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攀比虛榮心強,家長要做好這幾點,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

2020-10-04 思呈說教育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一個初中生因父母的工作調動而轉入了一所新的學校,剛上學不久,就和自己的同學吹噓自己的爸媽是做官的,而且能夠辦成很多事情,家裡的經濟條件也非常豐厚等等,這就讓剛剛認識的新同學對他非常羨慕,而且經常討好他,恭維他。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同學之間就開始相互越來越了解,發現這個初中生家裡經濟條件十分困難,父母只是普通的打工者,甚至家裡連三輪車都沒有。這個孩子謊言被一一的識破了,身邊的朋友也漸漸的開始疏遠他,還有的對他開始指指點點,甚至有的同學背地裡還會說他的壞話。最後這個孩子。忍受不了這樣的心理折磨,選擇了退學。

相信很多人都說過假話,但是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能夠編出一個這樣的謊言,最根本的是因為虛榮心在作祟。

什麼是虛榮心呢?

虛榮心是指一個人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尊重或者為了獲得某項榮譽而用虛假外在的東西來偽裝自己,以此贏得別人的羨慕,獲得一時的心靈滿足。

孩子為什麼會有虛榮心?

1、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都會內心比較自卑,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所以就會用虛假的東西來裝飾自己,為了所謂的面子能夠讓別人平等的對待,所以孩子就會偽裝自己,甚至很多孩子家裡的條件平平,但是出手卻很闊綽,就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在別人面前顯得自己的不那麼卑微。

2、表現欲非常強。

很多孩子的虛榮心都和表現欲相關聯,有一些孩子喜歡在朋友面前,為了更好的表現自己,也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就會過度的去表現。

3、外在條件給孩子帶來壓力。

孩子的虛榮心,有的時候來自於外在環境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如果一個孩子家境平平,學習平平,父母卻非想讓孩子飛上枝頭做鳳凰,給孩子選擇一些比較昂貴的補課班學校,這就會讓孩子因為缺少資本而自卑,這種壓力來自於同伴之間產生的,很多時候,孩子為了避免遭到其他人的排擠,也會做出事與願違的事情,從而讓孩子產生了心理壓力,為了融入到這樣的團體當中,孩子不得不做出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來,從而會產生較強的虛榮心。

4、家長本身存在著虛榮心。

所謂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了孩子,如果父母的虛榮心比較強,孩子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下也會有較強的虛榮心,比如父母喜歡拿孩子進行比較,孩子自然也願意拿自己去和別人進行對比,又或者,家長經常當著他的面去誇獎孩子,這也會讓孩子的自信心爆棚,那麼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孩子自然也會迸發出較強的虛榮心。

當家長發現孩子身上存在著虛榮心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的去處理,正確的去面對著面對這個問題,虛榮心的本質是因為自己不滿意,如果能夠讓孩子從這一點出發,正視自己努力刻苦的去改變現狀,那麼才能獲得真正的榮譽,而很多人都因為虛榮心,而扭曲了自尊心,在面對缺陷和不滿意的時候,就會進行偽裝,最終付出慘重的代價。

當發現孩子虛榮心強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處理?

1、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而又因為孩子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最容易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如果讓孩子不虛榮,自己首先要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做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行為,自己買了很便宜的東西,卻告訴別人自己的東西很貴或者自己剛剛升了職,就到處吹噓炫耀,這些不好的行為都會讓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增加孩子的虛榮程度。

2、學會正確的評價孩子。

父母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也要有個尺度,不要逢人就去誇獎孩子,這會讓孩子的自信心過強,造成虛榮心比較強的態勢,久而久之,孩子容易產生自負心理,認為自己比任何人都強,不能夠正確的評價自己,所以父母在評價孩子的時候要學會這樣孩子才能夠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也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

3、讓孩子了解家庭狀況,不要與別人過度攀比。

很多孩子不了解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所以會漫無目的的去攀比,父母不妨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真實情況,教育孩子不要與別人過度攀比,不要和別人比吃穿用的奢侈程度,這樣才能夠讓孩子遠離虛榮心的幹擾。

4、讓孩子了解虛榮會帶來的危害。

虛榮心強的孩子會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認識不到虛榮的危害,因此也會越陷越深,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虛榮心會帶來哪些具體的危害,如果孩子實在不聽,就讓孩子親自去體驗一下,那麼孩子深受其害,也會主動地與虛榮心決定。

