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這16項掛鈎分類評價,來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摘要

【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與2018年相比,排名指標減少了1項,但細分指標變化明顯。比如刪除了「成本管理能力」和「淨資本收益率」指標,對信息技術考核指標和機構客戶買賣交易證券指標進行了優化。(券商中國)

  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證券行業2019年各項經營指標排名在延遲數周之後終於公布,這或許意味著,證券行業一年一度的分類評級放榜大概率也要「推遲」了。

  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與2018年相比,排名指標減少了1項,但細分指標變化明顯。比如刪除了「成本管理能力」和「淨資本收益率」指標,對信息技術考核指標和機構客戶買賣交易證券指標進行了優化。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出本次榜單的重點:

  一、資產規模指標:證券行業資產規模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年末,行業總資產7.18萬億元,淨資產1.95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5.69%、6.63%;行業淨資本1.6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35%。

  二、營收指標: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65%,前20名可獲加分。

  三、淨利潤指標: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東方財富證券、東莞證券、華林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淨資產收益率居前,可獲加分。

  四、信息技術投入指標:2019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205.01億元,同比增長10%,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證券投入居前三,但投入高不意味著必然能加分。

  五、公益性支出:2019年證券業全行業公益性支出5.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22%,近年保持持續增長。銀河證券、中金公司東方證券三家券商的公益性支出超過3000萬。

  六、財務槓桿倍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財務槓桿倍數有所提升。

  七、代買賣證券指標:2019年證券行業實現經紀業務收入826.41億元,同比增長25.06%。其重要指標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為787.63億元,同比增26.34%。國泰君安中信證券、銀河證券代買賣證券收入(含租賃席位)排名前三。

  八、財富管理指標:2019年全行業共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43.56億元,較上年增長13.15%;實現投資諮詢業務收入37.72億元,較上年增長21.58%。15家券商可加1分。

  九、投行收入指標:2019年96家證券公司共實現投行業務收入479.89元,增幅達到30.92%,「三中」穩居三甲,當年實現投行業務收入37.3億元、36.07億元、28.78億元。

  十、資產管理指標:在去通道並向主動管理轉型背景下,2019年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提升明顯。46家券商合計實現收入218.07億元,上年為186.83億元;2019年共有8家券商資管收入超過10億元,而2018年僅有4家。

  十一、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評價指標:為引導證券公司增強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業務能力,新設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佔代理全部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比例、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業務收入,部分中小券商可攬入一定加分。

  十二、海外業務佔比指標:海通證券高達26.12%,中金公司達到24.50%,均可獲得1分的加分。此外,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也超過10%,可獲0.5的加分。其他券商雖無法獲得加分,但與2018年相比,在海外業務上虧損的家數和額度減少。

  十三、信用業務指標:融資融券方面,2019年共實現收入649.39億元;股票質押業務上,2019年共實現351.32億元,二者均有明顯下滑。

  十四、自營業務指標:2019年96家證券公司共實現證券投資收入1221億元,同比接近翻倍。在股權投資收入上,2019年整體較2018年相對遜色,從155億元降至137.40億元,指標為負值的公司自6家增至8家。

  十五、38項指標排名較上年少一項,16項指標適用於今年分類評價工作。

  1、資產規模指標:中信、國君、華泰居前三

  證券行業資產規模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末,行業總資產7.18萬億元,淨資產1.95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年末增長15.69%、6.63%;行業淨資本1.61萬億元,較上年年末增長2.35%。

  就總資產規模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位居前三,其中中信證券2019年末總資產6215.15億,同比增幅22.34%;國泰君安總資產規模4327.51億元,同比增幅29.22%;華泰證券為4325.36億元,同比增幅34.09%。

