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三地高教事業落後,豫北高校實力強勢,有三種方案可以嘗試

2020-07-31 豫見王皓v草根歌手

豫南三地都是河南的人口大市,三地面積加在一起佔河南的三分之一還多。然而高校數量和質量與之不成正比,職業技術學院一大堆,最有名的信陽師範學院一直沒有更名成功。反觀豫北焦作,新鄉和安陽等地高校雲集。以河南師範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為代表的院校知名度甚高,本科高校數量不少,尤其新鄉大學城是除鄭州以外河南最大的大學城。

豫南三地高教事業落後,豫北高校實力強勢,有三種方案可以嘗試

這就發現了問題,豫南三地南陽信陽和駐馬店,雖然面積大人口多。但是高教事業發展不成熟,和豫北對比有點尷尬,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不協調不對稱的。問題有了,我們怎麼樣去解決呢。

第一,當務之急應樹立一所標杆性大學。

為了扭轉豫南三地高教事業的弊端,首先是儘量樹立一所標杆大學出來。目前比較有實力的只有信陽師範學院了,信陽師範學院是省內師範院校的佼佼者,應大力支持其更名工作,希望其儘快取得成功,早日更名為「信陽師範大學」。

豫南三地高教事業落後,豫北高校實力強勢,有三種方案可以嘗試

第二,整合南陽市高職院校,合併升格兩所「職業大學」。

選擇南陽是因為南陽此類高職學校眾多。比如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南陽職業學院和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做法很簡單,把四所高職學校合併升格成兩所本科院校。具體可以把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合併升格為「河南工業職業大學」。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和南陽職業學院合併為「南陽農林職業大學」。南陽農業職業學院理由是,職業院校升格不能去掉「職業」兩字,以借鑑「河南科技職業大學」成功經驗,以後「職業大學」也會是一個新的趨勢。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內老牌學校了,而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剛升為大專學校,兩則合併可以優勢互補。而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是農業學校,不可能與理工類學校合併。

豫南三地高教事業落後,豫北高校實力強勢,有三種方案可以嘗試

這樣一來,豫南地區有三所大學了,分別是:信陽師範大學、河南工業職業大學和南陽農林職業大學。從這點來看,基本與豫北呈現平衡狀態了。

第三,支持培養一所醫科類大學。豫北還有一所厲害的醫學院,就是新鄉醫學院。不過和信陽師範學院一樣,一直沒有更名大學成功。那麼豫南怎麼破解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南陽市正在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而且國家層面也很支持,正好可以整合南陽醫學教育資源,把南陽醫專和南陽理工學院的醫學專業一起並過去,全力支持張仲景國醫大學的復建。如果復建成功,將是河南第二個以「大學」命名的醫學類院校了。當然了,這得趕在新鄉醫學院更名成功的前面。不過反正都是醫學類大學了,誰先成功意義也不大。重要的是豫南地區也有了。

