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2020-12-16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註冊制試點即將進入新階段,各家投行項目加大鋪開的同時,人手也出現短缺現象,有些投行出現「用工荒」。

今年以來,IPO數量已超去年全年。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

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投行大力招聘人手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2020年以來(截至8月17日),已有239家公司完成IPO並公開上市,首發募資總額共計8180.44億元,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同比都有大幅增長。今年以來IPO數量已超越2019年全年,募資規模為2019年的85.81%,各大券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現下各家投行的年終獎發放接近尾聲,跳槽與招聘同時暗流湧動,銀河證券招聘55名投行承做人員,數量惹眼。記者統計發現,近一個月共有38家券商發出投行招聘信息,部分屬於匿名招聘,未計入統計。

從招聘崗位來看,以初級和中級崗位居多,其中承做崗位佔了大多數,其次是承攬崗位,還有少量質控、合規、發行等中後臺崗位。僅有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掛出高級別崗位。

從崗位設置變化來看,建設數字投行衍生出對投行IT的專業需求。近期中信證券掛出投行IT支持崗位招聘,從工作職責來看主要有三塊:投行IT系統架構設計與需求管理;投行智能化應用和解決方案優化;投行文件模板規範及內部培訓支持。

以招聘內容來看,有未具名券商在招聘投行資本市場負責人,聯儲證券招聘新三板業務承做。招聘需求中明確表示,為了擴大規模,業務向全國進軍。

或許受近年投行薪酬發放延期的影響,部分招聘啟事中明確提出,公司擁有良好的機制並且能夠及時兌現,獎金發放及時;公司擁有不錯的激勵機制且已發文等提示。

國金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今年業務量的增長,公司投行保代人數有所增加,但不是特別多。根據年初制定的人才招聘計劃和業務部門臨時提出的人員需求,招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目前公司共有保代近150名居行業前列。總體來說,公司的保代數量還相對比較充足。

各券商保代人數的增加能夠一定程度上顯現投行的發力情況。

今年以來,增加保代的券商不少,從增加的絕對人數上看,中信證券(+57人)、中信建投(+46人)、民生證券(+37人)、中金公司(+31人)、國泰君安(+25人)、華泰聯合(+21人)、海通證券(+20人)、招商證券(+15人)、浙商證券(+15人)、國金證券(+14人)排在前十。

投行人數的變化與投行收入增幅幾乎吻合。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中旬單家券商收入排名看,中信建投憑藉17.45億元收入超越中金公司拔得頭籌,市場份額達12.80%;中金公司以9.99%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今年以來IPO承銷保薦收入合計13.61億元;中信證券位列第三名,IPO承銷保薦收入12.05億元,市場份額8.84%。

同時,海通證券(8.32億元)、華泰聯合證券(8.11億元)、國泰君安(7.58億元)、國金證券(7.09億元)、光大證券(6.62億元)、民生證券(6.09億元)、招商證券(5.07億元)分為列IPO承銷保薦收入的第4至第10位。

投行人手為何稀缺?

8月24日,創業板即將迎來首批上市企業,A股註冊制試點進一步擴大範圍。

註冊制利好投行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有券商明確提出投行發展將借力註冊制。國金證券表示,股權業務是公司投行的「拳頭」業務,公司在股權業務方面一直排在行業前列,目前在多個板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往公司有很多醫藥和汽車零部件行業IPO的成功案例,相應經驗比較豐富,形成了比較尤其突出的優勢。結合自身優勢和不同板塊的監管要求,近兩年來公司重點發力創業板和科創板。

產能不足是一些中小券商面臨的情況,有中小券商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公司投行缺人是常態,經常出現找不到項目對接人的情況。券商不缺籤字保代,但缺的是熟手,是項目負責人,「所以,有5-8年投行經驗的人,才是各券商最寶貴的投行人才。」

東興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嘉瑋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投行業務的馬太效應更強,優質大項目資源被一二梯隊投行壟斷,也因此能大量招聘保代及一般投行人員;中小投行項目相對較少,業務收入有限,對優秀團隊的吸引力不強,故招人難度較高。

