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身體自我保護機制,能快速將呼吸道異物、有害物排出體外,避免傷害。
然後就有網友朋友開始問了:既然咳嗽是排出有害物的自我保護機制,那咳痰是不是身體在排出體內的毒素?要是咳嗽了是不是得使勁咳,幫助排出有害物?
想著最近換季,感冒、肺炎高發,咳嗽、咳痰的人也逐漸增多了,退休圈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人體為什麼會有痰?
咳痰是身體在排毒嗎?
痰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分泌的液體,也叫痰液,成分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壞死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等。
而中醫的角度看,痰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產物,也是一種繼發性的致病因素。因此,中醫也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
不過,其實健康人群體內也有痰液存在,只是量少,也不會有不適。
但當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感冒、過敏、感染等,就可能使得黏性物質的分泌量增加,再通過纖毛細胞把痰推向我們的咽部,咽喉受到刺激之後,就會咳嗽,將痰咳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痰液是氣道的排菌、自潔 方式,並不能幫助排出五臟六腑的毒素,所以不要妄想通過增加排痰量來治癒一些疾病。
1、有痰最好咳出來
有些時候,痰到喉嚨口卻咳不出來,難免有人會悄悄咽下肚,但剛剛也說了:痰液會包含各種病原微生物、壞死組織和異物等。那把痰液吞下肚,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呢?
即使有呼吸道感染,痰液的95%也還是水,而且吞進肚子裡的痰中細菌,大部分是可以被胃酸給消滅掉的,不用過於擔心(但最好還是咳出來)。
但也有例外,像肺結核患者咳出的痰中含有結核桿菌,而結核桿菌是一種十分頑強的細菌,吞進胃裡可能會引起胃腸結核。因而這類人群有痰一定要咳出來。
2、按照5步,學會吐痰
對於喉嚨有痰咳不出的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①多喝水:能稀釋痰液,幫助排痰;
②深吸氣:先進行深吸氣,以達到必要吸氣容量;
③短暫閉氣:使氣體在肺內得到最大分布,增強氣道中的壓力;
④彎腰:彎腰能夠增加腹內壓,使呼氣時產生高速氣流;
⑤咳嗽:肺內的高速氣流能促使痰液移動,隨咳嗽排出體外。
觀察痰液顏色辨健康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人們還可以通過觀察痰液顏色,得知自己的身體健康程度。在正常情況下,痰液的量很少,一般是無色的,而若顏色改變則需注意了:
1、黃痰
出現這種痰,多半是呼吸道感染,致使肺部、支氣管等出現炎症引起的。
2、黃綠色膿性痰
多是因為肺部和支氣管的慢性炎症長時間積聚而成,咳吐出來,痰多是比較硬且黏稠的。
3、痰帶血絲
多是因為呼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出現了破裂而導致,常見的可能是急性鼻炎、鼻咽炎等呼吸系統炎症反應;嚴重的,還可能是肺結核、支氣管肺癌、肺泡細胞癌等。
尤其是長期痰內帶血或伴有胸痛、消瘦,長時間吸菸的人中招的機率更大。
4、粉紅色泡沫樣痰
常見於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腫。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患者,過度勞累或夜間會咳出血性泡沫樣痰。
5、灰黑色痰
此類痰液般是因為吸入太多粉塵、長時間吸菸、長期接觸石灰碳粉等引起的。多見於長期抽菸的菸民以及煤炭工人、鍋爐工人等。
戒菸,以及工作時帶好防塵口罩能有效減少咳黑色痰的症狀。
6、鐵鏽樣痰液
鐵鏽樣痰液一般是大葉性肺炎,是由於受到肺炎桿菌或肺炎雙球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常常伴有胸口疼痛、呼吸困難、四肢發冷或發熱。
7、白色痰液
痰液透明或略白,質地稀,說明是輕度氣管炎或感冒。
對於黃色、紅色、帶血痰液,一定要及時就診,對症治療;而對於白色的痰液,中醫的一些小藥方可以幫你輕鬆解決。
化痰需分寒、溼、燥
白色痰液分為寒痰、溼痰和燥痰。而這三種的伴隨症狀、應對方式也是不同的:
1、寒痰
寒邪入肺,會表現出舌苔薄白或膩;人身體怕冷,喜歡熱飲。
配方:姜半夏6克—長於祛寒痰,降逆止嘔;
白芥子10克—理氣化痰、溫中散寒、止咳平喘;
蘇葉10克—散寒解表、理氣寬中。
用以上材料煮水喝,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一般2-3天能見效,若不適症狀並沒有緩解,則需儘快就醫。
2、溼痰
溼邪入肺,痰黏滑、易咳出,痰量多。
祛痰化溼方
材料:茯苓5克——利水消腫、滲溼、健脾;
山藥5克——健脾、補氣、補陰;
蓮子(去芯)5克——健脾祛溼;
百合3克——化痰、安神、止咳;
陳皮3克——燥溼化痰。
以上藥材打粉,分早晚兩次,開水衝泡服用。
3、燥痰
燥邪入肺,一般出現在秋季,有些人明明感覺有痰,但就是難咳出、痰液少,有時還伴有口乾、大便幹的情況。
平燥羹
材料:荊芥3克,銀耳5克,帶皮梨一個。
做法:
①帶皮梨一個去核,切小塊備用;
②將銀耳5克浸泡半小時後涼水下鍋,煮10分鐘;
③再加入3克荊芥和切好的梨,再煮10分鐘,直到熬製粘稠成羹的樣子。
秋季出現口鼻乾燥、皮膚乾燥、咳嗽、咳痰的人都可以吃此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