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募資大蛋糕怎麼分?投行平均每單抽成3518萬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IPO這列高鐵正加速行駛。對於企業而言,IPO高鐵的「車費」並不便宜。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中近一成比例要被中介機構收入囊中。當前中小企業上市居多,一般而言中小企業上市收費較高。

  IPO這列高鐵正加速行駛。

  今年迄今已經有308隻新股發行,除了企業本身,IPO提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券商了。投行數錢數到手軟,有券商一單業務的承銷保薦收入相當於企業一年的淨利潤。

  對於企業而言,IPO高鐵的「車費」並不便宜。今年308家IPO企業共融資1554億元,其中145.78億元用來支付發行費用。

  《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介機構費用沒有國家規定和行業標準,主要由發行人與中介機構談判確定。在IPO市場高歌猛進的浪潮中,哪家投行的議價能力最強?

  招商一單IPO賺1.57億

  8月21日,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中小板,公司此次募集資金總額約3.87億元,發行費用為6453萬元,發行費率16.7%。值得注意的是,中寵股份2016年實現歸母公司淨利潤為6728萬元。該公司上市花費相當於一年的淨利潤,看來IPO這列車不好上呀。

  根據Wind數據,2017年上市公司發行費率最高的是1月26日上市的立昂科技(300603.SZ),募資1.17億元,發行費用達3365萬元,發行費率28.78%,海通證券作為主承銷商收取承銷及保薦費用2600萬元,承銷及保薦費率為22.23%。也就是說,這家上市公司所募資金中超過兩成需給主承銷商。

  2017年發行費率最低的是浙商證券,實際募資28.17億元,發行費用達5987萬元,發行費率只有2.13%。

  2017年最賺錢的IPO項目由招商證券拿下。7月31日,電連技術(300679.SZ)登陸創業板,新股募集資金20.32億元,發行費用花掉了1.72億元。招商證券成為背後的最大贏家,獨攬1.57億元的高額保薦承銷費。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2017年IPO承銷保薦費用超過一個億的還有3家企業。分別是蘇墾農發(發行費用1.35億元,保薦承銷費用1.12億元)、中原證券(發行費用1.3億元,保薦承銷費用1.13億元)和中國銀河證券(發行費用1.32億元,保薦承銷費用1.16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家超過一個億的都是主板上市企業,發行費用佔募資總額的3.2%至5.6%。而電連技術是創業板企業,承銷保薦費率高達8.5%,發行費用近兩億,費用之高業內罕見。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了2017年1月1日至8月22日以來的IPO情況,這段時間內共有308家企業成功上市,剔除上海環境這一家未完成募資的企業,以其餘307家企業作為統計標的,這些企業承銷及保薦費用總計達108億元,佔發行總費用的74%,佔總募資額的6.95%,平均IPO承銷及保薦費為3518萬元。

  投行知名度左右費用高低

  企業完成IPO上市需要支付與發行上市相關的費用,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針對中介機構的費用,包括承銷保薦費用、審計驗資費用和律師費用。其次是交易所費用,主要為發行手續費用。最後為推廣輔助費用,比如信息披露費用。

  廣證恒生首席研究官袁季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一步分析,其中,支付給中介機構的費用佔總發行費用的比例最高,佔到九成以上,而這其中又以承銷保薦費用作為上市費用的主要來源。

  發行費率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但由於所有IPO企業的發行上市費用情況均在招股文件中公告,因此各家企業的具體收費數額是相對透明的,也可以說存在無形的行業標準與慣例。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陳兵(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根據募集金額不同,承銷保薦費用一般佔承銷額的3%至8%,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費用,造成發行費率分化。」

  陳兵介紹,從投行來看,越知名的投行收費越高;從不同的交易場所來看,創業板的發行費率相對較高;從項目難度來看,問題越多的項目收費越高。

  陳兵進一步表示:「上市費用雖然不低,絕大多數發行上市費用可在股票發行溢價中扣除,不會影響企業損益。但如果上市最終失敗,則需要將其費用化。」

  承銷費率提升1.37%

  2017年被譽為「IPO大年」,眾多保薦機構在IPO業務上斬獲頗豐。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年初至今,廣發證券的IPO承銷收入達9.2億元,行業排名第一,領先第二名中信證券2.25億元。此外,海通證券、安信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的IPO承銷收入也都超過5億元。

  從承銷保薦費佔募資規模的比例來看,2017年以來承銷費率為6.95%,較2016年同階段的5.58%提高了1.37%,利好券商投行收入。

  不過,一位非銀研究員指出,費用率的提高並不意味著券商投行整體議價能力有所提升,而是中小頂目增多。

  袁季表示,由於承銷保薦費是由企業和承銷保薦機構協商確定的,對於大型融資項目,承銷保薦商可能會要求較低的費率,以吸引企業。在幫助大企業融資打響知名度的同時增加機構承銷保薦收入,為名多於為利。

