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一口氣投放80個投行職位!券商開啟2020人才爭奪戰,三大業務...

2020-12-11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陳靖)訊 近期,多家券商在招聘網站上對外發布的招聘職位明顯增多,啟動大規模人才招聘計劃引發市場關注。

面對外資投行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人才競爭壓力,券商內部也開始轉變人才策略和招聘思路,多家頭部券商一改往年收縮編制的策略,大舉進行高薪社會招聘,招聘的崗位和人數都比前幾年大幅增加,謀求佔據主動權。

整體來看投行部門擴招最為明顯,個別券商研究所也在積極擴張投研人才。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證券此前發出一份80人投行業務團隊的2020校招計劃,招募項目承做崗和發行承銷崗兩個崗位。

投行與研究所等線條大力招攬人才

據財聯社統計choice及中證協數據發現,2019年全國121家券商的證券持證上崗從業人數由33.48萬降至32.72萬人。其中,證券經紀人、一般證券業務、證券經紀營銷和投資主辦人註冊人數減少;而投顧人員、分析師和保薦代表人註冊人數逆勢增加。

最新招聘信息也同樣體現了這一變化趨勢。

在瀏覽招聘信息時看到,微信公眾號「51金領」曾發布過財通證券、國金證券、新時代證券、中泰證券、天風證券等多家券商的招聘信息。

從主流的招聘網站中也很容易發現,2019年至今已有超過20家券商都在對外發布各個業務條線的崗位招聘信息。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訴求類似,券商在人才招聘要求上也重點突出了投研、風控以及投行等部門。

中泰證券此前發出一份80人投行業務團隊的校園招聘計劃,招募項目承做崗和發行承銷崗兩個崗位。

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西部證券、國盛證券去年秋季啟動的校招,也是重點招聘投行總部項目助理等職位。而中山證券投行部單獨發出秋招公告,特招投行人才。

隨著科創板放開,對於投行人才的素質要求也隨之加強,因此在招聘人員結構上呈現出一定的變化,考慮到科創板企業的高科技特性,各大券商投行理應會多儲備些理工科背景的投行新人。

從券商的具體業務來看,除了投行團隊,其他業務也在持續補充「新鮮血液」。

2015-2019年,證券業協會註冊登記全國分析師人數分別為2278、2460、2663、2985和3382。截至2020年1月1日,該數據為3202,同比增長9.06%。

從變化人數來看,增長超10人的有華西證券、國盛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等14家。

如國盛證券的秋招頁面上顯示,招聘分析師助理總計15人。該公司自2018年初搭建研究團隊以來,一直在不斷擴充。截至目前,已有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天風證券等多家券商開啟研究員和分析師助理等研究型崗位的招聘。

金融科技是券商重點人才儲備領域

金融科技是券商重點布局領域之一。在機構開始擴大金融科技領域的高級人才儲備中,智能投顧、量化交易、輿情分析等主要應用場景的高技術人才,成為重點招收對象。

原招行財富管理元老、現天風證券擬任副總裁王洪棟直言,智能化的全資產投資顧問肯定是財富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9年秋季,華泰證券金融科技專場招聘率先啟動。值得注意的是,華泰的金融科技專場招聘包括Java開發工程師、C++開發工程師、軟體測試工程師、信息安全工程師、互動設計師等八個崗位最高共計90人,其中Java開發工程師招聘人數最多可達45人。

此後,國信證券、中信建投、國金證券等多家券商也陸續專門開設信息技術人才招聘專場。其中,國金證券特別為「佣金寶」產品發出了一份37人技術團隊的校園招聘計劃,涉及七個崗位。

人才儲備呈現年輕化專業化兩大特點

財聯社發現,在最新一輪券商啟動的秋招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即管培生項目激增。中信證券、東方財富、德邦證券、萬聯證券等機構均發起管培生項目。通過校招成為管培生基本上可以獲得較長的培養周期,可通過輪崗了解不同業務運作,並利用專業的培訓機制獲得快速發展。招聘管培生的方式不僅為應屆畢業生們提供快速進入晉升通道,還能為各家券商輸入年輕化管理人才。

就學歷要求而言,國內券商在招人時以碩士為主。總體來看,總部崗位對學歷的要求普遍高於分支機構,投行、資管、研究等前臺部門崗位對學歷的要求則普遍高於中後臺。

有複合學科教育背景的人才成為各家券商爭搶對象,國信證券、金元證券、天風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的招聘章程上均有對個別重點崗位提出複合學科人才的招聘要求。

中國證券業協會曾表示,近年來,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增長較快,呈現從業人員年輕化、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的特點。

金融市場逐步開放,券商招聘需求回暖

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券業也在不斷創新與轉型,行業變局最為直接地反應在金融機構招聘從業人員的結構變化中。

