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的父母從良好溝通開始

2020-10-03 達醫曉護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762 篇文章

最近,你有沒有關注到這樣一則新聞,14歲男孩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對於這個事件,我們深感惋惜,談及這個話題並不是想爭論對錯,而是想讓身為父母的我們警醒,認識到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讓我們來談一談親子溝通的一些內容,學會與孩子的內心世界搭建一座橋梁!

什麼是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家長與子女之間交換信息、觀點、情感的過程,既是父母了解子女行為與心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影響子女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親子溝通有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程度,對家庭的每個成員的身心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不良的親子溝通關係會阻塞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帶來親子衝突,並且會造成子女的一些行為問題。

親子溝通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調查研究表明,親子溝通的影響因素主要與性別、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環境系統有關。女生與父母的溝通優於男生,女孩通常是用更積極和放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母子的溝通情況優於父子的溝通情況,子女與母親溝通的動機和能力都強於父親。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發展,會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裡或與同伴傾訴。

很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對親子溝通具有重要影響。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更有利於親子溝通,因為民主的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適應能力更強,與其周圍的環境更佳的和諧,因此與父母的衝突更少,更有利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專制型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易形成焦慮、恐懼、自卑、消極性格特徵,不能良好的適應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親子之間更容易發生衝突。

良好的家庭功能對親子溝通有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家庭成員的情緒調節的能力。如果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擅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支持,形成民主和諧的氛圍,那麼親子溝通會更順暢,更有利於子女的成長。反之,家庭成員易產生憤怒情緒和衝動行為,家庭氛圍不和諧,成員之間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家庭成員之間缺乏關愛,親子溝通的問題就會非常的突出。

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加強親子溝通呢?

1.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作為父母的我們時常會認為我們是成年人,成年人想的事情就比孩子更聰明更對,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來管束子女,卻忽略了他們的心聲。沒有及時有效的了解子女的內心中的真實的想法和需求,這樣會引發孩子的不滿和情緒,導致親子溝通不良。作為父母,我們要以尊重和民主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子女,學會做他們的朋友,以對方的角度來想問題,這樣親子溝通會更順利,也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

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會控制情緒,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有利。父母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給孩子示範作用,那麼孩子才能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和情緒調節能力,在這樣的前提下,親子溝通才能更有效。

3.學會接納和認同孩子

我們也曾是子女,也會被父母期望,而如今我們似乎也在複製父母的方式,把自己理想的部分強加給孩子,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沒有你預想的優秀的時候,你就會發脾氣不接納和認同他們。我們應從客觀的事實出發,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能看見真實的他,發現他的優點,這樣孩子才能打開心扉,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更有利於親子溝通。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從良好的親子溝通開始!

