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的教育中,從學校到家庭,從教師到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基本全放在了孩子的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學習成績,興趣培養上。殊不知,教書先育人。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在關鍵的親子教育時期,缺乏了「善」的培養這最重要的一環,缺乏人性的培養,可能最終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略了善的教育,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人之初,性本善,但現代青少年,過早接觸電影網絡,經常會受到不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辨別善惡能力尚若,久而久之,容易變得為惡而不覺惡!經常報導的從虐待動物,到校園欺凌,甚至殘殺無冤無仇的弱小同類。甚至有些事情令人髮指,有少年無聊找樂子打死流浪漢,也有學生因瑣事殘害同學或授業恩師,更有弒父殺母的海外高學歷青年。
電影中的暴力場面對尚未心理成熟的孩子影響很負面
更有甚者,有的暴力少年被抓到還說,殺人我不怕,因為不會判我死刑。可怕,令人心寒,暴力少年們絲毫沒有感到良心的譴責,沒有善惡的準則。等走上歧途,進入監獄,再去補善的功課悔之晚矣!
等進監獄,主要就是補善的功課了
善在中國古代其實是一直提倡的,有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早有行善積德,與人為善的說法。更有佛家掃地不傷螻蟻命的慈悲之心,其實不止是螻蟻,和尚連跳騷都不捨得捏死。有善男信女過來,就扔腦袋上尋了個安生去處,阿彌陀佛,善哉!
就算在國外,雖不如我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號稱「洋鬼子」,開化較晚,毛多人傻,也提倡保護動物,善待生靈,愛養個寵物,培養孩子的愛心,雖然養的寵物種類五花八門,為國人所不齒,但對孩子愛心的培養,用處很大。
這麼和諧的畫面,誰能忍心把它打死紅燒了!
善的培養決不應該是口頭說說,也非一朝一夕。親子教育中善的養成,也有諸多方式。拋磚引玉,九爸列舉如下幾項:
一,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正確引導;
二,選擇培養小朋友愛心的書籍進行親子閱讀;
比如近日九爸發現一本繪本,書名叫《喂,小螞蟻》,就是告訴小朋友要同情弱小,愛護生靈,換位思考。類似的繪本還有很多,改日一併發出。
三,多帶小朋友參加公益活動,百說不如一見,千說不如一坐;
四,多愛護小動物,培養愛心,有條件可以跟孩子一起養寵物並照顧它。
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穫,用心澆灌,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