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三中一華」奪得半壁江山,興業平安浙商華西跑步前進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開啟了精彩紛呈的一年,尤其是股權融資市場。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A股市場股權融資金額為1.71萬億元,同比提高11%;募集家數1048家,同比提高65%。其中,IPO融資大放異彩,創近十年來募資新高。

投行江湖的廝殺也愈發激烈。「三中一華」穩站股權承銷金額前四位置,4家份額佔據行業近半壁江山。興業證券、平安證券、浙商證券、華西證券在股權承銷家數排名上都進步逾10個段位。而在IPO承銷排行榜上,海通證券的名次從2019年的十五名更是一躍跳至第二。

IPO募資金額創10年新高

Wind數據顯示,2020年新股IPO融資表現強勁,全年396家企業成功上市,比上年增加193家, 平均每月發行33家,平均下來也就是說每天都有一家以上企業登錄A股市場。IPO募資金額高達4700億元,比2019年大幅提升86%,該募資金額創近10年來IPO募集資金新高,僅次於2007及2010年。

尤其是在科創板帶動下,2020第三季度單季IPO募資金額達2165億元,貢獻了全年總額的46%。

從上市板塊來看,2020年IPO融資金額和企業家數最多的均是科創板,共145家,總計募資2226億元,單家平均募資15億元,全市場平均單家募資16億元。較2019年數據,表現最為活躍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募集金額分別提升170%和196%,募資家數較2019年分別增加75家和55家。

不過,增發融資在股權融資中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佔比達48%,比重較2019年小幅增加3個百分點;募集金額為8236億元,較2019年增發金額6888億元略有提升,同比上升20%。

「三中一華」佔據股權承銷份額半壁江山

2020年,中信證券以3203.92億元繼續佔據股權承銷業務排行榜的榜首。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位列第二和第三,承銷金額分別為2315億元和1530億元。華泰聯合證券排行榜第四,承銷金額1402億元。「三中一華」股權承銷份額佔據近半壁江山,佔總融資金額的49%。排名第五的國泰君安承銷金額也超過了1000億。

從承銷商承銷金額排名變化來看,前十名中,銀河證券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進步最為明顯,銀河證券2019年排名行業第27名,2020年進步了18位躍居第九。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則進步了13位,躍居第八。海通證券進步4位,從第十名躍居第六。

2020年,隨著券商投行業務激增,對人才的需求也超出往年。各大券商都加緊布局,擴充人手。銀河證券就在去年下半年發出招聘近60人投行業務團隊的計劃,涵蓋股權融資業務負責人、債券融資業務負責人、承做業務、債券銷售崗,且規模很大,承做業務崗擬招聘55人。大規模的招兵買馬也折射出銀河證券對投行業務的重視和投入。

2015年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合併之後,其投行曾一度面臨人事的動蕩,投行業務表現平平。2020年也是自合併以來,申萬宏源股權融資規模首次擠入前十。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相關負責人回復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兩年,申萬宏源投行的項目布局發生了變化,在繼續保持其在中小規模融資領域活躍外,開始拓展進入大項目領域。2020年成功參與或完成了三峽新能源主板IPO、中金公司主板IPO、中控技術科創板IPO、亨通光電50億定增、錦江酒店50億定增、上海萊士百億跨境併購以及深圳資本戰略收購中集集團等大項目。

此外,浙商證券從2019年的第56名躋身至2020年的第20名,進步了36位。華西證券從2019年的第29名升至2020年的第19名,進步了10位。

東方證券投行從2019年第7名退步9位,至2020年第16名。由於中信建投排名提升,中金公司和華泰聯合證券分別被動退步1位。

如果看2020年總承銷家數,中信證券以全年承銷165家穩居第一,中信建投2020年承銷了103家。興業證券、平安證券、浙商證券、華西證券在股權投行承銷家數排名上都進步逾10位。

IPO:有投行承銷金額大增16倍,有投行損失慘重

股權融資業務中,尤其是IPO業務,往往是企業客戶第一次接觸資本市場的重要連接點,在很大程度上也彰顯著投行的業務開拓實力。

2020年IPO承銷金額排名前五的投行是:中信建投(835.57億元)、海通證券(607.79億元)、中金公司(488.98億元)、中信證券(444.94億元)和華泰聯合證券(240.26億元)。其中,海通證券的承銷金額較2019年提高1648%,名次從2019年的十五名一躍到排行第二。

海通證券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該公司股權融資業務緊抓資本市場改革機遇,在積極推進科創板項目的同時,也加大了傳統板塊的拓展力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等領域樹牢了公司品牌。科創板領域,海通證券2020年上半年申報科創板IPO項目20家,行業排名第二;報告期末在審科創板 IPO 項目 20 家,行業排名第二。

