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全球化再加速 印度海爾工業園投產

2020-12-25 中國家電網

  印度當地時間11月16日11點,海爾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工業園舉行了投產儀式,工業園內建成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彩電5大互聯工廠是繼中國後在海外互聯工廠複製的起點。印度工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將達到380萬臺,產品不僅能夠滿足印度本土用戶的需求,而且將出口至南亞、中東、非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區。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經濟商務參贊、中國駐孟買總領事以及馬邦首席部長費德納維斯等親臨現場祝賀。

  印度「德幹女王」再次升起五星紅旗

  距離孟買東南方約100公裡,穆拉河與穆塔河的匯流處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叫做浦那。這裡曾是邦斯勒王朝馬拉塔人的首府,素有「德幹女王」之稱。今天,這個古老的城市,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正在慢慢升起,在它左側的是橙白綠三色相間的印度國旗以及藍色的海爾旗,三面旗幟在陽光下迎風飄揚,宣告著中國企業海爾工業園的投產。

  站在主席臺往下看,能看清一張張洋溢著笑容的臉孔,卻看不到工業園的邊界,「新投產的廠房建築面積17.5萬平方米,年產能達到380萬臺。」工業園負責人表示。但是誰能想到,工業園10年前只有一個冰箱工廠,廠房建築面積僅3.6萬平方米,設計產能30萬臺,而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產能提升近13倍的工業園,當初建廠時栽下的阿育王樹,10年間也伴隨海爾品牌長得鬱鬱蔥蔥,從一棵小樹苗長成了大樹,就如同海爾在印度市場的影響力正在根植於用戶的生活中。

  新工業園投產後,產品品類將從冰箱,擴展到洗衣機、空調、熱水器、電視等,而且還將會大大加快對南亞市場的需求反應速度。在過去,一臺冰箱整機需要經過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繞過斯裡蘭卡,歷時一個月才能最終從中國青島抵達印度孟買,而如今的印度用戶只要在家點點滑鼠,就可從位於印度浦那的海爾工業園的互聯工廠預訂整套家電。

  中國家電第一個印度本土化工業園

  在印度提起海爾,人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不彎腰的冰箱」「 一分鐘速冷空調」讓海爾家喻戶曉,成為與塔塔汽車齊名的「工業驕傲」。今年1-10月份最新市場數據顯示,海爾洗衣機在印度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5%,高於行業5倍;海爾空調成為印度增長最快品牌之一,當地銷量增幅高達80%,5倍於行業水平;印度海爾在電商渠道的產品銷售增幅198%。

  在過去,印度人熟知中國的產品主要是「Made in china」的標誌,如今,海爾已經成為很多印度人心目中的當地品牌,他們稱之為「印度海爾」。 據悉,海爾冰箱互聯工廠正式投產後,當地化產能將增加5倍,海爾在印度當地化生產的產品佔到了96%;海爾空調互聯工廠投產後,海爾空調在印度80%的訂單實現「自給自足」,僅有20%的訂單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意味著海爾是中國家電在印度第一個實現本土化的企業。

  事實上,將五星紅旗升起在印度僅是海爾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縮影。早在十幾年前,海爾就與中國家電企業一起踏上了出海之路,但是與大部分中國企業出口主要靠貼牌和代工不同,海爾一開始便開啟了「由難到易」的全球化道路,通過堅持「自主創牌」,海爾將五星紅旗和海爾旗插遍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爾」牌正在被全球用戶認知。

  根據青島海爾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1191.9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海外業務收入507億元,佔比高達43%。值得注意的是,海爾家電業務全球收入近100%為自有品牌。

  在印度有一句名言,「真理,一旦被知道了,就超越了所有經典。」從2004年初進印度市場,到推出「本土化」的產品,再到如今工業園的投產,互聯工廠的複製,海爾在印度的落地生根就是從真理到創造經典的一個具象。而這一切都源於海爾要在主流市場創造主流品牌的全球化理念。海爾全球化的20多年裡不僅將「海爾」牌寫進印度居民的生活裡,也寫進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居民的生活裡,成功書寫了「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奇蹟。