劉嘉瑋認為,雖然主板IPO投行頭部化趨勢短期難以改變,但科創板特別是新三板的頭部化相對不明顯,中小券商可集中力量角力科創板和新三板,打出差異化優勢。

產能和風控的衝突,是註冊制下各家投行需要面臨的首要矛盾。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是股權融資市場大爆發,IPO和再融資的節奏都在加快,整個行業人手不足。投行的承做業務是個技術活,需要熟練工,不可能短時間內行業總產能迅速擴張,而這種爆發式的增長,也很難預期其可持續性。

「在註冊制時代,風控是投行的核心競爭力,如果為了市場而忽略風控,可能最終會是一場空。」王驥躍稱,在這種情況下,產能得到滿足的投行,就會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註冊制意味著投行要承擔更多責任,如果不顧產能約束接項目,或許短期內收入和利潤規模會提升,但在風控跟不上的情況下,可能會給券商投行業務埋雷。將來風險爆發時,對券商會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投行、IT紛紛招聘中:有券商「幾個會議室被面試佔滿」有券商招近...
    熬過了2018年寒冬,券商的人才招聘也有了大為轉好跡象。券商中國記者在招聘網站上檢索了20家券商,發現這些券商對外發布的招聘職位明顯增多,最多可達368個。國金證券目前掛在獵聘網上的招聘職位有368個之多,居於20家券商首位;光大證券、安信證券也有200多個崗位正在熱招,分別為223個、212個。
  • 有券商一口氣投放80個投行職位!券商開啟2020人才爭奪戰,三大業務...
    面對外資投行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人才競爭壓力,券商內部也開始轉變人才策略和招聘思路,多家頭部券商一改往年收縮編制的策略,大舉進行高薪社會招聘,招聘的崗位和人數都比前幾年大幅增加,謀求佔據主動權。整體來看投行部門擴招最為明顯,個別券商研究所也在積極擴張投研人才。
  • 投行也搞「渡江戰役」!有券商強勢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
    文 | 財聯社 記者劉超鳳投行業務大爆發,隨之而來的,是投行人員的爭奪戰。大小投行都在加緊人才儲備,更有券商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方案」,一時間吸引行業眾多關注,這個內推考核方案中,要求公司員工帶任務內推,否則將被扣發年終獎,有圍觀者評價稱,「很有傳銷的即視感」。
  • 震驚投行圈!有券商對投行員工嚴查出勤率,有人遭降職降薪!
    該人士告訴記者,投行部業務職級低的員工進入這一中心,要進項目組由MD挑選、接受公司委派安排,同時對初級員工加強培訓、加強考核,效仿國內大投行。關注三:全行業推行MD制箭在弦上受累於股權融資市場行情低迷,今年多家券商投行業績慘澹。「向改革要效率、節流開源、尋求生機」是多家投行今年的主基調。
  • 券商春招加碼 投行百萬年薪再升級
    春天的腳步還遲遲未到,但券商春季招聘的聲勢已經相當成規模了,《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各大券商網站發現,包括國泰君安、國金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等都在招兵買馬。其中,在新掛出的崗位中,投行業務崗幾乎每家都有需求。
  • 投行的日與夜:內資券商MD講述光鮮背後的真實投行故事
    可惜,現實就是現實,在實習過程中,你們的師長在關心你們的同時,也會暗暗記下你們的表現,以衡量你們是否有留用的價值。那些跟你談得來的同齡朋友,也許會在背後卯足了勁,想要PK(淘汰)掉你拿到留用名額。聽起來很黑暗嗎?但這就是競爭的本來面目,我們當然希望所有來實習的年輕人,最終都能如願的進入投行。但多一個實習留用名額,其所在的團隊領導、部門領導,未來就要多背上一個業績指標。
  • 科創板倒逼投行轉型 券商投行進入強者品牌為王時代
    證券承銷保薦淨收入  最高曾達到520億元  1992年,券商作為承銷保薦的新力量,逐漸在銀行、信託公司中拼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在國內首批券商陸續成立和企業申請發行股票制度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我國券商投行業務逐漸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 海歸就業問題之券商、投行、四大如何選?
    【索沃內推】:提供留學申請、工作求職、背景提升一站式解決方案,指導過近千名學生成功求職,以內推形式幫助百名學生進入投行、券商、諮詢、四大、快消等。關注公眾號:【索沃內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證券、基金、VC、PE、四大、MBB諮詢最新可內推實習崗位List。
  • 券商投行業務艱難轉型 六成券商IPO零收入
    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證監會發審委已累計公告審核114家企業。其中,過會企業56家,被否企業42家,另有6家暫緩表決、10家取消審核,過會率為49.12%。此外,主動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也不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終止審查的企業數為136家,而去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數僅134家。
