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2020-12-20 騰訊網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隨著註冊制、再融資等制度的推行,券商投行迎來大增長的一年。轉眼2020年即將結束,各券商投行座次也已見雛形。

收入排名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從各家券商投行收入排名來看,共有25家券商排名上升,31家券商排名下降,3家券商排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證券較去年同期排名提升32位,排名提升超過20位的還有摩根史坦利華鑫和平安證券,分別提升22、20位,財通證券排名提升17位,瑞信方正、興業證券提升15位。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各家券商都在投行業務抓緊布局。這從投行業務排名前20位的券商業績增長情況便可見一斑。尤其是浙商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平安證券、財通證券、興業證券、瑞信方正等出現了業績暴增,這樣的增速在其他單項業務中並不多見。

中信、中信建投、中金位列投行收入前三名

全面註冊制下,投行項目資源頭部券商聚攏已成定局。

具體來看,今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海通證券排名第四,投行收入為17.53億元。

華泰聯合、國泰君安投行收入分別為15.78億元、14.98億元,分列第五、六位。此外,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和國金證券投行收入也超過10億元,分別為10.94億元、10.71億元和10.35億元,分位列第七、八、九位。

此外,位列投行收入前十的還有東興證券,為8.03億元。

與此同時,還有多家投行收入表現一般,中天國富(0.95億元)、中山證券(0.95億元)、紅塔證券(0.81億元)、華安證券(0.78億元)、瑞銀證券(0.76億元)、中航證券(0.63億元)、瑞信方正(0.60億元)、中原證券(0.59億元)等38家券商投行收入尚不足1億元。

一方面是券商投行的整體業績理想,另一方面是券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尤其在2020年複雜的市場環境下,券商的排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從具體排名來看,上半年共有25家券商投行收入排名上升,3家券商排名未改變,同時還有31家券商收入排名下降。其中,浙商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為上升最顯著的兩隻黑馬,名次上升均超過20位,此外民生證券、國金證券一舉從2019年的第13位、第16位升至前10,超越了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東興證券、中國銀河一眾體量更大的頭部券商。

排名下降的券商共31家。東興證券、國元證券、天風證券分別下降1位。招商證券下降2位,下降3位的為中銀證券,華龍證券、華融證券則較去年同期排名下滑4位。中德證券、申港證券排名分別下滑5位。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券商排名下滑超30位,分別為太平洋證券(-40)、東北證券(-37)、高盛高華(-31)、瑞銀證券(-30)。

2020年,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信達證券發布研報稱,更高格局看待資本市場改革,全年業績值得期待。新證券法全面推進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火速推出,新三板精選層等,包括或有銀證混業,未來債券市場大概率擴容,國家將打通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任賦予資本市場,券商投行增量業績十分確定。7月以來券商已進入自我強化,交易量的放大將帶動經紀、兩融、自營等業務條線,全年業績可期。

股權承銷方面「三中一華」居前

2020年以來,券商投行業務普遍向好,股權融資規模環比大增。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共58家券商投行參與IPO承銷保薦,IPO承銷保薦收入合計216.20億元。其中,IPO仍然是券商股權業務創收的主要來源。

行業排名前五的券商投行分別是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和華泰聯合。這五大投行上半年IPO承銷保薦收入均超過13億元,累計93.23億元,佔全行業比重43%。

同時,今年IPO承銷收入超過10億的有6家,除了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外,海通證券IPO承銷收入15.62億元排在第四位,華泰聯合以13.17億元的IPO承銷收入排在第五,國泰君安11.16億元列第六位,國金證券9.40億元列第七位。民生證券(9.15億元)、招商證券(8.74億元)、光大證券(7.48億元)分列第八、九、十位。值得注意的是,「黑馬」國金證券、民生證券、光大證券的表現可圈可點。

國金證券投行業務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在IPO方面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客戶至上始終未核心價值觀第一條。項目組站在企業的角度,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全心全意地以最快的速度、企業付出最小的成本去解決企業上市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及由此帶來的對項目問題的快速反應。一旦IPO項目出現問題,很快直達公司中高層,公司迅速開會討論解決方案,調動公司整體資源為客戶解決問題。」

「目前國金證券投行業務的發展戰略是區域和行業齊頭並進。經過多年發展,公司投行在特色投行的布局建設上已經打好基礎。地域布局上,長三角、珠三角、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區域(包括山東、河南)、西南地區都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區域。並設立華東區一總部、華南總部、北京大區總部,在北京、南京、上海、廈門、深圳、成都均設立了機構,經過多年經營,公司在醫藥行業和汽車產品行業取得了較強的優勢。」他表示。

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註冊制帶來的影響,一是公司包容性增加,二是發行速度和時間的可預期化,兩者結合使得公司上市的通道被大幅拓展,確定性顯著增加。直接的結果是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穩定增長。同時,在上市的示範效應下,很多公司也紛紛加入上市的隊列,使得近一兩年擬上市企業數量劇增。

在增發承銷收入方面,收入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中信證券(4.63億元)、中信建投(2.24億元)、華泰聯合(2.07億元)。

中金公司(2.03億元)、國泰君安(1.58億元)、招商證券(1.38億元)、海通證券(1.25億元)、民生證券(1.00億元)、長江證券承銷保薦(0.70億元)、平安證券(0.65億元)排在第四~第十位。

還有共10家券商在配股承銷中取得收益。收入位列前三的分別為中信證券(0.56億元)、興業證券(0.24億元)和國泰君安(0.24億元)。

中德證券(0.23億元)、中銀國際(0.16億元)、江海證券(0.09億元)、中原證券(0.06億元)、海通證券(0.06億元)、國信證券(0.05億元)、萬聯證券(0.01億元)排在第四~第十位。

