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業園的一棵樹背後,藏著全球化海爾的森林版圖!

2020-12-25 家電圈

在國家戰略的驅動下,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進入加速落地期,打造全球化品牌、實現全球化經營已經成為中國企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新目標。在家電行業,海爾通過20年持續耕耘,在全球市場構建一個枝繁葉茂的新格局,成為中國在世界的第一張國家名片,也成為中國唯一的世界級品牌。而透過印度海爾的發展歷程,或許能洞察其中的奧秘。

孫誠||撰稿

如果用時間計算的話,一棵樹成材的時間大約需要10年,而海爾在印度成為印度人心目中「印度名牌」的時間也恰好是10年。

2007年,海爾進入印度市場3年後,收購一家當地的冰箱生產工廠開啟本土化製造,並栽下一棵0.5米高的「阿育王樹」;2017年,當年收購的冰箱工廠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多品類的綜合性海爾工業園,海爾則成為印度家電市場的領軍品牌。而那棵樹則茁壯成長,樹冠鬱鬱蔥蔥,成為海爾在印度市場崛起的見證者。

在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懷抱之中,印度這片有著燦爛古文明的熱土正在成為海爾全球化版圖加速擴張的戰略高地。如今,走在印度的街頭,海爾醒目的藍色logo隨處可見。要知道,就在10年前中國家電要進入印度,最常見的海運需要1個月,即便用成本最高的空運也需要16個小時。如今印度人坐在家裡網上滑鼠一點,海爾家電就馬上送到。

可以看得出,海爾的存在,對於這個異域國度的人們來說,就像生活中的老朋友。或許是這份水乳交融的和諧相處與無邊界滲透,海爾在印度被親切地稱為「印度海爾」。實際上,在加速全球化擴張進程中,海爾這家中國品牌已實現「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自我重構與成功蛻變,真正成為世界的海爾,並銘刻著全球各地鮮明特色的本土化烙印,「美國海爾」「日本海爾」「印度海爾」等全球不同地區的海爾共同構成了海爾的全球化森林版圖。

印度海爾:從工廠到工業園的悄然蝶變

阿拉伯海沿岸的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是頗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也是印度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塔塔汽車的所在地。然而這一次,讓浦那市成為關注焦點的,不是它的名勝,也非塔塔,而是來自中國的海爾。

11月16日,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一座海爾工業園正式投產。作為海爾互聯工廠全球複製的一個起點,工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將達到380萬臺,實現從冰箱的單一產品線到冰箱、洗衣機、空調、電熱和電視等全系列產品的本土化研發、生產、服務及營銷。

目前,印度海爾工業園有200萬臺家電,還未出廠就已被提前預訂。除當地銷售外,「印度海爾」家電還將出口至南亞、中東、非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區。十年前,也就是海爾品牌在印度開始運營的3年後,還只是海爾剛收購的一家不大的外資冰箱工廠,廠房建築面積僅3.6萬平方米、設計產能30萬臺。

從一家工廠到一座工業園,印度海爾十年的成功蝶變對於印度本地人來說,無異於一件爆炸性的新聞。在他們眼裡,今天的「印度海爾」早已屬於印度人自己的品牌,因為它的每一次產品創新與迭代都始於對於印度用戶需求與痛點的精準把握。

當年,為了海爾印度建廠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更為了深刻體會異地發展的艱難,海爾人在新收購的工廠栽下一棵「阿育王樹」。海爾在印度市場的起步與發展就象這棵樹,沒有用心的投入與適應措施,是很難成活的。那時候,海爾這個品牌初來乍到,在印度市場很受排擠,中高端市場被國際品牌牢牢把持,而低端市場又有眾多印度本土品牌加速擴張,海爾受到了兩面夾擊,只能在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十年過去了,而今這棵樹已是粗壯挺拔,樹繁葉茂,恰似今天的印度海爾。在歷經多年的探索之後,海爾印度吸取「阿育王樹」紮根本土的靈感,進行經營發展思路的大轉變,覆蓋冰空洗等業務領域開啟了研發、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印度本地化創牌模式。也就是從這時起,「印度海爾」徹底從理念上取代「中國海爾」在印度本地人心中逐漸紮下了根。

以印度本土用戶需求為出發點,主打高端市場和通過差異化策略來提升市場競爭力的轉型實踐,也為印度海爾的本地化崛起開足馬力。近年來,海爾結合印度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地域特點,陸續推出不彎腰BM系列冰箱、分區免清洗洗衣機以及專為當地高溫環境推出的Dawn系列智能變頻空調,這些海爾「印度造」的精品得到印度用戶的普遍認可。

