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網購撿漏,買了26件商品,商家卻要求他退單

2020-12-19 海峽消費報

導讀: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東西,因為網店可能比實體店便宜一些,尤其搞促銷的時候,加上一些優惠券或商家的打折活動,價格更是很實惠。商家搞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最重要的是誠信經營,履行承諾。

杭州一男子在網購平臺買了商品,在同一家店買了26樣東西,雙方就這些訂單產生了糾紛,商家不願意給這名男子發貨,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呢?

在網店上下單買了8000多塊錢的東西,商家要求消費者退單

小趙對運動鞋情有獨鍾,前不久,他在某購物APP上下單買了26件商品,其中包括很多鞋子,之所以買這麼多東西,是因為他發現這家網店的東西特別便宜,平時800多塊錢的鞋子在這家網店只要二三百塊錢。買了東西之後,他等著商家發貨,可這個時候他卻接到了商家的電話,商家說有的價格弄錯了,希望小趙退單。

小趙買這些商品總共花了8000多塊錢,是分三個帳號支付的,他填寫了自己的地址,商家的位置在西安,商家發出了貨物之後轉成了自提,也就是說,小趙必須要去西安才能拿回自己的這些東西,小趙覺得商家這個做法特別不合理,於是聯繫記者曝光了此事。

消費者和商家已達成一致

小趙給記者展示了一下,有一款鞋子現在網店上的價格是1249元,而小趙下單的時候僅花了205塊錢,很多商品都有類似的情況,按照現在商品的價格來算,小趙下單的時候確實很優惠。

有的商品是現在價格的一半,有的是現在價格的1/3。不論在實體店還是其他的網店,以這樣的價格買到小趙下單的這些商品是很難得的,也許這正是商家不願意發貨的原因。

小趙說,既然商家已經把東西掛在了網店上,就是要讓消費者購買的。現在自己的訴求只是拿到自己的商品,不需要多餘的賠償。記者聯繫了這個購物平臺的客服,工作人員說,會先調查一下,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再給消費者一個答覆。後來小趙給記者回饋消息說,商家已經和他達成了一致。

也許是因為系統的緣故,商家弄錯了價格,也許是因為商家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但無論什麼原因,作為店鋪,都應該按時履約,給消費者發貨,就算價格弄錯了,也應該商家為此事買單,而不應該要求消費者退貨。

很多網店的運營者沒有弄清平臺的規則或者設置價格的時候,點錯了小數點,弄錯了折扣,導致消費者以白菜價買到了價格很高的東西。希望經營者認真一些,不要出現類似問題,如果要求消費者退貨,會給消費者帶來麻煩,若是按時發貨,自己也許會有損失,只有謹慎點,才能避免類似的問題。