相關焦點

  • 印度工業園的一棵樹背後,藏著全球化海爾的森林版圖!
    在國家戰略的驅動下,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進入加速落地期,打造全球化品牌、實現全球化經營已經成為中國企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新目標。在家電行業,海爾通過20年持續耕耘,在全球市場構建一個枝繁葉茂的新格局,成為中國在世界的第一張國家名片,也成為中國唯一的世界級品牌。而透過印度海爾的發展歷程,或許能洞察其中的奧秘。
  • 海爾智家:當全球化成為唯一答案,中國家電巨頭如何海外求生?
    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海外,中國打造的品牌只佔據了近3%的市場份額。中國家電企業長期依賴加工和出口創匯戰略,而忽視品牌的海外打造,使得中國家電巨頭品牌在海外幾乎難覓其蹤。首先,在新興市場,2018年,海爾智家斥資興建俄羅斯和印度的兩大生產基地:一個構成海爾進軍東歐人口增長新市場的先頭陣地,另一個則使得海爾成了中國企業進軍印度市場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印度製造業喊停 全球手機家電業要打寒顫?
    一些我們熟悉的智慧型手機和家電製造行業,如三星、OPPO、vivo、海爾、TCL、美的等在當地的生產進度,很可能因「封城」禁令遭遇停滯。全球供應鏈的脈動,從這一天起突然「卡」在了印度。該公司高管表示,他們將等待政府部門的建議並評估情況,然後再重新開始生產。而對國內知名家電品牌海爾、TCL和美的而言,目前的生產禁令影響也很明顯,尤其是剛剛投產的中國家電企業。其中,TCL華星在印度的首個項目,2019年12月底剛在提魯帕蒂TCL產業園(印度安得拉邦)舉行了廠房封頂儀式。
  • 中國家電企業紛紛轉型國際化 海爾已經亮出6大全球化成果
    在去年黨的十九大期間,黨的報告累積出現16 次 " 全球 " 和 3 次 " 全球化 ",27 次 " 國際 "59 次 " 創新 "。這意味著對中國企業全球化、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厚望。做為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海爾以「長子」身份肩負著中國家電2025高端製造的重任、肩負著用原創科技證明中國的使命。
  • 海爾將開300體驗店推全套智慧家電 GE品牌助力
    2017 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前夕,海爾於3月8日發布成套智能家電,並宣布今年將在國內設立300家體驗店進行推廣銷售。去年被海爾收購的GE家電,將與海爾集團旗下原有五個品牌一起,共同助力海爾智慧戰略的落地。
  • 海爾工業園東院區將改造為海爾雲谷 投資150億
    其中,總投資150億元的海爾雲谷項目,將對佔地面積約600畝的海爾工業園東院區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建設成為以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創客平臺、商業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全部建成投產後,將引入800餘科技型企業,入駐2萬餘名高端人才,實現年產值約400億元,實現稅收約20億元。
  • 家電行業加速轉型,去家電化和拓寬邊界成主要關鍵詞
    導讀:近年來,家電行業呈現出加速轉型、升級和分化的趨勢。綜合來看,家電巨頭的轉型主要分為「去家電化」和「拓寬家電產業邊界」兩大類型。  在經歷了30年的快速發展後,中國家電行業已走過普及潮帶來的快速成長期,進入到以改善性消費為主要特徵的低速成長和(港股00001)整合提升的階段,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
  • 中國冰箱銷量王:超過西門子美的,這個國產品牌拿下全球第一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這些年國內的產業升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TCL、海爾、美的、格力為首的家電巨頭,以產品創新為驅動力,正逐步向全球邁進。海爾作為國際化最早的一批家電品牌,這幾十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家電「F4」迎拐點,他們有中國血脈但已是全球品牌
    海爾、海信、TCL、美的,如果說這四家企業代表中國家電製造業,成為行業的「F4」,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創造著奇蹟,相信這一說法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疫情導致全球家電製造業面臨著種種困難,而保證有序生產、供應和增加銷量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這也是中國家電製造業從下半年開始,全球銷量仍然同比增長的重要籌碼。
  • 重慶工廠竣工投產,折射的是長城汽車全球化的決心
    長城汽車重慶永川工廠竣工投產合影長城汽車重慶工廠圍繞「綠色環保、精益高效」的理念,以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為目標,為中國製造智能化升級提供值得借鑑的範本,加速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進一步發展,成為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支撐。
