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 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摘要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券業上半年成績單放榜。近日,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共計25項指標,清楚地呈現了各券商的業務強項。(21世紀經濟報導)

  券業上半年成績單放榜。

  近日,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共計25項指標,清楚地呈現了各券商的業務強項。

  從數據來看,頭部券商仍舊佔據絕對優勢地位,比如中信證券就包攬多項分項冠軍。重要分項目排名來看,淨利潤方面,中信證券穩坐第一,申萬宏源中信建投證券增速亮眼,躍居行業第二、第三名;投行收入方面,中信建投續保持第一的位置,與此同時,國金證券浙商證券業績暴增約200%以上;證券投資收入方面,上半年證券投資收益超過20億元的券商多達11家,而上年同期為8家。

  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據中證協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34家券商總資產為8.03萬億元。截至去年上半年末,131家券商總資產為7.10萬億元。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依然位居前三,其中中信證券以7258.4億元位居行業第一,較去年末增幅16.79%,主要是受並表中信證券華南資產影響;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總資產分別為4208.6億元和4177.78億元,較去年末均稍有縮水。

  業績指標方面,134家證券公司上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34.04億元,實現淨利潤831.47億元,124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去年同期,131家券商實現營收1789.41億元,實現淨利666.62億元,其中119家盈利。

  由此可見,整個券商市場的業務規模正在快速擴張,總體營收規模增速約為20%,淨利潤增速約為25%。

  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上半年營收位居行業前五位。中信證券營收146.4億元,同比增長35.54%,是全行業唯一一家上半年營收破百億的券商;排名前20位券商中,中信建投證券營收同比增幅最高。排名前10位券商中,只有國泰君安同比負增長,其餘券商均增幅較大。

  與此同時,頭部券商盈利情況出現洗牌。中信證券以61.8億元繼續位居榜首,申萬宏源和中信建投淨利潤均超過40億元,同比增長均超80%,分別躍居行業第2、第3名,華泰證券上半年淨利潤排名則從第4名降至第8名。

  還有一個突出的現象是,頭部券商的集聚效應在增強。排名前10位的券商淨利潤均超過30億元,合計淨利潤約為415.49億元,佔行業淨利潤的比例為49.97%,佔據半壁江山,而去年同期,排名前10券商淨利潤佔行業的比例為47.45%。

  此外,上半年也有數家券商出現虧損,多為合資券商,其中摩根大通(中國)虧損9362萬元,滙豐前海證券虧損6752萬元,摩根史坦利華鑫虧損5603萬元。

  投行業務方面,中信建投在去年同期第一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第一,上半年實現投行業務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24.36%。

  在投行業務淨收入排名前20位的券商中,國金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出現業績暴增,分別增長199.01%、150.41%、217.04%。

  在A股市場行情不斷之際,投資收益在券商收入中佔比也在不斷提升。排名顯示,中信證券當期實現證券收益75.35億元,較第二名的中信建投多出約35億元,但中信建投以174.15%的增速正奮起直追。今年上半年證券投資收益超過20億元的券商多達11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新增的指標是: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以及代銷產品淨收入,國泰君安以33億元經紀業務收入佔據第一,中信證券以5.87億元的代銷淨收入佔據第一。

  註冊制推行增厚投行業績

  在眾多業績指標中,值得關注的是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的變化。今年上半年,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

  這從投行業務排名前20位的券商業績增長情況便可見一斑。除了中泰證券出現負增長之外,其餘券商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尤其是國金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出現了業績暴增,這樣的增速在其他單項業務中並不多見。

  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120家公司完成新股發行,募資總額為1392.74億元,總發行費用約86.77億元,

  從中介機構來看,其中,光大證券佔據11席,中信建投11席,國金證券7席,廣發證券8席,招商證券6席,民生證券6席,興業證券5席,中信證券5席,浙商證券3席。

  其中,國金證券的數據頗為亮眼,僅這7家IPO公司貢獻的承銷和保薦費用就接近4億元,超過其上半年7.4億元投行業務收入的一半,其中3個來自科創板項目。興業證券保薦的5家IPO公司(其中1個為科創板項目)貢獻的發行費用約為2.4億元,同樣對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展望下半年,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創業板註冊制開閘,將再次對券商營業收入起到較為明顯的增厚作用。

