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忽視親子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善」的培養!

2020-11-19 全職爸爸說

目前,在中國的教育中,從學校到家庭,從教師到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基本全放在了孩子的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學習成績,興趣培養上。殊不知,教書先育人。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在關鍵的親子教育時期,缺乏了「善」的培養這最重要的一環,缺乏人性的培養,可能最終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略了善的教育,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人之初,性本善,但現代青少年,過早接觸電影網絡,經常會受到不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辨別善惡能力尚若,久而久之,容易變得為惡而不覺惡!經常報導的從虐待動物,到校園欺凌,甚至殘殺無冤無仇的弱小同類。甚至有些事情令人髮指,有少年無聊找樂子打死流浪漢,也有學生因瑣事殘害同學或授業恩師,更有弒父殺母的海外高學歷青年。

電影中的暴力場面對尚未心理成熟的孩子影響很負面

更有甚者,有的暴力少年被抓到還說,殺人我不怕,因為不會判我死刑。可怕,令人心寒,暴力少年們絲毫沒有感到良心的譴責,沒有善惡的準則。等走上歧途,進入監獄,再去補善的功課悔之晚矣!

等進監獄,主要就是補善的功課了

善在中國古代其實是一直提倡的,有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早有行善積德,與人為善的說法。更有佛家掃地不傷螻蟻命的慈悲之心,其實不止是螻蟻,和尚連跳騷都不捨得捏死。有善男信女過來,就扔腦袋上尋了個安生去處,阿彌陀佛,善哉!

就算在國外,雖不如我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號稱「洋鬼子」,開化較晚,毛多人傻,也提倡保護動物,善待生靈,愛養個寵物,培養孩子的愛心,雖然養的寵物種類五花八門,為國人所不齒,但對孩子愛心的培養,用處很大。

這麼和諧的畫面,誰能忍心把它打死紅燒了!

善的培養決不應該是口頭說說,也非一朝一夕。親子教育中善的養成,也有諸多方式。拋磚引玉,九爸列舉如下幾項:

一,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正確引導;

二,選擇培養小朋友愛心的書籍進行親子閱讀;

比如近日九爸發現一本繪本,書名叫《喂,小螞蟻》,就是告訴小朋友要同情弱小,愛護生靈,換位思考。類似的繪本還有很多,改日一併發出。

三,多帶小朋友參加公益活動,百說不如一見,千說不如一坐;

