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收官!除個別因疫情等因素而延遲披露年報的公司外,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全貌已展開!
而作為A股中舉足輕重的金融板塊,相關個股表現如何呢。金融1號院今天就從多個維度將A股主要金融板塊(銀行、證券、保險)的「2019」 呈現給您。
78家A股上市「銀證保」淨利潤合計2.07萬億元,佔A股半壁江山
截止到目前,A股上市銀行共36家、券商37家、保險5家。
雖然金融板塊公司數量不多,但是其作為A股盈利「壓艙石」的作用仍毫不動搖。截止到目前,A股3800餘家上市公司2019年合計實現淨利潤41576.5億元;其中,36家上市銀行去年全年合計實現淨利潤16988.6億元,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的超過40%;5家上市保險去年實現淨利潤2723.95億元,佔A股全部上市公司淨利潤比重超過6.55%;37家券商合計實現淨利潤1040.34億元,佔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的比重也超過了2.5%;以此算來,在不考慮部分公司重複計算的情況下(如中國平安和平安銀行),A股三大金融板塊銀行、證券、保險合計淨利潤佔比將近一半。
銀行、證券、保險上市公司盈利佔A股利潤比重;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貴州茅臺近日股價走勢良好,截至昨日報收於1265.7元,市值更是達到了1.59萬億元,仍穩超第二名工商銀行(剔除H股)的1.39萬億元。但若是拼盈利,茅臺還是要向後排幾位。
在A股最賺錢上市公司榜單上,前10位上榜名單沒有變化,但排序有微微變動。前四名還是被四大行所佔據,第五和第六名分別為中國平安和招商銀行。不過區別在於,交通銀行與中國石化位次調換,交行由2018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而第9位和第10位仍分別是中國石油和興業銀行。
而前20的公司則有微變。其中,郵儲回A,淨利潤躋身A股上市公司的第12位,而光大銀行則被「擠到」第21位。整體來看,前20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1家銀行,2家保險,此外還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三家能源巨頭,以及萬科A、保利地產、中國建築。而貴州茅臺的淨利潤僅位居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第19位。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而如果將目光放至前50位,則會發現,上市A股銀證保企業上榜名單就沒那麼密集了。在21-50的公司中,僅9家。可見金融類企業利潤集中度非常高。
此外,淨利潤前50名的A股公司中,暫時還沒有券商身影。盈利最高的中信證券位居A股排行榜中的第55位。所以券商同志們還是加油啊!
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前50名(紅色為金融機構);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不過,雖然券商淨利潤未排在前列,但是在金融業單兵作戰能力較強的券商在人均淨利潤上可毫不相讓。
金融類企業不僅淨利潤高,而在八卦中受關注最多的無疑是人均薪酬水平。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粗略計算(註: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薪酬有不同的計算方式,東財的計算方式為:「支付給員工的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員工人數」)的話,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人均薪酬前50位的上市公司中,券商最多,共10家券商登榜。遠超銀行的數量4家。其中,中信證券不愧是券業一哥,在人均薪酬上也高居行業第一位,人均薪酬高達77.13萬元,比2018年提高了近15%,排名A股12位。粗略計算,37家上市券商人均2019年薪酬已超過51萬元。妥妥的高帥富。
不過,人均薪酬表現更加突出的可能是一些其他多元金融行業公司,根據目前已公布的年報,在人均薪酬排第一位的是渤海租賃,高達188.9萬,而主營信託業務的愛建集團人均薪酬更是高達97萬元,排第6位。陝國投人均薪酬68.9萬元排第18位。此前,另一家上市信託公司安信信託曾不止一次排A股人均薪酬榜單的榜首,不過該司項目風險等因素,2019年該司在榜單上已不在前列。
圖為:上市公司平均薪酬前50名的公司中的銀行證券名單;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註:左側為平均薪酬在A股上市公司中的排名
銀行篇
36家銀行:資產質量提高分紅誘人!
上市銀行在2019年交出了非常靚麗的答卷。36家A股上市銀行盈利水平持續增長,其中,23家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有八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初出現下降。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36家銀行去年合計實現淨利潤16988億元,較2018年增長7.32%。淨利潤增幅達到兩位數的銀行數量高達23家,其中,江陰銀行、寧波銀行以及杭州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了20%。
截至去年年末,寧波銀行、郵儲銀行、常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低於1%。八成上市銀行截至2019年末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初出現下降。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1號院採訪時表示,上市銀行去年呈現出資產規模增長、盈利增速普遍加快、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向好的局面,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銀行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來之不易。
圖為:上市銀行不良率;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2019年全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淨利潤(集團口徑,下同)逾1.1萬億元,相當於日賺31億元。其中,工行淨利潤依舊排名首位,該行去年實現淨利潤3133.61億元,同比增長4.9%。此外,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692.22億元、2129.24億元、2018.91億元和780.62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2%、5.08%、4.91%和5.25%。去年剛實現A股上市的郵儲銀行淨利潤增速最高,達16.52%。
良好的業績讓銀行們的分紅也格外誘人。其中六大行擬現金分紅合計3352.34億元,均較2018年有所增長。另外,由於銀行股近期估值持續低迷。使得股息率格外誘人,部分銀行股息率已超過6%。早已將定存和多數理財甩在身後。
券商篇
上市券商2019年報全景掃描:淨利潤1017億元,擬分紅303億元,淨利暴增王、最牛子公司現身
昨日晚間,37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全部披露完畢。2019 年,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投活躍,股債市場主要指數均有所上漲。至此,證券行業業績同比大幅增長,資產規模穩步擴張。
據「金融1號院」統計,這37家上市券商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812.05億元,實現淨利潤1016.59億元;37家上市券商累計實現的淨利潤就佔133家證券公司總和的82.62%,頭部效應凸顯,強者恆強趨勢延續。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同時,2019年證券行業整體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營業收入增長較快、營業支出增長幅度較緩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圖為:37家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全景掃描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從擬分紅情況來看,37家上市券商中有32家2019年有分紅計劃,合計擬分紅金額高達303億元。
