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向來是代表國家的動物,無論是在當地還是出國,享受的待遇絕對是最優的。就拿咱們國家的大熊貓來說,出國那都是元首級別的待遇。荷蘭為了迎接大熊貓,特意建造了佔地9000平方米的「故宮版」熊貓館,耗資700萬歐元。英國為了能租到熊貓,一年的租金就是60萬英鎊。
雖然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國寶都這麼誇張,但是你絕對想不到,澳大利亞的國寶是用來「吃」的。袋鼠和鴯鶓是被印在澳大利亞國徽中的兩種動物,尤其是袋鼠,幾乎已經成了澳大利亞的代表。袋鼠不會後退也象徵著澳大利亞是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就這樣一種動物,每年在澳大利亞要有超過150萬隻被捕殺並送上餐桌,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為什麼殺袋鼠
澳大利亞人吃袋鼠肉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時代,那時候袋鼠是歐洲人賴以生存的食物之一,直到澳大利亞人佔領了這裡,才漸漸放棄這個習慣,並遠離袋鼠。但是脫離了天敵的袋鼠,開始肆意繁殖,直到如今它們已經超過澳大利亞總人口(3千萬)的三倍左右。
這種健壯的生物根本不怕人,而且食量巨大,草都快被啃光了,對此澳大利亞不得不開始殺袋鼠!據顯示,在2016年約有160萬隻袋鼠被殺,與2015年差不多。當然澳大利亞政府對於袋鼠捕殺是有規定的,殺多少只,怎麼殺,用什么子彈,打哪裡,全有規定,操作起來的重點是快速致死,不能讓袋鼠痛苦。
袋鼠肉口感如何
既然可以進行捕殺,那自然不能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除了皮毛用來做包和衣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吃袋鼠肉了。在澳大利亞基本隨便一個肉鋪都能看到袋鼠肉,袋鼠經常運動,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呆萌的生物擁有了無比緊緻的肉,無論是哪個部位你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紋理。如果是西餐用刀切開肉的一剎那,汁水會肆意的流出。
整體口感有點像牛肉,更容易咀嚼,但是口感會比較幹,吃上去會有一股羶味,當然比羊肉的味道小很多,袋鼠最好吃的地方是腿部與臀部銜接處的肌肉,肉質也最為鮮嫩。所以做袋鼠肉需要非常考驗廚師的烹飪技巧,做得好就是珍品,做的不好就是屎。
鴯鶓戰爭
國鳥鴯鶓也沒有逃脫被吃的命運,這種類似鴕鳥的動物,可連奔跑一百公裡,而且跑速每小時可達50公裡。20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由於鴯鶓的數量太多,導致食物與淡水匱乏。鴯鶓便成了澳大利亞的頭號公敵。打死1隻鴯鶓可得獎金2馬克,當年僅諾思安普敦就打死了超過3.5萬隻鴯鶓。可笑的是曾經有2萬隻鴯鶓組成「兵團」,正向農場大舉進攻,將要踏毀那裡的莊稼。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帶著重機槍和上萬發子彈對鴯鶓發起了圍剿,並成功殺死了幾十隻。
澳洲政府很生氣,從那次以後,這種神奇的動物正式和澳大利亞人民開始了長達多年的鬥智鬥勇,當然從此它們也正式被端上了餐盤。
味道如何?
鴯鶓的肉是純天然無汙染,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高鐵、高鈣、高鋅、高硒的「三低五高」的特點。所以味道自然不會特別差。
意式茴香芥末醃生鴯鶓肉
用意式茴香芥末醃過的生鴯鶓肉,咀嚼起來,很清香,越嚼越香!這道菜選用的鴯鶓肉,也不是完全生的,烹飪方法類似做金槍魚,只是把肉的兩面稍微扒一下,然後就可以切片食用了。
鴯鶓火鍋
把鴯鶓骨作為湯底調味,湯味鮮美。把鴯鶓肉和內臟放到鮮香的濃湯中,煮熟後即可食用,無需蘸醬料,爽嫩彈滑的鴯鶓一口放入嘴中,湯汁的鮮美混合上肉的味道,香而不膩,回味無窮。
除了這些還有鴯鶓披薩、鴯鶓肉串、鴯鶓煲仔飯等都十分受歡迎。如果有機會不妨去土澳嘗嘗這些「國寶」,找個當地人帶你嘗嘗哪家餐廳的國寶好吃~