5、讓孩子把虛榮心變成前進的動力。

孩子之所以會產生虛榮心,是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沒有得到滿足。那麼父母不妨從這個出發點讓孩子把虛榮心理變成前進的動力。學會不斷地進取,擁有真才實學,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父母還可以適當的幫孩子去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讓孩子知道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得獲取了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這樣才會被別人認可,同時獲得的榮譽才是有價值的,而虛榮心帶來的一切早晚是要被揭穿的,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虛榮心強,家長要發掘根本原因,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所謂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了孩子,如果父母的虛榮心比較強,孩子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下也會有較強的虛榮心,比如父母喜歡拿孩子進行比較,孩子自然也願意拿自己去和別人進行對比,又或者,家長經常當著他的面去誇獎孩子,這也會讓孩子的自信心爆棚,那麼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孩子自然也會迸發出較強的虛榮心。
  • 孩子愛虛榮,與家長的關係很大,家長的這些錯誤行為你有嗎?
    1.孩子的自我認知不足孩子自我意識比較薄弱,不能夠正確、客觀認識和評價自己,總是覺得自己是最好的 2.家長喜歡用物質來體現對孩子的愛現在的家長大多數都經歷了物質匱乏的童年,所以就想儘量給孩子最好的,覺得不能讓孩子再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受苦,認為物質上的給予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孩子變得愛慕虛榮?家長應適當滿足需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應適當滿足需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鄰居家的孩子小明今年五年級,每次參加完體育課之後,都會回到家讓鄰居買一雙球鞋。鄰居以小明還有好幾雙鞋的理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誰曾想孩子為此又哭又鬧的,說鄰居不愛自己了,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鄰居也對此深感無奈,因為這樣的情況也不是第一回了。
  • 孩子要穿名牌?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了解「棘輪效應」是關鍵
    對於兒童來說,有虛榮心意味孩子的心理處於發展階段,作為家長不應該指責孩子,更應該合理引導。面對孩子的虛榮心,家長可以適當滿足,不然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只有合理應對,才能幫助孩子樹立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
  • 「只有耐克才配得上我」小學生作文好攀比,老師直搖頭:虛榮心強
    「只有耐克才配得上我」小學生作文好攀比,老師直搖頭:虛榮心強 假期裡,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要求孩子們寫一篇關於自我介紹的文章 老師決定把它發到家長群裡,還半開玩笑說道:在學校最該「攀比」的是學習成績呀。
  • 面對孩子愛攀比的行為,家長別先說「不」,要學會「借題發揮」
    「媽媽,我也想要」,孩子愛攀比、虛榮心強,父母把攀比變成動力。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吃的都是最好的,穿的也是最時尚的,包括玩具都是最流行的。可是為什麼,孩子們愛攀比和虛榮心變得的會更強烈呢。今天看到小朋友穿了剛上市的新款連衣裙,回家就給媽媽哭鬧耍脾氣,要買跟小朋友一個品牌,而且更好看的新品。明天看到小朋友帶了好看的髮夾,回家就把自己的髮夾弄壞,讓媽媽趕緊買,帶自己到商店買新的。小李深受孩子攀比心的困擾,感覺孩子太虛榮了,而且還擔心孩子愛攀比的心理越長大越嚴重。
  • 孩子為何愛攀比?
    經濟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攀比之風在一些年輕家長之間也盛行起來,他們比吃比穿、比房子、比收入。有了孩子開始比孩子,比如誰家的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英語了,誰家的孩子三歲會背古詩、三字經啦……為了孩子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甚至從孩子剛出生6個月就抱著參加早教班聽音樂。孩子虛榮、愛攀比多數也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 追問"孩子愛攀比",家長怎麼辦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因為別人的東西比我們的好看而生氣。孩子們已經逐漸意識到自己要比別人的好,別人有的自己也得有。許多家長為此也很苦惱,孩子愛攀比,如何對待孩子的愛攀比?這是一個值得父母深思的問題。別人家的孩子會跳舞,我家孩子也要會跳,還要跳得比她好;別人家孩子會唱歌,我家孩子以後也要去參加好聲音;別人家的孩子穿的名牌,我們家的也得穿名牌......別的孩子會的東西我家孩子都得會,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得有。家長把自己的攀比之心用在了孩子身上,於是孩子也學會了攀比.02.孩子攀比的表現有哪些呢?
  • 孩子愛攀比不是好事,重視幼兒心理,將過度虛榮的先兆掐滅在源頭
    開學有一段時間了,最近我們幾個老母親湊在一起都為一件事苦惱:孩子太愛互相攀比。,攀比是虛榮的前身。攀比通常還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我們也必須承認,適當的攀比是正常的,可是到了虛榮的地步就會開始不切實際的捏造事實,圖的就是被別人羨慕時的「一時爽」。
  • 「別人有,我也要」,孩子愛攀比未必是壞事,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家長要以身作則,正確認識「社會差別」,拒絕攀比,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很多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階段,這很正常的一個現象,家長不要慌亂,要正確對待幼兒的攀比心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針對孩子負性的攀比心理問題,家長正確的處理方法,不是批評,更不是縱容,而是將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指引,引導孩子在積極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學習、品行、技能等,切勿讓孩子往追求物質、不良行為等方向發展,要鼓勵孩子以正當方式,通過個人努力來贏過別人。