2020年IPO承銷金額前20名中,國金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投行和西部證券的排名都進步了10位以上。銀河證券和平安證券則分別進步了23位和26位。

IPO承銷家數方面,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同時位居2020年度IPO承銷家數排行榜第一,承銷家數為39家。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和西部證券的排名進步較為明顯。

對於股權融資項目排名提升一事,興業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總部總裁徐孟靜曾對媒體表示,這是該公司提前布局、厚積薄發的結果。過去幾年,該公司投行全體員工持續深耕蓄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儲備了一批較為成熟的項目,在註冊制改革背景下,投行的相關準備順利變現,2020年成了豐收年。同時,在「集團化辦投行」理念的支持下,興業證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以投行業務為核心的協同體系,完善了客戶服務,提高了業務效率,為業務發展壯大奠定基礎。

國金證券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該公司持續鞏固在醫療健康、汽車零部件製造等行業領域的競爭優勢,加大科創板、創業板項目開拓、儲備,推動併購重組、債券業務等協調發展。2020 年上半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7.4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37%。

廣發證券因康美造假案的影響,投行業務在2020年被按下暫停鍵,可謂損失慘重。按上市日計算,2020年廣發證券IPO承銷家數共有8家,行業排名從2019年的第四退步至2020年的第19名。最新情況顯示,嚴格落實整改的廣發證券投行進入驗收階段,暫停接近半年的保薦業務資格有望在2021年的1月恢復,但債券承銷業務按照此前的處罰結果,距恢復還有半年時間。

據悉,廣發證券已經對投行架構進行了調整。新的投行架構將壓縮為兩個層級,新設的「投行委」將作為廣發投行業務的核心組織機構,呈現為扁平化的管理體系。該公司是否可以「重新出發」,慢慢恢復過去在IPO領域的優勢地位,還有待觀察。

9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在10億以上

承銷項目的比拼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投行的「賺錢能力」。2020年共有9家券商的承銷及保薦收入超過10億,分別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和國金證券。

其中,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成為僅有的兩家承銷保薦收入超30億的券商,收入分別為31.11億元和30.94億元。緊隨其後的是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兩家券商的承銷保薦收入超過20億元,分別為22.72億元和20.86億元。華泰聯合證券、國泰君安、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和國金證券的承銷保薦收入都在10億至20億之間。排名第十的光大證券2020年的承銷保薦收入已經是7.93億元。幾個梯隊之間的差距已經出現,龍頭「馬太效應」明顯。

展望2021年,中金公司分析師姚澤宇表示,大投行業務乘勢而上、馬太效應突出,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新經濟企業加速上市帶動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佔比持續提升;中概股紅籌股回歸、再融資鬆綁、傳統行業債務和資產重組亦為投行帶來增量業務機會。其中,頭部券商憑藉強大的內部協同、穩健的風控能力、專業化和差異化服務能力有望獲得更高的參與度,預計投行業務的集中度將持續提升,頭部券商強者恆強。