本土化創新,這正是海爾攻破印度用戶心靈壁壘的關鍵一役。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至今印度海爾工廠年產量擴增26倍。數據爆增的背後,是印度海爾深耕本土用戶需求,持續與終端用戶進行精準交互的必然結果,這也促成了海爾在印度完成了從一個工廠到而今一座工業園的成功蝶變。

全球海爾:從三位一體模式到四大全球化標準

印度市場的階段性成果,只是海爾全球化崛起的一個縮影。在網際網路浪潮的持續衝擊下,對於中國以及世界家電產業來說,全球海爾不只是率先開創「三位一體」創新運營模式。同時還基於自身20多年的全球化探索,亮出「自主創牌能力、品牌整合能力、本土化建設能力、產品原創能力」四大全球化標準。

全球化,對於今天的中國家電企業來說,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而是已真正走入實戰階段。然而,在全球化此起彼伏的呼聲中,空喊口號的有之,功夫不到的亦有之,而真正像海爾把全球化觸角實實在在地延伸至世界各地,並牢牢紮下根結出豐碩果實的品牌,卻少之又少。

據歐睿國際統計,中國白色家電的產量佔全球的49.1%,中國品牌在海外只佔2.89%,能讓世界人喊出的中國品牌卻屈指可數。而在2.89%的品牌產品中,海爾佔比居然高達86.5%。作為中國唯一的世界級品牌,海爾不只是在世界豎起了中國企業的旗幟,還拉近了世界了解中國製造、中國創新的距離。

的確,中國企業走出去很容易,但真正走進去、走上去,實現本土化研發、製造和營銷,卻並非易事。對於海爾而言,真正的全球化,不僅要走向國際市場,更要以本土化的戰略,與當地實現融資、融智、融文化的水乳交融,成為當地消費者認同的世界品牌、全球的海爾。這種全球化的精耕細作靠的不只是出口創匯那麼簡單,而是真投入、真能力,從技術研發、品牌布局到售後服務的全流程體系化運作。

多年來,與其實企業相比,海爾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路。之所以說艱難,是因為這條路需要更多的付出,但卻更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深遠的布局,決非立馬盈利的短視之舉。從定性上來說,海爾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是一場全球化自主創牌,以全球品牌的整合能力、品牌的本土化能力和產品的原創創新能力徵服全球市場的攻堅之旅。

真正的全球化企業不僅是在海外打響品牌,而是要創主流市場的主流品牌。在歷經多年的厚積薄發之後,海爾的全球化創牌成果斐然。目前,海爾已經完成了從「世界第一白電品牌」到「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的布局,同時也代表了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次具備了全球性的綜合運作能力——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全球營銷、全球採購和全球服務的協同能力。

日前發布的青島海爾2017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海外整體收入507.4億元,佔全部營收43%,近100%為自有品牌收入。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在海外以自有品牌實現如何大規模營收的企業,這也充分表明海爾不只是原創性的產品贏得用戶青睞,自主創牌也獲得信賴,甚至還通過整合世界一流品牌,開啟了一場真正的全球化深耕細作。

「樹木可能每天都有生死,但生態系統卻可以生生不息。「海爾在全球「栽下」無數棵印度這樣的「阿育王樹」,這些「阿育王樹」在海爾全球化戰略下成長為一片生生不息的「全球森林版圖」。其6大品牌及遍布全球的10大研發中心、24個工業園、108個製造中心都將成為其中的一個節點,將全球技術、品牌等要素匯聚進來,為海爾在全球創新發展路留下更多的生機。

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畫卷正在向物聯網時代延伸,深入推進「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在全球落地的海爾,正懷著自信致力於打造全球共創共贏的生態圈,探索新的時代方向。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相關焦點