債券承銷爆棚,中信、中信建投多維度領先

除股權融資環境火爆外,今年以來,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各類債券發行也持續加速,各家券商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券商年內合計債券承銷規模(含公司債、金融債、地方債、企業債、短融中票、可轉債、定向工具、ABS等)達到9.11萬億,較去年同期的6.83萬億大增33.38%,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7.62萬億規模。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債中短融債品種上半年發行量井噴,發行數量和融資規模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多。

從市場份額結構來看,依舊是頭部券商獨大,債券承銷金額前十券商佔據總承銷金額的七成,其中有20家券商的債券承銷規模邁入「千億元俱樂部」。與之相應的是,排在尾部的18家券商的債券承銷規模均不足百億元。

中信證券以11619.25億元的債券承銷規模暫居榜首,共計承銷2800隻債券,平均承銷金額4.15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緊隨其後,實現債券承銷規模10402.50億元,共承銷2598隻債券,平均承銷金額4.00億元。

此外,國泰君安、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光大證券、中銀國際今年以來的債券承銷規模在6634.76億元至2549.05億元不等,依次位列第三名至第十名。能夠看出,頭部兩名券商承銷金額是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等第二梯隊的近兩倍。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與銀行、信託等機構,券商2020年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的業績可圈可點,將有利於提高整體業績收入,特別在再融資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中債券業務有望進一步增厚券商的經營業績。

相關焦點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
    截至12月21日,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11萬億!細數2020年證券公司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已較去年同比增長了近25%。12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署名文章稱,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立高食品過會:今年IPO過關第273家 中信建投過24單
    此前,1月9日,中信建投保薦的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3月12日,中信建投保薦的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過會;4月9日,中信建投保薦的常州市凱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過會;4月16日,中信建投保薦的重慶
  •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近日,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共計25項指標,清楚地呈現了各券商的業務強項。(21世紀經濟報導)   券業上半年成績單放榜。
  • 財達證券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73家 中信建投過32單_中國經濟網...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212家企業。加上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一共過會585家企業。  財達證券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衣禹丞、鄭欣。這是中信建投今年保薦成功的第32單IPO項目。
  • 第一梯隊券商曝光,中信建投40家最多...
    財聯社記者梳理境內投行在證監會候審項目情況發現,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等整體儲備項目較多,安信證券等中型券商也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 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位列第二和第三,承銷金額分別為2315億元和1530億元。華泰聯合證券排行榜第四,承銷金額1402億元。「三中一華」股權承銷份額佔據近半壁江山,佔總融資金額的49%。排名第五的國泰君安承銷金額也超過了1000億。從承銷商承銷金額排名變化來看,前十名中,銀河證券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進步最為明顯,銀河證券2019年排名行業第27名,2020年進步了18位躍居第九。
  • ...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等居...
    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月份IPO募資額大增數據既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 7月IPO爆發!首發募資額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
    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投行人士何南野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月份IPO募資額大增數據既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 投行用工荒?多家券商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
    文 / editor2020-12-11 07:26:01來源:FX168 【30家頭部券商 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 中信證券短期無減持中信建投計劃 在申請基金投顧資格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信證券:短期內無減持中信建投計劃,在做基金投顧資格申請3月20日上午,國內龍頭券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600030.SH)線上舉辦了2019年業績發布會。年報顯示,中信證券2019年內實現營業收入431.4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15.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2.29億元,同比增長30.23%。
  • 2020年券商大盤點:全國營業部超10500家!千億市值券商達11家,中信...
    A股券商股總市值方面,2020年12月31日,有11隻個股市值超千億元。它們分別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財富、中金公司、招商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中泰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財富分別達到3130.64億元、2728.18億元、2670.07億元。  2021年,A股有望又添券商新丁。
  • 蘇文電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233家 中信證券過14單
    這是今年過會的第233家企業(未含科創板)。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133家企業。加上科創板,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66家企業。蘇文電能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孔磊、孫琦。這是中信證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14單IPO項目。
  • 三峽新能源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61家 中信證券過27單
    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1/9上交所主板中信建投10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1/9>中德證券41常州市凱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20/4/9上交所主板中信建投42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曼卡龍過會:今年IPO過關第221家 浙商證券過5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4日訊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28次審議會議於昨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曼卡龍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曼卡龍」)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是今年過會的第221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 航母級券商方向未變,答案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
    2019年12月12日,中國中車(中車株機公司)與墨西哥蒙特雷地鐵局籤訂了26列輕軌車輛供貨合同。大國戰略,每一步都如此艱難。製造業崛起一定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協調。那麼,問題來了,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為何不能暢想一下接下來的合併呢?二、航母級券商是否會延續中國神車的玩法?
  • 凱淳股份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21家 東方投行過9.5單
    這是東方投行今年保薦成功的第9.5單IPO項目。;8月6日,東方投行保薦的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4日,東方投行保薦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9日,東方投行保薦的江蘇博俊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10日,東方投行保薦的神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會;9月17日,東方投行和
  •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 中信建...
    中信證券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3.9億元,比中信證券辛辛苦苦幹一年還多。  僅在半月之前,6月13日,中信建投發布股份解禁公告稱,在首次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股本變更為76.46億股,其中59.85億股為限售股,佔總股本的78.28%。
  • 易點天下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53家 中信證券過26單_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12月11日召開,審議結果顯示,易點天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點天下」)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
    6、財務槓桿倍數:中金、中信明顯提升   在打造航母券商的路上,資金充足是對抗國際投行的首要條件,這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槓桿率。國際頂級投行都有比較高的槓桿率,國內頭部券商槓桿率十多年來都保持在4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