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等居...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規模突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是7月IPO承銷規模大爆發的兩個最有說服力的數據。

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

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月份IPO募資額大增數據既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確定性是指由於註冊制的穩步推進,發行審核越發趨於常態化,同時,為對衝疫情影響,支持實體經濟,發行數量平穩增加是可預期的。偶然性則在於受疫情的影響,IPO發行受到較大的影響和滯後,很多過會企業集中於七月上市,由此造成7月形成一個融資的小高峰,環比增速大幅增加。

7月IPO承銷過千億,29家券商保薦承銷收入增六成

7月券商投行業務業績向好,股權融資規模環比大增,債券承銷規模回升。其中 ,7月 IPO承銷規模1004億,環比增285%;再融資承銷規模(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1025億元,環比增26%;債券承銷規模6881億元,環比增29%。

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共41.82億元,同比增60%,環比增207%,2020年1-7月累計承銷保薦收入110.49億元,同比增96%,已接近2019年全年IPO 承銷保薦收入111.67億元。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7月份,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收入分別為5.54億元、5.06億元、4.45億元、3.85億元、3.78億元、3.55億元、2.18億元、2.15億元、1.41億元、1.40億元。

7月份首發承銷保薦收入前十名分別為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民生證券、長江證券、國開證券,收入分別為4.49億元、4.30億元、4.23億元、3.73億元、3.37億元、2.82億元、1.73億元、1.43億元、1.22億元、1.15億元。

資本市場深改7月「開花結果」,助力券商投行業務

券商投行業務爆發與資本市場各個板塊深化改革有較大關係。7月份,創業板註冊制、新三板精選層等多項改革措施落地。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下的首批獲註冊公司7月24日誕生,7月2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同意鋒尚文化、康泰醫學、美暢新材、藍盾光電4家公司的創業板IPO註冊。

截至7月27日,創業板註冊制已有4家公司完成證監會註冊程序,其中兩家啟動新股發行。另有22家公司獲得深交所上市委審議通過並已全部提交證監會申請註冊。

新三板改革也在7月有突破性進展。7月27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精選層正式設立並開市交易,32家公司首批晉層掛牌交易,合計募集資金總額94.52億元。

證監會於2019年10月25日推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8個多月以來,各項舉措穩步落地實施。目前,除市場退出相關制度外,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中涉及的優化發行融資制度、完善市場分層、改進交易制度、調整投資者適當性並引入公募基金等長期資金、建立轉板上市機制、構建差異化監管體系等措施的業務規則已全部出齊。

信達證券發布研報稱,更高格局看待資本市場改革,全年業績值得期待。新證券法全面推進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火速推出,新三板精選層等,包括或有銀證混業,未來債券市場大概率擴容,國家將打通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任賦予資本市場,券商投行增量業績十分確定。7月以來券商已進入自我強化,交易量的放大將帶動經紀、兩融、自營等業務條線,全年業績可期。

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註冊制帶來的影響,一是公司包容性增加,二是發行速度和時間的可預期化,兩者結合使得公司上市的通道被大幅拓展,確定性顯著增加。直接的結果是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穩定增長。同時,在上市的示範效應下,很多公司也紛紛加入上市的隊列,使得近一兩年擬上市企業數量劇增。

大幅增加的融資量,對市場肯定是有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一些巨無霸企業的上市,會形成明顯的抽水效應,短期衝擊是難以避免的。但從中長期看,寬進嚴出的註冊制,一定會最大化發揮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讓好的股票能獲得更好的資金支持,那劣質的股票無人問津或逐步退出市場,最終形成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這是註冊最終目的和使命所在,短期衝擊是可以接受的。

