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亂世仍能堅持操守的人,是最令人敬佩的人,但這樣的人,在亂世往往容易被奸惡之人殘害,比如東漢末年的臧洪,他可以說是最講義氣的人,卻死得好憋屈,令人扼腕嘆息!
臧洪的父親臧旻歷任使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職,在任官期間很有聲譽。臧洪15歲時,因其父的功績被拜為童子郎,在太學裡有名氣。臧洪體貌魁梧,格外優秀,20多歲時被選為孝廉而為郎,與劉繇、王朗等同被外選為縣長。
公元189年,臧洪辭官回家,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功曹。當時正值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起兵徵討國賊董卓。於是,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
不久,張超、張邈會同劉岱、孔伷、橋瑁等在酸棗正式會盟舉兵。酸棗大會時,張邈聽弟弟張超說臧洪是海內奇士,馬上接見這位臧洪,對話後張邈「大異之」,發現臧洪確實是個人才,即刻向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薦臧洪,兩位刺史也喜歡得不得了。
當時,張超留在了陳留,派臧洪前往幽州聯絡大司馬劉虞,臧洪到達河間國時,恰逢袁紹與公孫瓚交戰,臧洪無法通過,恰好袁紹在那裡。袁紹見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奇重之」。這時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紹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
當時青州黃巾軍很活躍,連年戰亂,致使「州遂蕭條,悉為丘墟」, 臧洪在任前後兩年,在他的治理下,青州呈現出新的面貌,「群盜奔走」。袁紹「嘆其能」,改任他為兗州刺史部的東郡太守,治所在東郡境內黃河北岸的東武陽。
公元195年,張邈和弟弟張超在陳宮唆使下背叛曹操,張超固守雍丘,曹操對他發動猛烈的圍攻,張超說:「只有臧洪會來救我。」部下眾人都說:「袁紹與曹操目前關係親密,臧洪是袁紹推薦委任的官員,他必定不會破壞袁、曹的和睦而招惹大禍。」
張超說:「臧洪是天下知名的義士,最終不會背棄舊恩,只怕他被袁紹的強大力量控制,不能及時趕來。」臧洪當時擔任東郡太守,他赤著雙腳,大聲痛哭著請求袁紹發兵,要去解救張超急難,袁紹不肯發兵。
臧洪又請求自己率領東郡的人馬去救援,袁紹也不允許。於是雍丘被曹操攻陷,張超自殺,他的全家老小以及內外親屬被曹操全部殺死。
臧洪因此怨恨袁紹,與袁紹斷絕一切關係。袁紹發兵包圍東郡攻打臧洪,攻打了一年多仍未攻克。袁紹命令與臧洪同縣的陳琳寫信給臧洪,為他分析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