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羊乳行業誤入歧途!
伴隨著註冊制奶粉品牌名單的公布,羊乳企業關於牛、羊乳清蛋白使用情況也日漸明朗。截止2017年底,通過配方註冊制的羊奶粉一共有68個系列,而這些通過註冊的羊奶粉究竟使用的是不是羊乳清蛋白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一些在標籤中強調使用濃縮羊乳清蛋白的企業紛紛開始宣傳自己的奶粉是全羊奶。受這種輿論的影響,一些羊乳企業不得不上馬100%純羊乳蛋白的產品。但也有部分企業在最初選擇羊乳蛋白之後最終又放棄了,改用牛乳清蛋白。
牛、羊乳清蛋白之爭
一直以來,在嬰幼兒羊奶粉生產過程中使用牛乳清蛋白是行業共識。一方面是因為牛、羊奶粉區分的依據在於生乳或奶粉的來源,即使用的是生牛乳(全脂牛乳粉)還是生羊乳(全脂羊乳粉);另一方面是因為羊乳清的產量很低,沒有形成產業化。大家都知道,乳清粉是生產奶酪的附屬產品。中國人沒有食用奶酪的習慣,乳清基本依靠進口。而歐美國家奶酪以牛奶為主,羊奶酪十分罕見。再加上奶山羊產量遠低於牛奶,且多以鮮羊奶或羊奶粉的形式出售,更不可能用於大規模生產奶酪。因此在嬰幼兒奶粉生產歷史中,無論是牛奶粉還是羊奶粉均採用牛乳清粉,這也成為了行業共識。直到這些年,一些奶粉品牌使用羊乳清蛋白產品原料,並宣傳只有純羊乳蛋白配方的奶粉才是全羊奶,以此作為品牌差異化競爭的砝碼。隨後一些品牌出於營銷價值的考慮跟進這一概念,這種營銷賣點上的差異進而也引發了宣傳的牛、羊乳清之爭。
產量低、生產技術不穩定,羊乳清品質難保證
有關數據顯示,1千克原奶中僅含有5.4%的乳清乾物質。也就是是說100千克奶中只能提取5.4kg乳清粉,而經過脫鹽處理之後得到的原料粉會更少。顯然企業更願意選擇加工附加值更多的產品。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何羊乳清粉全球供應量低的問題了。目前,國際上一些乳清供應國,如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均沒有羊乳清的供應。奶酪供應量大的歐洲,只有為數甚少的幾個小國家存在手工加工羊乳清粉的情況,產量極低,無法滿足大型乳企的開工需求,且牛羊乳清混雜,乳清的純度根本無從談起。據荷蘭某知名羊乳粉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介紹,雖然荷蘭是歐洲最大的羊乳出產國,但能夠提供羊乳清的企業卻非常少,他們是為數甚少的一家,要滿足目前中國羊乳企業的乳清需求是不可能的。
不僅如此,羊乳清粉除了供應量低的問題以外,還存在生產技術不穩定、灰分高等問題。行業專家表示,羊乳清的生產技術一直不發達,再加之以往需求少,在生產技術的攻克上還存在諸多問題,比方大部分企業都缺乏脫鹽的技術。再加上羊全脂粉的灰分本身就要比牛全脂粉的灰分高,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的羊乳清產品的灰分都超出國標範圍的原因。
羊乳清營銷價值大於營養價值
乳清粉中含有75%的乳糖,12%的乳蛋白,1.2%的脂肪,3%的礦物質,3%的水分。大家都知道羊乳清產量有限,現有資源無法滿足企業生產需求。我們細看那些宣傳100%純羊蛋白的品牌,其配料表中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乳糖,而羊乳清蛋白則排在較後,甚至連葡萄糖漿固體這種甜味添加劑含量都比羊乳清蛋白多。我們都知道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成分在奶粉中的實際佔比越高。顯然,這樣的配方營養價值大打折扣。為了營銷價值而犧牲營養價值不應該是有責任心的企業所做作為。相反,追求品質的企業往往堅持使用安全性更高、供應更穩定、工藝成熟的牛乳清蛋白。
純羊奶粉是偽概念
我們知道所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在牛乳、羊乳的基礎上添加多種營養素而成的調配乳品。質疑羊奶粉中添加牛乳清粉就是摻牛奶,其實完全是偷換概念,將乳清粉等同於原奶。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只要羊奶粉中添加了非羊乳來源的物質就是假羊奶粉了。一些打著所謂100%純羊乳清蛋白概念的羊奶粉品牌,其配方中也添加了其他非羊乳來源的物質,比方乳糖。我們知道乳糖也有不同動物性來源。既然以羊乳清來衡量羊奶純不純,那同樣作為輔料的乳糖呢,為什麼沒採用100%純羊乳糖呢?此外,像乳鐵蛋白、a-乳白蛋白等添加成分均來自於牛乳,聲稱全羊乳是不是這些成分也應該來源於羊乳呢?顯然,用乳清蛋白的動物性來源來衡量奶粉的純度不合理。再者,既然是配方奶粉,就是調配產品,就無所謂「純羊奶粉」的概念。
牛乳清仍將是未來羊奶粉生產企業的首選
牛乳清蛋白以其純度高、吸收率高、胺基酸組成最合理等諸多優勢被推為「蛋白之王」。從安全、健康、營養的角度出發,國產羊奶粉都應該以牛乳清粉作為嬰幼兒乳粉的輔料。而那種僅添加少量羊乳清蛋白,配方中又含有麥芽糊精、玉米糖漿等物質的配方將會被淘汰。專家認為,隨著消費者營養認知水平的不斷提升,企業營銷小伎倆遲早會被識破。未來,只有真正從品質出發的好產品才會贏得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