  「從2016年至今的IPO企業承銷保薦平均費率來看,融資規模在3億元以下的企業的承銷保薦費率為10.69%,而大於50億的企業的承銷保薦費率僅為2.11%,兩者相差8.58個百分點。」 袁季指出。

  對於一些較大的IPO項目,企業可能會選擇多家承銷保薦機構進行承銷和保薦,稱為聯合承銷項目。從聯合承銷的情況上看,從2016年1月1日至今,總共有7家上市公司採用聯合承銷的方式,平均承銷保薦費用達1億元,平均承銷保薦費率為2.47%。

  陳兵介紹,對中小項目而言,投行一般還會約定保底承銷費。「比如約定其承銷費用按募集資金總額的6%,同時不低於2000萬元來收取,如果按實際募集資金金額收取的費用低於2000萬,則按照2000萬收取。」

相關焦點

  •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近年來外界吐槽滴滴抽成過高的聲音越來越大,滴滴在有問必答平臺首次回應了民眾最為關心的「抽成」問題。滴滴表示:平臺收取服務費(俗稱「抽成」)比例不一,比例是受所在城市、行程長短、不同時間段、是否拼車等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第四季度滴滴平均每單抽成19%,其中7%用於司機獎勵,10%用於業務經營成本,4%用戶納稅、支付手續費等等,網約車業務整體虧損為2%。
  • 2018券商投行IPO業務實力圖譜出爐 看六大榜單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19年投行業務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傳統投行業務馬太效應顯現;新興投行業務方面,不論是滬倫通存託憑證上市、科創板掛牌,還是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大型券商更具勝任資格。據記者初步計算,今年來A股市場平均每單IPO項目實際募資金額約6.53億元,而2017年的全年平均金額約5.28億元。在當前IPO審核趨緩以及發行數量減少的情況下,A股IPO項目單筆金額有所增長,保薦機構集中度增強。
  • 投行IPO十年牛榜:誰是中國最牛投行?(附榜單)
    IPO募資額前十大投行奪得超六成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IPO募資金額排名,76家保薦機構的位置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Wind統計顯示,位居榜首的為中金公司,該公司以3350.09億元的募資額、15.40%的市場份額穩穩噹噹地高居榜首。
  • 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IPO募資金額創10年新高Wind數據顯示,2020年新股IPO融資表現強勁,全年396家企業成功上市,比上年增加193家, 平均每月發行33家,平均下來也就是說每天都有一家以上企業登錄A股市場。IPO募資金額高達4700億元,比2019年大幅提升86%,該募資金額創近10年來IPO募集資金新高,僅次於2007及2010年。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
    截至12月21日,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11萬億!細數2020年證券公司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已較去年同比增長了近25%。12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署名文章稱,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2020年IPO募資額創10年新高!「三中一華」大賺,廣發證券為何很慘?
    來源:今日新財經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開啟了精彩紛呈的一年,尤其是IPO融資大放異彩,創近十年來募資新高。其中,IPO融資大放異彩,創近十年來募資新高。《今日新財經》發現,2020年投行江湖的廝殺也愈發激烈。中信證券以3203.92億元繼續佔據2020年股權承銷業務排行榜的榜首。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位列第二和第三,承銷金額分別為2315億元和1530億元。華泰聯合證券排行榜第四,承銷金額1402億元。「三中一華」股權承銷份額佔據近半壁江山,佔總融資金額的49%。
  • 2020年IPO大豐收暴漲90%券商狂攬236億中金奪冠廣發失落
    針對上述問題,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章明(化名)告訴時代財經,2020年券商IPO業務的大豐收主要得益於科創板與創業板註冊制等新政。從各方面看,今後A股單年成功IPO企業數量與募集資金規模超過今年的可能性並不大。中金重奪募資王,廣發失落2020截至12月30日,我國今年IPO數量為393個,同比增長90%;共募集資金4635億元,同比增長90%。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此外,排名第三的投資銀行業與經紀業高管平均薪資也超過了300萬。相比之下,多領域控股的高管就顯得比較拮据,2019年平均薪資僅有35萬。代表企業就包括*ST熊貓,4名高管總共薪資不到150萬。多元化保險的高管薪資之所以能夠以絕對的優勢登頂,主要歸功於中國平安。2019年,公司12位高管的平均薪資達到了1081萬。
  • 揭秘:投行薪酬第一,畢業就能接手IPO項目的黃金部門究竟是…?
    學生們對投行的高薪酬和廣闊前景毫無抵抗力而在投行之中,有個黃金核心部門不僅能直接接觸IPO等項目與頂尖名企Manager談天說地在美國,應屆平均薪資更就可達到70K+美元這個部門就是IBD是投行中工作時間最長、工作時數不定、最常加班的一個部門,但是它的高薪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卻吸引著留學生們的加入。平均而言在所有金融行業中,投行所招聘的應屆畢業生起薪是最高的。2017年國外調查顯示摩根大通MD的平均年薪92萬英鎊,高居榜首。其他一線投行諸如德意志銀行、高盛、巴克萊、花旗、美銀等MD的年薪均在60-70萬英鎊。