  • 中國家電全球化再加速 印度海爾工業園投產
    印度當地時間11月16日11點,海爾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工業園舉行了投產儀式,工業園內建成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彩電5大互聯工廠是繼中國後在海外互聯工廠複製的起點。印度工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將達到380萬臺,產品不僅能夠滿足印度本土用戶的需求,而且將出口至南亞、中東、非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區。
  • 海爾智家深度解析:高端白電品牌引領者,全球化布局版圖已成
    90 年代末隨著中國加入全球化進程加快,公司 自 1998 年開啟國際化戰略進行自主創牌,先後收購日本三洋、美國 GEA、紐西蘭 Fisher&Paykel、義大利 Candy,目前包括海爾、卡薩帝、統帥旗下形成七大品牌矩 陣,實現全球化布局。
  • 海爾14億奪青島海爾工業園改造地 將建海爾雲谷項目
    11月11日,海爾集團競得青島嶗山區黑龍江路以南、海爾路以西兩宗地塊,兩地塊成交總價為13.94億元,兩幅地塊屬於海爾工業園東區升級改造項目用地,規劃為海爾雲谷項目用地。   據了解,該兩幅地塊屬於海爾工業園東區升級改造項目用地,規劃為海爾雲谷項目用地。該兩宗地塊為海爾工業園東區升級改造項目首次拍賣的地塊。   資料顯示,海爾工業園東園區的總體定位為「網際網路+智慧型產城園區」,建設內容包括電子商務、金融、商業、居住和教育等。總建築面積達135.41萬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16000人,商住比5:5,規劃停車位10132個。
  • 海爾智家:當全球化成為唯一答案,中國家電巨頭如何海外求生?
    首先,在新興市場,2018年,海爾智家斥資興建俄羅斯和印度的兩大生產基地:一個構成海爾進軍東歐人口增長新市場的先頭陣地,另一個則使得海爾成了中國企業進軍印度市場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憑藉自有品牌和本地化的攻城略地,海爾進入俄羅斯時是市場第八位,現在是份額第四,銷售額第三,只落後於LG和三星,擠掉了德國和義大利的競爭對手,平均單價和市場高端的策略仍然保持一致。而印度市場,通過工廠和多年經營,海爾已經成功站穩市場第四位。
  • 海爾工業園東院區將改造為海爾雲谷 投資150億
    其中,總投資150億元的海爾雲谷項目,將對佔地面積約600畝的海爾工業園東院區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建設成為以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創客平臺、商業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全部建成投產後,將引入800餘科技型企業,入駐2萬餘名高端人才,實現年產值約400億元,實現稅收約20億元。
  • 中國家電企業紛紛轉型國際化 海爾已經亮出6大全球化成果
    由全球化智庫(CCG)編寫的中國企業全球化50強榜單中,中國化工、中化、聯想、海爾、華為位列TOP5,成全球化代表企業。進入2018年,全球3大財經商業媒體之一《快公司》發布了2018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企業,其中,海爾代表家電業唯一入選中國企業榜單TOP10,這也是海爾第3次登上該榜單。
  • 海爾浦那工業園為當地兩家醫院捐贈冰箱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隨著印度疫情大爆發,當地物資的匱乏問題也愈加嚴重。當地時間4月9日,海爾印度繼為當地免費發放愛心餐、捐贈4000個口罩及消毒液後,又為當地Dr.Naidu Hospital、Kamla Nehru Hospital兩家醫院捐獻一批海爾冰箱,用於儲存各類藥品。 疫情爆發之後,印度各大醫院亟需冰箱存放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應急藥品。Naidu Hospital是當地最早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據醫院方面介紹,很多藥物特別是一些為重症病人增強免疫力的藥物,需要採用恆溫冷藏的儲存方式。
  • 世上最大的樹,一棵樹成就一片森林,樹齡高達250年遊客讚不絕口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非常神奇的樹,這棵樹的樹齡高達250年,是全球最大的一棵樹。最神奇的是,這棵樹就是現實版的「獨木成林」。單單是這一棵樹就成就了一片森林,所以凡是見過這棵樹的遊客紛紛對它讚不絕口。畢竟在許多人看來,森林一般都是由許多的樹木組成的,獨木必然是成不了林。所以說,很多人聽到一棵樹就成就了一片森林是不可能的。
  • 踐行全球化戰略:海爾在日本首推T門冰箱
    海爾在日本推出T門冰箱入駐C渠道並獲得大幅增長,反映出海爾冰箱踐行全球化戰略,堅持「走出去」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顯著成效。憑藉開放平臺所展現的資源整合能力,海爾冰箱不斷根據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滿足其需要的高附加值產品。C渠道採購經理稱,日本本土品牌都傾向於做大型冰箱,但他們推出的產品,著重強調的不是消費者必須的附加功能,而海爾推出的T門冰箱,能夠讓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到兩大特點:大容積,大冷凍。
