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有文章稱「吃完藥如果再吃柚子會很危險,甚至可能猝死」。這讓很多喜歡柚子的人憂心忡忡。需要提醒的是,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很久之前,科學家就發現西柚(也叫葡萄柚)可能對長期服藥人群產生危害。這是因為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柚皮素、佛手柑素等成分,會影響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從而改變藥效。
西柚汁在人體內的作用持續時間也很長,即使在服藥24小時後再喝,血液中一些藥物(如他汀類藥物)還是會受到影響。而且西柚能夠影響的藥物比較多,在一些情況下,會減少藥物排出,從而增加藥效;而有時候可以幹擾藥物的轉運,所以降低了藥效。
不過,西柚在國外比較受歡迎,在國內的受眾並不多。我們常吃的普通柚子,是西柚的近親,被證實裡面同樣含有呋喃香豆素、柚皮素等成分,因此對服藥的潛在影響也應該重視。 當然,藥物和柚子一起吃造成的危害與柚子的品種和吃的量也有關係,並不是說吃一點就會導致猝死,網上的說法也存在誇大的嫌疑。
但是為安全起見,建議大家平時在吃降血壓藥、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抗過敏藥、鎮靜催眠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時,儘量遵循醫囑,不要吃柚子,等病好了再吃也不急。 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