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拉卡拉支付再次準備"借殼"上市,關於支付機構上市的消息席捲整個支付圈。
近日,零壹財經根據公開信息、工商資料以及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對13家擁有A股上市公司背景的支付機構進行了盤點。
註:排名不分先後
1)成都摩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3月31日,衛士通公司出資1000萬元在成都市高新區設立控股子公司成都摩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Mo寶支付"),並從設立之日起納入合併範圍,法人代表為譚興烈,註冊資本3900萬元,持股比例43.47%。Mo寶支付擁有人民銀行頒發的"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全國)"支付牌照。
針對企業用戶,Mo寶支付構建了綜合支付平臺,業務覆蓋B2B、B2C和C2C各領域,提供線上和線下支付及清算服務。支付產品包括網上銀行支付、行動支付、快捷支付、一鍵支付、B2B大額支付以及Mo寶收款碼。
Mo寶支付2010年的期末淨資產、淨利潤分別為31,711,832.81元、-7,288,167.19元。
2017年上半年財務報告顯示,報告期內,Mo寶支付法人營業收入為83,569,662.42元,淨利潤達10,844,327.6 4元。
2)北京暢捷通支付技術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24日,用友網絡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人民幣19,556.08萬元的價格收購北京暢捷通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暢捷通支付")55.82%的股權,並擬以人民幣10,000萬元向暢捷通支付增資。上述股權收購和增資後,公司持有暢捷通支付85%的股權。
暢捷通支付成立於2013年7月29日,註冊資本為20,000萬元,經營範圍為"網際網路支付、銀行卡收單(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至2019年7月9日)等。
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暢捷通支付的支付業務高速增長,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761%,其他的財務數據暫未披露。
在用友網絡發布公告的前幾日,10月21日,暢捷通支付發布公告稱,鑑於公司自2013年7月成立以來持續虧損,其中,2014年虧損約1893.6萬元人民幣;2015年虧損3171.9萬元;2016年上半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4056.6萬元,預計2016年還將繼續虧損。
3)上海新華傳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15日,新華傳媒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新華傳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新華電商"),註冊資本3000萬元。2012年6月,新華電商通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支付業務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上海市),代表產品為"新華一城卡"。
新華一城卡主要用在B2C電子商務網站"新華一城網"上,新華一城卡包括各種會員卡、積點卡、上海文化卡、書香卡等(崇明卡、書香券暫時不在使用範圍內)。單筆訂單付款時僅支持單張卡片支付,且支付金額小於等於卡片餘額,卡片支付不再提供發票。新華一卡通官網暫時不能打開。
2017年上半年年報顯示,新華電商的總資產為40,795.85萬元,淨資產為8,160.79萬元,淨利潤為-282.97萬元。
4)南京蘇寧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蘇寧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易付寶"),成立於2011年1月24日,是由蘇寧雲商全資成立的一家獨立第三方支付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在2012年6月27日取得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允許易付寶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網際網路支付業務。
截至目前,蘇寧雲商並未公布易付寶的財務信息。
5)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騰付通")於2009年9月16日由騰邦國際全資設立。2011年12月,騰付通獲得"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支付牌照。
官網信息顯示,騰付通支付平臺為商旅、網上零售、網遊、彩票、基金保險等行業提供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支付功能;在支付平臺的基礎上,根據行業特性推出對帳結算、帳戶管理等綜合性解決方案。
目前,騰付通已經合併到騰邦國際的財務報表中,但具體的財務信息並未披露。
6)快捷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快捷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快捷通")成立於2012年7月11日,註冊資本達18000萬元,註冊地在浙江杭州,由浙江新華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新華泛信息")投資設立。2013年7月,快捷通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網際網路支付(全國)。
2012年7月14日,萬好萬家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6600萬元增資新華泛信息,增資後新華泛信息註冊資本為11000萬元,公司持有新華泛信息60%股權。在未增資之前,新華泛信息持有快捷通100%股權。
2015年11月12日,萬好萬家變更證券簡稱為萬家文化。
2014年3月,快捷通成為浙江海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全資控股子公司,隸屬海爾集團,原股東新華泛信息退出。
今年2月初,人民銀行公布處罰信息,海爾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快捷通因"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未按規定公開披露相關事項;違反業務管理規定、損害客戶合法權益的行為",被罰款7萬元人民幣。這也是快捷通收到的首張罰單。