你認為,遭遇類似的情況,商家要求消費者退單到底合不合理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男子在網購平臺「撿漏」,買下26件商品!商家卻選擇拒絕發貨
    在生活越來越方便的今天,很多商店都會採用網上銷售的方式,因為它不僅可以節省租金和金錢,而且可以更方便地操作,就是因為方便性,所以很多年輕人也開始網購了起來,不過在網購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失誤的情況,下面這位小夥就遇到了這種問題小趙在網絡平臺上撿到幾雙鞋
  • 商家疏忽出現漏洞小夥瘋狂「撿漏」,一口氣拍26件,商家拒絕發貨
    但就在前幾日,一個商家因疏忽出現漏洞,被杭州一小夥發現,一口氣買了26件商品,商家卻拒絕發貨了。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杭州某小夥在某網絡平臺「撿漏」,一口氣購買了26件商品。這一行動使商家慌了,把送貨方式改為自提。趙先生在網絡平臺上買了幾雙鞋子,但隨後商家突然告訴他,是價格不對,不能送貨,並要求他申請退貨。
  • 男子網購玩具,商家發錯貨物,事後商家和男子玩起了心機?
    男子網購玩具,商家發錯貨物,事後商家和男子玩起了心機?現在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網絡帶來的便捷之處是看得見的。網絡的出現完全就是顛覆了大家的認知,現在的時代慢慢的趨向於智能化。這不前不久的一名男子在網上一個網購平臺買了一點小玩意,這些小玩具是用著小盒子裝起來的,並且每個盒子都是有標註這不同季節的產品形象。這位男子張先生在網上選購該玩具,並且備註了這個玩具要第四季的產品。但是最後張先生收到的卻是第二季的產品。當時購買的時候還店鋪顯示是有第四季的產品,最後張先生才決定購買。
  • 男子網購時撿漏,同一家店買26件商品,商家卻不發貨:價格錯了
    最近杭州的趙先生就在某app上買了26款鞋子,可是比較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商家不發貨,而且還表示:價格錯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名牌寫打折,居然是商家的失誤趙先生平常特別喜歡鞋子,所以各種牌子的鞋子都會入手一些。
  • 男子給女友買羽絨服,試穿後不滿意想退貨,商家:有汙漬不能退
    一男子給女朋友買了一件白色的羽絨服,女友試穿後覺得不喜歡,就把衣服退了回去,但是等了幾天店家還沒給出回應,後來男子去溝通,對方說退回去的衣服上有汙漬,所以拒絕退貨,那麼這件事最後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因為衣服上有汙漬,專櫃拒絕退貨小魏家住杭州,前幾天,他給女朋友買了一件only的白色羽絨服,是在喵街APP上下的單,價格是1907元錢。下單後,小魏到銀泰百貨專櫃去取貨,因為是送給女朋友的,小魏也破費心思,他讓店員拿了一件有原包裝的衣服,他當時也沒有檢查,直接就拿走了。
  • 男子網購大閘蟹,兩次都缺斤短兩,商家:發錯貨了
    男子網購大閘蟹,兩次都缺斤短兩,商家:發錯貨了網絡的方便,讓人們的購物也變得方便。大閘蟹搭上網絡的快車,消費者買起來也更方便了。可是在網購的過程中,方先生就遇到了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2018年9月份的時候,方先生在一家網店買了四張螃蟹券,可是等到他用券兌換的實物之後,一看發現了問題。方先生花費912元購買了四張螃蟹券,自己和父母家各留了一張螃蟹券後,方先生還送給了兩名客戶。可是在兌換螃蟹的過程中,方先生被告知送來的螃蟹嚴重缺斤短兩。
  • 1000元的瓷磚來回運費1200 網購大件商品 買容易想退難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原標題:想退貨要麼必須支付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價運費,要麼遭遇商家用自己的檢測標準拒絕退貨--網購大件商品 買來易想退難如今,網購的便利被很多人認可,從生活日用品到家電、裝修等大件商品,網購平臺應有盡有。
  • 網購試錯幾乎零成本,買買買再退退退,誰從中得真實惠?
    天貓打出了「承包退貨運費險」的口號,消費者購買有特定標識的商品發生退貨,可獲得運費賠付,最高不超過25元。得此福利,有人戲稱已實現「退貨財務自由」。算上包郵和7天無理由退貨的支持,網購試錯幾乎零成本,習慣先「買買買」,大不了再「退退退」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女子網購水果後連退8單,被平臺永久封號
    近日,杭州的姚女士稱,她網購了22單水果後,她的電商平臺帳號竟然被永久封禁了,這是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記者在姚女士的手機上看到,從2020年5月26日開始永久封禁,解禁時間是2999年1月1日,這種時間限制完全意味著這個電商平臺帳號被永久封禁了。採訪記者帶著疑問,找到了電商平臺的公關部門,根據公關人員的闡述,我們聽到了一個和姚小姐說的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 女子網購26件衣服打算退貨:國外牌子們終於忍不住,開始打擊「退貨狂」...
