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青春歲月作者 王新文
一 、今年是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蘭州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八五級蘭大人畢業三十周年。八五水工班的同學們,同樣迎來了畢業三十周年相聚的喜悅。
八月的蘭州,夏秋之交,氣溫炎熱,瓜果飄香。八五級水工班恰好離校三十年整,應廣大同學們相約,蘭州大學八五級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學專業的同學們將於十日、十一日歡聚金城蘭州,回顧蘭大學習生話的青春年華。憶友情,飲美酒,品佳餚,笑談家事國事天下事,敘拳拳學子之心。在蘭籌備組的同學們張開雙臂,熱烈歡迎祖國各地歸來的同學們,參加蘭大八五水工班的相約盛會!
蘭州………一條河,一碗麵,一本書。在你青春的歲月中留下了深深的影響!
二、同學時期
據資料介紹,八五級是恢復高考以來招收學生最少的一年,大家也都知道,八五年的高中畢業生,也是第一屆上過三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的學生。可以說基礎很紮實。那年的學生,能考取一個中專,都是不易的。大家都是全國各地縣區重點中學的優秀生,能考取到八五水工專業來學習,是上蒼的安排,天大的機緣!
真可謂莘莘學子讀書來,懵懵懂懂到蘭大。一九八五年八月底,水工班的同學們,走進了蘭州大學,與地質班的同學一道,拿起了地質錘,背上了地質包,開始了大學學習生涯。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是生產建設中最基礎的基礎專業,既有理論也有實踐,是一門應用前景很廣的專業學科,同學們在班主任老師,通課老師,專業課老師的培養下,由一名高中生轉變成了具有知識與見識的蘭大人。實習期間,同學們到過蘭州的大砂,溝,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榆中馬銜山,興隆山,永登土魯溝。水文地質實習到過武威石羊河。
通過四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同學們對專業知識有了認識與提高,通過實習,畢業論文寫作,大家掌握了幹一項工作的技術流程。四年的大學生活大家與改革開放的時代同步、大家見證了社會發展與變遷。
三、近年來各地同學陸續會聚蘭州
時間在渡過,日月在穿梭,年齡在增長,留戀在惆悵;工作之餘,面對現實,回想過去,回味人生,已是我們夢醒時的記憶………。
祖國的建設速度實在是飛快,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我們作為一名順應時代的勞動者,建設者,在打坑基的工地上,在項目管理的崗位上,在技術攻關的崗位上,在領導管理崗位上,搞勘察、搞設計,搞研究,搞施工,搞項目,搞組織,搞教學。各位同學在三峽工地,青藏鐵路,北上廣深施工重地,川西高原,呂梁大地,京津冀,中原大地,大西北的溝溝岔岔。都留下了大家辛勤的汗水。取得了屬於各自的非凡成效。
而現今,人已半百,工作之餘,回顧歷史,想起自己的同窗,想起自己專業的起點,自己的同寢室的兄弟們,已是年歲的招喚!近幾年來,陸續有許多同學回到蘭州,回到蘭大,與在蘭州的老同學相聚,與同學相見是夢,相見是喜,相遇是緣!至純至真至善的同學友誼,是永遠不變的情!
近年來,外地的同學到蘭州,受到了在蘭同學的熱情款侍。在這裡特別向組織蘭州聚會的群主,各位老同學表示忠心的謝意!
三十年聚會,蘭州籌備組的同學們,精l心安排與籌劃,在此預祝聚會圓滿成功!
四、師生情誼濃…………師者、傳道援業解惑也!
八十年代,是一個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標,遵師重教的年代,是一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卻不怕的年代。是一個為祖國實現四個現l代化努力奮鬥的年代。
在校四年整,地質地理系的專業老師,大課老師們,為我'們開拓視野,學習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認真教授課程,付出了極大心血。畢業以後,一部分同學又繼續深造水工專業研究生 ,博士生,成為了本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還有幾位同學轉專業讀了人口學,又讀到研究生畢業,真乃人才也。
在蘭大樸實的校訓薰陶下,在老師們的認真教誨下,八五水工班的同學們,走出校門時,練就了堅實的專業知識與綜合技能,為幹好各自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師生之間長久的相處,築就了:深厚的友誼'!
五、蘭大原來的校訓是:勤奮,求實,進取。
現在的校訓是: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幾十年來,同學們和其他校友一樣,走出蘭大以後,在人生的信條中做到了勤奮,求實,在生湉學習工作中不斷進取,與時代同步,與歷史相伴,追隨著祖國改革開的步伐,擼起袖子加油幹。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在平凡歲月中,取得了很多成績,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幾十年來,一代代蘭大人通過工作崗位的不懈努力,很多人在實際工作也做到了在勤奮求實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進取,功破各種技術難關,站到了各種專業學術之巔,有了一定的思想見解,做到了獨樹一幟,我們向各位表示忠心祝賀!
我們更要說的是:畢業已過三十載。大家在精英教育年代,能夠考入蘭大水工班來學習,是時代的優秀分子,是時代的幸運者。在三十年的工作生活工作中,同樣付出了很多的精力與艱辛。人過半百知天命,祝願各位老同學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感謝老師們對我們在校,及工作之中的教導,忠心祝老師們健康長壽,生活快樂!
作 者:蘭州大學八五水工班 王新文
2019.9於蘭州
2020.5於白銀修改
作者簡介:王新文,男,1965年生,中共黨員,甘肅省榆中縣青城人。1989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白銀公司工作。"以廢治廢,造福人類"的環保工程師。《無機鹽工業》雜誌社特約通迅員。白銀市作家協會會員。共發表科技論文三十篇,其中三篇科技論文收入《化學文摘》。一篇科技論文收入《中國科學技術文庫》。獲四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二等獎。獲六項國家專利。合作出版科技圖書一本。
近年文字作品發表在《醉美大甘肅》,《榆中人》,榆中縣《劉一明研究會》,《魅力金城》,《黃土情文學》,《甘肅在線》 ,《現代作家文學》等媒體雜誌。作品被《騰訊》,《搜狐》,《網易》,《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轉載。主要作品有:同窗情,羊倌放羊,三十年前過路榆中北山雞冠梁,城隍出府,踏 浪,逛紅古 ,遊河西 ,嘉峪關 等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