  「上市條件降低且多元化使得符合條件的企業數量大量增加,註冊制的推行也使得審核流程節奏明確,加快了標的擴容,而且發行市盈率的放開也將提高IPO的融資規模。」一位上海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泰證券非銀團隊預測,假設當前的項目(對應擬募集資金2286億元)有70%的比例可以在年內正式上市,承銷費率為9%,再融資收入是IPO收入的20%,則對應收入123億元,佔2019年券商投行業務淨收入的32.7%。

  註冊制的推行除了對投行業務起到提升作用,還將大大活躍A股市場。因為其另一大變化就來自於交易制度,即上市前五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的限制,五個交易日之後漲跌幅的限制範圍從10%放寬到20%,這項交易規則的變化可能對應著短期換手率的增加。

  「其邏輯在於,換手率的上升和流通股票供給的增加都將增厚佣金收入。」前述投行人士說。

  據此,中泰證券測算8月末至年底經紀業務的淨佣金增加的規模約為23.2億元。

  方正證券研報也指出,8月創業板註冊制首批IPO項目將登陸A股,漲跌幅限制放寬預計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交投情緒,疊加監管層多次表態下半年將繼續鼓勵銀行理財、險資、海外資金等中長線資金入市,預計全年股票日均交易量維持在8000億元以上,券商經紀業務將全面受益。

  相關報導:

  大洗牌!券商上半年指標排名:中信淨利第一!財富管理迎爆發 19家收入超去年

  134家券商上半年成績出爐:前十大券商手握行業近五成淨利!