7)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簡稱"訊聯智付",也即"中興付")成立於2013年6月18日,註冊資本10000萬元,由中興通訊全資控股。2014年7月,訊聯智付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數位電視支付"業務。
2016年6月,中訊通訊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中興軟體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興軟體")及證通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沃芮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興軟體擬以人民幣3.825億元向上海沃芮歐出售中興軟體下屬公司訊聯智付90%股權。交易完成後,中興軟體將持有訊聯智付10%股權。同年8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覆。
如下是中興通訊公布的關於訊聯智付的財務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證通股份並非上市公司,就工商信息來看,證通股份與上市公司證通電子並無關係。
8)北京數碼視訊軟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數碼視訊軟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簡稱"Sumavision")是數碼視訊(300079)於2013年10月14日註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而Sumavision於2012年2月就已經獲得央行頒發的"網際網路支付、數位電視支付"支付牌照。2014年4月,改名為"北京數碼視訊支付技術有限公司"。
數碼視訊2017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28,225,951.53元,淨資產26,934,117.39元,與年初相比分別變動-12.35%、-7.61%。2017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1,058,637.63元,營業利潤-2,219,894.01元,淨利潤-2,219,894.01元,同比分別變動100.00%、-153.11%、-153.11%。
9)安付寶商務有限公司
安付寶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安付寶")成立於2010年12月,由百聯集團旗下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資投資,為百聯股份的控股子公司。2011年12月,安付寶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以及固定電話支付。
百聯股份的財務報告中並未透露安付寶的財務狀況。
10)北海石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海石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北海石基")於2008年1月成立,註冊資本11000萬元,是石基信息在北海市設立的獨立核算的全資子公司。
北海石基於2014年7月10日,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允許其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網際網路支付業務。
石基信息2017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北海石基的營業收入173,822,404.07元,淨利潤87,702,431.16元。
11)浙江航天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浙江航天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簡稱"航天支付")成立於2004年4月,註冊資本10000萬元,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航天通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浙江省)、網際網路支付。
工商資料顯示,航天支付有兩個股東。其中大股東為上海伊千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51%,認繳出資5100萬元;二股東為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認繳出資4900萬元,認繳時間為2011年9月20日。
航天信息對航天支付的財務信息暫未披露。
12)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19pay")成立於2010年7月13日,註冊資本10000萬元,由北京高陽捷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下屬於高鴻股份。2012年6月獲得"網際網路支付"支付牌照。
高鴻股份對一九付的財務信息暫未披露。
13)順豐恆通支付有限公司
順豐恆通支付有限公司(簡稱"順豐恆通")於2011年4月8日註冊成立,並在2011年12月22日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至2016年12月21日。2016年12月20日,央行公布支付牌照續展結果,順豐恆通成功獲得續展,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12月21日。順豐恆通支付牌照起初的業務經營範圍為網際網路支付,2014年7月10日,順豐恆通變更業務經營範圍為網際網路支付和銀行卡收單。
深圳市中付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深圳中付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中付通",也即"中青支付")成立於2011年8月,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中付通官網宣稱,其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中青寶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方向為第三方電子支付領域。但後因支付牌照未能申請下來,深圳中付通一直未能開展相關業務。
中青寶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已將全資子公司中付通100%的股權以人民幣10,00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控股股東深圳市寶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德控股")。
中付通因為沒有支付牌照,所以也不屬於第三方支付機構(通常說擁有支付牌照的機構),而申請支付牌幾乎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