豫南三地高教事業落後,豫北高校實力強勢,有三種方案可以嘗試

新鄉醫學院

總結一下,經過以上三點策略,豫南地區高校事業大幅度提升。河南的高校也會更加協調,高校質量也會穩步上升,現實意義重大。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城市高教排名發布!西安、南京、武漢高教實力哪家強?
    教育部學科評估將大學的每一個學科,根據實力和水平,依次分為:A+、A、A-;B+、B、B-等檔次。通過統計國內各所城市所擁有的A類學科數量,可以衡量各城市的高教實力。上海一共有26個A+學科、27個A類學科、38個A-學科。上海有復旦、上海交大等頂級高校,實力非常強,不過總體實力只有北京的二分之一左右,與北京的差距很大。
  • 2018中國經濟十大城市,重慶高教資源落後,百萬年薪招攬博士後!
    、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深圳分校)4、重慶(重慶大學)5、天津市(天津大學、南開大學),6、蘇州市(蘇州大學),7、杭州市(浙江大學),8、武漢市(華中科大、武漢大學)9、廣州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10、寧波市(寧波大學)其中經濟十大城市中,高教資源表現最差的當屬重慶市和寧波市,重慶市似乎只有重慶大學的綜合排名靠前,而寧波大學似乎很難進入全國前50行列!
  • 黃山市高教實力要大提升?
    黃山市除了黃山的美景,還有黃山的徽文化等也比較出名,不過論及黃山市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卻不容樂觀,黃山市目前實力最強的高校為黃山學院,不過在全省來講,該校的實力並不突出,提升其辦學實力,儘早升格為大學成為黃山市的當務之急,另外,黃山市還在著力引進省內外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
  • 流傳了多年的湖北高校大合併設想,這幾種合併方案頗受歡迎
    湖北現有高等學校129所,其中地方高校就達121所,佔高教大省中的主體。這些省屬高校在歷次全國大學排名中都很難進入前100名,這個結果甚至都比不過其他高等教育水平並沒有湖北強的一些地區的省屬高校,因此是很難讓人滿意的。他提出整合一部分高校,使之成為「航空母艦」。可以將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水平較高的高校進行「強強聯合」,形成學科互補、人才聚集。
  • +高教」全場景產品一站式...
    +高教」全場景產品一站式「配齊」 如何通過智慧課堂常態化提升高校課堂教學效率,讓大學生更有獲得感與參與感?
  • 高校觀察:這所網紅大學深圳校區到底為何被叫停?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通過自主創辦新高校加快推進深圳高等教育發展,同時鼓勵和支持全市高校加強與國內外名校合作交流。此外,引入國內知名高校合作辦學,同樣是深圳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舉措。國內諸多高校紛紛進駐深圳,一時之間,深圳地區高等院校雲集,成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爭相投靠之地。武漢大學作為中國中部高教實力最強校,此時也不甘人後,2016年9月與深圳市籤署了武漢大學深圳校區的備忘錄。
  • 蘇州高教要起飛?
    一、南京醫科大學及姑蘇學院基本情況南京醫科大學雖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211、雙一流等為代表的重點大學,但是他的綜合實力卻非常強勢,其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上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評價,在全國屬於頂尖水平,此外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學科也獲得B+評價,
  • 濮陽醫專成為豫北地區健康管理師全國統一考試考點
    8月30日,河南省衛生健康考試中心網站發布了《關於開展2020年衛生健康行業職業技能全國統一鑑定工作的通知》,指定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濮陽醫專」)為豫北地區健康管理師全國統一考試考點。今年10月份,該校將首次舉辦健康管理師全國統一鑑定考試。
  • 古代的高教聖地,現如今高教建設如何呢?
    古代的什麼地方是高教聖地呢?我們就說四大書院吧,曾經的四大書院在中華歷史五千年上也是曾經風光一時。所以說四大書院所在地應該可以說的上是高教聖地了。雖然說法有兩種,但是他們所在地卻是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江西三個地區。可以說在那個四大書院的時代,全國的優秀學子爭相前往的地方,就像現在北大與清華一樣讓很多學子爭相前往。那麼現在這三大地區在高校領域如何呢?我們先來說河南吧,我們看一看河南全國前一百的高校有幾所,之前整的211、985工程建設高校有幾所,以及現在提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有幾所。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2020年河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豫北分賽區複賽落幕
    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學生處處長李培俊,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治軍,河南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李玉偉,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凡富堂參加活動,多位知名專家應邀擔任評委,豫北23所普通高等學校的73名參賽選手齊聚師大、角逐複賽。大賽分三場進行,每場均有受邀嘉賓、媒體朋友、帶隊教師和學生代表等400餘人到場觀看。
  • 《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2019年全國高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關鍵詞  高職院校;高職教育;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事業呈現出大改革、大發展的良好勢頭,辦學質量和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辦學元素,推動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定位和發展。
  • 雙一流高校紛紛布局:高教正成頂尖名校聚集地
    長期以來,中國高教重鎮主要是幾大中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漢、成都、長沙等。這些重點城市不僅高校數量眾多,而且頂尖名校林立,中國排名靠前的高校大多位於這些城市。不過,隨著「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以及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高教實力的快速崛起,中國高教格局正悄然改變。目前,除了將建設的「雄安大學」外,雄安新區已有清華、北大等一大批雙一流前往布局或對接。而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也投入巨資新建或引進雙一流高校和國外名校,加上三大城市本地高校的快速發展,這些城市名校數量已今非昔比。
  • 山西強勢崛起3所大學,口碑好實力一流,兩所進軍雙一流呼聲極高
    山西強勢崛起3所大學,口碑好實力一流,兩所進軍雙一流呼聲極高山西以前在國內是一個很重要的省份,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是山西在後期的發展中並不是很突出,高等教育更是相對比較落後,好大學的數量更是比較少,到目前為止,山西僅有一所
  • 無錫經濟實力強,擁有一所「211」高校,高職學校竟有10所!
    這個意思就是周朝和秦朝時期這裡有個錫山盛產鉛錫,不過到了漢朝的時候開採完了,所以大家常說無錫,最後乾脆把地名命名為無錫了。無錫設縣是從秦統六國後開始的,名將王翦駐守此地,屬於會稽郡。無錫的經濟實力很強,之前常年超過省會南京,近些年一直位居全省前三,具體可以從2020年前三季度江蘇各市GDP排名可以找到答案。無錫市身為地級市卻擁有一所「211」工程大學,同時也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南大學。
  • 「公益課上線」三種常見在線教學方法簡介
    因受疫情影響,各大高校紛紛延期開學,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課堂由線下向線上發生轉移,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轉變,這既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挑戰,也是推進和升華教學改革的一個契機。為積極響應教育部文件精神,助力高校教師在疫情防控的鬥爭面前實施在線教學,提升在線教學水平,高教國培在線學習平臺已陸續上線多門公益直播和名師公益在線課程,受到廣大高校教師一致好評。
  • 河南下一批高校改名分析
    最近,又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部分高校改名成功了,本篇文章,我們著重說一下改名大學成功的高校。   信陽師範學院附屬醫院   其他省份的呢,我們可以放一放,今天我們主要聊一聊河南高校改名的的狀況分析,到底在下一批,誰最有可能改名成功,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2020-10-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教政策導向和現實發展為何出現偏差
    筆者最近參與了一個有多位院士和高教領導參與的高教戰略諮詢研討會,其間大家對各種扭曲心靈和行為的無窮的行政或事務性應付深表無奈和不安,包括科學家自尊受到傷害的一些審批和財務控制。公家用納稅人錢對教育和科研的支持自然應該受到監控,但不顧教育和科學規律的配置方式及監控手段不僅不會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還可能人為地造成大量的浪費。
  • 這份高校分布地圖,暴露了各大城市的真實實力
    這背後的邏輯是,經濟實力比高教資源更重要。最典型的是985高校蘭州大學,不僅知名度相對較低,而且人才流失比較嚴重,數據顯示它在過去培養了19名院士,但僅留住1人。那麼,那些有名牌大學,但發展欠佳的中小城市,是否真的毫無競爭力?正好這兩天最新的高等學校名單公布,今天西部城事就來簡單探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