四,多愛護小動物,培養愛心,有條件可以跟孩子一起養寵物並照顧它。

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穫,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
    原標題:勞動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 編者按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 家長必讀: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是觀察孩子
    和我們的體制有很多相似之處,印度教育重分數,重測試,重排名,傾向應試教育。電影並不沉重,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的認知。伊桑,一個9歲的男孩,生活在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爸爸是個忙碌的上班族,媽媽是全職主婦。
  • 《育兒知識》親子教育中我們忽視了什麼
    與此同時我們也忽視了很多問題。 所以,親子教育中我們忽視了什麼?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犯下的錯誤 1 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其結果卻可能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 這樣處理親子關係,比學校教育重要一萬倍
    作為家長,你是否思考過,在生活中你的孩子願意和你交流嗎?你是否有親子溝通障礙這些問題存在?你思考過你的孩子最需要的什麼嗎?而你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什麼?今天小熊就與大家分享生活中非常容易被忽視的親子關係問題~一、好的親子關係優於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有很多家長抱怨會抱怨自己的孩子太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親子關係,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影響著孩子今後各方面的發展,比如人格、毅力、人際交往等等,對孩子未來人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 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
    yaha的畫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無數的父母困惑於究竟該怎麼教育孩子,曾經使用過的所有方法都用上了,可是為何親子關係依然那麼困難。父母竭盡一切努力了,孩子卻變本加厲的「不想過好」,與父母對抗戰鬥。無數父母最後要麼妥協,要麼無奈的放棄自己,在孤獨與絕望中掙扎,也有父母開始重新學習,探索一條真正的教育之路。親子關係,人類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之一,為何卻常常充滿著那麼多的恐懼、內疚、罪惡與相互的傷害。有人說親子關係是人間最難修的行。這真正的難點在哪裡?為何當今許多的青少年動不動就抑鬱,來不來就自殺,即使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在無數人的羨慕眼光下,最後卻那麼的冷漠與麻木。
  • 教育部長王乙康:培養孩子們的價值觀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2015年新加坡教育拿下五個世界冠軍,2016年底,新加坡學生再次在PISA測試中數學、閱讀、科學三項中均榮登冠軍寶座。 在新加坡面積有限的國土上,似乎擁有最精英的孩子和最強的教育體系。 「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 在新加坡的教育理念中,有一條是「因材施教」,主要表現就是新加坡盛行了半個世紀的嚴格分流制度。
  • 接受良好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環
    接受良好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環   據新華社「新國際」微博報導,彭麗媛3月29日來到德國埃森市伯樂高級文理中學。中文課上,同學們紛紛講起自己的「中國夢」:學中醫、到中國旅遊……一位學生問彭麗媛的中國夢是什麼,她站起來回答:「我的中國夢是希望天下所有孩子特別是女孩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像你們一樣。」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最大的中國夢。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是人才,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從目前來看,我國還存在一些教育公平缺失的現象。
  • 為什麼親子旅遊是家庭教育重要一環?80後父母的育兒經,值得學習
    對於新時代的孩子教育,學校教育已經是其中一個很細的環節,而家庭教育作為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基礎,現在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重視起來。身邊的80後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孩子在完成了學校教育的作業以後,鼓勵他們多「玩」。這個「玩」可不是單純的玩,而是寓教於樂式的玩樂,從玩樂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從玩樂中成長和思考,從玩樂中感受這個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斷舍離——親子溝通藝術中重要的一環
    親子溝通的這個概念來講說我們真正跟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他一定會經歷三個過程。第一個部分就是圓融,你是否能跟孩子完整融入到一起然後去了解到這個孩子;那第二部分可能就是我們的責任,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有沒有給到孩子責任讓孩子真正的去啟動它內在的這種動力,去探索他生命當中的很多的無限可能性。
  • 且趁四月最美天 莫負讀書好時光 ——長治市潞州區親子閱讀月活動...
    ,傳遞科學家庭教育理念,使廣大家長、兒童感受閱讀魅力,培養閱讀習慣,營造書香氛圍,培育良好家風。區婦聯在部分親子閱讀基地,如潞州區實驗幼兒園、英雄街小學、太西街道婦聯、廣場西社區等均開展了親子閱讀打卡活動,號召廣大家庭以親子閱讀活動為契機,請家長和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讓讀書成為習慣、成為樂趣、成為修養。通過親子共讀使孩子和家長在共同閱讀中增進情感交流、陶冶情操,培養良好家庭氛圍。品讀經典,閱讀閱美。
  • 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朗讀
    英語教學的目的不但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 親子間的矛盾如何化解?善用"鳥籠效應",讓親子教育變得輕鬆有趣
    生兒育兒是每位父母的頭等大事,一個家庭的親子教育對孩子起到終生的影響。 《養育女兒》書中說:&34;通過書中的這句話,我們不難發現親子關係對孩子的自信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自信則是人類獨立人格發展的前提。
  • 親子教育中繪本閱讀存在的問題-千策科技-學前教育實訓教學
    家庭親子教育中家長通過繪本閱讀將生動形象的故事傳遞給幼兒,通過繪本進行教育的方式是幼兒容易接受的,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方式之一。給幼兒講繪本故事不但有利於促進幼兒對知識的吸收,還能幫助提升幼兒思維能力和想像力,豐富幼兒的閱讀視野。
  • 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哪個更重要?
    在一個家庭中,到底是夫妻關係重要還是親子關係重要?正方:夫妻關係更重要1、夫妻關係才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影響一個家庭的核心要素,不管是對婆媳關係還是對親子關係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只有夫妻關係和諧,才不會有那麼多難相處的婆媳問題,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正面的影響。
  • 無知的惡最可怕,父母不該忽視生命教育,樹立正確三觀很重要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人性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呢?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不可以忽視這個問題,引導孩子向善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
  • 親子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文|明美媽咪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經常聽到有人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會認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教育本身更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當的狀態呢?那些和孩子相互依賴、相互束縛的關係真的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嗎?
  • 想培養出優秀孩子,建議家長們善用「破窗理論」
    甚至變本加厲,這也突出了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有多麼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往往很壓抑自我,所以父母們要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能夠做自己,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第二: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想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家長們就一定要做到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並且親子之間的關係一定要很親密,這樣孩子才能收穫到安全感。
  • 五育並舉 培養蕙心善品的現代城市人
    課程是塑造學生的載體,在人才培養中發揮核心作用,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指向的是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必修課+自選課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設計時政小報告環節,讓學生關注時政最新動態,引導學生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匯報,從而實現多方位、多角度地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提取有價值的、重要信息的能力……對於松崗實驗學校來說,基礎必修課程是學生基本素質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一環,各科教師須寓德育於學科教學之中
  • 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彭琳琳:親子早期教育不能忽視家庭這個本源
    早期教育,始於家庭幾年前,人民日報曾刊登一篇文章《教育改革從家長教育開始》,文中指出當今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孩子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家庭在教育環節中的缺失小步在家早教的革新小步親子早教APP及微信公眾號為0-6歲的家長提供伴隨式的線上家庭早教課程,同時輔以智能個性化的親子遊戲庫、素材庫、育兒知識庫等工具,從理論到實踐,提供高質量的內容並通過社群進行陪伴式教學,讓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輕鬆實現高質量的啟蒙教育。
  • 論文的寫作能力培訓是研究生階段的重要一環
    這麼多年與學生打磨論文的過程,更讓我越發覺得論文寫作是研究生階段必不可少的一環。首先是邏輯,寫科技論文是八股,如果不會寫,好成果也可能發在「路邊攤」。筆者認為,科技論文是八股文。因此,導師在這個環節對論文的把關極其重要。而對學生來說,寫作也是個熟能生巧的活。想讓論文寫作形成流線型般的思維定式,就需要多寫才會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