近期,多家外資投行爭先恐後地遞交成立合資券商的申請書,意在開拓未來可期的中國市場。國際投行高盛計劃將中國員工增加一倍的五年計劃,讓行業再次感受到洋券商的摩拳擦掌。除高盛之外,已經獲批在華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也紛紛開始招兵買馬:

摩根大通近期擴大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辦公空間,並在近幾個月招聘人手;野村東方預計2020年底,野村東方國際員工將達到200人,在現有基礎上翻番;而瑞銀集團2016年初提出的「中國員工人數翻番」目標已在2018年下半年提前完成,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員工人數已超過1200人。

同時,各家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先後成立,並陸續發布新的產品,由於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有著和券商相似的要求。

外資券商、理財子公司的進場也讓人才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這也成為不少券商加大人才儲備、擴大招聘的原因之一。

在多位券商業內人士看來,外資投行、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等平臺更大、薪酬水平更高,外加公司處於籌建階段,個人的成長空間也會非常大。這些外在條件對券商資管人才以及投研人才都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不少人已經表現出跳槽意願,銀行理財子公司正成為新的轉型渠道。」

相關焦點

  • 投行、IT紛紛招聘中:有券商「幾個會議室被面試佔滿」有券商招近...
    A股火速回暖,券商經營業績隨之改善,2018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券商裁員信息也迅速淡出市場,券商的人才招聘開始有了回暖的跡象。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各家券商在招聘網站上對外發布的招聘職位明顯增多,更有券商掛出了360多個招聘崗位。
  • 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出爐,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券商投行業務表現亮眼
    隨著2019年上市券商年報陸續出爐,除了自營業務明顯增長外,去年券商投行業務也表現亮眼。Wind資訊數據顯示,24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合計實現投行業務收入292.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2億元增長21%。但投行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降至10.17%,較2018年下滑2.1個百分點。
  • 券商ABS業務調查:27家券商連發近60個崗位狂攬ABS人才
    原標題:券商ABS業務調查(上):27家券商連發近60個崗位狂攬ABS人才,基本年薪飆到200萬元了!  那麼,ABS人才到底有多俏,他們的薪酬又到底是怎樣呢?且看記者最新調查。  火熱:27家券商近60條招聘廣告  熱、熱、熱!資產證券化業務,步入快車道,其人才招聘也隨之熱得發燙。  火山財富發現,近日在獵聘網、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三大網站發現,券商正在大量招兵買馬,布局和拓展自身的ABS業務。
  • 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從崗位設置變化來看,建設數字投行衍生出對投行IT的專業需求。近期中信證券掛出投行IT支持崗位招聘,從工作職責來看主要有三塊:投行IT系統架構設計與需求管理;投行智能化應用和解決方案優化;投行文件模板規範及內部培訓支持。以招聘內容來看,有未具名券商在招聘投行資本市場負責人,聯儲證券招聘新三板業務承做。
  • 中金中信等top券商招聘細節揭秘!2020年進入券商的絕佳時機!
    日前,中金2020秋招開啟21大部門,70+崗位悉數放出中信、光大、天風、方正證券也已開啟校招2020券商校招已全面開啟你,準備好了嗎?*圖片來源:中金官網據悉,中金今年網申截止時間11月16日,9月19將在清華大學開啟第一場宣講,以下為中金2020校招流程安排:投行擴招:頭部券商大舉攬才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為券商帶來了業務機會,作為券商核心部門之一的投資銀行部近期加快了人才招聘速度。
  • 投行也搞「渡江戰役」!有券商強勢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
    文 | 財聯社 記者劉超鳳投行業務大爆發,隨之而來的,是投行人員的爭奪戰。大小投行都在加緊人才儲備,更有券商推出「渡江戰役投行人員內推考核方案」,一時間吸引行業眾多關注,這個內推考核方案中,要求公司員工帶任務內推,否則將被扣發年終獎,有圍觀者評價稱,「很有傳銷的即視感」。
  • 券商投行業務艱難轉型 六成券商IPO零收入
    其中,過會企業56家,被否企業42家,另有6家暫緩表決、10家取消審核,過會率為49.12%。此外,主動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也不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終止審查的企業數為136家,而去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數僅134家。今年前五個月新申報企業36家,去年同期新申報企業有307家,同比下降88%。
  • 多家券商年底加急物色副總裁,中小券商需求更大,2020成券業人才...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券商高級別崗位批量釋放,甚至是副總裁職位。今年投行招聘最為火熱,中小券商的機會更多。專注於券業中高層行業交流的機構——「券業行家」告訴財聯社記者,「近期收到大量高端人才的招聘需求,包括多家上市券商的副總裁崗位。
  • 金融科技人才儲備大戰!國君海通廣發國信等多頭部券商競開IT專場...
    財聯社記者發現,近兩年各家券商尤為重視金融科技人才儲備,往往選擇提前開啟下一年的校招工作。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國信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金財富、廣發證券在內的8家券商開啟了金融科技招聘專場,主要崗位包括風控系統開發崗、數據應用開發工程師、人工智慧開發等。