  淨資產規模前三名依然是中信、國泰君安華泰證券,2019年末淨資產分別為1389.6億元、1350.2億元以及1169.2億元。

  2、中信、國君專項合併營收均超200億

  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以及市場行情轉暖等多重因素影響,券商營收普遍增幅較大。據中證協披露,2019年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扭轉連續三年同比下滑趨勢,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較上年增長38.65%。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指標適用於2020年券商分類評價工作,但是披露口徑和上一年度稍有不同。2019年業績排名中,營業收入為專項合併口徑,包含經紀業務子公司、投行業務子公司、資管業務子公司的營業收入以及依法設立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子公司的投資諮詢業務淨收入;2018年排名為合併口徑營收。

  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兩家券商專項合併口徑的營收均超200億元,前者2019年營收268.67億元,後者營收211.54億元。

  根據修改後的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上一年度營業收入位於行業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2 分、1 分、0.5 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分別加2分,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國信證券、銀河證券分別加1分;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泰證券、平安證券、長江證券方正證券財通證券加0.5分。

  3、全行業淨利潤1137.12億元,盈利能力增強

  據中證協披露數據,2019年度全行業實現淨利潤113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29%。該指標淨利潤為合併口徑下歸母淨利潤,適用於2020年分類評價,行業中位數為4.34億元。

  中信證券2019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22.29億元,行業排名第一;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歸母淨利均在90億以上,排名前三;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歸母淨利在75億元以上,躋身前五。

  根據修改後的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上一年度淨利潤位於行業中位數以上,且淨資產收益率位於行業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1 分、0.5 分。該項指標等於「淨利潤/[(期初淨資產+期末淨資產)/2]」,數據口徑為合併口徑下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和淨資產。

  從淨資產收益率指標來看,多家中型券商脫穎而出。東方財富證券以13.76%的佔比排名第一;中信建投、東莞證券淨資產收益率均超10%,華林證券財通證券華安證券等中小券商也排名前列。

  據中證協數據,2019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收益率為6.29%,較上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中金公司、財通證券東方財富證券、華安證券、東莞證券、華林證券該項指標可加1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銀河證券、安信證券、平安證券、華西證券、恆泰證券、財達證券分別加0.5分。

  4、信息技術投入指標:全行業投入同比增一成

  金融科技對券商的賦能意義越來越大,監管對券商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相比前兩年,今年分類評價相關規定對該項指標有較大調整,考核的側重點由信息技術投入規模變為信息技術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利好中小券商。

  就信息技術投入規模來看,2019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205.01億元,同比增長10%,佔到2018年營業收入的8.07%。行業平均數為2.21億元,共24家券商。

  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等券商投入都超過了11億元,排名前三,較前一年度增幅非常明顯。

  不過,就信息技術佔營收的比例來看,結果與信息技術投入規模重合度較小。東方財富證券以25%的佔比位居行業第一,平安證券、東方證券、安信證券、中泰證券該比例超過11%(含11%)。

  據修改後的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位於行業平均數以上,且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位於行業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2 分、1 分、0.5 分。

  據此統計,平安證券、東方證券中泰證券、安信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可以加2分,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方正證券興業證券、財通證券可加1分,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長江證券國金證券東興證券東吳證券可加0.5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考核體系下,有信息技術投入規模排名前列的大券商意外失利,中信證券以11.39億元的信息技術投入規模,行業排名前三,但此項未能加分;申萬宏源、銀河證券、光大證券亦屬此種情況。

  5、公益性投入:36家券商支出超500萬

  金融扶貧是國家戰略,也是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2019年證券業全行業公益性支出5.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22%,保持持續增長。

  2019年,公益性支出500萬元以上的券商有36家,千萬元以上的達到20家。銀河證券、中金公司、東方證券三家券商的公益性支出超過3000萬,同比增幅明顯。其中銀河證券以4300萬的公益性支出位居行業第一。

  在2019年證券公司脫貧攻堅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專項數據統計中,證券公司幫扶國家級貧困縣294個,服務貧困地區企業IPO3家,服務貧困地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7家,服務貧困地區企業融資570.44億元,服務實體企業通過綠色債券及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融資1016.15億元。

