨著美國二戰之後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發展。彼時,科學不僅僅是神秘的,更是時尚的、潮流的。
  • 對話華裔科幻作家、譯者劉宇昆:「翻譯別人作品就像照顧人家的孩子...
    提到華語科幻作家,必定會想到劉慈欣和郝景芳,因為兩人都先後斬獲過雨果獎。然而他們的獲獎與一個人的努力分不開,那就是將《三體》《北京摺疊》翻譯成英文並大力推薦的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在世界範圍內,我們不如中國科幻有影響力,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劉宇昆。」
  • 沒有神翻譯,老外怎看得懂《三體》
    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系列第一部日前獲得了科幻界最高獎項「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劉慈欣由此也成為將中國科幻「單槍匹馬拉至世界高度」的第一人。 其實,《三體》獲獎,翻譯者劉宇昆同樣功不可沒。《三體》的英文版按字面翻譯,為《三體問題》(The Three-Body Problem),在該書的亞馬遜評論區,讀者都對劉宇昆的流暢譯文讚賞有加。美籍華裔的劉宇昆(Ken Liu)出生於甘肅蘭州,11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科幻作家,2012年,他憑藉《手中紙,心中愛》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獎;2013年,涉及日本文化和星際移民的短篇小說《物哀》獲得雨果獎。
  • 譯者劉宇昆:翻譯是場美麗跨界
    劉宇昆是美國華裔科幻作家、《三體》英文版譯者,也是軟體工程師和職業律師。《三體》獲獎引發的科幻小說熱潮,離不開他身兼譯者、作者和跨文化傳播者多重身份的貢獻。  劉宇昆喜歡思考與探索人和人、事物和事物的邊界。他的世界,就像是一部他自己寫的《三體》。  圈外人不一定了解劉宇昆,而國內的科幻迷對他已不陌生。
  •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湯 俏    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太空人凱爾·林格倫從漂浮在地球之外35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宣布,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故事獎。
  • 劉慈欣獲雨果獎:得知時正睡午覺 冷靜看待稱含金量不足
    北京時間8月23日下午1點多,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第73屆雨果獎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英文版第一部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他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稱,得知獲獎消息時正在睡午覺。受到「小狗門」事件影響很多好作品落選,獎項空缺,這讓大劉覺得本屆雨果獎含金量不足。
  • 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 "三體"英文版入圍星雲獎
    近日,從國內科幻「重鎮」——《科幻世界》雜誌社傳來好消息,美國科幻奇幻協會2月20日正式公布星雲獎入圍名單,《三體》第一部英文版,已入圍該協會主辦的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的決選名單。  儘管目前僅是獲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仍舊意義非凡。
  • 韓國女作家擊敗帕慕克獲國際布克獎,與英譯者平分5萬英鎊
    韓國女作家擊敗帕慕克獲國際布克獎,與英譯者平分5萬英鎊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2016-05-17 12:03 來源:
  • 《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由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影視改編權一直備受粉絲關注。9月1日晚,《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同時也公布了首批核心主創名單。
  • 八旬譯者劉方獲「傅雷翻譯獎」 稱不知有這個獎
    八旬譯者劉方獲「傅雷翻譯獎」 稱不知有這個獎 2013年12月16日 15:12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沈堅、朱曉罕譯《兒童的世紀》  12月12日,第五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北京頒獎,81歲老翻譯家劉方憑藉《布羅岱克的報告》得獎,傅雷翻譯出版獎專為法語文學翻譯而設。
  • 非裔作家傑米辛蟬聯今晨揭曉的雨果獎 劉慈欣《三體3》惜敗
    儘管包括韓松、吳巖在內的許多中國科幻作家都預言大劉能憑藉《三體3》再度捧回雨果獎,但在北京時間今日凌晨公布的最終獲獎名單中,最佳長篇小說由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N. K. Jemisin)憑藉《方尖碑之門》(The Obelisk Gate)蟬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