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網購玩具,商家發錯貨物,事後商家和男子玩起了心機?
現在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網絡帶來的便捷之處是看得見的。網絡的出現完全就是顛覆了大家的認知,現在的時代慢慢的趨向於智能化。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大家生活中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大家的生活中的吃飯、購物等事情。手機支付已經是現在的一種主流方式,也是慢慢走入大家的生活中。
不過所有的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有利亦有弊。這不前不久的一名男子在網上一個網購平臺買了一點小玩意,這些小玩具是用著小盒子裝起來的,並且每個盒子都是有標註這不同季節的產品形象。
這位男子張先生在網上選購該玩具,並且備註了這個玩具要第四季的產品。但是最後張先生收到的卻是第二季的產品。
當時購買的時候還店鋪顯示是有第四季的產品,最後張先生才決定購買。當時的店內只有第二季度的訂單,因為只有這一個訂單所以當時的張先生就要求商家把貨物換成第四季的。但是受到的時候依舊是第二季的。張先生也是打了電話給商家詢問緣由,之後商家聯繫了張先生,並且給了退貨的地址。
之後張先生根據商家的退貨地址也是退了回去,但是商家收到貨之後就開始找張先生麻煩,原因就是張先生將商品的東西換了包裝。
在之後的張先生和商家的聊天記錄來看,商家表示張先生將商品的外包裝已經是損壞了,會影響再次銷售,但是張先生表示當時送來的東西就是塑膠袋包裝的,自己沒有動過包裝。之後雙方申請了仲裁,並且都是上傳了當時的聊天記錄。
在上傳聊天記錄的時候,這個商家居然耍了一個小心機,這個商家將張先生的聊天記錄的反問句截圖的時候只是截圖了前一點,張先生的話完全就是變成了另一個意思。為此最後仲裁結果就是張先生的退回商品是有損壞的,影響二次銷售所以商家不用退款。之後張先生在之後聯繫了客服,並且將這個聊天截圖完整的給發了過去,但是該客服表示讓張先生自己和賣家協商處理。
張先生當時就是比較氣憤,然後就是找到了記者尋求幫助。最後記者也是幫助張先生將這個情況給該網站反映了,最後經過協商還有調查,最後張先生和賣家達成了一致。賣家退回張先生的貨款。
對此,你們的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