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淨利潤1326.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08%和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華泰證券非銀組認為,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2021年投行、財富管理、融券、衍生品和股權投資仍將是券商業績增速核心增量。
9家券商尚未盈利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同比增長31.08%,淨利潤1326.82億元,同比增長42.51%,其中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到,僅第三季度,這135家證券公司就實現營業收入1289.77億元、淨利潤495.35億元。
具體從各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前三季度135家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900.08億元,同比增長43.94%;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431.58億元,同比增長72.85%;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50.62億元,同比增長-25.71%;投資諮詢業務淨收入31.98億元,同比增長26.60%;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12.64億元,同比增長11.54%;利息淨收入445.60億元,同比增長28.27%;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1013.63億元,同比增長15.35%。
不難看到,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增幅最為顯著。國開證券研究報告顯示,IPO、再融資、債券承銷等多個板塊均實現同比高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註冊制改革順利推進,市場共完成IPO295家,募集資金3557億元,同比增長154.0%;市場再融資規模模達到5970億元,同比增長19.3%;券商債券總承銷金額達到7.12萬億,同比增長了31%。
另外,證券業協會還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13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8.57萬億元,淨資產為2.24萬億元,淨資本為1.79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56萬億元,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1.23萬億元。
記者注意到,總資產8.57萬億元,同比增長22.08%。其中,中信證券今年在總資產方面實現重大跨越,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證券總資產達1.04萬億元,成為國內首個總資產過萬億元的券商。
機構: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
進入11月,2020年也進入到尾聲,各大券商也紛紛對證券行業全年業績進行了預測。比如東吳證券預測顯示,在中性假設下,證券行業2020年營業收入達4681億元,淨利潤達16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8%和33.1%,ROE為7.8%。東吳證券稱,淨利潤增長主要源於資本市場改革驅動、對外開放利好等因素,同時淨資產規模增至2.2萬億元。
招商證券表示,預計2020年全年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693億元,同比增長30%;淨利潤達1596億元,同比增長30%。ROE回升至7.6%。
天風證券表示,預計2020年證券行業將實現營業收入4869億元,同比上升35.1%;證券行業將實現淨利潤1802億元,同比增長46.4%。預計全行業的ROE為8.4%,年末淨資產將達到2.15萬億元,同比增長6.4%。
「短期看券商2020年業績已達高位,2021年投行、財富管理、融券、衍生品和股權投資仍將是券商業績增速核心增量,融資、資管、股票投資等業務將保持相對穩健,傳統經紀業務在2020年高基數效應下或面臨負向增長,但交易制度改革或將一定程度上產生正貢獻。」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在投行業務方面,上述華泰證券研報顯示,2020 年投資銀行業務已經顯著放量,未來伴隨全面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良性循環,投行業務仍有望是券商業績有力支撐。大型投行將打造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大投行生態圈,中小投行或將探索專業、特色的精品券商之路。大型券商投行有望憑藉綜合優勢構築核心競爭實力,行業馬太效應或將加劇。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王佳麗也表示:「預計隨著註冊制落地、交易機制優化,券商投行、財富管理等輕資產業務收入有望保持高增長,大型券商業務布局日趨完善,中小券商突圍難度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