  6、財務槓桿倍數:中金、中信明顯提升

  在打造航母券商的路上,資金充足是對抗國際投行的首要條件,這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槓桿率。國際頂級投行都有比較高的槓桿率,國內頭部券商槓桿率十多年來都保持在4倍左右。

  據中證協披露的數據,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券商的財務槓桿倍數都有些許提升,中金公司的財務槓桿倍數由4.61提升至4.68;中信證券該指標提升明顯,由3.47提升至3.96;國海證券排名第三,3.9的財務槓桿倍數略低於上一年度;東方證券排名第三,由2018年度的3.49提升至3.89;天風證券的財務槓桿倍數由3.45提升至3.88。

  7、代買賣證券指標:國君、中信、銀河排名前三

  據中證協披露數據,2019年證券行業實現經紀業務收入826.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06%。受資本市場行情轉暖影響,市場交投活躍,經紀業務收入增長顯著,其重要指標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為787.63億元,同比增加26.34%。

  該指標中位數為 13924 萬元,國泰君安、中信證券、銀河證券代買賣證券收入(含租賃席位)排名前三,均超過37億元。

  據分類評價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上一年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2 分、1 分、0.5 分,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部平均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2 分、1 分、0.5 分,按孰高分值加分。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國泰君安、國信證券、銀河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北京高華、瑞銀證券、平安證券、國金證券可加2分,招商證券、中信證券、方正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東方財富、華寶證券、華泰證券、東興證券可加1分,中泰證券、安信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華西證券西部證券、東莞證券、華安證券、財達證券、東吳證券、湘財證券、浙商證券可加0.5分。

  8、財富管理指標:15家券商可加1分

  證券行業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今年分類評價中新增財富管理指標的考核,即證券公司上一年度投資諮詢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1 分、0.5 分,或者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1 分、0.5 分,前述兩項按孰高分值加分。

  據統計,2019年全行業共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43.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15%;實現投資諮詢業務收入37.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58%。客戶證券資產規模達44.43萬億元,同比增長32.33%。

  就代銷金融產品收入來看,中信證券以8.3億元的收入搖搖領先其他同業,中金公司3.42億元代銷產品收入排名第二,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代銷收入排名前五,均在2億元左右。

  在投資諮詢業務的市場上,2019年,89家證券公司共實現37.72億元的投資諮詢業務收入,同比增幅為21.48%。招商證券在2019年仍繼續摘得頭名位置,獲得5.74億元的投資諮詢業務收入;海通證券、平安證券緊隨其後,收入水平分別為3.83億元、3.10億元。此外,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長江證券等公司的投資諮詢業務收入也在1億元以上。

  據此來看,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安信證券、海通證券、平安證券、長江證券、申萬宏源天風證券等15家券商該項可得1分,國君、國金、東方證券、方正證券、浙商證券光大證券、首創、中泰、國開、中原、第一創業、粵開證券、華創證券、國融證券可加0.5分。

  中證協表示,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業務收入、投資諮詢業務收入及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佔比等指標排名靠前的證券公司與整體營業收入的排名重合度較低,且多數為中小證券公司。行業尋求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方向有助於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9、投行收入:「三中」排名前三

  2019年科創板的橫空出世為不少投行業務增色不少。2019年,96家證券公司共實現投行業務收入479.89元,與2018年的366.56億元相比,增幅達到30.92%。

  作為馬太效應最為強烈的業務之一,投行項目同樣在更多地向頭部券商傾斜。在2019年的投行收入榜單中,「三中」的表現更為出色。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別位於前三甲,當年實現投行業務收入37.3億元、36.07億元、28.78億元。此外,海通證券2019年投行業務收入20.33億元,同樣超過20億元。

  相比之下,即便是在業務大年,業內仍有22家券商2019年投行業務收入未及1億元。其中,中天證券、華寶證券、世紀證券3家投行業務收入均不足500萬元。

  10、資管業務:8家券商收入超10億元

  資管行業「去通道」的旅程仍在繼續,在積極轉向主動管理大方向之下,多家券商在2019年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有了明顯的提升。此次公布的中位數以上公司共有46家,合計實現收入218.07億元,上年同期為186.83億元。