  • 厚積薄發 海爾展示「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
    今天下午海爾召開以「海爾智慧家庭,定製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峰會,筆者認為,海爾此舉不僅代表了海爾將以一個全球化的品牌形象步入大眾視野,一方面是繼續夯實在全球家電市場的領袖地位,另一方面通過六大品牌布局,快速完成智慧家庭在全球的實踐與落地,更代表了「中國品牌」的崛起。
  • 踐行全球化戰略:海爾在日本首推T門冰箱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和家電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全面加速海外市場擴張已成為家電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海爾冰箱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海爾在日本推出T門冰箱入駐C渠道並獲得大幅增長,反映出海爾冰箱踐行全球化戰略,堅持「走出去」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顯著成效。憑藉開放平臺所展現的資源整合能力,海爾冰箱不斷根據當地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滿足其需要的高附加值產品。C渠道採購經理稱,日本本土品牌都傾向於做大型冰箱,但他們推出的產品,著重強調的不是消費者必須的附加功能,而海爾推出的T門冰箱,能夠讓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到兩大特點:大容積,大冷凍。
  • 海爾俄羅斯洗衣機工廠已開建!預計2019年7月投產
    2017年11月1日消息,日前,有外媒報導海爾為了滿足俄羅斯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將與韃靼斯坦共和國政府和納貝列日尼-切爾尼市政府籤訂三方協議,在卡馬河畔再建一座洗衣機工廠,現在該工廠已經啟動,預計在2019年7月年建成,產能50萬臺。
  • 海爾「直驅革命」加速 洗衣機TOP10中8席是海爾直驅
    海爾感恩月期間,家電市場洗衣機銷量明顯上升,中怡康第48周數據顯示,海爾洗衣機整體份額突破37.9%。2018年1月至今,行業持續「負數增長」,海爾再次憑藉直驅等優勢,實現逆勢增長9%。目前,海爾直驅洗衣機在6000元以上市場擁有50%的行業份額,佔據高端洗衣機半壁江山。
  • 海爾:變革中失速
    1992-1998年:收購18家白色家電企業,發展多產品線 從專注主營產品,再到多元產品線,這是大多數企業必經之路。1984年到1991年,海爾在這7年時間只做了冰箱一個產品。隨後,張瑞敏提出「多元化」戰略。 1992年,對於所有中國企業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鄧小平在南方視察並發表了重要談話。
  • 海爾智家深度解析:高端白電品牌引領者,全球化布局版圖已成
    90 年代末隨著中國加入全球化進程加快,公司 自 1998 年開啟國際化戰略進行自主創牌,先後收購日本三洋、美國 GEA、紐西蘭 Fisher&Paykel、義大利 Candy,目前包括海爾、卡薩帝、統帥旗下形成七大品牌矩 陣,實現全球化布局。
  • 海爾重新定義中國製造: 從Made for the world 到 Made over the...
    在過去的30多年裡,中國充沛、廉價和勤勞的勞動力,為全世界消費者製造了無數精緻、美好和優良的產品,開放的中國日益成為全球化經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這是理解1978-2004年間中國崛起的故事主線之一。而從1993年起,以鄧小平南巡談話為起點,中國故事逐漸有了第二條主線,那就是成為跨國公司眼中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中國企業越來越感到即使想守住本土市場也變得不容易了。
  • 海爾重新定義中國製造:從Made for the world 到 Made over the...
    在過去的30多年裡,中國充沛、廉價和勤勞的勞動力,為全世界消費者製造了無數精緻、美好和優良的產品,開放的中國日益成為全球化經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這是理解1978-2004年間中國崛起的故事主線之一。而從1993年起,以鄧小平南巡談話為起點,中國故事逐漸有了第二條主線,那就是成為跨國公司眼中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中國企業越來越感到即使想守住本土市場也變得不容易了。
  • 海爾、伊萊克斯、LG、三星等國際巨頭籤署合作協議 推動全球家電...
    根據合作協議,海爾U+將於2019年推出符合OCF認證的國際標準化智慧家電產品,推進互聯互通標準的制定,進一步鞏固海爾U+在國際標準化進程中的話語權和主導地位,奠定智慧家庭生態第一品牌的全球影響力。海爾U+發聲國際 攜手OCF彰顯中國力量海爾始終引領著物聯網互聯互通的趨勢。早在2014年,海爾就發布了全球首個智慧生活開放平臺——U+平臺,通過統一的開放化協議,實現了平臺內部不同品類、品牌產品的互聯、互通,促進了海爾旗下網器與第三方接入夥伴產品的融合共通。
  • 2017歐睿國際世界家電TOP3:三星第3、LG第2、海爾第1
    海爾通過遍布全球的製造基地與研發中心,讓產品走進160多個國家,成為中國家電全球化第一品牌。任太陽東升西落,海爾logo24小時沐浴著太陽的光輝。此外,韓國企業LG、Samsung分列第2、3位,美國企業惠而浦位列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