  • 震驚投行圈!有券商對投行員工嚴查出勤率,有人遭降職降薪!
    對投行員工進行考勤抽查,有員工也因此降職降薪,一時間,民生證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投行民工在哪裡?往往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被稱為「空中飛人」的投行民工,為何正經歷「考勤之殤」?一時間,諸多圍觀群眾高呼「看不懂」,這清奇的考勤抽查背後,究竟有何深意?是民生證券正在進行的怎樣布局?股權融資規模急速縮水,也倒逼券商投行改革。
  •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近日,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共計25項指標,清楚地呈現了各券商的業務強項。(21世紀經濟報導)   券業上半年成績單放榜。
  • 麥肯錫展望2020中國證券業:券商三大致勝要素與六大核心能力
    國內券商 未來將演化出兩條發展路徑:追求客戶、行業和產品全覆蓋的綜合型券商與深耕某 類核心業務、聚焦某類特定客戶的專業型券商。國內券商應把握「頂層設計」、「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三大制勝要素進行差異化 發展定位與路徑設計,抓住改革元年的發展機遇——大型投行成為航母級、綜合型 券商,力爭上遊、順勢騰飛;中小投行作為精品、專業型券商錯位競爭、彎道超車。
  • 券商春招加碼 投行百萬年薪再升級
    「2016年全年定增融資高達1.7萬億元,雖然我們有預計2017年可能會縮減,但整體的量應該也能達到1.2萬億元。而IPO去年規模在1600多億元,今年估計可以實現翻番。」國泰君安一位投行部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因此投行人才,尤其是可以帶來項目的投行人才,是公司非常歡迎的。
  • 金融科技成為賦能利器 助推券商投行業務轉型
    與會者從投行進行金融科技改造的需求、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投行業務等角度,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券商發展金融科技頗具「緊迫感」2018年1月,國海證券聯合懿衡信息推出了行業首個嵌入受託管理流程管理的債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監測系統,這是金融科技在債券存續期開展風控的首次嘗試。
  • 註冊制下投行業務大比拼!前五券商手握40%在審企業 中信證券37家高...
    在註冊制下,券商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職責。一方面,註冊制在新股定價、信息披露、承銷組織能力等方面對券商投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將給券商投行業務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據統計,在註冊制改革的利好下,2019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482.65億元,同比增長30.46%。2020年,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推進,券商投行業務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 基本年薪飆到200萬 27家券商發60崗位狂攬ABS人才
    不過,記者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作為新生事物的資產證券化(以下簡稱:ABS)人才招聘更為火爆。初步統計顯示,近一個月內至少就有27家券商(含1家券商資管)發布近60條ABS業務招聘廣告。ABS整個團隊、資產證券化部門總經理、項目承攬崗、資產證券化項目經理等職位幾乎全數囊括。
  • 去掉「濾鏡」 還原「二八法則」下的券商年終獎
    從具體業務上看,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對記者表示,2019年多數機構在投行、資產管理、自營業務上會有明顯增長,並且這三塊業務預計在今年上半年仍會有較好的表現。不同券商激勵方式現差異事實上,當前券商之間人才爭奪戰日趨激烈,而人才競爭關鍵在機制的競爭,如何選人、用人、留人成為重中之重,在市場化競爭之下,券商對於年終獎金的概念也在由「福利」轉為「激勵」。其中,不同券商激勵機制和風格有所差異,北方一家券商執行董事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關於年終獎激勵機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 2018券商投行IPO業務實力圖譜出爐 看六大榜單
    來源:券商中國2018年在市場調整、發行審核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券商投行業務分化趨勢愈加清晰。今天券商中國的「盤點·2018」推出券商投行IPO業務盤點系列,以理清業務全貌。中信建投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19年投行業務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傳統投行業務馬太效應顯現;新興投行業務方面,不論是滬倫通存託憑證上市、科創板掛牌,還是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大型券商更具勝任資格。
  • 券商全面漲薪?!應屆生月薪3.6萬?投行明確漲薪30%?最新回應來了
    市場傳言並非捕風捉影,不難發現,此次網傳的頭部券商漲薪,大多集中在一線業務部門,尤其是投行。在2020年這樣一個券業大年,各類政策「大禮包」頻繁落地之下,券商投行業務無論是在項目數量還是規模收入上,均有明顯提升。
  • 券商博士後工作站20歲了!「智囊團」罕見揭秘,與券商業務如何銜接...
    隨著證券行業轉型和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博士後工作站已經逐漸成為頭部券商的標配。今年6月,興業證券舉辦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暨首批博士後進站儀式;9月,華安證券獲批設立博士後工作站;國泰君安證券近期也發布了博士後工作站2020年的招聘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