  就排名來看,由於旗下東方紅資管的「給力」,東方證券在2019年的全行業資管業務收入排名中繼續居於榜首地位,當期實現17.10億元。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緊隨其後,分別為15.64億元、15.52億元。2019年共有8家券商資管收入超過10億元,而2018年僅有4家(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指標數據的確定上,2019年資產管理業務收入=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資產管理業務月均受託資產總淨值*萬分之3,而在2018年之時,該指標的乘數為萬分之5。

  11、新設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評價指標排名

  在新版的分類評級中,為引導證券公司增強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業務能力,監管部門新設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評價指標。因此,2019年經營業績中,也特意新增三項機構客戶服務能力的排名。

  首先是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該指標是指券商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股票、基金、債券和衍生品的交易額,中位數為7536億元,排名前48名的公司均可獲得加分。

  具體來看,在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排名上,中信證券可算是一騎絕塵,2019年交易額高達37.36萬億元;國泰君安以28.66萬億元的成績排在第二位。此外,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10家券商的交易額也在10萬億元以上。

  第二是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佔代理全部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比例,這一指標的計算方式是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代理全部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中證協僅公布了中位數以上公司排名。

  其中,北京高華由於業務較為集中,其佔比達到100%,排在行業首位;瑞銀證券比例為98.66%,排在第二位。不難看出,具有外資基因的券商明顯具備優勢。此外,不少中小券商在此排名中名列前茅,如川財證券、華寶證券、英大證券、太平洋證券等,比例均在50%以上。

  第三個指標是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業務收入,計算方式為經公允價值調整的場外期權業務收入-對衝成本。

  在此次榜單中,中證協僅公布了前20名公司的排名,中信證券再次以6.91億元的成績遙遙領先。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別為2.81億元、1.50億元、1.37億元,其餘券商均不足1億元水平。

  12、海外業務:海通中金佔比超20%

  回望2019年,中資券商在港股市場曾留下許多話題,相應布局也不斷增加。不過,按照分類評級規定,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0%,且營業收入位於行業中位數以上,才能獲得加分。可見,想拿下這部分分數頗為不易。

  海通國際和中金公司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其給母公司帶來收入的同樣頗為可觀。在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這一指標中,海通證券高達26.12%,中金公司達到24.50%,均可獲得1分的加分。此外,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也超過10%,可獲0.5的加分。

  不過,其他券商雖無法獲得加分,但與2018年相比,虧損的數量也相對減少。2018年共有4家券商這一指標為負值,2019年則僅有中原證券一家,為-7.51%。

  13、信用業務:收入規模有所收縮

  對於信用業務而言,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可算得上是零售(個人)和批發(大股東)。不過,在2018年股票質押風險仍未完全出清之下,這兩項業務的收入水平均有所下滑。

  在融資融券方面,與2018年相比,2019年的兩融業務收入規模整體有所下滑,從上年的672.89億元下滑至649.39億元。其中,大型券商收入下降趨勢相對更為明顯。

  在排名上,行業TOP10的公司名單幾乎未有變化,僅廣發證券和申萬宏源在2019年相互換了位次。中信證券繼續穩坐榜首,2019年兩融業務利息收入達到43.27億元。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位列第二、第三位,分別為40.83億元和39.53億元。業內兩融收入超過10億元的公司共有18家,較2018年多出1家。

  在股票質押業務上,2019年曾有多家券商因業務不審慎受罰,「踩雷」者也時有發生,收入水平收縮明顯。2019年87家券商共實現351.32億元的股票質押業務收入,與2018年91家券商實現463.88億元相比,同比下降達到24.26%。

  海通證券在2019年拿下了股票質押業務收入的頭名,共實現收入34.44億元,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申萬宏源4家券商的收入也在20億元以上,但同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2019年僅有10家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2018年則有13家。