數據來源:券商公告單位:億元制表人:周尚伃
上市券商2019年亮點大盤點
最牛子公司:
券業龍頭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註冊資本140億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8.95億元,利潤總額17.45億元,淨利潤13.02億元,為龐大的「券商一哥」中信證券貢獻了10.65%的淨利潤。有意思的是,中信證券投資僅有員工22人,也就是說這22人在2019年就創造了13億元的淨利潤。而在2018年,中信證券投資淨利潤是6.03億元,當時的員工是28人。2019年這一年,在員工減少了6人的情況下,卻多創造了7億元的淨利潤。
淨利暴增王:
興業證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2.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19.24%和1202.23%。興業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是上市券商中最大的。主營業務方面,興業證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為機構服務業務,去年機構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8.93億元,同比增長233.86%;自營投資業務表現也同樣突出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9.07億元,同比增長540.50%。
超強IT投入:
從去年開始,多家頭部券商已明確將金融科技納為其核心競爭力,金融科技也助力頭部券商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華泰證券、國泰君安2019年的信息技術投入均超10億元,分別為14.25億元、11.17億元。據悉,華泰證券App的月活數已突破890萬,位居證券公司類App第一名。國泰君安推進布局「智能化國泰君安」,打造具備人工智慧的金融科技平臺,搶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引領未來金融領域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自營風光無限:
證券投資業務已連續三年成為行業收入佔比最大的業務, 表明重資本業務能力逐漸成為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這對證券公司的資產獲取、風險定價和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銀河2019年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服務實現營業收入40.96億元,較2018年增長 6427.76%,主要由於公司持續推進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服務的體制、機制和業務的系統性改革,增強分散化投資,豐富投資品種,降低風險敞口,穩定收益水平。
研究力爆棚:
券商「研究力」已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作為券商研究所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分倉佣金收入,已成為考察券商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2019年,券商共實現59.35億元的分倉佣金收入。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東方證券研究所2019年實現佣金收入3.2億元,其中,公募佣金(含專戶、社保、年金席位)收入2.89億元,市佔率為2.94%。華西證券先後完成100戶基金席位租用。浙商證券首次將研究能力提升為「五個提升建設」的頭號工程,對研究能力的重視達到空前高度,同時從市場上引進白金分析師,打造「白金研究所」。
保險篇
五大險企淨利同比大增72%
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險企已悉數披露年報。從經營情況來看,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合計歸母淨利達2723.95億元,日賺7.5億元,同比大增七成。
2019年是優質險企的轉型年,是老牌險企的發力年,也是很多大型險企的管理層調整年。整體來看,有兩大原因助推險企去年業績大增:一是投資收益大增提升淨利;二是減稅「紅包」增厚利潤。
從2020年上市A股保險股的投資價值來看,投資人士及券商研究員認為現階段保險股估值較低,多隻龍頭股被錯殺。基本面上,雖然現階段保險業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但基於險企強化線上展業及國內疫情的好轉,保費增速年內仍有望迎來改善,疊加投資端利好因素,保險業或迎來較快的轉機。
2019年,A股五大險企淨利潤合計同比增長72.2%,主要源自稅收利好及投資端同比向好。
具體來看,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494億元、583億元、277億元、146億元和2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1%、411.5%、54.0%、83.8%、66.6%。
此外,平安和太保還披露了營運利潤,該指標剔除短期投資波動、評估假設變動影響、一次性重大項目調整,更能反映保險公司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平安、太保2019年集團歸母營運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8.1%、13.1%,其中去年下半年同比增長11.8%、11.6%;壽險業務營運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5.2%、14.7%,去年下半年同比增長13.6%、10.8%。
整體來看,稅收、投資、準備金計提是影響險企去年淨利的三大因素。
其中,稅收新政利好是利潤高增長的重要原因,扣除2018年彙算清繳返回的所得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後,平安、國壽、太保、新華、人保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9.4%、359.5%、26.7%、60.2%、46.7%。
投資方面,2019年股市表現較好(2019年滬深300指數上漲36.1%,而2018年下跌25.3%),因此保險公司的總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同比大幅提升。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的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9%、5.2%、5.4%、4.9%、5.4%,分別同比增長3.2pct、2.0pct、0.8pct、0.3pct、0.5pct。
除投資與稅收外,值得關注的是,保險合同準備金的計提受折現率、死亡率和發病率、費用率、退保率、保單紅利等精算假設影響,這些精算假設的調整(即「會計估計變更」)會導致準備金的多提或少提,從而直接影響利潤。
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會計估計變更對稅前利潤的影響分別為-208億元、-23億元、-81億元、-62億元、-15億元,而2018年分別為30億元、31億元、5億元、-50億元、1億元。去年準備金增提有助於減輕2020年淨利潤增長的壓力。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2019年的業績早已在險企股價上有所體現,投資者更關心的是,2020年及未來上市險企及保險行業的發展趨勢。
重陽投資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近兩周由於市場流動性緊張,保險股在投資者拋售或變現的過程中被錯殺,包括平安、太保等。從長遠來看,中國保險行業滲透率很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保險業務收入就會提高,韓國、日本、歐洲都是這樣規律。此外,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險企在資產端有更大的配置空間,在金融股中,保險股具有配置優勢。
天風證券3月30日發布的研報也稱,平安、國壽、太保、新華的估值水平依然處於相對低位。保險行業4月中下旬開始有望迎來保費改善,投資端亦有利好因素,保險股的轉機將較快出現。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此文章為金融投資報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