  • 海爾轉債投資價值分析
    公司是較早依託全球化戰略實現規模擴張的企業,過去十多年,公司全球化戰略不斷發力,接連併購重組日本三洋白電業務、GE家電業務、紐西蘭Fisher&;Paykel業務並持股墨西哥MABE,在海內外構建出研發、製造、營銷,上下遊完善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2018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佔比40.4%,近100%為自有品牌收入。
  • 海爾俄羅斯洗衣機工廠已開建!預計2019年7月投產
    2017年11月1日消息,日前,有外媒報導海爾為了滿足俄羅斯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將與韃靼斯坦共和國政府和納貝列日尼-切爾尼市政府籤訂三方協議,在卡馬河畔再建一座洗衣機工廠,現在該工廠已經啟動,預計在2019年7月年建成,產能50萬臺。
  • 廣交會:海爾免清洗出口海外8國印度已成暢銷型號
    4月15日,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開幕,海爾洗衣機攜免清洗產品亮相,其憑藉健康洗護實力已出口海外8個國家,並在印度市場備受認可,成為暢銷型號。此外,現場更有直驅大筒徑等顛覆性產品展出,通過迭代的原創科技向用戶提供日臻完善的衣物護理解決方案。
  • 海爾:變革中失速
    自1984年始,海爾走過了名牌戰略(1984~1991年)、多元化戰略(1991~1998年)、國際化戰略(1998~2005年)和全球化戰略(2005~2012年)四個發展階段。並於2012年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 歷經5次戰略轉變的海爾,是否真的如張瑞敏所追求的進入「似曾相識」的企業生命循環?
  • 都是廣告惹的禍 印度塔塔集團在印度起訴海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5月14日報導,印度塔塔集團旗下Voltas公司近日向德裡高等法院對中國家電製造商海爾家電(印度)發起訴訟,稱海爾(印度)在廣告中涉嫌諷刺塔塔集團的廣告。Voltas是印度最大的空調製造商。
  • 競逐智能家居賽道 海爾靠什麼贏?
    作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海爾在這方面擁有強大優勢,尤其體現在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全球營銷與服務、全球品牌矩陣的四大方面。第一個方面,全球研發。毫無疑問研發是企業能否持續創新的驅動引擎。全球化的「10+N」開放研發體系保證了智能產品的快速創新,目前海爾原創科技被行業模仿151次。
  • 海爾電器股東以99.99%高票通過私有化,海爾智家「A+H+D」再近一步
    而今年港股私有化的明星項目:海爾電器(01169.HK)的私有化自要約以來備受市場關注,交易公布後股價堅挺,一路上揚,且交投活躍,市場看到的是一顆明日之星冉冉升起,那麼海爾電器私有化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
  • 海爾空調開啟空氣全球化進程:瑞士研究中心成立
    海爾空調開啟空氣全球化進程:瑞士研究中心成立 2018-04-03瑞士當地時間4月2日,海爾空調與瑞士日內瓦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實驗室就健康空氣研究達成合作,成立海外首個健康空氣研究實驗室,加速服務全球用戶,在為全球用戶提供最專業、最健康、最潔淨的空氣解決方案的同時,開啟了從「空調」到「空氣」的全球化革新進程。
  • 印度製造業喊停 全球手機家電業要打寒顫?
    一些我們熟悉的智慧型手機和家電製造行業,如三星、OPPO、vivo、海爾、TCL、美的等在當地的生產進度,很可能因「封城」禁令遭遇停滯。全球供應鏈的脈動,從這一天起突然「卡」在了印度。除了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眾多全球知名消費電子企業和家電製造商,包括三星(Samsung)、LG、高德瑞吉(Godrej)、海爾(Haier)、松下(Panasonic)和美的開利空調(Carrier Midea)等品牌,都已經關閉了位於印度浦那、諾伊達、提魯帕蒂等地的工廠,有些關閉到3月25日,有些關閉到月底。
  • 全球又誕生產銷過億級品牌 海爾全球第1億臺洗衣機在泰國基地下線
    泰國當地時間2011年12月27日15點56分,海爾全球第一億臺洗衣機在位於泰國海爾洗衣機製造基地下線,這是繼2010年第一億臺冰箱在義大利下線後,海爾第二個產銷規模達到一億臺的產品品類,這意味著海爾全面進入"用戶聯盟時代".本月15日,世界權威消費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發布報告,2011年海爾洗衣機以10.9%的品牌市場份額第三次蟬聯全球第一。
  • 2019IFA:海爾「歐洲版」智慧家庭成外媒關注焦點
    其中,海爾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及其全球化布局都是外媒關注的重點,海爾更是被德國媒體評價為「電器領域的世界領導者」。澳大利亞AppliancesRetailer:海爾正布局智慧家庭全球化版圖AppliancesRetailer報導,作為在歐洲發展最快的公司,過去1年時間內,海爾在歐洲市場取得巨大進展。海爾是第一個在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品牌,同時收購了義大利知名家電品牌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