  14、自營業務:證券投資收入接近翻倍

  對於近幾年的證券業來說,自營業務儼然成了營業收入中的「大頭」。而2019年早已揭示的好業績,正是拜自營業務的回暖所賜。在自營業務中,包括證券投資和股權投資兩項,正是因為「炒股得法」,讓多家券商2019年過了一個好年。

  在證券投資上,2019年96家證券公司共實現1221億元收入,2018年則是98家證券公司實現678.23億元,2019年收入接近翻倍。其中,中信證券2019年證券投資收入接近百億,達到99.74億元,排在首位。業內共有36家券商證券投資收入超過10億元,2018年僅有25家。

  在股權投資收入上,這一指標的計算方式為「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2019年整體較2018年相對遜色,從155億元降至137.40億元,指標為負值的公司自6家增至8家。

  就排名來看,中信證券在這一指標上突飛猛進,自2018年的16.52億元增至38.50億元,再次拿下行業榜首。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緊隨其後,分別為10.32億元和10.08億元。2018年佔據榜首的申萬宏源則降至17名,股權投資收入自17.99億元降至2.2億元。

  15、16項指標適用於今年分類評價工作

  2019年度行業經營指標排名有38項,與2018年相比,排名指標減少了1項。

  在信息技術考核中,將「信息系統投入金額」、「信息技術人員薪酬」、「信息技術投入考核值」三項,縮減為兩項,為「信息技術投入」、「信息技術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

  刪除「成本管理能力」、「淨資本收益率」、「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佔經紀業務收入比例」等指標,新增「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佔代理全部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額的比例」、「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業務收入 」三項。

