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艱難進入權力過渡期
候任總統拜登公布「戰隊名單」
建制派回歸的同時
還從種族到性別,打破多項傳統
多元化內閣能否「治癒」美國?
拜登感恩節演講,危機之中描繪樂觀未來
多次提及「領導世界」,回歸多邊主義
上任後拜登還將如何調整對外政策
為「川普地震」止損?
今日看世界
首批內閣名單「古色古香」
建制派回歸意圖明顯
現任總統川普仍作困獸之鬥,但美國總務局上周已經正式通知拜登團隊與現任政府機構過渡。與此同時,拜登方面正式公布了首批內閣提名人選,這份古色古香的名單是一次建制派的回歸,也體現了拜登希望內閣多元化和專業化的想法。
11月24號拜登正式宣布第一批內閣與高級官員人選。歐巴馬執政時期的副國務卿布林肯將擔任國務卿、海恩斯有望成為領導美國情報部門的首位女性、古巴出生的馬約卡斯則將是第一位擔任國土安全部部長的拉美裔移民,而1976年出生的沙利文將成為幾十年來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最年輕的人之一。除此之外,資深外交家格林菲爾德將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前國務卿克裡被任命為總統氣候特使。
儘管拜登努力在首批公布的內閣成員名單中體現一些「時尚元素」,如性別平衡、族裔多元化等等,但更優先考慮的還是「即選即用」。這些被提名者幾乎都在擬就任的部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熟悉相關業務和管道,這和四年前川普優先提拔一批支持自己的「門外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國法律學者 律師:張軍
目前看拜登的執政團隊,基本上技術官僚比較多,而且有不少之前的歐巴馬政府裡面的舊部。讓人看出來就是他第一是希望往中間去,不會被他黨內的所謂進步派的人朝左邊去拉扯。第二他是希望要穩定,川普的內閣在過去的4年當中幾乎是三天兩頭「走馬燈」一樣地換,而且不少內閣的官員跟他談不攏就紛紛辭職了。所以我認為拜登更希望有執政經驗的,走中間路線的內閣官員。這與川普時期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
「返群復約」將成為拜登接下來緊迫的挑戰。而重返不僅僅是參與,更重要的是要「領導」,「以國際合作確保領導地位」將成為拜登團隊外交行動指南。以外交服務於內政需求將是新政府更為迫切的目標。拜登將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化解種族分歧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列為自己上任後的核心要務,與消解美國現存的政治經濟文化深刻對立緊密相關。為達成目標,拜登團隊將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展現「美國領導地位」進而解決國內問題。
履歷「硬核」的職業外交官兼樂手-布林肯
在經歷過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後,拜登需要一位值得信賴的人重建美國全球關係,即將出任國務卿的布林肯是不二之選。現年58歲的布林肯與拜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兩人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事的時期,自那時起,布林肯就一直是拜登在外交事務上的臂膀。
2002年到2008年,布林肯任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民主黨參謀長,成為時任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拜登的外交臂膀;2008年,拜登參加總統競選,布林肯為其競選,後又加入歐巴馬的總統過渡團隊。
2009年起,拜登擔任美國副總統,布林肯除擔任歐巴馬的總統副助理外,還擔任了拜登的國安顧問,憑藉多年的外交經驗,成為當時國務院的「二號人物」,幫助制定對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核計劃的政策;今年,拜登三度競選美國總統,布林肯擔任其競選高級外交政策顧問。
在歐巴馬第二任期內,作為外交政策團隊的核心成員,布林肯在響應克裡米亞問題、擊斃蓋達組織頭目賓·拉登、籤訂伊核協議、重返亞太戰略以及處理難民危機等重大外交事件上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一名職業外交政策官員,布林肯擁有著龐大的全球關係網,並善於協調美國行政部門與國會的關係。
政治主張上,布林肯與拜登極為相似。2018年,布林肯曾批評川普正把全球領導權讓給中國,反對其裹挾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單邊主義和仇外主義的「美國優先」政策。
布林肯同時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主張用優勢建立更高標準,對等互惠,必要時可用關稅,強調「完全與中國脫鉤不現實且最終會適得其反」。布林肯指出,中美同時存在敵對、競爭與合作的關係。關鍵問題是,美國如何掌握主動權,並置於一個與中國互動有力的位置。
一面是遊走於華盛頓的精英政客,另一面是忘我投入的樂手。布林肯熱愛音樂,是披頭四樂隊的粉絲,甚至組了一個名叫「Ablinken」的搖滾樂隊,發表過兩首單曲,自己則擔任樂隊的主唱。在被拜登提名為國務卿之前,布林肯還曾在自己的推特主頁上毫無掩飾地號召大家多多關注Ablinken樂隊。
美國法律學者 律師:張軍
布林肯是一個職業的外交官,他跟拜登的合作應該是比較默契的。目前看的話,華盛頓的各方人士,比如相當多的美國的政治觀察家,包括新聞媒體對他還是比較歡迎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共和黨人提出異議,像佛羅裡達州的像盧比奧表示說,布林肯個人的履歷非常漂亮,也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學畢業生,但是也恰恰是這些技術官僚把美國帶向了衰落。
重塑全球領導力 打造新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布林肯認為美國與世界,尤其是歐洲的接觸至關重要。從小在巴黎長大,布林肯深諳歐洲人對美歐關係的重視。經歷了過去四年川普對美歐關係的「摧殘」後,「堅定的大西洋主義者」拜登的上臺更是令歐洲各國領導人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在「重塑美國全球領導力」使命的召喚下,拜登的外交政策傾向與歐洲的期待高度重合。相較於與歐洲領導人或橫眉冷對或握手較勁的川普,重視私人關係、善拉家常的拜登無疑將讓歐洲領導人感受到久違的尊重。
美國法律學者 律師:張軍
美國國內對美歐關係的改善基本上還是持樂觀的態度。原因就是美國的不少的觀察家對於過去4年美歐關係的冷淡、惡化,還是非常擔憂的。雖然美國是世界超強,但是畢竟很多國際間的很多的事情,比如像氣候的變化,例如像反恐,例如很多包括像貿易方面的問題,僅僅靠美國或者僅僅靠歐洲,確實都很難把這一片天給撐起來。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其實美國很多人還是希望儘快恢復修復跟歐洲的盟友的關係。
可以預見,拜登上臺後雙方將政策對表,並在儘可能多的領域靠攏、協作。從共同抗擊疫情、協調經濟復甦,到表態回歸氣候治理,重申對北約支持,都將是可以預見的美歐關係重新起航的前期運作。
主持人:盧琛
編輯:嘉茜、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