  券商半年度大比拼!中信建投投行業務收入第一 中信證券自營收益一騎絕塵

  放榜了!上半年券商經紀、投行、資管、自營哪家最強?排行榜完整版曝光!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出爐 淨利前十券商看過來
    來源:券商中國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今見分曉。前十大券商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553.72億元,佔上半年全行業營收比重43.75%。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
  • 註冊制下投行業務大比拼!前五券商手握40%在審企業 中信證券37家高...
    在註冊制下,券商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職責。一方面,註冊制在新股定價、信息披露、承銷組織能力等方面對券商投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將給券商投行業務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據統計,在註冊制改革的利好下,2019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482.65億元,同比增長30.46%。2020年,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推進,券商投行業務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 已有12家券商預告2019年業績 投資+投行大力助推
    來源:上海證券報2019年中國股市領漲全球,給力的行情帶動下,券商業績迎來了大豐收!截至1月17日晚,已有12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其中11家券商業績預增,淨利潤增幅在25%到400%之間。業績預喜讓投資者對券商股行情更加期待。
  • 75家券商「分食」244.6億元 前十榜單大洗牌
    本報記者 王思文進入年底,證券公司交出了前11個月的投行業績答卷。數據顯示,期內8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15002.74億元,同比增長11.5%。具體來看,前11個月券商股權承銷業務顯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前十榜單「大洗牌」。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各家券商都在投行業務抓緊布局。這從投行業務排名前20位的券商業績增長情況便可見一斑。尤其是浙商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平安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瑞信方正等出現了業績暴增,這樣的增速在其他單項業務中並不多見。
  • 40家上市券商淨利增長40%,天風奪冠太平洋墊底 註冊制下券商三季報...
    近日,監管層又明確表態A股將全面實行註冊制,對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券商而言,無疑是站在了風口上。近日,A股上市券商三季報披露完畢。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40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收3818.24億元,同比增長28.26%;實現淨利潤1204.68億元,同比增長40.24%。那麼,哪些券商賺得多?誰的自營投資、投行業務強?哪家員工薪酬最多?最重要的是,哪些券商股值得投資者關注?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六、投行收入: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分別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9.65億元、18億元,佔據行業前兩名。七、資管收入:今年上半年共有11家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超過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7家,華泰資管和東證資管兩家仍處於行業前兩把交椅。
  • 券商投行業務艱難轉型 六成券商IPO零收入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終止審查的企業數為136家,而去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數僅134家。今年前五個月新申報企業36家,去年同期新申報企業有307家,同比下降88%。對於下半年整體的IPO情況,德勤(中國)日前發布報告認為,今年下半年,中國內地市場新股發行活動將會與上半年相同。全年大約會有120-160家企業上巿融資1700億-2000億元人民幣。
  • 又見券商投行價格戰 百億公司債承銷費率低至0.0001%
    據了解,券商——特別是一些大型券商,可以為合作企業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終身」服務。例如,包括但不限於IPO、發債、定增等融資行為,多數企業往往「從一而終」,都由一直合作的券商來完成,因此不論目的是出於長期維護客戶、自身承銷業績還是開發更多的合作,多數券商還是願意以「友情價」來承攬目標對象的融資項目。
  • 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今年以來,增加保代的券商不少,從增加的絕對人數上看,中信證券(+57人)、中信建投(+46人)、民生證券(+37人)、中金公司(+31人)、國泰君安(+25人)、華泰聯合(+21人)、海通證券(+20人)、招商證券(+15人)、浙商證券(+15人)、國金證券(+14人)排在前十。投行人數的變化與投行收入增幅幾乎吻合。
  • 今年來投行IPO承銷保薦收入211億,四成券商承銷費率提升,14家收入...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今年前11個月投行收入榜單出爐。前11個月,券商承銷費率為4.93%,有可比數據的43家券商中,共有18家券商承銷費率較2019年有所提升。截至11月末,投行IPO承銷收入已經突破200億元,共有14家券商IPO收入翻番。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本報記者 趙中昊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已於日前披露完畢。券商自營盤業績喜人申萬宏源證券認為,2019年12月券商自營、經紀、兩融均同比明顯改善,預計券商2019年12月自營、經紀及兩融收入均同比顯著增長。華泰證券認為,上市券商淨利大幅提升主要受投資類業績提升驅動。
  • 頭部券商強勢佔據第一方陣 中小機構搶食增量蛋糕
    誰又能在這「大投行時代」真正享受紅利?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7日,超418家企業實現IPO,項目規模暴增74%,「三中」頭部券商牢牢盤踞在承銷數量、承銷規模和收入規模的第一梯隊。與此同時,部分結合自身業務的中小券商也能在新的增量市場憑藉優勢和特色搶佔份額,成為行業「黑馬」。
  • 年關來臨券商衝業績,經紀、投行「冰火兩重天」
    它們多被券商視為招攬客戶的觸角,加之深處強監管的態勢中,營業部很難再衝高經紀業務的業績。對於投行來說衝業績亦如此。第一財經了解到投行人員或按級別、或按收入背負業績指標。某大型券商執行董事級別的投行人員一年背負500萬元的創收指標;在某民營券商,月薪3萬元的投行人員需背負300萬元的創收指標。
  • 頭部券商強勢佔據第一方陣 中小機構搶食增量蛋糕
    誰又能在這「大投行時代」真正享受紅利?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7日,超418家企業實現IPO,項目規模暴增74%,「三中」頭部券商牢牢盤踞在承銷數量、承銷規模和收入規模的第一梯隊。與此同時,部分結合自身業務的中小券商也能在新的增量市場憑藉優勢和特色搶佔份額,成為行業「黑馬」。
  • 47家上市券商半年淨賺782億,前十佔整體淨利66%,中信海通國君華泰...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券商半年報密集披露,14家券商同一日發業績公告。截至8月28日,47家上市券商發布2020年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47家券商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收2436.60億元,歸母淨利潤合計781.78 億元。
  • 科創板倒逼投行轉型 券商投行進入強者品牌為王時代
    隨著上市進程的逐漸恢復,券商投行收入走出了新的「三年周期增長」。到2016年,券商證券承銷與保薦淨收入高達520億元,創下目前歷史最高紀錄。  時至今日,隨著IPO常態化、嚴監管、服務實體經濟等工作的有序推進,券商投行迎來更加規範化、專業化的良性發展。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增長逾四成,承銷保薦收入大增近73%!券商...
    華泰證券非銀組認為,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2021年投行、財富管理、融券、衍生品和股權投資仍將是券商業績增速核心增量。9家券商尚未盈利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同比增長31.08%,淨利潤1326.82億元,同比增長42.51%,其中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 頭部券商集體全面漲薪會是真的嗎?投行豐年或催動薪資水漲船高
    上半年正式試點註冊制並開啟交易的創業板市場,以及運行已滿一年的科創板市場均為券商投行帶來了大量業務機會。而在整體股票市場向好的情況下,券商經紀業務及資管業務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各家公司自營業務更是迎來爆發,成為前三季度券業的支柱業務。這樣的背景下,券業員工喜獲加薪,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17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上半年業績搶先看 在券商板塊的再度走強和市場普遍對「牛市」的吶喊聲中,上市券商6月月報密集出爐,是否能在業績層面對券商股進一步上漲構成支撐,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