  • 年關來臨券商衝業績,經紀、投行「冰火兩重天」
    它們多被券商視為招攬客戶的觸角,加之深處強監管的態勢中,營業部很難再衝高經紀業務的業績。對於投行來說衝業績亦如此。第一財經了解到投行人員或按級別、或按收入背負業績指標。某大型券商執行董事級別的投行人員一年背負500萬元的創收指標;在某民營券商,月薪3萬元的投行人員需背負300萬元的創收指標。
  •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去年同期,131家券商實現營收1789.41億元,實現淨利666.62億元,其中119家盈利。今年上半年證券投資收益超過20億元的券商多達11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
  • 已有12家券商預告2019年業績 投資+投行大力助推
    來源:上海證券報2019年中國股市領漲全球,給力的行情帶動下,券商業績迎來了大豐收!截至1月17日晚,已有12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其中11家券商業績預增,淨利潤增幅在25%到400%之間。業績預喜讓投資者對券商股行情更加期待。
  • 券商投行年終獎超600萬?真相讓你瞠目結舌
    今日(6月15日)下午,一則「中信建投投行年終獎籤發,超600萬元的不在少數」的消息在從業者間炸開了鍋。這顯然比「華泰證券103個月年終獎」更引行業震撼。原本是多麼地激動人心,但中信建投證券投行部某高管卻向券商中國記者「訴苦」,今天的確籤了2015年年終獎領取協議,但只拿到了年終獎的三分之一,遠遠低於傳聞中所說的金額數目。
  • 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出爐,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券商投行業務表現亮眼
    隨著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陸續出爐,除了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外,去年券商投行業務也表現亮眼。Wind資訊數據顯示,24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合計實現投行業務收入292.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2億元增長21%。但投行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降至10.17%,較2018年下滑2.1個百分點。
  • 猛增1.9萬崗位!全球大投行招聘需求暴漲,you ready
    【索沃內推】:提供留學申請、工作求職、背景提升一站式解決方案,指導過近千名學生成功求職,以內推形式幫助百名學生進入投行、券商、諮詢、四大、快消等。關注公眾號:【索沃內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證券、基金、VC、PE、四大、MBB諮詢最新可內推實習崗位List。
  • 愛玩字面遊戲 讓人眼花繚亂的券商投行職級
    眼下券商投行人員名片上五花八門的頭銜讓一家擬上市公司董事長找不著北:把一張張掛著「高級副總裁」、「執行總經理」、「董事總經理」等不同頭銜的名片握在手中比了又比,還是分不清誰是領導,只好對「高級副總裁」誇了句:「這麼年輕就做到高管了,有前途啊!」可旁邊的董事總經理聞言臉卻立刻沉了下來。
  • 「投行貴族」歸來!中金公司有望成第13家「A+H」券商
    原標題:「投行貴族」歸來!中金公司有望成第13家「A+H」券商 摘要 【「投行貴族」歸來!
  • 金融科技成為賦能利器 助推券商投行業務轉型
    與會者從投行進行金融科技改造的需求、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投行業務等角度,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券商發展金融科技頗具「緊迫感」2018年1月,國海證券聯合懿衡信息推出了行業首個嵌入受託管理流程管理的債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監測系統,這是金融科技在債券存續期開展風控的首次嘗試。
  • 進入投行的乾貨詳解!超詳細投行攻略在這裡!
    一個投行,它的暑期實習發現了足夠多的優秀的人才,並且已經給了足夠多的return offer的話,它就不會有接下來的秋招了!或者說,接下來的秋招就走個形式,招的特別少。如果你們是招聘者,或者你是公司的CEO ,你認為判斷一個學生的好壞,或者說判斷一個學生是否適合這份工作,是通過幾輪面試看得清楚?還是通過2個月的實習看得清楚?
  • 頭部券商集體全面漲薪會是真的嗎?投行豐年或催動薪資水漲船高
    此次漲薪傳言就涉及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申萬宏源六家公司,均是行業中的頭部券商。傳言中明確,申萬宏源全部員工固定將上調30%。對此有申萬宏源內部人員表示,並非全部員工,「只是投行D級(Director總經理)以下員工基本工資上漲30%,並且還是有條件的只上調3個月,也就是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