相關焦點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
    截至12月21日,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11萬億!細數2020年證券公司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已較去年同比增長了近25%。12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署名文章稱,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增長逾四成,承銷保薦收入大增近73%!券商...
    11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淨利潤1326.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08%和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 今年來投行IPO承銷保薦收入211億,四成券商承銷費率提升,14家收入...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今年前11個月投行收入榜單出爐。前11個月,券商承銷費率為4.93%,有可比數據的43家券商中,共有18家券商承銷費率較2019年有所提升。截至11月末,投行IPO承銷收入已經突破200億元,共有14家券商IPO收入翻番。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投行收入表現一般,中天國富(0.95億元)、中山證券(0.95億元)、紅塔證券(0.81億元)、華安證券(0.78億元)、瑞銀證券(0.76億元)、中航證券(0.63億元)、瑞信方正(0.60億元)、中原證券(0.59億元)等38家券商投行收入尚不足1億元。一方面是券商投行的整體業績理想,另一方面是券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 2018券商投行IPO業務實力圖譜出爐 看六大榜單
    IPO承銷收入:中金華泰躍居前兩名今年來,一級證券發行審核趨嚴、趨緩,券商投行業務收入下滑幅度在各業務板塊中較為突出。截至12月17日,有40家券商在A股市場獲得了IPO承銷保薦收入,而去年全年則有60家券商在IPO項目上獲利。
  • 又見券商投行價格戰 百億公司債承銷費率低至0.0001%
    近日,某大型央企為即將發行的百億規模公司債進行承銷招標,有券商報出了1萬元的承銷費,承銷費率僅為0.0001%,一時引發市場熱議。1投行價格戰由來已久實際上,除了債券承銷方面的價格戰,在IPO承銷方面,券商同樣爭得「頭破血流」。2018年11月底,上海農商銀行A股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項目招標結果出爐。
  • 助力15家企業IPO+13家再融資項目過會!抓住註冊制良機 東方投行...
    來源:券商中國今年4月22日,東方證券正式發布關於收購東方花旗部分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及變更企業名稱的公告。自此,「東方花旗」正式更名為「東方投行」,成為東方證券全資子公司。股權變更之後,東方投行如何繼續發展做強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 投行豐年或催動薪資水漲船高
    投行豐年或催動薪資水漲船高「固定薪資上漲30%」、「全面漲薪」,「投行部門漲薪尤甚」,圍繞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漲薪的消息近期在市場流傳。2020年可謂是證券行業的大年。上半年正式試點註冊制並開啟交易的創業板市場,以及運行已滿一年的科創板市場均為券商投行帶來了大量業務機會。
  • IPO募資大蛋糕怎麼分?投行平均每單抽成3518萬
    投行數錢數到手軟,有券商一單業務的承銷保薦收入相當於企業一年的淨利潤。  對於企業而言,IPO高鐵的「車費」並不便宜。今年308家IPO企業共融資1554億元,其中145.78億元用來支付發行費用。  《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介機構費用沒有國家規定和行業標準,主要由發行人與中介機構談判確定。在IPO市場高歌猛進的浪潮中,哪家投行的議價能力最強?
  • 首月股債承銷排名出爐,10券商包攬84%股權承銷份額,可轉債規模爆增...
    單月券商債承總規模達5721億,同比漲超13%據Wind金融終端數據,2020年1月,共有87家券商參與債券承銷業務,總承銷額合計5721.1億元,去年同期總承銷額為5042.72億元,今年1月份券商債券承銷規模同比增長13.45%。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大賺1327億元,承銷保薦業務...
    投行業務方面,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增長明顯,主要由於前三季度A股IPO的大幅提速。據投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共計118家中國企業在滬深兩市IPO,同比上升84.38%;IPO募資金額共計1387.12億元,同比上升1.3倍,創近五年同期新高。
  • 2020年IPO募資額創10年新高!「三中一華」大賺,廣發證券為何很慘?
    2020年投行江湖的廝殺也愈發激烈:「三中一華」賺得盆滿缽滿——中信證券以3203.92億元繼續佔據股權承銷業務榜首,排名居前的4家份額佔近半壁江山;廣發證券卻慘不忍睹——從2019年行業排名第4墜落至2020年第19,IPO在審項目僅3家。
  • 投行明確漲薪30%?最新回應來了
    在2020年這樣一個券業大年,各類政策「大禮包」頻繁落地之下,券商投行業務無論是在項目數量還是規模收入上,均有明顯提升。日前,中證協統計數據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326.82億元,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 75家券商「分食」244.6億元 前十榜單大洗牌
    本報記者 王思文進入年底,證券公司交出了前11個月的投行業績答卷。數據顯示,期內8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15002.74億元,同比增長11.5%。具體來看,前11個月券商股權承銷業務顯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前十榜單「大洗牌」。
  • 投行明確漲薪30%?最新回應來...
    市場傳言並非捕風捉影,不難發現,此次網傳的頭部券商漲薪,大多集中在一線業務部門,尤其是投行。在2020年這樣一個券業大年,各類政策「大禮包」頻繁落地之下,券商投行業務無論是在項目數量還是規模收入上,均有明顯提升。
  • 券商股權承銷業務中考揭榜 東方花旗證券同比增413%躋身前三
    6月份漸進尾聲,證券公司投行業務也悉數交卷,走出「中考」考場。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8日,下同),證券行業的股權承銷規模同比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5280億元,同比下滑4.28%。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資產規模指標:134家證券公司總資產超8萬億據證券業協會此前披露的數,截至2020年6月30日,134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8.03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11.84%;淨資產為2.09萬億元,半年來增加了7.18%;淨資本為1.67萬億元,較去年末增加了3.73%。
  • 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截至8日晚7點,共有35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了6月月報,整體業績表現顯然未辜負市場的期待,大多券商業績同比、環比數據均呈爆發之勢頭。有33家券商單月營收環比正增長,其中16家實現翻倍,佔披露業績券商數量的四成;28家券商單月淨利潤環比增長,24家券商單月淨利潤超億元,17家淨利環比翻番。
  • 投行業務領先、交易佣金利薄
    該行微調其2020及2021年每股盈測,並計入2022年的預期表現,將中信證券港股目標價由21.5港元升至22.1港元,予「跑贏大市」評級。3月20日中信證券A股收報22.66元,漲1.34%,市值29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