    說實話,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上的商品變得越來越隨手可得。輕點幾下,貨物到家。 可是網購衣服也會有苦惱,比如size不對穿不進,圖片和實物有誤差,收到瑕疵品等等... 於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很多商家都給會予免費退貨,全額退還。
  • 濟南一男子網購退貨17回,逼得商家報警,結果來了
    最近,濟南法院就宣判了這樣一起案例,一名年輕男子在網購平臺反覆購買退貨,一年內退貨17次,最終逼得商家報了警!原來,這個男子是利用了商家的購物合約,借著退貨之機,佯裝商品有質量問題,發起退貨,再把從別處購買的劣質商品,替換下真實購買的正品商品,退貨給商家,給商家造成了高額損失。
  • 有人買十件衣服退了八件 有人邊拆包裹邊寫退貨單
    在「網購七天內可以無理由退貨」等條款的「撐腰」下,有人買了十件衣服,感覺不滿意,退了八件;有人當著快遞員的面拆了包裹之後,馬上就開始填單退貨。  昨天上午,市民小王在朋友圈吐槽:叫住快遞小哥想寄個快遞退貨,誰知小哥一句話拒絕:沒空!一家快遞公司工作人員透露,雙十一的退貨高峰一般出現在11月15日之後,平時退貨量不到快遞量的一成,「雙十一」過後退貨量會飆至三四成。
  • 「雙十一後遺症」:運費險「不保險」 網購大件商品「退貨難」
    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這幾天,消費者陸續收到了「雙十一」下單的貨品,有網友反映,他們遭遇了「退貨難」的問題,不是商家不願意退,而是要退一些不合適的大件商品,運費很貴,也許退貨產生的運費比商品本身的價格還要高。
  • 1399元網購阿瑪尼手錶,男子質疑是假貨:必須「假一賠十」
    紹興的一男子七夕節給妻子買了一款阿瑪尼手錶,經鑑定,他懷疑是假貨,因為商品二維碼掃不出來,那麼商家又是如何處理此事的呢?網購了阿瑪尼手錶,顧客覺得是假的張先生家住紹興,前段時間電商平臺做活動,為了給妻子一份驚喜,他在平臺上花1399元買了一塊瑪尼手錶。沒過幾天快遞將手錶送到張先生家,他在監控下拆開了包裝。打開包裝後聞到了一股難聞的氣味,他覺得手錶有可能是假的,照理說,正品手錶是不應該有這種刺鼻氣味的。
  • 女子網購蘋果連退8單遭封號,網友: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導語近日一位女子聯繫到記者爆料自己的網購帳號被平臺封了,並且封了900年。是怎樣的購物經歷讓平臺對這位女子進行如此嚴厲的封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案件的始末!買蘋果被封號,900年不得使用此帳號近日杭州的一位姚女士在淘寶上下單了22箱蘋果,突然接到通知這個淘寶帳號被封了,從2020年5月26日一直到2999年1月1日,這個帳號都不可以再使用,整整900多年這個帳號都不能用來購物和退貨。記者聯繫到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給出的答案是:此帳號存在濫用購買商品、申請退款、發起投訴等會員權益。
  • 網購黃金項鍊被買方掉包,是詐騙罪還是盜竊罪?
    可鑑定結果顯示,這條與他們發出商品極為相似的手鍊,並非原黃金飾品。商家對此物立即作出拒收處理,並在購物平臺進行舉證,將打包發貨及退回驗貨的監控視頻上傳,證明收到的貨與發出去的貨不相符。而這件黃金飾品的買家身在山東省濟寧市,網名叫「李慧敏」。
  • 網購大件商品遭遇退貨難
    如今,網購已成為滿足人們日常所需的重要渠道。本報記者 楊登峰 攝閱讀提示如今,網購的便利被很多人認可,從生活日用品到家電、裝修等大件商品,網購平臺應有盡有。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有些消費者也遇到了退換貨的麻煩。
  • 男子網購27元商品運費要8991元 淘寶客服:不違規
    近日,廣西南寧市民盧先生在淘寶平臺網購時遇到了一件特奇葩的事情。一筆27元的訂單,商家卻要收取8991元的運費。  盧先生在淘寶網上想購買的商品是一種叫單片機的配件,這種配件的單價在14元-42元之間,有一個商家因為「雙11」推出促銷價1.7元-2.7元/個。
  • 網購退貨時,錢卻只退了一部分,商家:優惠券是不能退的
    網購退貨時,錢卻只退了一部分,商家:優惠券是不能退的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目前,網上購物已經成了大部分人的一種購物方式。前幾天,劉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些青檸檬汁和幾件香蕉,購買的時候劉先生用了一個優惠券。等劉先生收到商品後,發現青檸檬汁快過期了,就當場選擇了退貨,配送人員也答應了。可是在退款的時候,客服給劉先生少退了20多塊錢。
  • 商家出租"網購購物車"讓你買買買
    商家出租"網購購物車"讓你買買買 原標題:   現象  雙十一前「購物車」被裝滿  26歲的劉女士今年年初剛剛辭掉了工作,專職做代購,有時候她會關注購物網站上的一些商品降價信息,在價格低點的時候「囤貨」,再加價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