  • 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
    都說這是投行男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可又何嘗不是200萬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如果非要說宋東湖是個投行男,那渾身上下、從內到外,大概只有所謂的「年薪200萬」勉強符合投行男的特點。金融圈薪資水平高,投行尤勝。近日,券商半年報陸續出爐,哪家員工最「多金」?200萬年薪MD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 今年來投行IPO承銷保薦收入211億,四成券商承銷費率提升,14家收入...
    中信建投在4月份後連續7個月搶佔IPO承銷收入榜首,前十中湧現了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投行黑馬,東興證券、長江證券則悄然退出前十。4成券商IPO承銷費率抬升根據價值在線數據,2020年前11個月,共有58家券商攬入IPO承銷收入211.2億元,平均承銷費率為4.93%;2019年全年只有43家券商斬獲IPO承銷收入,共計112.21億元,平均承銷費率為4.5%。
  • 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萬?全國20萬VC/PE默默低下了頭
    試想,一個投行團隊的美工人員就能開到這麼高價,那具體操作投行業務的人員的要有多高啊?去年的招聘為何這時又火了起來呢?原因是,9月8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尤其對當前投行人員薪酬的過度激勵問題進行點名,並在意見稿中針對該問題劃出三條「規範線」,投行人員過度激勵或許成為歷史。
  • 中概股風聲鶴唳,納斯達克限制小型中企IPO,科創板能否護航?
    其中,最可靠的消息是納斯達克修改上市規則,限制中國小型企業ipo,具體方式包括收緊限制和放慢對這些公司的IPO申請的審批速度。限制的理由堪稱官冕堂皇。因為一些小型中國公司ipo,融資規模並不大,IPO募資大部分來自中國投資者,甚至是高管的熟人,而不是美國投資者。這些公司在美國上市後,只在公開市場上交易很少一部分股票,大多數股票掌握在少數內部人手中。
  • IPO保薦費率究竟多高?最高13%、最低1.54%差近10倍,建投、中金...
    截至5月31日,從保薦承銷機構每單IPO收費來看,最低的是平安證券,項目平均收費2160.18萬元,第一創業、東海證券、華林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收費也屬最低之列;最高的前五家分別是海通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財通證券,平均收費分別為6762.29萬元、6756.70萬元、6581.72萬元、6327.28萬元、6291.19萬元。
  • 博天環境IPO:負債沉重 近9成募資「補血」
    中國網財經7月18日訊(記者 晴滄)證監會近日預披露了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天環境」)的招股書申報稿,此次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擬於上交所上市。  作為一家水處理公司,博天環境的資產負債率畸高,截至2013年底已達72.98%,較行業平均負債水平高出1倍左右,且公司償債能力已明顯低於同行。
  • 2020年是進入投行的節點嗎
    VP和SVP階段月薪在2W-4W之間,獎金平均幾個月到十幾個月不等,這個階段就是一般人的天花板了。 一 投行作為一個職業選擇,在近幾年之內都是非常熱門的,不僅是學金融的同學,許多泛經管類、理工科同學紛紛想轉行幹投行,仿佛年入百萬不是夢。
  • A股1500億IPO募資去哪兒了?買樓買理財成風 桂發祥等還債
    對於創業板指連續下挫的原因,西南證券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貨幣收緊導致系統性機會缺失以外,新股的高速發行也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IPO提速 2016年227隻新股上市融資1500億元自2016年以來,A股IPO明顯提速。尤其從11月份開始,證監會原本每月兩次批文的節奏,變成了每周批一次。
  • 揭秘中金IPO招股書:平均年薪82萬,中國最強投行如何練成?
    平均年薪82萬,遠超同業水平每年的4月,券商之間除了比拼業績、比拼市值外,各大券商的人均薪酬也是常常被拿來比較的「指標」之一。在一眾券商當中,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可謂是「一騎絕塵」。而在9月1日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中金公司可謂是正式對其「出眾」的薪酬進行了官宣。
  • ...IPO業務大爆發!頭部券商強勢佔據第一方陣 中小機構搶食增量蛋糕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張莉 李迪 2020年,無疑是券商投行業務發展的「黃金大年」。從新三板精選層到再融資新規、從創業板註冊制到全面註冊制改革預期釋放,每一項政策改革及消息的出現,都意味著券商投行業務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這其中,IPO業務無疑是正在被一步步做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