  • 孩子愛攀比的背後,那些需要被肯定的出發點
    我們家沒有攀比,為什麼孩子會這樣?該怎麼辦呢?這是髮小曾經學期發給我的困擾。這說明孩子開始在意自己的形象(行為的原因)。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給孩子買的衣物是否符合孩子或者當代的審美?2. 肯定孩子行為背後的出發點為什麼要肯定孩子愛攀比背後的出發點呢?因為這些出發點反映了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 「別人有的我也要!」面對孩子的虛榮,家長可從這3步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不會攀比。實際上孩子的虛榮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家長們要提高警惕,積極引導孩子,讓孩子減少攀比的心理。孩子理直氣壯地說:「別的小朋友都有了最新款,別人有的我也要!」我這才意識到,孩子並不是真心想要這個電話手錶,只是因為其他小朋友有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佔上風導致孩子的虛榮心。很多孩子都會有同樣的情況,實際上孩子的虛榮往往來自於家長。
  • 孩子嫉妒心強,家長要正確引導,養成良性競爭意識受益終生
    孩子缺乏自控力,對於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如果不加以幹預,很容易會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孩子嫉妒心強是怎麼造成的呢?父母不正確的評價很多父母都有愛比較的習慣,總是拿其他的孩子的長處和自己的孩子短處比較,經常性誇獎別人的孩子,那麼孩子會在內心裡產生抗議,甚至會在內心裡萌生出嫉妒之心。
  • 孩子總是愛攀比?「孔雀心態」是主因,家長用這4招輕鬆化解
    其實除了愛比美的孔雀外,愛攀比的心理也出現在許多人類的心理,而且這種特質更容易出現在孩子的身上。&34;會讓孩子的虛榮心過重,家長要注意在平日裡對孩子進行細心觀察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輕鬆化解孩子的這種問題,讓攀比的心態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 經驗分享 | 如何看待孩子間的攀比虛榮心?
    孩子從攀比心理轉化成虛榮心理,這過程中家長教育不當很大程度上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除了孩子易模仿家長的不良行為,還有以下是容易被父母忽略,又會對孩子造成虛榮心理影響的行為。這些家長不斷灌輸一種「我們家很有錢」的觀念,是造成孩子日後追求無度、虛榮的基礎。父母以物質表現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家長不懂得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便會通過滿足物質願望來表達。
  • 別人有什麼他要什麼,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最近有位媽媽在後臺留言諮詢,她說:她女兒今年4歲了,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變得很愛攀比。她很糾結,有時候覺得應該要滿足孩子,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或者覺得她不夠愛她。但有時候又覺得這樣是不是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愛攀比。
  • 原來孩子在學校也攀比,虛榮風氣要不得
    攀比是虛榮的前身。家長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呢?2.家長經常給孩子灌輸「我們家很有錢」的觀念,是孩子虛榮和揮霍的基礎,孩子也會模仿。3.家長「經常哭窮」,這也沒錢那也沒錢,總是讓孩子很有匱乏感,也會引發孩子虛榮心。
  • 孩子虛榮心過強,多半受這些影響,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再加上做家長的總是習慣性的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攀比,等到真的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攀比成性難以控制情緒虛榮心強的孩子往往會自尊心過強,他們會用物質上的東西進行攀比,來維持著自己的自尊心,難以接受別人對他們的不認可。
  • 小升初後家長的觀念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對這一現象我們家長應予以客觀準確的認識,更需要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人生的特殊時期,所以我們當父母的要做到下面幾點:一、父母需要轉變觀念。不能只注意到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略了孩子成人感的發展事實。作為家長我們要多換位思考,尊重孩子的成長需要,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讓他們有一種被壓制的感覺,這是孩子最不需要的。二、重視親子關係的變化。
  • 孩子喜歡「攀比」,多數情況下是對的,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可能是一種良性競爭的意識孩子喜歡「攀比」,看見別人的東西非常眼饞,也想要擁有,這在很多家長的眼裡,是不能容忍的。如果孩子看見別人買了一個玩具,玩具也不貴,家裡經濟條件承受得起,他和家長好說好商量,也想要買一個,這就不算是「攀比」,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孩子看見別人的東西,比如智慧機器人玩具,他也想要,但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根本買不起,他還是不擇手段地去強迫家長購買,這就是惡性的「攀比」,家長不能縱容,需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然,家長的妥協,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任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