相關焦點

  • 首發募資額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規模突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是7月IPO承銷規模大爆發的兩個最有說服力的數據。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月份IPO募資額大增數據既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中信、中信建投、中金位列投行收入前三名全面註冊制下,投行項目資源頭部券商聚攏已成定局。具體來看,今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海通證券排名第四,投行收入為17.53億元。
  • 超七成上市券商4月份業績環比增長 淨利最高增39倍
    28家券商營收環比增加從母公司口徑的單月營收來看,28家券商營收環比增加,9家券商營收環比下滑。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單月營收排名前三。其中,中信證券單月營收超30億,達33.16億元,排名第一;申萬宏源證券以22.81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二;中信建投證券以21.1億元營收排名第三。
  • ...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35家披露業績數據的券商中,有12家券商營收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營收均超過20億元,分別以25億、23.57億元、21.57億元以及20.42億元的收入暫居行業前四。
  • ...中信證券唯一淨利超百億,多項業務遙遙領先,華鑫證券淨利增近7倍
    從淨利排名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位居淨利潤前五,其中,中信證券是唯一一家淨利超過百億的券商,前三季實現淨利潤126.61億元。 投行業務方面,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位於第一梯隊,前三季收入在40億元附近,浙商證券與國金證券增速最快,分別為202.45%、172.08%。 資管業務方面,中信證券相關收入現「航母」特徵,前三季資管業務收入為53.94億元,超過排名緊隨其後的海通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三家券商之和。
  • 券商佣金榜單:中信重返冠軍 最狠這家2年狂增100倍
    佣金榜單定了:中信重返冠軍,中信建投飆升,天風國金掉隊,最狠這家2年狂增100倍!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隨著2019年度公募基金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業內關注較多的基金交易分倉收入也浮出水面。作為券商研究所收入的重要來源,基金公司佣金分倉收入是各家券商綜合實力的體現,也受到行業的重點關注。
  • 券商月報|業績分化明顯 國泰君安環比同比皆下降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wind業績分化明顯 1月份,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和招商證券都位列營收榜和淨利榜的前五名,其中中信證券以20.2億元的營收和8.9億元的淨利潤高居榜首。不過,中信證券1月份的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
  • 真格基金、Amazon Global戰略部門、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和君諮詢
    【北京】國泰君安:投行部金融組【崗位職責】1、協助相關材料製作、參與專項核查、整理工作底稿等部門正式員工交代的其他相關工作;2、其他輔助性工作。2、投遞簡歷截止日期:2018年8月20日【北京】中信建投:投行部招實習生參與某IPO項目,地點北京要求:1、儘快入職,下周能入職最佳2、每周四天及以上,保證三個月實習,並接受經常性加班3、有投行等相關實習經歷請將簡歷發送到郵箱:zjf_humphrey@
  • 第一梯隊券商曝光,中信建投40家最多...
    從已預披露的IPO排隊企業、上市的企業再融資項目來看,保薦機構大多為大型上市券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儲備項目較多,安信證券等中型券商也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根據4月30日數據顯示,在證監會排隊IPO企業總計428家,3月13日之前申報企業已全部參加過現場檢查抽查或檢查。之後申報的39家企業尚未參加,其中主板6家、中小板1家、創業板32家。
  • 中信建投投行第一,國泰君安經紀第一...
    就排名情況來看,中信證券的營收以及淨利潤繼續位居行業第一位,且絕對金額相較去年增長較多。從分項業務情況而言,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位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的資管業務位居第一,國泰君安的經紀業務位居第一,中信證券證券投資收益位居第一。單項排名榜單相較去年有所變動。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
  • 37家券商業績大全:2月賺114億元 增長擋不住了嗎?
    具體來看已發布的37家上市券商業績數據:淨利潤TOP10名單依次是: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營業收入TOP10名單依次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僅有這10家券商。 上市券商整體業績喜人的同時,個別券商的業績增幅情況更是暖意連連。
  • 漲停潮連日爆發,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回購馬不停蹄,這波行情穩了?
    據此看,從6月10日至7月3日,國泰君安僅用16個交易日就完成了回購計劃上限80%的進度。這期間,國泰君安A股股價從16.31元最高漲至19.78元/股,漲幅19.76%。從國君一直沒有減緩回購進度來看,該公司對其股價後市表現存有信心。據國泰君安公告,本次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4.39元/股,由此來看,近日回購價格依然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 首月股債承銷排名出爐,10券商包攬84%股權承銷份額,可轉債規模爆增...
    ;國泰君安以368.31億元的債承規模位居第三位,承銷債券221隻,市場份額5.88%;東方證券以310.09億元的債承規模位居第四位,承銷債券200隻,市場份額4.77%;華泰聯合證券以298.83億元的債承規模位居第五位,承銷債券126隻,市場份額4.12%。
  • 華泰證券給予「賣出」評級後 中信建投收盤跌停
    網易財經3月8日訊受看空報告的影響,3月8日中信建投A股跌停開盤,此後強勢打開跌停板,並一度拉紅,隨後再次下行,截至收盤,中信建投報28.04元/股,跌10.01%。3月8日,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中信建投估值遠高於同梯隊券商和國際投行,有下行風險,下調至「賣出」評級。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
    而中信證券投行和螞蟻、京東數科都沒達成合作,上半年的京滬高鐵,中信只是聯合主承銷,真正的主承還是中信建投,號稱『A股近十年最大IPO』的中芯國際也沒被中信攬下」。排在中信證券之後的,則是國泰君安、華泰聯合證券、國金證券(600109,股吧)、招商證券(600999,股吧)。
  • 今年來投行IPO承銷保薦收入211億,四成券商承銷費率提升,14家收入...
    中信建投在4月份後連續7個月搶佔IPO承銷收入榜首,前十中湧現了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投行黑馬,東興證券、長江證券則悄然退出前十。今年前11月承銷收入來看,領先的前十券商依次是:中信建投(21.69億)、中信證券(20.64億)、中金公司(20億)、海通證券(15.18億)、華泰聯合證券(12.98億)、國泰君安證券(11.16億)、國金證券(9.4億)、招商證券(8.74億)、民生證券(8.23億)、光大證券(7.29億)。
  • 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位列第二和第三,承銷金額分別為2315億元和1530億元。華泰聯合證券排行榜第四,承銷金額1402億元。「三中一華」股權承銷份額佔據近半壁江山,佔總融資金額的49%。排名第五的國泰君安承銷金額也超過了1000億。從承銷商承銷金額排名變化來看,前十名中,銀河證券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進步最為明顯,銀河證券2019年排名行業第27名,2020年進步了18位躍居第九。
  • ...增幅11.24%,經紀業務發力收入同比增近四成,36億定增夯實資本實力
    財富管理、投行業務表現良好據中原證券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從收入結構來看,中原證券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主體業務表現良好。其中,該公司經紀業務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了39.6%,實現持續穩步提升。此外,中原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也有恢復。
  • ...淨利潤增96%,自營翻倍收入居首,ROE顯著提升,股東戶數3個月漲7...
    文 | 財聯社 記者高雲中信建投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持續爆發,淨利潤翻倍,投行、經紀與自營成前三季度三大「頂梁柱」業務。10月23日,中信建投發布三季報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8.59億元,同比增63.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4.91億元,同比增長96.11%;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4.60%,同比上升5.9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