  有券商人士分析到,成本管理能力其實就是成本收入比,券商對信息技術投入逐年增加,成本較難控制。

  2019年行業排名中,有16項指標適用於2020年券商分類評價工作,較2018年的10項多出6項,更多加分項是「且」與「或」的呈現,體現了未來的監管側重點。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證券行業2019年各項經營指標排名在延遲數周之後終於公布,這或許意味著,證券行業一年一度的分類評級放榜大概率也要「推遲」了。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與2018年相比,排名指標減少了1項,但細分指標變化明顯。
  • ...指標大排名出爐,這16項掛鈎分類評價,來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證券行業2019年各項經營指標排名在延遲數周之後終於公布,這或許意味著,證券行業一年一度的分類評級放榜大概率也要「推遲」了。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與2018年相比,排名指標減少了1項,但細分指標變化明顯。
  • 券業分類評級迎大修,加分減分大調整!向中小券商傾斜
    2019年年報尚未披露完畢,年度的分類評級「大考」已先一步迎來預熱。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監管部門向各家券商發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對分類評級指標進行最新修訂。目前,相關修訂仍在徵求意見中,但仍可看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對合規風控的重視和對券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引導。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證券行業上半年25項指標大排名來了。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證券業協會近日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 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雖然是初步統計數據,但依然可以讓市場一窺各券商上半年的業績情況。
  • 券業重磅!2019券商分類評級結果巨變!AA級10家,4家擠出AA,28家遭...
    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共有38家券商被評為A類,數量比去年少2家,佔比38.8%;38家A類券商中,共有10家券商評為A類AA級,較去年少了2家;B類券商共有50家,相較去年多1家,佔比51%;其中BBB級券商有28家,比去年少1家,BB級券商有12家,比去年少3家,B級券商有10家,比去年多5家;8家券商被評為C類;2家被評為D級。
  • 券商分類評級加分榜速覽!拆解規則加分秘訣 又強又專更具優勢 來看...
    券商評級結果依然遵循「緊一年松一年」慣例,今年A類券商佔比將提至50%,也就是說98家參評公司中有49家有望獲得A類,而2019年A類券商才38家。至於AA級是否也會隨之擴容,甚至AAA級券商會否首次出現,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原標題: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 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摘要 【券商上半年業績放榜:前十券商佔據半壁江山 註冊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券業上半年成績單放榜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業務活動與其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相適應的相對水平。
  • 分類評級加減分項「曝光」!近七成券商被扣分,7種情形被加分,3家...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2020年券商評級結果究竟是如何評定的?證監會機構部向券商下發了《關於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有關情況的函》。整體來看,今年參與分類評價共98 家券商,在覆核中12 家維持初審結果,分值沒有變動;20 家分值調增;還有66 家分值調減。
  • 98家券商38項實力排名出爐!行業總資產7.18萬億,淨賺1137億較上年...
    財聯社(記者,北京 陳靖,劉超鳳)訊 7月1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除公布營收、淨利、淨資產收益率等重要財務指標外,證券公司對信息系統的投入、信息技術人員薪酬以及境外子公司業務佔營業收入比例等排名也浮出水面,中證協總計公布了38項指標排名。
  • 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出爐,15家券商獲評AA級
    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8月26日,證監會公布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共有98家券商參與排名,其中47家證券公司獲得A類評級,AA級15家,A級32家;39家證券公司獲得B類評級,11家獲得C類評級;還有一家網信證券獲評D級。
  • 券商評級怎麼定的?證監會下發「閱卷」標準:66家券商被減分 1家...
    近日,證監會機構部向各家券商下發了《關於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有關情況的函》(下稱「通知」)。  通知對今年券商分類評級進行了詳細說明,並且披露了在覆核過程中對部分券商作加減分的原因。  今年的98家參評券商中,在覆核過程中有66家被調減分值。
  • 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
    原標題: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 摘要 【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經過近一年的醞釀,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修訂迎來了最新進展
  • 券商單項業務英雄榜滾燙出爐!中信建投投行第一,國泰君安經紀第一...
    來源:中國證券網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券商下發了券商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就排名情況來看,中信證券的營收以及淨利潤繼續位居行業第一位,且絕對金額相較去年增長較多。從分項業務情況而言,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位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的資管業務位居第一,國泰君安的經紀業務位居第一,中信證券證券投資收益位居第一。單項排名榜單相較去年有所變動。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新增的指標是: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以及代銷產品淨收入。指標的變動可能與券商分類評級部分指標的調整有關。
  • 2019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 中信4指標再領跑
    >原標題: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中信證券四大指標再度領跑,券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趨勢進一步顯現從整體上看,截至2019年末,行業總資產7.18萬億元,淨資產1.9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69%、6.63%;行業淨資本1.61萬億元,同比增長2.35%。2019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收益率為6.29%,同比提高了2.73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 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出爐 淨利前十券商看過來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2018年上半年度131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及業務情況進行了統計排名,包括總資產、淨資產、營收、淨利潤、淨資本、代買收等共計28項指標。
  • 2018年券商分類七大亮點:近9年來首家D類評級券商!
    來源:中國基金報券商每年的大考結果正在揭曉。今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2018年分類評價結果,共有98家券商參與,具體來看,24家券商評級上升,47家券商維持去年評級,24家券商評級級慘遭下調。基金君為大家整理了此次評級的一些亮點:1、華信證券是此次98家券商中唯一一家評級為D的券商,也是近9年來證監會給出的券商最低評級。
  • 證券業38項指標排名放榜,中信證券獨攬18項第一、行業200億元...
    這其中,非上市券商上榜的有平安證券、渤海證券、恆泰證券、華福證券、民生證券、開源證券、東莞證券、國盛證券這8家證券公司,其餘全部為上市券商。在淨利潤指標榜單中,該指標中位數為4.34億元,同樣,中位數以上的為排名前49位的公司。
  • 券商最新評級公布了,AA級券商僅15家,開戶怎麼找券商才合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大大小小的券商近百家,有這麼多券商存在,那麼普通投資者怎麼樣才能選到最合適的那個來為自己服務呢?我國券商最新評級已公布近日證監會公布了2020年我國各大券商高的評級結果,總的來看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 券商評級「考試」規則將重修 合規風控計分標準大改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券商「期末考試」規則迎來重新修訂。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日監管部門向各券商下發關於《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其中優化完善了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並在今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