作者:長春市第六醫院 黨委書記兼院長 桑紅

長春市第六醫院 心理治療師 付佳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相關焦點

  • 做合格的父母,從備孕開始
    從這期開始我們將聊一聊如何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先從備孕開始,後面幾期我們將講到孩子的學習教育和處理早戀問題,希望多多關注。備孕是指孕婦或其家人對優孕的前提準備,孕前調理分為「身」、「心」兩方面。準媽媽要多吃葉酸,準爸爸要多吃富含鋅的食物等。
  • 為了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溝通無障礙
    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子女之間,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最有效途徑。那麼,與孩子交流時如何營造良好的氛圍,使交流能夠順利進行?父母需要做以下事情。首先,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應該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
  •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開始!
    現在的孩子稍微大一點都會有自己的個性,在家耍脾氣的現象太多了,有些孩子活潑開朗一些,有些內向不愛說話一些,做為家長,要多細心了解孩子的性格脾性。有人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好多家長在孩子出狀況或者有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意的時候就喜歡「女子單打」或者「男子單打」,甚至有些時候有些家庭是「混合雙打」,這些都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溝通或者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的。
  • 怎樣做合格的高中家長?高一是老師、高二是朋友、高三是父母
    不合格家長只要老師不找他就萬事大吉,「害怕」與老師溝通。建議:每月與孩子班主任老師溝通2-3次。03堅信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自己的問題合格的高中生家長堅信如果孩子教育出現問題那一定是作為父母沒有做好。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不合格家長對於孩子的問題熟視無睹,要求孩子改變自己卻不願改變。
  • 培養孩子良好溝通能力的重要性,父母值得一看
    有效溝通的能力是一項關鍵技能,我們做得越好,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越好。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交流;讓我們的母親知道我們是帶著我們的第一聲哭聲來到這裡的。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這樣他們才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清晰而自信地表達自己。
  • 做合格的幼兒教師,掌握4個溝通技巧,與寶媽建立良好溝通關係
    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困擾不少幼兒教師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與孩子的媽媽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在此,我們芳草教育給出一些建議。首先要了解當代年輕媽媽的一些特點,她們關注對幼兒進行個性化的教育,而且她們通過網絡和書籍,了解了豐富的育兒知識和信息。
  • 良好的親子溝通,父母的情緒是重點
    怎麼和孩子有效溝通成為當代父母的共同話題,不少父母抱怨,面對教導,孩子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聽,就算這次聽了,下次也犯同樣的錯誤,和孩子溝通的效果並不好。相關研究表明,溝通的效果取決於視覺、聽覺還有溝通的內容,其中,和孩子溝通的效果55%取決於視覺,也就是說,孩子很大程度是通過看父母的表情來和父母溝通的,和藹地和孩子溝通比兇神惡煞更有效果。
  • 五個妙招 助力於良好的親子溝通
    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與媽媽之間的溝通了,在媽媽的肚子裡不斷通過肢體活動向她傳遞著這樣那樣的信息,這時的溝通完全是一種隨意性。之後,當孩子出生時,親子之間漫長的溝通過程就開始了。  每一位父母都想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僅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呵護與關愛,以及心靈的溝通。當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眼光凝視父母,用表情來告訴父母自己的心情,他們喜歡父母的撫摩,喜歡父母與自己對話。
  • 相互的理解,請從良好的溝通開始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通訊員 章怡雯 浙江在線記者 吳曉婷)在幼兒園中班年齡段的幼兒之間同伴交往增多,容易發生矛盾,為了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一時期,家長、老師需要和孩子多多進行溝通。為進一步促進家園間交流,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杭州市西湖區文苑幼兒園於近日開展了家長學校活動,為家長提供切實有效的教育建議。  本次活動,文苑幼兒園特邀請了杭州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副主任武建芬教授以「理解:從溝通開始」為主題,講述如何成為一名受歡迎的家長。
  • 孩子總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巧用「非語言信號」,保持良好溝通!
    其實現在生活好了,每個家庭最多一兩個孩子,有很多都是兩代人圍著一個寶貝疙瘩轉,在子女的培養教育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什麼孩子們反而越來越難管,不聽父母的話呢。其實,這都是做家長的教育不得法,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加以溝通引導。1家長不自律。
  • 想要了解孩子內心,哪些才是良好的溝通方法?父母早知道早受益
    做父母的常會煩惱什麼呢?還不是孩子的管教問題。提到最多的事情,就會是當父母想讓孩子做什麼是事情的時候,孩子偏偏是父母讓往東走,這孩子就偏偏往西行,真是讓做父母的拿孩子沒有辦法。還有就是孩子會蠻喜歡的電子產品,很多時候,當父母的忙起來的時候,就會不管不顧的讓孩子盡情地玩電子產品,似乎這樣也能夠給正在忙碌的父母更多私人空間。
  • 合格高中生家長標準 高一是老師,高二是朋友,高三才是父母
    合格的高中生家長認為:即使工作再忙也要跟班主任保持溝通,了解孩子的近期情況狀態。不合格家長:只要老師不找他就萬事大吉,「害怕」與老師溝通。建議:每月與孩子班主任老師溝通2-3次。堅信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自己的問題合格家長:合格的高中生家長堅信如果孩子教育出現問題那一定是作為父母沒有做好。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 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如何培養
    培養孩子成為會溝通的人每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了人際交往,就存在著人與人的各種關係,沒有一個人能隔開與外界的交往、溝通而獨自生存下去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很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和溝通能力,能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遊刃有餘,獲得更多機會,更易得到成功。孩子的良好溝通能力怎樣培養?
  • 合格高中生家長標準出爐:高一是老師,高二是朋友,高三才是父母
    不合格家長只要老師不找他就萬事大吉,「害怕」與老師溝通。建議:每月與孩子班主任老師溝通2-3次。3、堅信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自己的問題合格的高中生家長堅信如果孩子教育出現問題那一定是作為父母沒有做好。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 如何做合格父母!
    首先,非常感謝父母將帶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讓我們有鮮活的生命,在這個五彩世界體會人間冷暖。也謝謝你們不辭辛苦將我們無償撫養長大,感謝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相信每一位父母在準備生孩子之前就已經開始規劃自己寶貝的成長.也想要作一個合格的父母,下面就是對如何做合格父母的總結。
  • 想獲得父母「合格資格證書」?需要這麼做
    很多人都說,我們生活中有各種證,如駕駛照、營業執照等等,卻沒有關於對父母的考核,因為有些人不夠做父母的資格!那麼,想要成為合格或是優秀的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有時有些父母可能太過沉浸於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中而不能積極有效的進行反思。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好的父母,需要詢問一下他人的意見,聽聽他們如何看待你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亦或是當他人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出質疑時,不妨做出一些改變。
  • 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孩子學好口才的必要條件
    哈佛大學做了一項實驗,從上小學開始跟蹤觀察小孩, 身處社會中,與他人的溝通,必不可少,是否擁有優秀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口才,,能與老師良好溝通,迅速彌補不足,輕鬆解決課上課下累積的知識困惑點。必須從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細心地正確引導孩子,明顯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正確引導孩子保持理智,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孩子的溝通能力體現了他的機智和聰慧,但在碰到突發性狀況的情況下,大部分孩子都是主要表現出驚慌。父母要做的就是說正確引導孩子維持理智和信心,乃至是笑容。
  • 父母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大行當,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
    前言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真的需要太多太多的學習,家庭的教育有時候比學校的教育還重要,因為父母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良好的言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重要。近日,有2件案例上了微博熱搜,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這2件不同的案例,非常深刻的詮釋了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大行當。
  • 《親子溝通密碼》:父母會溝通,孩子會改變
    不同的溝通方式產生截然不同的溝通結果。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中長大,如果父母習慣使用評價性的語句指責他人,將責任推給他人,以後,家長會面臨更多的指責: 沒有考上好的學校,都怪你沒有讓我上最好的輔導班。 沒有找到工作,都怪你沒有人脈,不能給我解決工作問題。 被指責的滋味不好受,想要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從改變說話習慣開始,少點評價,多點觀察。
  • 拿什麼拯救你,我親愛的孩子:良好的親子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原因2:不喜歡父母和自己聊天的方式很多父母總是喜歡一味地單方面地問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並不是跟孩子平等地、用心地溝通交流,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倍感壓力,久而久之就沒有了傾訴的欲望。原因3:不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許是礙於工作或生活比較繁忙,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缺乏耐心,常常把孩子的話當做耳旁風,能應付就應付,敷衍了事。他們往往認為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根本不重要,不必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